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诱导剂量瑞马唑仑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蓉蓉 徐兴国 +1 位作者 张红玲 黄新冲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1-387,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诱导剂量瑞马唑仑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全麻腰椎手术的173例老年患者。根据患者手术麻醉诱导方案的不同分为丙泊酚组(n=42)、低剂量瑞马... 目的探究不同诱导剂量瑞马唑仑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全麻腰椎手术的173例老年患者。根据患者手术麻醉诱导方案的不同分为丙泊酚组(n=42)、低剂量瑞马唑仑组(n=45)、中剂量瑞马唑仑组(n=46)、高剂量瑞马唑仑组(n=40)。麻醉诱导期丙泊酚组予以丙泊酚1.5mg/kg静脉推注,低、中、高剂量瑞马唑仑组对应予以瑞马唑仑0.2、0.3、0.4mg/kg静脉推注,均给药1min。比较四组麻醉诱导开始前2min(T_(0))、麻醉诱导至BIS值≤60时(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麻醉诱导后30min(T_(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应激指标[T_(0)、T_(2)、T_(4)(术后24 h)时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及T_(0)、T_(4)时刻TNF-α、IL-10水平,比较麻醉诱导起效时间、苏醒质量、补救镇静例数、不良反应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结果不同剂量瑞马唑仑组T_(1)、T_(3)时刻的HR及T_(1)时刻的MAP高于丙泊酚组(P<0.05);T_(3)时刻,低、中剂量瑞马唑仑组MAP高于丙泊酚组,低剂量瑞马唑仑组HR低于高剂量瑞马唑仑组,MAP高于高剂量瑞马唑仑组(P<0.05)。四组麻醉诱导起效时间由快至慢依次为丙泊酚组、高剂量瑞马唑仑组、中剂量瑞马唑仑组、低剂量瑞马唑仑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低剂量瑞马唑仑组需补救镇静(11.11%)。丙泊酚组、高剂量瑞马唑仑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低、中剂量瑞马唑仑组(P<0.05),丙泊酚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最高(P<0.05)。仅高剂量瑞马唑仑组出现低氧血症(7.50%)。不同剂量瑞马唑仑组T_(2)和T_(4)时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低于丙泊酚组(P<0.05)。不同剂量瑞马唑仑组T_(4)时刻TNF-α、IL-10水平均低于丙泊酚组,中、高剂量瑞马唑仑组低于低剂量瑞马唑仑组(P<0.05)。不同剂量瑞马唑仑组术后3d MMSE、MoCA评分高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全麻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麻醉诱导中,瑞马唑仑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弱应激反应、降低TNF-α和IL-10水平及减轻认知功能损伤方面优于丙泊酚,且最佳使用剂量为0.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诱导剂量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同 徐军 +2 位作者 裴学坤 王维林 管宏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20-1121,共2页
胸科手术创伤大,应激反应强,术后疼痛剧烈,对患者的恢复不利。术后镇痛方法包括口服或肠道外给药、周围神经阻滞、椎管内阻滞或阿片类用药等。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技术操作简便,镇痛效果好;文献报道的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均在全... 胸科手术创伤大,应激反应强,术后疼痛剧烈,对患者的恢复不利。术后镇痛方法包括口服或肠道外给药、周围神经阻滞、椎管内阻滞或阿片类用药等。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技术操作简便,镇痛效果好;文献报道的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均在全麻开胸时实施。本研究观察全麻(GA)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GEA)下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冷冻 开胸术后 镇痛方法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临床观察 麻醉方法 周围神经阻滞 椎管内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中两种插管方式对术后咽喉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贾慧 刘静 +1 位作者 李真 高永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中使用可视内窥镜和普通喉镜插管对术后咽喉疼痛(POST)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非咽喉部及颈部手术患者100例,全麻诱导后随机使用一种方式插管,根据使用喉镜不同分为两组:可视内窥镜组(A组)和普通喉镜组(B组)。术中常规监...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中使用可视内窥镜和普通喉镜插管对术后咽喉疼痛(POST)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非咽喉部及颈部手术患者100例,全麻诱导后随机使用一种方式插管,根据使用喉镜不同分为两组:可视内窥镜组(A组)和普通喉镜组(B组)。术中常规监测BP、HR、PETCO2、气道峰压(Pmax)、平均气道压(Pmean),同时监测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分别在术后2、24、48h对患者进行回访,记录患者咽喉部及手术切口部的疼痛、干燥、烧灼感等不适反应。结果 A组术后咽喉部2、24h的累积疼痛评分明显小于B组(P<0.05),POST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使用可视内窥镜插管可降低POS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内窥镜 气囊压力 气管插管 术后咽喉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秦毅彬 曹苏 沈施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9-791,共3页
目的研究骨科围手术期多种炎症因子的变化,探讨其对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性。方法(1)76例急性骨折患者,测定术前白细胞介素(IL)-6、IL-8、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另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2)14例择期骨科... 目的研究骨科围手术期多种炎症因子的变化,探讨其对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性。方法(1)76例急性骨折患者,测定术前白细胞介素(IL)-6、IL-8、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另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2)14例择期骨科肢体手术使用止血带患者,分别测定再灌注前后血栓素B2(TXB2)、前列环素(6-Keto-PGFIa)、IL-8、过氧化脂质(LPO)和NO含量,以7例未用止血带患者为对照;(3)15例择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者,分别测定手术前、手术后1、3、7、14 d LPO含量。结果(1)与健康体检人员比较,急性骨折24 h IL-6、IL-8显著升高(P<0.01),NO和NOS显著降低(P<0.01);(2)与再灌注前相比,止血带组再灌注后10 min LPO显著升高(P<0.01);再灌注后18 min LPO、IL-8、TXB2、TXB2/6-Keto-PGFIa(T/K)显著升高(P<0.05或P<0.01),NO显著降低(P<0.05);(3)与手术前相比,术后1、3 d LPO均显著升高(P<0.01),术后7 d LPO开始下降,但仍显著升高(P<0.05),术后14 d LPO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骨科围手术期机械创伤、手术创伤、使用止血带增加了DVT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围手术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3
5
作者 徐保芹 王洁 +4 位作者 张超 韩兰 吴丽丽 姚明 曹晖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6-531,共6页
