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结合物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亮 王进 +2 位作者 吴桂鹏 史传岗 倪雪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PRF)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招募90例脑卒中后偏瘫侧肩关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肩胛上神经PRF组(n=45)和肩胛上神经阻滞组(n=45)。PRF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脉冲神经治...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PRF)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招募90例脑卒中后偏瘫侧肩关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肩胛上神经PRF组(n=45)和肩胛上神经阻滞组(n=45)。PRF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脉冲神经治疗,神经阻滞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的肩胛上神经阻滞。两组患者均接受肩部物理治疗(热敷、肩带和肩胸肌的伸展和加强训练)作为辅助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收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药物的消耗剂量以及肩关节活动度(ROM)等参数。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PRF组VAS评分降低幅度较神经阻滞显著。术后6个月,PRF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1),而神经阻滞组VAS评分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6个月各随访时间段PRF组的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剂量显著低于神经阻滞组(P>0.05)。术后1、3和6个月PRF组偏瘫侧肩关节活动度与术前相比显著增高(P<0.05),神经阻滞组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PRF结合物理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安全有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肩胛上神经 肩关节痛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脉冲射频对肺叶切除术后同侧肩关节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沈晨燕 唐栋梁 +2 位作者 王洁 吴斌 徐小青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0-75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脉冲射频对经胸廓切开行肺叶切除术后同侧肩关节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84例需要择期行经胸廓切开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术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脉冲射频治疗,B组使用术...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脉冲射频对经胸廓切开行肺叶切除术后同侧肩关节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84例需要择期行经胸廓切开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术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脉冲射频治疗,B组使用术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穿刺,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疼痛(VAS),牛津大学肩关节评分(OSS)以及术后两组患者因肩痛使用镇痛药物的量评估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率。在治疗后第1、5天和1个月,收集治疗参数。结果A组治疗后第1天VAS评分为6.92±2.11,并且评分在第5天和1个月的随访分别为4.21±1.55和1.31±0.99。与治疗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治疗第1天平均OSS评分为39.21±6.65,第5天和1个月的随访分别为34.47±5.02和22.21±5.66。OSS改善显著(P<0.001)。B组治疗后第一天平均VAS评分为7.01±1.28,第5天和1个月分别为6.13±2.21和5.51±2.12。与治疗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平均OSS评分为40.02±6.29,第5天和1个月分别为38.41±3.981和35.58±6.01。并未观察到显著OSS改善(P>0.05)。且A组的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显著低于B组。整个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的臂丛神经脉冲射频可以显著的减轻肺叶切除后肩关节疼痛,并可降低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显著改善手术侧肩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肺叶切除术 肩关节痛 脉冲射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引导关节腔内脉冲射频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对慢性难治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进 徐小青 史传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评估X线引导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对慢性难治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门诊收治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难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2例(72侧膝关节),经X线引导行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联合玻璃酸钠注... 目的评估X线引导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对慢性难治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门诊收治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难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2例(72侧膝关节),经X线引导行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疼痛变化并观察膝关节总体活动能力的改变。结果治疗之前的平均疼痛评分为8.22±1.32,治疗1周后,该评分降低为2.31±2.11,随访1个月降低为2.61±2.43,随访6个月为2.99±2.67,随访12个月降低为4.96±2.97,与治疗前相比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63/72(87.5%)膝关节总体活动能力改善。未观察到与此类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慢性难治性膝骨性关节炎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春玻璃酸钠 骨性关节炎 X线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C2神经根脉冲射频与C2神经根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史传岗 徐小青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使用吲哚美辛液(类固醇类药物与局麻药的混合液)阻滞C2神经根与C2神经根脉冲射频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比较。方法 60例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使用超声引导下吲哚美辛液C2神经根阻滞,B组采用超...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使用吲哚美辛液(类固醇类药物与局麻药的混合液)阻滞C2神经根与C2神经根脉冲射频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比较。方法 60例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使用超声引导下吲哚美辛液C2神经根阻滞,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吲哚美辛C2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药物量化量表-Ⅲ,7点GPE量表(全球感知效应)评估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9个月,收集各项参数。结果治疗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下降(A组3.4分,B组3.9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均<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组疼痛与治疗前评分相比在9个月后仍然下降(P<0.01)。