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绒及混纺纱线拉伸力学性能与捻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侯秀良 刘启国 王善元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41,共4页
在单纱捻度一定、反向合股加捻的条件下 ,研究测试了纯羊绒、毛 绒、棉 绒混纺纱线股线捻度与成纱拉伸性能的关系。指出不同原料成分、不同单纱捻度的纱线 ,股线捻度不宜按同一捻比选择使用 ,并且结合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捻度的关... 在单纱捻度一定、反向合股加捻的条件下 ,研究测试了纯羊绒、毛 绒、棉 绒混纺纱线股线捻度与成纱拉伸性能的关系。指出不同原料成分、不同单纱捻度的纱线 ,股线捻度不宜按同一捻比选择使用 ,并且结合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捻度的关系 ,适当减小单纱捻度、提高股线捻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纱线 混纺织线 股线捻度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氧化法合成聚吡咯薄膜 被引量:7
2
作者 沙兆林 戴青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61-365,共5页
通过界面氧化合成了聚吡咯薄膜。对使用的溶剂和氧化剂进行了讨论,并在不同的温度和浓度下观察聚吡咯薄膜生成的速度及生成膜的稳定性能。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电导测定、元素分析等实验。
关键词 化学氧化法 聚吡咯膜 合成 导电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基琥珀酸二己酯钠盐合成工艺与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华平 张跃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5,共5页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催化磺化反应的方法合成了两种不同己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磺基琥珀酸双 (2 -甲基戊基 )酯钠盐和磺基琥珀酸双 (4 -甲基 -2戊基 )酯钠盐。对由 4种己醇 (正己醇 ,2 -甲基戊醇、 2 -乙基戊...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催化磺化反应的方法合成了两种不同己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磺基琥珀酸双 (2 -甲基戊基 )酯钠盐和磺基琥珀酸双 (4 -甲基 -2戊基 )酯钠盐。对由 4种己醇 (正己醇 ,2 -甲基戊醇、 2 -乙基戊醇和 4-甲基 -2戊醇 )来合成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的最佳工艺条件与己基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己基上支链程度的增加 ,13 0℃时 ,酯化反应达到 95 %酯化率时己醇的过用量从 10 %增加到了 2 0 % ;反应时间从 1 5h增加到 2 2 5h。同样地随己基上支链程度的增加 ,中间产物马来酸双酯的磺化反应温度从 12 0℃增加到 14 0℃ ,磺化剂亚硫酸氢钠过用量从 5 %增加到10 % ,反应时间从 2 0h变为 3 5h。从酯化反应中进攻试剂的空间位阻对酯化反应历程和磺化反应中相转移催化剂的乳化、渗透能力对反应的影响方面解释了上述己基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磺化反应 酯化反应 磺基琥珀酸二己酯钠盐 合成 工艺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氧化法制备碳纤维-聚吡咯-二巯基硫杂茂复合膜
4
作者 沙兆林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9年第2期76-79,共4页
用化学氧化法将聚吡咯沉积到碳纤维上,制得聚吡咯-碳纤维复合膜(PPy-CF),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在复合膜上再沉积一层二巯基硫杂茂(DMCT),得到PPy-DMCT-CF复合膜,测试了该膜的电化学性能.该复合膜具有1... 用化学氧化法将聚吡咯沉积到碳纤维上,制得聚吡咯-碳纤维复合膜(PPy-CF),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在复合膜上再沉积一层二巯基硫杂茂(DMCT),得到PPy-DMCT-CF复合膜,测试了该膜的电化学性能.该复合膜具有160mA·h/g的高储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 聚吡咯 正极材料 锂电池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大气氮氧化物污染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茅均标 石健 +1 位作者 刘刚 李继明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根据中国南方某省所辖城市近年来NOX 污染指数的测量数据的统计资料 ,建立了GM (1,1)灰色预测模型 ,通过预测探讨了大气中氮氧化物指数的变化趋势。所建模型残差仅 1.17% ,关联系数为 0 .90 67,精度较高 ,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
关键词 灰色预测 GM(1 1)模型 NOx污染指数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剂S_2O_8^(2-)/TiO_2-ZrO_2合成马来酸二辛酯 被引量:20
6
作者 华平 沙兆林 李建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07-809,共3页
The preparation of peroxodisulfated zirconia titania(PSZT) solid super acid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function of molar ratio of Ti to Zr, impregnation time, calcin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in esterification of maleic... The preparation of peroxodisulfated zirconia titania(PSZT) solid super acid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function of molar ratio of Ti to Zr, impregnation time, calcin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in esterific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with n octanol. The highest yield of dioctyl maleate was 98 2% at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O8^2-/TiO2-ZrO2 固体酸催化剂 马来酸二辛酯 合成 二氧化钛 二氧化锆 马来酸酐 正辛醇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酸二(4-甲基-2-戊酯)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华平 张跃军 +1 位作者 沙兆林 李建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31-633,共3页
