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B-TACE治疗乏血供肝恶性肿瘤23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洪华 徐爱兵 +2 位作者 田思源 徐虎 于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采用DEB-TACE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后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 目的探讨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采用DEB-TACE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后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靶病灶的近期疗效,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与血象变化,评估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3例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均成功接受DEB-TACE治疗,介入技术成功率为100%。根据mRECIST的评价标准,治疗后1、3个月左右的疾病缓解率(CP+PR)分别为60.9%(14/23)、56.5%(13/23),疾病控制率(CP+PR+SD)分别为82.6%(19/23)、69.6%(16/23)。所有患者治疗后5~6 d的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ALT、AST及总胆红素(TBIL)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ALB)下降不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计数变化不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出现疼痛、发热及呕吐等不良反应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肝脓肿、胆汁瘤、胆囊坏死、上消化道出血以及粒细胞缺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乏血供肝恶性肿瘤,采用CalliSpheres DEB-TACE治疗是一个新的选择,近期疗效肯定,安全、可行,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liSpheres 可载药微球 乏血供 肝恶性肿瘤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在预测TACE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后肝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蒋健强 李晓娟 +3 位作者 李拥军 张卫华 于洪波 陈橼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对比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与Child-Pugh评分预测巨块型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能力。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次行TACE治疗的巨块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术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与Chi... 目的对比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与Child-Pugh评分预测巨块型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能力。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次行TACE治疗的巨块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术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与Child-Pugh评分,分析不同的术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与Child-Pugh评分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与Child-Pugh评分对TACE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111例患者,36例(32.4%)发生TACE术后肝功能衰竭。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为1级、2级和3级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20.4%(11/54)、41.8%(23/55)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Child-Pugh评分为A级与B级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28.9%(28/97)和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Child-Pugh评分为A级但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为1级和2级的患者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分别为20.4%(11/54)和39.5%(17/43),Child-Pugh评分为A级但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为2级患者的TACE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于Child-Pugh评分为A级但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为1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白蛋白-胆红素评分预测肝功能衰竭的AUC为0.80(95%CI:0.721~0.876),Child-Pugh评分的AUC为0.698(95%CI:0.604~0.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TACE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预测能力优于Child-Pugh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肝功能衰竭 肝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