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影像学模型对膝内翻骨性关节炎患者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张玥 朱慧 许亚春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527-53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体位X射线影像学定量参数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辅助诊断膝内翻骨性关节炎(OA)患者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年于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首次诊断为单侧膝内翻OA患者108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46例;... 目的探讨基于多体位X射线影像学定量参数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辅助诊断膝内翻骨性关节炎(OA)患者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年于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首次诊断为单侧膝内翻OA患者108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46例;年龄51~81岁,平均年龄66.6岁(标准差9.7岁);病变部位左侧54例,右侧54例。根据术前Lachman试验和MR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CL完整组和缺陷组。所有患者接受膝关节前-后(AP)站立位、侧位和臀部到脚踝AP站立位X射线标准化检查,测量胫骨近端最大磨损点到胫骨前缘的距离比值(MWPPT%)、胫骨脊柱征(TSS)、冠状胫股半脱位(CTFS)、髋-膝-踝角(HKA)、机械近端胫骨角(mPTA)、机械外侧远端股骨角(mLDFA)和胫骨解剖轴与胫骨平台的夹角(即胫骨后倾角,PTS)。结果108例患者中,缺陷组31例和ACL完整组77例。缺陷组与完整组比较,MWPPT%、CTFS、HKA和PTS均显著增加[(58.6±6.6)%vs(46.5±6.3)%、(6.3±1.7)mm vs(5.1±1.3)mm、(10.5±3.6)°vs(7.2±2.6)°、(10.6±1.5)°vs(8.7±1.2)°。P均<0.001]。MWPPT%[比值比(OR)=1.526,95%可信区间(CI)=1.234~1.902,P<0.001]、HKA(OR=1.302,95%CI=1.112~1.756,P<0.001)和PTS(OR=2.232,95%CI=1.568~2.658,P<0.001)升高均是膝内翻OA患者ACL损伤的强效预测因子。MWPPT%、HKA和PTS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大于0.856,提示重复性良好。建立列线图模型后,总分220分。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诊断ACL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95%CI=0.876~0.976,P<0.001)显著高于MWPPT%、HKA和PTS单独诊断,MWPPT%、HKA和PTS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2.9%、8.8°和9.4°。结论术前Lachman试验和MRI检查能够有效评估术中ACL状态。根据多体位X射线测量获得的MWPPT%、HKA和PTS能够有效预测OA患者ACL损伤情况,且由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较单一指标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 骨性关节炎 前交叉韧带 影像学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平扫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平 谢雪芬 +1 位作者 刘向东 许亚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8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CT平扫在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对34例经手术证实的绞窄性肠梗阻的平扫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壁增厚水肿、靶征、腹水、肠系膜水肿、漩涡征和鸟嘴征是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可靠征象,肠壁增厚失去分层改变、局限... 目的:探讨CT平扫在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对34例经手术证实的绞窄性肠梗阻的平扫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壁增厚水肿、靶征、腹水、肠系膜水肿、漩涡征和鸟嘴征是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可靠征象,肠壁增厚失去分层改变、局限性肠壁密度增高、腹水或肠液密度增高及肠壁、门脉积气则高度提示肠壁坏死。结论:CT平扫能快速有效地诊断绞窄性肠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绞窄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
3
作者 吴平 谢雪芬 钟志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6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真菌 鼻窦炎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与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的临床诊断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荣伟 徐小虎 +2 位作者 刘月军 吴平 周维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2022-2025,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CT与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和灵敏度。比较不同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胸部CT与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和灵敏度。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肺癌患者诊断准确性的差异,分析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诊断的准确性为92.86%,明显高于胸部CT(X^2值=10.957,P=0.001);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28、60.13,高于胸部CT;TNM分期为Ⅲ+Ⅳ、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肿瘤直径≥3cm的肺癌患者诊断准确性较高,而不同年龄、性别和组织学分型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无差别;患者的淋巴转移和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因素,OR值分别为5.356、6.012。结论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效果较好,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是影响肺癌患者检查准确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纤维支气管镜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MRI联合颈动脉超声与急性脑梗死发病人群颈动脉狭窄程度检出情况的关系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刚 徐小虎 +1 位作者 朱慧 许亚春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MRI联合颈动脉超声与急性脑梗死发病人群颈动脉狭窄程度检出情况的关系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诊断为脑梗死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颈动脉狭窄患者35例,非颈...