目的腹腔镜手术患者避免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可以加快术后康复。文中旨在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麻醉科8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 目的腹腔镜手术患者避免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可以加快术后康复。文中旨在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麻醉科8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下手术的患者。根据静脉自控镇痛(PCIA)药物种类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术毕40 min前泵注DEX 0.5μg/kg,术后PCIA予DEX 2.5μg/kg+舒芬太尼2.5μg/kg)、对照组(仅术毕前40 min静脉泵注等量的等渗盐水10 min,术后PCIA为舒芬太尼2.5μg/kg),每组40例。分析比较2组拔管前后的呛咳评分、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及术前、术后2 h、24 h、48 h血浆胃动素的浓度、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等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拔管前后呛咳评分及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2 h、24 h血浆胃动素浓度[(391.39±54.49)、(321.96±36.50)pg/mL]较对照组[(478.81±42.94)、(385.64±38.03)pg/mL]显著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2 h、24 h中重度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5.0%、2.5%)较对照组(25.0%、20.0%)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寒颤、烦躁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但术后口干及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毕前泵注0.5μg/kg DEX,PCIA小剂量维持,可减少术后血浆胃动素的释放,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助于患者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后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 腹腔镜手术 血浆胃动素 舒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心呕吐的分子机制及神经回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雪梅 徐森 +2 位作者 周国坤 刘通 康培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04-814,共11页
恶心和呕吐是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与多种疾病和治疗过程相关。这些症状的主观性使其难以准确描述,且其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组织器官、受体和神经回路。恶心和呕吐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常伴有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对多种手术病人的早期... 恶心和呕吐是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与多种疾病和治疗过程相关。这些症状的主观性使其难以准确描述,且其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组织器官、受体和神经回路。恶心和呕吐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常伴有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对多种手术病人的早期康复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了解其发生机制并改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恶心和呕吐的分子及神经回路机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此外,围手术期尤其是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的临床因素和研究现状也得到了关注,以期改善病人的治疗体验和康复效果。本文综述恶心呕吐病理发生相关受体和神经回路机制以及PONV的研究进展,为临床预防及治疗PONV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心和呕吐 受体 神经递质 神经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早期肺部炎症及VEGF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彤昕 徐扬 +1 位作者 薛群 高永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97-1998,共2页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表现为弥漫性肺间质和肺泡水肿,重症患者病死率高[1-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对...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表现为弥漫性肺间质和肺泡水肿,重症患者病死率高[1-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促有丝分裂和抗凋亡作用[3-5]。地塞米松作为抗炎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ALI,能降低COVID-19重症患者死亡率[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糖、β-内啡肽、TNF-α及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许忠玲 徐兴国 崔松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期间持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糖、β-内啡肽(β-E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随机分为盐酸... 目的观察全麻期间持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糖、β-内啡肽(β-E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n=20)。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拔管(T1)即刻、术后ld(T2)和术后2d(T3)晨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血浆β-EP、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与T0点相比,对照组在T1时点MAP和HR显著升高(P<0.05),T1~T3时点血糖、血浆β-EP浓度显著升高(P<0.05),T1~T2时点血清TNF-α和IL-6的浓度明显上升(P<0.05);盐酸右美托咪定组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两组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期间持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糖、血浆β-EP、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右美托咪定 应激 血糖 Β-内啡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徐兴国 陈红生 +1 位作者 崔松勤 许忠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时在15min内静脉泵入1μg/kg...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时在15min内静脉泵入1μg/kg右美托咪定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随后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0.7μg·kg-1·h-1和生理盐水0.125ml·kg-1·h-1。检测麻醉诱导前(T0)、切皮前(T1)、手术1h(T2)、术毕(T3)、术后1d(T4)和术后3d(T5)血清IL-6、血浆Cor浓度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C组T2~T4时血清IL-6和T2、T3时血浆Cor浓度升高(P<0.05);T1~T5时CD3+、CD4+、CD8+、CD4+/CD8+显著下降(P<0.05);D组血清IL-6及血浆Cor浓度无明显变化,T2和T3时CD3+、CD4+、CD8+、CD4+/CD8+显著上升(P<0.05)。结论全麻期间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减少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胃癌 白细胞介素-6 皮质醇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患儿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10
