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纱张力测试的新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绥菊 季晓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8-20,共3页
提供一种纺纱张力的数字化测试新方法,它与传统的电阻应变仪测试或理论计算比较,该方法具有简单、准确、通用性强的特点,不但可用于纺纱张力的研究、测量,还可用于其它纺织变量的测试。
关键词 计算机测试系统 纺纱张力 数字化测试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式原型变化之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徐蓼芫 张文斌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47,共4页
从立体构成形式、基本松量、胸省量、肩斜角、前后高度差、袖斜角、省道变化应用等方面 ,对新老版本文化式原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了新版文化式原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文化式原型 衣片 服装设计 省道变化 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业服的标识性的“模糊化”与“反模糊化”趋向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竞琼 曹喆 孙晔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69-72,共4页
运用比较史学、比较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对现代职业服的标识性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在职业服的等级标识、场合标识、性别标识等方面均出现了由清晰的界限转向不清晰的界限的现象,将其概括为“模糊化”趋向;而在职业服的重要分支——企... 运用比较史学、比较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对现代职业服的标识性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在职业服的等级标识、场合标识、性别标识等方面均出现了由清晰的界限转向不清晰的界限的现象,将其概括为“模糊化”趋向;而在职业服的重要分支——企业制服方面则出现了进一步强化清晰的界限的现象,将其概括为“反模糊化”趋向.然后侧重分析了上述两个趋向的若干形成原因,有关这些原因的分析将有助于职业服设计师的工作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服 标识性 模糊化 反模糊化 工作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毛织物防掉毛整理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季晓雷 吴绥菊 +1 位作者 杨冠军 顾德源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10-13,共4页
通过对兔毛织物防掉毛整理的研究,对防掉毛整理工艺及防掉毛整理剂进行了优化设计,找到了一种既能明显减少掉毛又对织物风格手感影响较小的防掉毛整理方法.
关键词 兔毛织物 掉毛 防掉毛整理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女装设计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倾向——20世纪女装回顾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竞琼 陆建平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倾向来概括20世纪女装的总体发展趋向——“现代主义”倾向的主要表现是注重女装的机能性、简约性、抽象性与时尚的国际性,“后现代主义”倾向的主要表现是注重女装的表现性、平民性、细节的精致性、传... 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倾向来概括20世纪女装的总体发展趋向——“现代主义”倾向的主要表现是注重女装的机能性、简约性、抽象性与时尚的国际性,“后现代主义”倾向的主要表现是注重女装的表现性、平民性、细节的精致性、传统的再现性与反叛性。同时简要分析了形成“现代主义”倾向的基本原因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战争与经济危机等因素,简要分析了形成“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基本原因是信息文化带来的冲击、自我意识的提高与文化的传承等因素。最后指出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共同基础是哲学意义上的人本意识与科学意识,并指出了人本意识与科学意识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倾向中的不同侧重点及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女装 20世纪 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简约”原则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竞琼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63-66,共4页
运用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哲学观点,对简约在现代服装审美与服装设计中的定义、表现、性质、境界、操作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若干规律性结论:(1)简约的定义与表现是在不违背服装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参与服装的审美要素简单而... 运用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哲学观点,对简约在现代服装审美与服装设计中的定义、表现、性质、境界、操作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若干规律性结论:(1)简约的定义与表现是在不违背服装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参与服装的审美要素简单而审美效果显著。(2)简约的境界的标准是围绕表达服装内容的需要尽量减少各造型构成因素。(3)简约是现代服装审美与设计中重要的、恒常的形态因素。(4)简约的操作可以从物理简化、心理简化、功能简化、工艺简化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简约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升温工艺的计算机自动监测
7
作者 季晓雷 吴绥菊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1-103,共3页
介绍了一种快捷方便的染色温度的计算机自动监测系统 ,利用该系统可对染色过程中的温度进行在线自动监测 ,可及时发现染色过程中的升温情况是否与标准的染色升温工艺曲线相符 ,以便及时修正或采取相应措施 ,减少次品的产生。
关键词 染色温度 升温工艺曲线 织物 自动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纤维氰乙基化变性后微细结构的变化
8
作者 吴绥菊 季晓雷 姜繁昌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2-35,共4页
剑麻纤维由于结晶度、取向度较高,非纤维素物质及木质素含量高,造成纤维手感粗硬,使剑麻产品仅限于地毯、绳索等少数初级加工产品,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通过对剑麻纤维的氰乙基变性处理,使其微细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为剑麻纤维纺... 剑麻纤维由于结晶度、取向度较高,非纤维素物质及木质素含量高,造成纤维手感粗硬,使剑麻产品仅限于地毯、绳索等少数初级加工产品,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通过对剑麻纤维的氰乙基变性处理,使其微细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为剑麻纤维纺低特纱,开发应用新领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纤维 氰乙基化变性 结晶度 取向度 微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