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麻痹性贝类毒素质谱参数优化及分析方法探讨
1
作者 周小兰 邵彪 《中国水产》 2025年第5期29-32,共4页
麻痹性贝类毒素毒性强烈,时有造成消费者中毒死亡事件,并且具有广布性与高发性。针对水产品中石房蛤毒素、新石房蛤毒素、脱氨甲酰基石房蛤毒素、脱氨甲酰基新石房蛤毒素四种麻痹性贝类毒素定性定量分析,本研究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 麻痹性贝类毒素毒性强烈,时有造成消费者中毒死亡事件,并且具有广布性与高发性。针对水产品中石房蛤毒素、新石房蛤毒素、脱氨甲酰基石房蛤毒素、脱氨甲酰基新石房蛤毒素四种麻痹性贝类毒素定性定量分析,本研究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通过不同扫描方式,筛选获得了新的离子对,确立了碰撞能量(CE)、去簇电压(DP)、入口电压(EP)和出口电压(CXP)等质谱参数。本研究通过标准曲线拟合,表明获取的离子对信息用于目标化合物监测切实可行,为四种毒素的分析检测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入江支流水体中抗生素的源解析与风险评估:以南京金川河为例
2
作者 唐娜 康国栋 +5 位作者 鲁磊磊 谭韵洲 陈苹 张圣虎 许晶晶 漆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0-599,共10页
利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PE-UPLC-MS/MS),以南京入江支流金川河为研究区域,通过测定表层水样品中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四环素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浓度,探究城市支流水体中抗生素的污染源及其风险。结果表明... 利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PE-UPLC-MS/MS),以南京入江支流金川河为研究区域,通过测定表层水样品中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四环素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浓度,探究城市支流水体中抗生素的污染源及其风险。结果表明,水体中抗生素残留质量浓度范围为n.d.~273.06 ng·L^(-1),平均值为229.37 ng·L^(-1),金川河抗生素残留浓度相对长江干流偏高。通过污染源解析,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贡献(48.50%)最大,其后依次为非集中处理生活污水(29.22%)、水产养殖废水(15.50%)和医药废水(6.78%)。除依诺沙星、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的生态风险商(RQ)大于0.1,处于较高生态风险水平外,其余抗生素RQ值均低于0.1,为低风险或无风险水平。此外,大多数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风险偏低。研究可为更精准开展抗生素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金川河 入江支流 源解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法测定生食水产品中的挥发性N-亚硝胺 被引量:7
3
作者 丁红梅 陈彬 +1 位作者 杨兴龙 张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56,69,共4页
利用二氯甲烷提取腌制生食水产品中的挥发性N-亚硝胺,即:N-二甲基亚硝胺(NDMA)、N-二乙基亚硝胺(NDEA)、N-亚硝基吡咯烷(NPYR)、N-二丙基亚硝胺(ND-PA)。利用气质联用仪采用选择离子法(SIM)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前处... 利用二氯甲烷提取腌制生食水产品中的挥发性N-亚硝胺,即:N-二甲基亚硝胺(NDMA)、N-二乙基亚硝胺(NDEA)、N-亚硝基吡咯烷(NPYR)、N-二丙基亚硝胺(ND-PA)。利用气质联用仪采用选择离子法(SIM)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前处理简单快捷,易于操作,线性相关系数分别可达0.9991、0.9991、0.9990、0.9995;线性范围分别可达0~250μg/mL;方法重现性良好,其RSD可达1.49%~1.94%;回收率可达90%~105%;灵敏度高,检测限分别为0.04,0.025,0.05,0.01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亚硝胺 气质联用 选择离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时间对大黄鱼、鲳鱼中生物胺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卢竹阳 邵彪 +4 位作者 王琳琳 许晶晶 张霞 李玲玉 沈蕾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46,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9种生物胺含量的方法,研究冷藏时间对大黄鱼、鲳鱼生物胺含量的影响。方法:大黄鱼、鲳鱼样品经高氯酸溶液溶解提取,丹磺酰氯衍生剂衍生,氨水终止衍生反应,避光静置,乙腈定容。利用Agilent Eclipse XDB... 目的:建立一种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9种生物胺含量的方法,研究冷藏时间对大黄鱼、鲳鱼生物胺含量的影响。方法:大黄鱼、鲳鱼样品经高氯酸溶液溶解提取,丹磺酰氯衍生剂衍生,氨水终止衍生反应,避光静置,乙腈定容。利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波长254 nm下检测。结果:此方法可将9种生物胺在35 min内有效分离;在0.1~80.0 mg/L范围内,9种生物胺混合标准溶液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检出限为0.5 mg/kg,定量限为1.0 mg/kg;加标回收率介于75.70%~105.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5%(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对大黄鱼、鲳鱼中9种生物胺含量进行简便、准确、可靠的分析;利用该方法研究大黄鱼和鲳鱼中生物胺含量随冷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腐胺、尸胺和酪胺含量变化较明显,亚精胺和精胺含量变化平缓,冷藏30 d的大黄鱼,腐胺、尸胺和酪胺含量分别增加161、143、49.2 mg/kg,冷藏30 d的鲳鱼,腐胺、尸胺和酪胺含量分别增加168、192、221 mg/kg,同一贮藏条件下,鲳鱼比大黄鱼更易产生酪胺,含量变化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鲳鱼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胺 冷藏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储藏温度对大黄鱼、银鲳鱼和带鱼中生物胺含量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卢竹阳 邵彪 +2 位作者 王森 姚笛 管燕淼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11期55-57,共3页
生物胺超标一直是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含高蛋白和高水分的水产品若储藏不当,易感染腐败菌、滋生微生物,最终导致生物胺超标。本文通过比较大黄鱼、银鲳鱼和带鱼等三种水产品在三种储藏条件下生物胺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以期为水... 生物胺超标一直是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含高蛋白和高水分的水产品若储藏不当,易感染腐败菌、滋生微生物,最终导致生物胺超标。本文通过比较大黄鱼、银鲳鱼和带鱼等三种水产品在三种储藏条件下生物胺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以期为水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水产品加工业 储藏温度 银鲳鱼 储藏条件 腐败菌 大黄鱼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藻浆压滤液特性及微生物种属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文艺 罗鑫 +2 位作者 韩有法 李仁霞 刘芳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61,77,共8页