研究了采用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合成琥珀酸二 (4 甲基 2 戊酯 )磺酸钠的新方法 (Ⅰ )。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 :n(4 甲基 2 戊醇 )∶n (顺酐 ) =2 .40∶1.0 0 ,于 130℃下酯化反应 2 .5h ,得到收率为 96 %的酯化产物... 研究了采用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合成琥珀酸二 (4 甲基 2 戊酯 )磺酸钠的新方法 (Ⅰ )。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 :n(4 甲基 2 戊醇 )∶n (顺酐 ) =2 .40∶1.0 0 ,于 130℃下酯化反应 2 .5h ,得到收率为 96 %的酯化产物。n (亚硫酸氢钠 )∶n (顺酐 ) =1.10∶1.0 0 ,加热介质温度为 140℃下磺化反应 3 .2 5h。测定了所得产物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乳化率和渗透率分别为 2 .895× 10 -2 N/m、3 .0 2× 10 -2 mol/L、1.5 8min和 6 .5s。与外加相转移催化剂的方法(Ⅱ )进行性能对比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所得产物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相近。而方法Ⅰ比方法Ⅱ减少了水洗、蒸馏和外加相转移催化剂的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基琥珀酸二(4-甲基-2-戊酯)磺酸钠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酯化 磺化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7
8
作者 华平 李建华 张跃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进行反应的方法合成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n(顺酐)=1 00∶1 10,于130℃下单酯化反应2 5h,得到产率为99 6%的单酯化产物...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进行反应的方法合成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n(顺酐)=1 00∶1 10,于130℃下单酯化反应2 5h,得到产率为99 6%的单酯化产物。n(己醇)∶n(顺酐)=4 0∶1 0,于170℃下双酯化反应2 0h,得到产率为95 8%的双酯化产物。n(亚硫酸氢钠)∶n(顺酐)=1 10∶1 00,加热介质温度为170℃下磺化反应2 5h。测得产物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乳化力、渗透力、分散力、耐硬水性能分别为30 7mN/m、3 548×10-5mol/L、3 5min、3 7s、59 5%和14min。与磺基琥珀酸双己酯钠盐(DHSS)和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LESS)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分散力、乳化力和耐硬水性能较DHSS均得到了改善,渗透性能较LESS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 己醇 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酯化 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WO_3的制备及对甲醛的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17
9
作者 鞠剑峰 施磊 +1 位作者 李澄俊 徐铭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1-18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 WO3纳米复合催化剂,对浓度为3 3×10-3mol/L的甲醛溶液进行光催化,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其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焙烧温度下,WO3掺杂能抑制粒径的长大;焙烧温度升高,TiO2金红石相质量分数增加,粒...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 WO3纳米复合催化剂,对浓度为3 3×10-3mol/L的甲醛溶液进行光催化,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其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焙烧温度下,WO3掺杂能抑制粒径的长大;焙烧温度升高,TiO2金红石相质量分数增加,粒径变大;WO3掺杂量为w(WO3)=3%、600℃焙烧时,金红石相质量分数为13 5%,光催化活性最高,甲醛光催化1 5h后降解率达到64%,比纯TiO2光催化活性高出79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甲醛 二氧化钛 三氧化钨 复合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微波水热法制备纳米α-Fe_2O_3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东辉 章忠秀 +1 位作者 施磊 汪信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214,220,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以Fe(NO3)3为原料,反应液的初始pH值对微波水热法制备纳米α Fe2O3粒子形貌的控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当pH=1时,所得产物为纺锤形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结构;当pH=3时,为近球形的多孔结构;当pH=5时,为菱形单晶且无孔、无团... 系统地研究了以Fe(NO3)3为原料,反应液的初始pH值对微波水热法制备纳米α Fe2O3粒子形貌的控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当pH=1时,所得产物为纺锤形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结构;当pH=3时,为近球形的多孔结构;当pH=5时,为菱形单晶且无孔、无团聚;当pH=7时,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仍为非晶Fe(OH)3,并未转化为α Fe2O3。同时还分析了pH值及反应液中存在的无机小离子对α Fe2O3生成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照射 Α-FE2O3 纳米粒子 形貌 PH值 微波水热法 制备 三氧化二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与铁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景晓辉 孙嘉彦 +1 位作者 符君祥 薛东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31-731,733,共2页
关键词 4 5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 显色反应 光度分析 茶叶 人发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流水热合成均分散纳米α- Fe_2O_3单晶粒子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东辉 章忠秀 +2 位作者 徐玲芳 沈玲玲 汪信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6,共6页