作者 钱丽萍 陈俊杰 曹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下患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56例患儿斜疝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静脉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每侧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0.5ml/kg,B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中盐酸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下患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56例患儿斜疝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静脉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每侧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0.5ml/kg,B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中盐酸瑞芬太尼及以2%-5%的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时躁动发生率、躁动评分、术后镇痛评分、家长满意度及术后追加镇痛药的发生率。结果 A组在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躁动评分、术后2、4、8h的FLACC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12h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B组术后曲马多使用例数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用于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安全有效,可减少小儿苏醒期躁动,减轻术后疼痛,提高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腔镜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血浆S蛋白100B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许忠玲 范冰冰 +1 位作者 郭华 徐兴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2-874,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期间持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血浆S蛋白100B(S-100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重症颅脑外伤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 目的观察全麻期间持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血浆S蛋白100B(S-100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重症颅脑外伤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术毕(T2)、术后1d(T3)及3d(T4)晨抽取静脉血,测定S-100B、TNF-α和IL-6水平,同时监测各时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4时D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T1、T2时C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T3、T4时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T1~T4时D组HR明显慢于C组,T1、T2时MAP明显低于C组(P<0.05)。与T0时比较,T4时D组血浆S-100B明显降低(P<0.05),T2、T3时C组S-100B明显升高(P<0.05)。T3、T4时C组血浆S-100B明显高于D组(P<0.05)。T1~T3时C组血清TNF-α和IL-6明显高于T0时和D组(P<0.05)。C组患者中1例因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结论全麻期间持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减缓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血浆S-100B、血清TNF-α和IL-6浓度的升高,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重症颅脑损伤 S-100B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杨蓉蓉 徐兴国 黄新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70-1075,共6页
目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镇痛方案的选择尚存在争议。文中旨在比较全麻分别联合硬膜外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对患者手术恢复的影响,为结直肠癌根治术镇痛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18... 目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镇痛方案的选择尚存在争议。文中旨在比较全麻分别联合硬膜外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对患者手术恢复的影响,为结直肠癌根治术镇痛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18例行全麻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案分为硬膜外阻滞组(n=61)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n=57)。2组患者全麻诱导及维持用药一致。记录2组患者术中全麻药物用量,比较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肛门首次排气、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等,检测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M AP)、血氧饱和度(SpO2)、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 E)等应激指标,CD4+、CD8+、CD4+/CD8+、总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杀伤细胞(N K)计数等免疫指标,以及人趋化因子CXC配体8(CXCL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硬膜外阻滞组舒芬太尼用量低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25.36±4.74)g vs(28.43±3.69)g,P<0.01];硬膜外阻滞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P<0.05);硬膜外阻滞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皆低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P<0.01);硬膜外阻滞组气腹建立后5min至放气后5min心率、MAP、Cor、NE均低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相应时间点,气腹建立后5 min SpO2低于同时间点腹横肌平面阻滞组([5.11±0.31)%vs(5.96±0.34)%,P<0.05]。