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欣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5期150-153,共4页
以专业学习共同体为路径建设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既符合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任务和目标特性,也能很好地解决当前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所面临的实践问题。在此思路下,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首先应塑造组织共享的价值观和愿景,以愿景引领教师构... 以专业学习共同体为路径建设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既符合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任务和目标特性,也能很好地解决当前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所面临的实践问题。在此思路下,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首先应塑造组织共享的价值观和愿景,以愿景引领教师构建各类协作型的学习共同体,在集体学习的碰撞和交流中,培育合作学习的文化。此外,物质和各种政策制度的支持也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习共同体 大学教师 教学发展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多校区大学教学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
2
作者 胡俊海 季晓成 陈欣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3期77-78,共2页
本文结合多校区大学自身的特点,在对多校区大学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多校区大学教学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多校区大学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提升多校区大学的竞争力。
关键词 多校区大学 教学资源 利用效率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基于权变理论视角 被引量:15
3
作者 姜乐军 邱德梅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64-67,共4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痛点和难点。以权变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成员、组织目标、活动环境和管理技术等组织系统的变化,提出高职院校要着力上好思政课、严把企业和师傅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痛点和难点。以权变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成员、组织目标、活动环境和管理技术等组织系统的变化,提出高职院校要着力上好思政课、严把企业和师傅入口关、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等创新路径,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变理论 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路径与策略 被引量:24
4
作者 马成荣 孙杨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2-17,共6页
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是以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及专业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破解企业'用工荒'与学生'就业难'的一项重要举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要针对目前专业设置与产业链... 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是以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及专业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破解企业'用工荒'与学生'就业难'的一项重要举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要针对目前专业设置与产业链或职业岗位群对接不畅、错位脱节等现实问题,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促进招生就业、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联动配套为目标导向,以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技术链、产品链、创新链耦合衔接为逻辑整合延拓,以'联邦型'专业结构为主模式,以'专业预测预警+专业认证评估→专业分类管理→专业群建设'为基本路径,聚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品牌专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专业结构 专业分类管理 专业群建设 优化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德育”视阈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鑫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71-74,共4页
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核心工作。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忽视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真正的引导和人文关怀以及单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割裂学校与家庭的有机联系等诸多问题。要以'大德育'教育观为指导,构建... 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核心工作。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忽视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真正的引导和人文关怀以及单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割裂学校与家庭的有机联系等诸多问题。要以'大德育'教育观为指导,构建综合性的德育网络体系,着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培育,注重育人育心的浸润、渗透的德育教育模式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德育 高职院校 困境 德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专业口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必裕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84,共3页
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经过几次调整 ,专业口径有很大的拓展。为准确理解专业口径大小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本文在阐明专业口径内涵的基础上 ,对专业口径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建立了相关因素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专业口径大小与教育... 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经过几次调整 ,专业口径有很大的拓展。为准确理解专业口径大小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本文在阐明专业口径内涵的基础上 ,对专业口径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建立了相关因素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专业口径大小与教育自身发展关系的剖析 ,提出我国高校专业管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目录 专业口径 专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教育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放 程纯 《高校教育管理》 2008年第2期38-41,共4页
30年前恢复的高校入学考试制度对我国的人才培养而言功不可没,但同时也成为我国教育的"指挥棒",左右着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向。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导致义务教育属性异化,使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成为选拔教育。尽管素质教育的... 30年前恢复的高校入学考试制度对我国的人才培养而言功不可没,但同时也成为我国教育的"指挥棒",左右着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向。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导致义务教育属性异化,使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成为选拔教育。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不绝于耳,但"应试"仍是基础教育的灵魂,基础教育阶段的择校风也因此愈演愈烈。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有利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高等教育迅速转向大众化引发了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导致了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等。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难问题迫使我们应更加深入地去研究和思考我国教育的进一步改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 改革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经济与能源的协调发展
8
作者 林道荣 季晓成 陈欣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2-58,共7页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正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但是,目前该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现,粗放式、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长三角地区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能源产...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正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但是,目前该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现,粗放式、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长三角地区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充分开发利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自给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型支柱产业,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 协调发展 世界制造业基地 长三角地区 经济增长方式 优化经济结构 经济增长模式 大力发展 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能源 一体化进程 资源节约型 经济发展 能源短缺 能源产业 风力发电 自给能力 区域经济 支柱产业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办高职院校PPP办学治理结构要素及组织原则探索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杨 王颖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42-48,共7页
公办高职院校引入PPP办学模式是以经济供给侧改革倒逼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核心是构建基于深层资本及产权纽带关系的"政行校企发展共同体"。PPP办学治理结构由四要素构成——"伙伴关系构建&q... 公办高职院校引入PPP办学模式是以经济供给侧改革倒逼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核心是构建基于深层资本及产权纽带关系的"政行校企发展共同体"。PPP办学治理结构由四要素构成——"伙伴关系构建""职教公共服务提供""风险承担""经济利益共享与社会责任担当"。通过融汇诸组织原则——"和谐""变化""平衡""比例""运动""集约"和"主导模式"来控制和整合四要素以确保整体治理秩序。PPP办学模式的稳定长效发展需要通过国家政策顶层设计的"微刺激"和基层院校治理理念、治理组织和治理机制改革的"强刺激"双管齐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办高职院校 混合所有制改革 PPP办学模式 政行校企发展共同体 多主体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者中心制度主义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的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艳 王海岳 姜乐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7-72,共6页
文章从行动者中心制度主义视域出发,认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存在价值理念先进性不够、评价方法全面性不够、评价标准个性化不够以及评价主体专业性不够等诸多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在理念上要注重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兼顾、在方法... 文章从行动者中心制度主义视域出发,认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存在价值理念先进性不够、评价方法全面性不够、评价标准个性化不够以及评价主体专业性不够等诸多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在理念上要注重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兼顾、在方法上要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标准上要注重类别层次与岗位特点相统一、在评价主体上注重专业性和多样性相融合等优化策略,以期改进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中心制度主义 教师评价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