系统地研究了以Fe(NO 3 ) 3 为原料,回流水热合成均分散α-Fe 2 O 3 纳米粒子。实验结果显示:当pH=1时,随着水热时间的增加,由透射电镜测试可知,多 孔性纺锤形α-Fe 2 O 3 单晶转变成粒径在45nm左右的均分散菱形单晶;而Fe(NO 3 ) 3... 系统地研究了以Fe(NO 3 ) 3 为原料,回流水热合成均分散α-Fe 2 O 3 纳米粒子。实验结果显示:当pH=1时,随着水热时间的增加,由透射电镜测试可知,多 孔性纺锤形α-Fe 2 O 3 单晶转变成粒径在45nm左右的均分散菱形单晶;而Fe(NO 3 ) 3 用氨水中和形成Fe(OH) 3 凝胶后,随着初始pH值的增加,完全转变成α-Fe 2 O 3 所需的时间增加、粒径减小,但产物的结构更为完整。另外通过实验发现,反应体系中 存在的电解质对α-Fe 2 O 3 晶体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同时对初始pH值及电解质对α-Fe 2 O 3 生成速率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水热合成 均分散纳米粒子 Α-FE2O3 单晶 三氧化二铁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基琥珀酸二己酯钠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华平 张跃军 沙兆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27-629,共3页
研究了采用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合成磺基琥珀酸二己酯钠的新方法(Ⅰ)。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 :n(己醇 )∶n(顺酐 ) =2 .2 0∶1.0 0 ,于 130℃下酯化反应 1.5h ,得到酯化率为 95 %的酯化产物。n(亚硫酸氢钠 )∶n(顺酐 )... 研究了采用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合成磺基琥珀酸二己酯钠的新方法(Ⅰ)。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 :n(己醇 )∶n(顺酐 ) =2 .2 0∶1.0 0 ,于 130℃下酯化反应 1.5h ,得到酯化率为 95 %的酯化产物。n(亚硫酸氢钠 )∶n(顺酐 ) =1.0 5∶1.0 0 ,加热介质温度为 12 0℃下磺化反应2h。测定了所得产物的表面活性与应用性能 :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乳化力和渗透率分别为3.35× 10 - 2 N m、1.2 9× 10 - 2 mol L、1.33min和 4.1s。与外加相转移催化剂方法 (Ⅱ)制得产物进行性能对比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所得产物的主要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相近。而方法 (Ⅰ)比方法 (Ⅱ)减少了水洗、蒸馏和外加相转移催化剂的过程 ,故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基琥珀酸二己酯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活性炭固载酸性催化剂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被引量:7
14
作者 施磊 吴东辉 李建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4,共3页
提出了一种合成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新工艺,即以颗粒状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正丁醇作共沸带水剂,由对羟基苯甲酸和正丁醇直接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着重讨论了酯化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醇酸量取n(... 提出了一种合成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新工艺,即以颗粒状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正丁醇作共沸带水剂,由对羟基苯甲酸和正丁醇直接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着重讨论了酯化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醇酸量取n(醇)∶n(酸)为3∶1(醇0 3mol,酸0 1mol),催化剂用量0 6g,反应3h,酯化产率大于98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对甲苯磺酸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防腐剂 催化剂 酯化反应 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_2O_8^(2-)/TiO_2-SiO_2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被引量:9
15
作者 施磊 丁欣宇 +1 位作者 张海军 吴东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1-43,共3页
研究了用S2O82-浸渍钛硅复合氧化物,制得固体超强酸S2O82-/TiO2 SiO2。用柠檬酸与丁醇的酯化反应来考察制备催化剂的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当反应时间为6h,以及制备催化剂的n(Ti)∶n(Si)为1∶1,(NH4)2S2O8溶液的浓度为0.3mol/L,浸渍时间为... 研究了用S2O82-浸渍钛硅复合氧化物,制得固体超强酸S2O82-/TiO2 SiO2。用柠檬酸与丁醇的酯化反应来考察制备催化剂的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当反应时间为6h,以及制备催化剂的n(Ti)∶n(Si)为1∶1,(NH4)2S2O8溶液的浓度为0.3mol/L,浸渍时间为8h,焙烧温度为400℃及焙烧时间为5h等情况下制得的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合适的条件下,用于催化柠檬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可得无色透明的酯化产物柠檬酸三丁酯,酯化率较高,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S2O8^2-/TiO2-SiO2 柠檬酸三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合成对甲苯苄醚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树清 高崇 李建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6-408,共3页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以对甲苯酚、氯化苄为原料合成对甲苯苄醚,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和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对甲苯苄醚的较佳工艺条件是:110℃、反应3h、n(对甲苯酚)∶n(...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以对甲苯酚、氯化苄为原料合成对甲苯苄醚,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和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对甲苯苄醚的较佳工艺条件是:110℃、反应3h、n(对甲苯酚)∶n(氯化苄)为1∶1 2、n(对甲苯酚)∶n(氢氧化钠)为1∶1 1;催化剂用量为9 26%(相对于对甲苯酚),对甲苯苄醚的收率可达到93 43%以上,产品纯度为98 5%(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 对甲苯苄醚 对甲苯酚 氯化苄 相转移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SiO_2催化合成马来酸二辛酯 被引量:7
