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降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晓丹 解金洪 +5 位作者 蔡娟 朱建华 姜卫东 倪卫兵 陶志强 高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6-460,共5页
目的观察双降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10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气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成4组。基础治疗为受试者均采用低盐低脂饮食,硬斑块1组及软斑块1组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硬斑块2组及软... 目的观察双降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10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气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成4组。基础治疗为受试者均采用低盐低脂饮食,硬斑块1组及软斑块1组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硬斑块2组及软斑块2组在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的基础上,加双降汤,每日1剂口服,各组均连续服用12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斑块面积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各组患者血清中均见较高水平的细胞炎症因子MCP-1、MIF、NF-κBp65、TGF-β1及蛋白酶MMP-1、MMP-9表达。与治疗前硬斑块1组及硬斑块2组加双降汤比较,软斑块1组及软斑块2组加双降汤患者血清中MCP-1、MIF、NF-κBp65、MMP-1、MMP-9水平升高,而TGF-β1水平降低(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硬斑块1组及软斑块1组患者血清中MCP-1、MIF、NF-κBp65、MMP-1、MMP-9水平升高,而TGF-β1水平降低(P<0.05),硬斑块2组加双降汤及软斑块2组加双降汤变化尤为显著(P<0.01)。与治疗后硬斑块2组加双降汤比较,软斑块2组加双降汤MCP-1、MIF、NF-κBp65、MMP-1、MMP-9水平升高,而TGF-β1水平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硬斑块1组及软斑块1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P<0.05),硬斑块2组加双降汤及软斑块2组加双降汤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P<0.01),且软斑块2组加双降汤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优于硬斑块2组加双降汤(P<0.05)。治疗后各组均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与硬斑块1组及软斑块1组比较,硬斑块2组加双降汤及软斑块2组加双降汤能明显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积分(P<0.05)。结论细胞炎症因子MCP-1、MIF、NF-κBp65、TGF-β1及蛋白酶MMP-1、MMP-9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调控,双降汤及阿托伐他汀可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明显改善颈动脉斑块患者中医证候,二者联合应用疗效更佳,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MCP-1、MIF、MMP-1、MMP-9、NF-κBp65水平,升高血清TGF-β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降汤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MCP-1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芙黄膏防治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蒋小娟 黄丽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2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芙黄膏预防及治疗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接受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50%的硫酸镁进行防治,治疗组采用芙黄膏进行防治,比较2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芙黄膏预防及治疗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接受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50%的硫酸镁进行防治,治疗组采用芙黄膏进行防治,比较2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73.33%(22/30),低于对照组的96.67%(2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总有效率95.45%(21/22),高于对照组的72.4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芙黄膏预防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硫酸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黄膏 胺碘酮 静脉炎 预防 中西医结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