对从太湖打捞的蓝藻进行离心脱水后获得藻浆压滤液,其中含有大量藻类细胞液,N、P以及微囊藻毒素(MC LR)含量较高,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必将引起二次污染。采用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处理藻浆压滤液,考察了对COD、氨氮、TN、TP、MC... 对从太湖打捞的蓝藻进行离心脱水后获得藻浆压滤液,其中含有大量藻类细胞液,N、P以及微囊藻毒素(MC LR)含量较高,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必将引起二次污染。采用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处理藻浆压滤液,考察了对COD、氨氮、TN、TP、MC LR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40m3/(m2·h)时,出水COD、氨氮、TN、TP、MC LR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4%、91.6%、39.6%、13.2%和88.3%。出水COD、氨氮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MC LR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限值。对BAF系统中微生物种属进行分析,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其优势菌种分别为赖氨酸杆菌、气单胞菌、芽孢杆菌、不动杆菌、无色菌、梭状杆菌和假单胞菌,启动期投加的藻毒素降解菌T1在BAF系统中生长良好并形成优势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浆压滤液 曝气生物滤池 生物降解 DNA提取 菌种鉴定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合材料对1W白光LED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缪建文 宋国华 +2 位作者 严小蕾 武恒文 桂旭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7-860,共4页
对采用银浆和250℃、130℃度高、低温锡膏作为芯片键合材料的1W白光LED结温、热阻和光衰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银浆作为芯片键合材料的LED相比,采用锡膏作为芯片键合材料的1W白光LED的结温下降了10℃以上,热阻也相应下降... 对采用银浆和250℃、130℃度高、低温锡膏作为芯片键合材料的1W白光LED结温、热阻和光衰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银浆作为芯片键合材料的LED相比,采用锡膏作为芯片键合材料的1W白光LED的结温下降了10℃以上,热阻也相应下降了约10K/W;两种键合材料的1W白光LED初始光通量基本没有差别,在光衰试验中,初期均存在光通量提高现象。在环境温度58℃时,工作1400h之后,光通量才开始小于初始光通量;在工作2880h之后,两种键合材料的1W白光LED光衰相差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结温 热阻 光衰 键合材料 银浆 锡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致病菌标准阳性模板的构建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晨 邵彪 +1 位作者 陈刚 黄伟东 《肉类研究》 2014年第11期30-33,共4页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阳性模板,建立食品中沙门氏致病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方法:以致病性沙门氏菌inv A基因上特异性片段为目标,设计并合成引物和Taq Man探针,将目标片段连接到PGM-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建立实...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阳性模板,建立食品中沙门氏致病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方法:以致病性沙门氏菌inv A基因上特异性片段为目标,设计并合成引物和Taq Man探针,将目标片段连接到PGM-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建立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体系,并考察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准确性。结果:构建出致病性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能够作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的标准阳性模板,标准曲线方程为Y=-3.151 lg X+42.86(R2=0.999),灵敏度80拷贝反应体系,能特异区分沙门氏菌与类型的细菌,同时,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本方法能够实现对食品中致病性沙门氏菌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致病菌 标准阳性模板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中植源性转基因成分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9
作者 邵彪 周小兰 +1 位作者 王琳琳 陈刚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5,共5页
为改善产品品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常常添加植物源性成分,当前转基因农作物的商品化及其在市场上的广泛流通导致肉制品中被带入植源性转基因成分的风险增加。以转基因植物中常涉及的调控元件Ca MV 35S启动子、NOS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NPT... 为改善产品品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常常添加植物源性成分,当前转基因农作物的商品化及其在市场上的广泛流通导致肉制品中被带入植源性转基因成分的风险增加。以转基因植物中常涉及的调控元件Ca MV 35S启动子、NOS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NPTⅡ为检测目标,设计相应的引物和Taq man探针,利用载体p RⅠ101-AN DNA为模板,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参数,建立肉制品中植源性转基因成分的单重和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考察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灵敏性、重复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且与单重体系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荧光定量PCR 肉制品 植源性转基因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可视基因膜芯片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析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彪 高利亭 +3 位作者 徐陈红 张霞 陈刚 汪少芸 《肉类研究》 2023年第3期7-13,共7页