术后24h,硬膜外阻滞组CD8+([20.79±13.02)%v(2s 6.91±10.22)%]、总T细胞([60.23±8.97)%v(6s 4.33±12.76)%]低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CD4+/CD8+([1.66±0.63)v s(1.25±0.95)、]NK细胞计数([27.71±10.98)%v(2s 0.02±1.74)%]高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L8、IL-6、TNF-α水平低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8%vs 5.26%,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可减少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减轻机体应激及炎症反应,同时对早期免疫抑制作用较弱,整体镇痛效果优于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全麻 硬膜外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锯肌平面阻滞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于海荣 袁媛 +3 位作者 柯宏刚 金晓红 王晓莉 王丹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住院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8~67岁,BMI 21.3~26.7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P... 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住院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8~67岁,BMI 21.3~26.7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P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记录术后在PACU内舒芬太尼追加剂量及总用量、48 h内疼痛VAS评分、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总按压次数;记录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慢性疼痛的发生率;记录患者局麻药中毒、皮下血肿、感染、皮肤瘙痒、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P组术后舒芬太尼追加剂量及总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2、4、8、24、48 h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较好(P<0.05)。两组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镇痛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的多模式镇痛可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的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肺癌根治术 功能锻炼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结肠根治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媛 钱家树 +2 位作者 薛灵芝 曹苏 丁晶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结肠根治术后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对照组(CON组)。手术结束后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DEX组予右...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结肠根治术后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对照组(CON组)。手术结束后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DEX组予右美托咪定1μg/kg+0.25%罗哌卡因至20 ml,CON组予0.25%罗哌卡因20 ml。记录术后2 h、6 h、12 h、24 h、48 h静息状态、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评分,记录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术后首次镇痛泵按压时间和术后第一天总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术后2 h、6 h、12 h,DEX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ON组(P<0.001),Ramsay评分明显高于CON组(P<0.01);DEX组较CON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显著延长(P<0.001),首次镇痛泵按压时间显著较晚(P<0.001),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减少(P<0.001),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P<0.001);DEX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出院时间显著早于CON组(P<0.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显著增强罗哌卡因的TAP阻滞效果,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超声引导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方肌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徐兴国 钟超超 +2 位作者 陈永林 郭华 曹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腰方肌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择期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240例,男148例,女92例,年龄65~80岁,体重45~85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腰方肌阻滞联合全麻组(Q组)... 目的探讨腰方肌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择期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240例,男148例,女92例,年龄65~80岁,体重45~85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腰方肌阻滞联合全麻组(Q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120例。Q组于全麻诱导后手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腰方肌阻滞,每侧给予0.375%罗哌卡因20ml,G组行单纯全麻。所有患者术前1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患者基础认知状态。术中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液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消耗量、术中输血和使用阿托品的患者例数。术后记录PCIA有效按压次数,使用意识紊乱测试法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谵妄。记录术后恶心呕吐(PONV)、苏醒期躁动,苏醒延迟及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dMMSE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液量、术中输血和使用阿托品的患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G组比较,Q组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0~6h、6~12h和12~24h时段PCIA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2、3d发生谵妄明显减少(P<0.05),PONV发生例数明显减少(P<0.05)。Q组无一例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苏醒延迟和呼吸抑制。结论腰方肌阻滞联合全麻可明显减少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全麻药物用量,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并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老年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布比卡因、芬太尼和氟哌啶复合液用于上肢手术术后臂丛神经自控镇痛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忠玲 张德祥 +2 位作者 黄雪莲 朱恩伟 刘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24-925,共2页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芬太尼 氟哌啶 臂丛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转流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TNF-α和8-isoPGF2α浓度与术后ARDS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姚雷 宋杰 +3 位作者 赵露林 刘增慧 刘麟 杜伯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检测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的浓度变化,探讨该变化与患者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9... 