17
作者 华平 沙兆林 李建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用H2 SO4浸渍钛硅复合氧化物 ,制得固体超强酸SO2 -4/TiO2 -SiO2 ,考察了催化剂对马来酸酐与正辛醇的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及其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并与硫酸、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效果比较。结果表明 :对于给定反应 ,当n(Ti)∶n(Si)... 用H2 SO4浸渍钛硅复合氧化物 ,制得固体超强酸SO2 -4/TiO2 -SiO2 ,考察了催化剂对马来酸酐与正辛醇的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及其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并与硫酸、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效果比较。结果表明 :对于给定反应 ,当n(Ti)∶n(Si)为 15∶1、用浓度 0 .6mol/L的硫酸浸渍 8h、在 5 5 0℃下焙烧 3h时制得的催化剂SO2 -4/TiO2 -SiO2 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 ;用以催化马来酸酐和正辛醇的酯化反应 ,可得无色透明的酯化产物 ,3h内酯化率达 99.1% ;较SO2 -4/TiO2 催化剂的酯化率提高了约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SO4^2-/TiO2-SiO2 催化合成 马来酸二辛酯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醚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华平 张海军 张跃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9-221,233,共4页
采用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的新方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n(顺酐)为1 00∶1 10,于110℃下单酯化反应2 5h,得到产率为99 07%的单酯化产物(Ⅰ... 采用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的新方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n(顺酐)为1 00∶1 10,于110℃下单酯化反应2 5h,得到产率为99 07%的单酯化产物(Ⅰ)。n(己醇)∶n(Ⅰ)为3 0∶1 0,于160℃下双酯化反应2 0h,得到产率为95 98%的双酯化产物(Ⅱ)。n(亚硫酸氢钠)∶n(Ⅱ)为1 05∶1 10,加热介质温度为150℃下磺化反应2 5h,可得到磺化率较高的目的产物(Ⅲ)。测定了所得产物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与磺基琥珀酸双己酯钠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在磺基琥珀酸双己酯钠盐(DHSS)中引入乙氧基后,其分散力、乳化力和耐硬水性能均得到了改善,与单酯二钠盐(AESS)相比,其渗透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醚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 合成 性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酯化 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色率焦糖色素的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树清 高崇 朱石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3,共4页
在氨催化剂存在下,以葡萄糖母液和氨水为原料合成高色率焦糖色素,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类型及用量,葡萄糖母液波美度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高色率焦糖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为14... 在氨催化剂存在下,以葡萄糖母液和氨水为原料合成高色率焦糖色素,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类型及用量,葡萄糖母液波美度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高色率焦糖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为145℃,反应时间30min,葡萄糖母液波美度为30,催化剂用量为葡萄糖母液质量的 5%。焦糖色素的色率可达到 75526EBC以上。实验研究表明,氨水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价廉易得,后处理工艺简单,无腐蚀性,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糖色素 葡萄糖母液 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气相色谱法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殷程鹏 丁欣宇 施磊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84-386,共3页
试验中采用3×0.5×3000不锈钢色谱柱,内填充15%SE-30/Chromosorb(60~80目),以乙醇为内标物,测定了苯酚和双氧水羟基化反应萃取液中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含量。在所选择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中主要成分、内标物及杂质之间有较... 试验中采用3×0.5×3000不锈钢色谱柱,内填充15%SE-30/Chromosorb(60~80目),以乙醇为内标物,测定了苯酚和双氧水羟基化反应萃取液中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含量。在所选择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中主要成分、内标物及杂质之间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邻苯二酚及对苯二酚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都与内标物的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fis=0.1389x+0.3876、fis=0.3234x+0.4272。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准确、快捷的测定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