两组在3、9个月,镇痛药物的消耗量显着降低。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C2神经根阻滞及脉冲射频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颈源头痛的方法。C2神经根脉冲射频能提供更长久有效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C2神经根 脉冲射频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与神经阻滞治疗慢性顽固性肩周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月华 符建 +1 位作者 徐小青 史传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5-668,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SSN)脉冲射频(PRF)和神经阻滞治疗慢性顽固性肩周疼痛的疗效。方法收集80例慢性肩周疼痛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超声引导下SSN阻滞(采用类固醇和局麻药的混合物),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SSN PRF治...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SSN)脉冲射频(PRF)和神经阻滞治疗慢性顽固性肩周疼痛的疗效。方法收集80例慢性肩周疼痛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超声引导下SSN阻滞(采用类固醇和局麻药的混合物),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SSN PRF治疗,每组40例。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牛津大学肩关节评分(OSS)评估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收集评价疗效参数。结果 A组平均VAS评分阻滞前为(6.41±1.22),3、6个月的随访分别为(2.07±1.10)和(2.69±1.2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OSS评分患者阻滞前为(24.46±7.07),评分在3、6个月的随访分别为(37.48±4.92)和(39.82±5.41)。观察到显著OSS改善(P<0.001)。B组PRF前平均VAS评分为(6.42±1.43),3、6个月的随访评分分别为(0.95±0.14)和(1.25±1.0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OSS评分患者PRF前为(23.60±7.69),3、6个月的随访评分分别为(40.83±7.01)和(42.27±6.30)。观察到显著OSS改善(P<0.001)。整个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SSN的PRF神经调节以及SSN阻滞均是慢性顽固性肩痛的有效治疗方法,相对于SSN阻滞,SSN的PRF可以提供更有效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肩周疼痛 肩胛上神经 脉冲射频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史传岗 徐小青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关节腔中注射富小板血浆(PRP)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有效性。方法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门诊诊治45例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超声引导将采集于患者自身的PRP注射于患者病变的颞下颌关节腔内。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和...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关节腔中注射富小板血浆(PRP)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有效性。方法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门诊诊治45例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超声引导将采集于患者自身的PRP注射于患者病变的颞下颌关节腔内。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和6个月的最大张口度,及颞下颌关节在静息、运动和咀嚼时VAS评分。结果关节腔内注射PRP可有效改善最大口腔开放程度,颞下颌关节在静息,运动和咀嚼时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结论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内注射PRP可显著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体征和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富血小板血浆 超声引导 关节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腰神经节脉冲射频与阻滞腰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对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唐栋梁 徐小青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78-982,共5页
目的观察腰背部带状疱疹急性期后神经痛(PHN)的患者腰神经节脉冲射频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腰背部PHN的住院患者,分为暴露(52例,腰神经节脉冲射频组,PRF组)和非暴露组(41例,腰神经节阻滞组),临床疗效用数字评定量表(NRS)... 目的观察腰背部带状疱疹急性期后神经痛(PHN)的患者腰神经节脉冲射频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腰背部PHN的住院患者,分为暴露(52例,腰神经节脉冲射频组,PRF组)和非暴露组(41例,腰神经节阻滞组),临床疗效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评估,药物剂量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和6个月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的NRS值随时间显着下降。然而,PRF组的这种下降比吲哚美辛液阻滞组更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PRF组的药物剂量显着降低,但是在吲哚美辛液阻滞组中未见降低。PRF组的PHN(NRS≥3)发病率也低于阻滞组。结论本研究显示腰神经节PRF在PHN治疗比腰神经节阻滞更有效。腰神经背根节PRF之类的神经调节方法可能是减少由带状疱疹急性期后疼痛信号的持续传播引起的神经病变的进展的有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节 脉冲射频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膝关节腔注射对患者满意度、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吉冬梅 徐小青 史传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评估接受超声引导定位和体表解剖定位膝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对患者满意度、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2月64例膝关节腔注射患者分为超声引导定位组和体表解剖定位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目的评估接受超声引导定位和体表解剖定位膝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对患者满意度、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2月64例膝关节腔注射患者分为超声引导定位组和体表解剖定位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注射后15~30 min)、治疗后5周进行膝关节VAS疼痛评分,同时评估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5周患者满意度以及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预后评分(KOOS)。结果有5例患者失访,最终59例患者进入最终分析(超声引导定位组30例,体表解剖定位组29例)。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5周超声引导定位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体表解剖定位组(1.63±1.60比4.05±2.50,P=0.001)及(2.91±1.96比5.88±3.42,P=0.003);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5周超声引导定位组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体表解剖定位组(4.76±0.27比3.97±0.96,P=0.002)及(4.55±0.93比3.21±1.57,P=0.031);超声引导定位组在随访的第5周其KOOS评分中的症状、疼痛、活动、娱乐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超声引导膝关节腔注射可增强患者的诊疗体验并提高满意度,并显著改善膝关节腔注射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患者满意度 膝关节痛 关节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