为调查了解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以帮助判别掺假情况,应用可视基因膜芯片检测技术对市售的肉松、香肠、肉卷、预制调理肉、肉干及肉脯等23份样品动物源性成分进行筛查分析,同时,针对筛查结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为调查了解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以帮助判别掺假情况,应用可视基因膜芯片检测技术对市售的肉松、香肠、肉卷、预制调理肉、肉干及肉脯等23份样品动物源性成分进行筛查分析,同时,针对筛查结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进一步确证。结果表明:可视基因膜芯片检测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一致,提高了未知样品的筛查效率;在本次随机分析的样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结果与标签标示不一致的情况占比高达21.7%,肉制品掺假虚标情况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基因膜芯片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肉制品 动物源性成分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辐照肉制品中2-十二烷基环丁酮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彪 周小兰 +2 位作者 王琳琳 尤嘉 陈刚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6,57,共5页
基于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净化处理,建立辐照肉制品中2-十二烷基环丁酮(2-dodecylcyclobutanone,2-DCB)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正己... 基于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净化处理,建立辐照肉制品中2-十二烷基环丁酮(2-dodecylcyclobutanone,2-DCB)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正己烷超声提取、GPC净化及氮吹浓缩等步骤处理后,利用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DCB在质量浓度10~1 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383 709.18x-4 686.41,相关系数为0.998 3;25、100、400μg/kg 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8.2%~105.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3%;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8、6.0μg/kg。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单、可实现自动化批量处理,同时具有较高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辐照肉制品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2-十二烷基环丁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健统计与格拉布斯准则在能力验证结果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金艳 江曾杰 陈伟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2-867,共6页
分别运用稳健统计(四分位和迭代)法、格拉布斯准则剔除离群值后用经典统计法对热轧带肋钢筋的6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数据组中Z比分值大于5的数据,为离群值。数据组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的,3种统计方法结果基本吻合... 分别运用稳健统计(四分位和迭代)法、格拉布斯准则剔除离群值后用经典统计法对热轧带肋钢筋的6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数据组中Z比分值大于5的数据,为离群值。数据组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的,3种统计方法结果基本吻合;不存在离群数据的情况下,建议采用稳健统计(四分位或迭代)法进行统计;存在离群数据的情况下,应采用格拉布斯准则剔除离群值后用经典统计法进行统计。对于数据明显偏离正态分布的,不存在离群数据的情况下,建议采用迭代稳健统计法进行统计;存在离群数据的情况下,应采用格拉布斯准则剔除离群值后用经典统计法进行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能力验证 稳健统计法 格拉布斯准则 正态分布 热轧带肋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螺栓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金艳 凌晨 +1 位作者 吴澎 赵灵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73-176,共4页
采用现代分析手段对失效螺栓进行断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螺栓失效断裂主要原因是由于淬火过程中,温度不够高以及保温时间不足导致螺栓未淬透,心部组织(网状铁素体+索氏体组织+上贝氏体组织)与外部组织(回火索氏体组织)不一致,外部组织... 采用现代分析手段对失效螺栓进行断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螺栓失效断裂主要原因是由于淬火过程中,温度不够高以及保温时间不足导致螺栓未淬透,心部组织(网状铁素体+索氏体组织+上贝氏体组织)与外部组织(回火索氏体组织)不一致,外部组织的强度和硬度比心部组织的强度和硬度高。螺栓在受力作用下,心部组织承受能力达不到要求,导致心部开始失效,进而由内向外扩展断裂。最后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螺栓 淬火 回火索氏体 网状铁素体 断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设备用钢丝绳断裂的原因 被引量:7
14
作者 桂旭 杨金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4-68,共5页
采用宏观检验、断口分析、显微组织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拆股试验等方法对特种设备用钢丝绳的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丝绳发生了疲劳断裂。在使用过程中钢丝绳承受着拉、弯、扭、挤、振动等复杂交变应力,使得钢丝绳外层股以及绳... 采用宏观检验、断口分析、显微组织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拆股试验等方法对特种设备用钢丝绳的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丝绳发生了疲劳断裂。在使用过程中钢丝绳承受着拉、弯、扭、挤、振动等复杂交变应力,使得钢丝绳外层股以及绳芯钢丝局部应力集中,同时在挤压、摩擦过程中温度升高导致表面组织发生相变,进而产生微裂纹,裂纹扩展导致断裂。绳芯钢丝比外层股钢丝磨损得更快,首先失效;在绳芯失效后,外层股钢丝磨损加速,进而导致钢丝绳整体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设备 钢丝绳 疲劳断裂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制品中三聚氰胺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兴龙 周玮 +1 位作者 丁红梅 张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98,共2页