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MRI联合颈动脉超声与急性脑梗死发病人群颈动脉狭窄程度检出情况的关系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诊断为脑梗死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颈动脉狭窄患者35例,非颈动脉狭窄患者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超声、3.0 T MRI的诊断差异,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颈动脉狭窄与非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糖尿病(χ^(2)=7.102,P=0.007)、高血压(χ^(2)=5.902,P=0.015)以及高脂血症(χ^(2)=4.532,P=0.033)患者的比例高于非颈动脉狭窄组;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收缩期最大流速(PSV)(t=4.992,P<0.001)、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t=15.210,P<0.001)低于非颈动脉狭窄组,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颈动脉中膜厚度(IMT)(t=16.835,P<0.001)高于非颈动脉狭窄组;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颈动脉PSV(F=4.968,P<0.001)、IMT(F=16.468,P<0.001)、EDV(F=14.791,P<0.001)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患者的PSV以及EDV从高到低依次为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IMT从高到低依次为重度组、中度组以及轻度组;颈动脉超声与MRI检查诊断一致性较强,不同预后患者的年龄(t=4.532,P<0.001)、BMI(t=2.324,P=0.023)、糖尿病(χ^(2)=10.602,P=0.001)、高血压(χ^(2)=7.502,P=0.006)、高血脂(χ^(2)=7.202,P=0.007)、PSV(t=20.013,P<0.001)、IMT(t=4.708,P<0.001)、EDV(t=22.018,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素分析,年龄、BMI、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PSV、IMT、EDV均是造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采取颈动脉超声联合3.0T MRI检查,对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意义,同时年龄较大、体质量过高、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均是造成患者疾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脑梗死 超声 核磁共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b值DWI双指数及拉伸指数模型在肝癌和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万荣 邰兆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024-1028,共5页
目的探讨MRI多b值DWI双指数模型及拉伸指数模型在肝细胞癌(HCC)和肝血管瘤(HH)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经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诊的23例HCC和19例HH患者的多b值DWI后处理参数图。测量病灶双指数模型参数:真实弥散系数(D)值... 目的探讨MRI多b值DWI双指数模型及拉伸指数模型在肝细胞癌(HCC)和肝血管瘤(HH)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经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诊的23例HCC和19例HH患者的多b值DWI后处理参数图。测量病灶双指数模型参数:真实弥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弥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和拉伸指数模型参数:分布弥散系数(DDC)值、体素内弥散成分不均质性(α)值,并比较其在两组间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合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D、f、DDC以及两模型参数联合(D+DDC)在组间的诊断效能,并使用MedCalc软件对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结果HCC组病灶D、f和DDC值均低于HH组(P均<0.05)。D、f和DDC值组间最佳阈值分别为1.09×10^-3mm^2/s、28.50%和1.45×10^-3mm^2/s,对应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57.9%和73.7%,对应的特异性分别为56.5%、73.9%和82.6%。各参数鉴别两组的约登指数和AUC从大到小均为:D+DDC>D值>DDC值>f值。AUCD和AUCDDC无统计学差异(P=0.684),然而两者均明显小于AUCD+DDC(P=0.013,P<0.001)。结论多b值DWI双指数模型参数和拉伸指数模型参数均可用于HCC和HH的有效鉴别,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双指数模型 拉伸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在鉴别诊断急性脑梗死和高血压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海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在对急性脑梗死和高血压脑病进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5例高血压脑病患者。将其中37例急性脑梗死...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在对急性脑梗死和高血压脑病进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5例高血压脑病患者。将其中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将其中15例高血压脑病患者作为B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MR)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诊断其病情。观察两组患者病灶区的信号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结果 :A组患者的病灶在检查时均呈高信号,其病灶在ADC图上均呈低信号。B组患者中有13例患者的病灶在检查时呈等信号或低信号,有2例患者的病灶在检查时呈高信号,其病灶在ADC图上均呈高信号。A组患者病灶的平均ADC低于B组患者,t=4.85,P <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和高血压脑病患者进行MRDWI检查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MRDWI技术可用于鉴别诊断急性脑梗死和高血压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脑梗死 高血压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