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华 郑兵 +8 位作者 陈新凤 顾栋华 潘晓东 陆明 陈建刚 张冰 王振誉 潘彬 钱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50-853,共4页
通过观察和分析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探讨及时治疗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的措施。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应用钬激光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微创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病例,... 通过观察和分析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探讨及时治疗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的措施。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应用钬激光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微创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病例,对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29例患者进行分析。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29例患者中,尿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15例,失血性休克6例,液体吸收综合征6例,导管误入静脉系统2例。经过及时积极的救治,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余2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应充分认识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危害,预防是关键。早期发现、及时规范化处理可以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微创手术 术后严重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沉淀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陆明 钱麟 +2 位作者 潘彬 陈建刚 赵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评估尿沉淀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50例临床确诊的膀胱癌患者、13例非肿瘤性尿路疾病患者、7例健康志愿者检测了尿沉淀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同时行... 目的:评估尿沉淀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50例临床确诊的膀胱癌患者、13例非肿瘤性尿路疾病患者、7例健康志愿者检测了尿沉淀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50例膀胱癌患者中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64.0%(32/50),对照组均未发现甲基化改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有随组织分期升高的趋势,但在不同分级、分期膀胱癌中的差异无显著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尿液中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0%、100.0%。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48.0%(24/50),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8.0%和100.0%。结论: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检测诊断膀胱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且无创、无痛苦,可作为早期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甲基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陆明 钱麟 +2 位作者 潘彬 陈建刚 赵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6-937,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qMSP)检测了50例膀胱癌患者,13例非肿瘤性尿...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qMSP)检测了50例膀胱癌患者,13例非肿瘤性尿路疾病患者和7例健康志愿者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50例膀胱癌患者,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有32例(64.0%),而20例对照者尿脱落细胞中均未检测到甲基化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年龄相关(P<0.05)。结论: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可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甲基化 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F/T值与PSAD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潘彬 陆叶 +1 位作者 陆明 朱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总PSA(F/T)比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285例,检测血清总PSA、游离PSA,计算F/T及PSAD,...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总PSA(F/T)比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285例,检测血清总PSA、游离PSA,计算F/T及PSAD,探讨穿刺诊断前列腺癌(PCa)最佳的PSA、F/T值与PSAD值。结果:以PSA>15ng/ml为临界值,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68.5%,阳性预测值为58.6%;在PSA<15ng/ml区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与PCa组间PSA差别无显著性(t=0.018,P>0.05),此时两组间F/T值及PSAD比较,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137、3.158,P<0.01)。F/T值取0.16,PSAD取0.35ng/(ml·cm3)时,F/T值及PSAD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PSA>15ng/ml时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在PSA<15ng/ml时联合应用F/T值和(或)PSAD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穿刺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附件的观测与临床意义
5
作者 强英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4期227-227,共1页
据文献报道,睾丸附件有四种:睾丸附件、附睾附件、旁睾附件和迷管附件(见附图)。
关键词 附件 机械元件 迷管 蒂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