三聚氰胺简称三胺,又叫蜜胺、三聚氰酰胺,低毒,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造纸、木材加工、医药和电器等工业。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动物长期摄人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 三聚氰胺简称三胺,又叫蜜胺、三聚氰酰胺,低毒,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造纸、木材加工、医药和电器等工业。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动物长期摄人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产生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高效液相色谱法 蛋制品 测定 有机化工原料 动物试验 三聚氰酰胺 木材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溶剂型胶粘剂中苯系物及卤代烃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俊 丁红梅 +1 位作者 单琳 罗鑫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0-322,共3页
应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溶剂型胶粘剂中苯系物及卤代烃的含量。用PEG-20M色谱柱(30m×0.32mm,0.25μm)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12种苯系物及卤代烃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均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01~0.2... 应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溶剂型胶粘剂中苯系物及卤代烃的含量。用PEG-20M色谱柱(30m×0.32mm,0.25μm)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12种苯系物及卤代烃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均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01~0.27g·kg-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1.0%~1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3%~4.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溶剂型胶粘剂 苯系物 卤代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罗鑫 张海燕 +1 位作者 刘明元 邵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1期42-43,47,共3页
综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常用的研究方法,阐述了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稻田土壤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绳索具用闭式索节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桂旭 杨金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54-256,共3页
采用宏观断口形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分析,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组织分析等对失效索节进行了断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索节失效断裂主要原因是由于铸造工艺不当引起的中心缩孔以及中心偏析,并且存在过烧引起的熔洞以及枝晶状铸造组织,... 采用宏观断口形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分析,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组织分析等对失效索节进行了断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索节失效断裂主要原因是由于铸造工艺不当引起的中心缩孔以及中心偏析,并且存在过烧引起的熔洞以及枝晶状铸造组织,这些缺陷降低了索节的力学性能。索节在受力作用下,心部的中心孔洞为断裂源首先失效,进而从心部向外失效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索具 闭式索节 失效分析 中心缩孔 过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模板的构建和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刚 邵彪 +1 位作者 许蓓蓓 季葛振 《肉类研究》 2012年第12期8-11,共4页
目的:构建肉制品副溶血性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阳性模板和检测方法。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toxR基因上特异性片段为目标,设计并合成引物及Taqman探针,将目标片段连接到PGM-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建立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体系,并考察方法... 目的:构建肉制品副溶血性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阳性模板和检测方法。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toxR基因上特异性片段为目标,设计并合成引物及Taqman探针,将目标片段连接到PGM-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建立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体系,并考察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准确性。结果:构建出副溶血性弧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标准模板并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方法,获得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3.151 lgX+42.86,灵敏度40copies/反应体系,对副溶血性弧菌具有特异性,同时,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5%。结论:使用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够对食品中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快速、简便、准确、高效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标准模板 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饲料中镉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红梅 胡承迅 《粮油食品科技》 2005年第1期48-49,共2页
介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饲料中镉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干法灰化后用硫酸溶解,以二硫脲—四氯化碳去除离子干扰,最佳工作条件下,该法测定线性范围0~70ng/mL,加标回收率为90%~103%,RSD为2.24%~3.41%,最低检测限为0.15ng/mL,... 介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饲料中镉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干法灰化后用硫酸溶解,以二硫脲—四氯化碳去除离子干扰,最佳工作条件下,该法测定线性范围0~70ng/mL,加标回收率为90%~103%,RSD为2.24%~3.41%,最低检测限为0.15ng/m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6,该法具有精密度高、准确性好、检出限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