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案例和问题的临床带教方法在培养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65
1
作者 洪小丽 周小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和问题的(case and problem based learning,CPBL)临床带教方法在培养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南通海安医院骨科、神经内科实习的应届护理实习生45人,随机分为C...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和问题的(case and problem based learning,CPBL)临床带教方法在培养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南通海安医院骨科、神经内科实习的应届护理实习生45人,随机分为CPBL教学组(观察组)和传统教学组(对照组),观察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对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CPBL临床带教方法有利于培养与提高护理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并提高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案例和问题教学法 评判性思维 护理实习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ar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周小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1期2000-2001,共2页
目的探讨Autar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Autar量表,对2013年1-12月收治的136例脑卒中患者于入院后24h之内进行下肢DVT形成风险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组。入院后第7d,... 目的探讨Autar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Autar量表,对2013年1-12月收治的136例脑卒中患者于入院后24h之内进行下肢DVT形成风险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组。入院后第7d,对患者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各组患者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 (1)低危组72例患者,发生下肢DVT 2例,发生率为3%;中危组38例患者,发生下肢DVT9例,发生率为24%;高危组26例患者,发生下肢DVT 11例,发生率为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205,P<0.01)。(2)Autar量表评分与下肢DVT的发生呈正相关(r=0.367,P<0.05)。(3)Autar量表"活动能力"模块不同评分组患者下肢DVT形成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496,P<0.01)。结论应用Autar量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可预测其下肢DVT发生风险,有利于医护人员采取预见性治疗与护理干预,减少脑卒中患者下肢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Autar量表 脑卒中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