目的检测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的浓度变化,探讨该变化与患者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34~80岁,BMI 20~29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RDS,将患者分为ARDS组(A组)和非ARDS组(N组)。于气管插管后即刻(T0)、停CPB后(T1)、手术结束前30 min(T2)、术后4 h(T3)采集患者EBC和桡动脉血标本,检测TNF-α和8-isoPGF2α浓度,分析EBC中两种指标浓度与血清中的相关性,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记录两组术后呼吸支持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术后高热、脑梗死、心律失常等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中共27例(55%)患者术后发生ARDS。T1-T3时A组EBC中TNF-α和8-isoPGF2α浓度均明显高于N组(P<0.05)。两组血清中与EBC中TNF-α浓度明显正相关(P<0.05),8-isoPGF2α浓度明显正相关(P<0.05)。T1-T3时EBC中TNF-α浓度以及T1和T3时EBC中8-isoPGF2α浓度对ARDS的发生均具有中等诊断价值(P<0.05)。A组呼吸支持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N组(P<0.05)。两组术后高热、脑梗死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出气冷凝液中TNF-α和8-isoPGF2α浓度与血清中浓度明显正相关,其用于预测心肺转流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呼出气冷凝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8-异前列腺素F2Α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肺叶切除术中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刘萍 曹苏 +1 位作者 高永涛 陈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肺叶切除术中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2月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42~75岁,ASAⅡ或Ⅲ级。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2例。麻醉诱导前20min,观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肺叶切除术中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2月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42~75岁,ASAⅡ或Ⅲ级。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2例。麻醉诱导前20min,观察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10min后改为0.2~0.5μg·kg^(-1)·h^(-1),对照组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检测麻醉诱导前10min(T_0)、单肺通气即刻(T_1)、单肺通气60min(T2)、单肺通气90min(T_3)、术后24h(T_4)的全血中性粒细胞(PMN)计数,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肺内分流率(Qs/Qt),以及T_0~T_3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与T_0时比较,T_2~T_4时两组PMN计数明显增多,MPO和X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T_0时比较,T_2、T_3时两组血清VEGF浓度明显升高,但T_3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_2、T_3时观察组血清N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减少患者肺部炎症反应,减轻单肺通气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且降低了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程度,从而对肺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肺叶切除术 单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烧伤手术保留自主呼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春光 蒋治中 +3 位作者 孙冬云 黄红芳 张永华 曹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烧伤手术保留自主呼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四肢10%~30%Ⅱ~Ⅲ度烧伤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研究组(M组)和对照组(K组),静注氯胺酮0.5mg/kg和丙泊酚1mg/kg诱导后,M组先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烧伤手术保留自主呼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四肢10%~30%Ⅱ~Ⅲ度烧伤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研究组(M组)和对照组(K组),静注氯胺酮0.5mg/kg和丙泊酚1mg/kg诱导后,M组先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10min注完,然后以0.05μg·kg-1·min-1维持,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2~4μg/ml;K组靶控输注丙泊酚2~4μg/ml。观察两组诱导前(T1)、诱导时(T2)、削痂结束时(T3)、取皮结束时(T4)、植皮结束时(T5)时的SpO2、RR、VT、HR、MAP以及T1~T4时的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苏醒时(T6)、苏醒10min(T7)、苏醒20min(T8)时的躁动评分(RS评分)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 K组在T2~T4时,M组在T2时RR明显慢于T1时,HR明显快于T1时,MAP明显高于T1时(P<0.05),SpO2明显低于T1时(P<0.05)。在T3、T4时K组的血浆皮质醇、E和NE明显高于T1时和M组(P<0.05)。两组T6~T8时,K组RS明显高于M组(P<0.05),T7、T8时OAAS明显低于M组(P<0.05)。术中丙泊酚、氯胺酮用量和术后PCIA用量K组均明显多于M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烧伤手术能较好的镇静镇痛,抑制应激反应,不容易发生呼吸抑制,苏醒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氯胺酮 烧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选择性肺叶隔离下食管癌手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琳 李同 +1 位作者 裴学坤 管宏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选择性肺叶隔离下食管癌手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食管癌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40~70岁,BMI 18~30kg/m2,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左全肺隔离单肺通气组(O组)、选择性左下肺叶隔...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选择性肺叶隔离下食管癌手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食管癌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40~70岁,BMI 18~30kg/m2,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左全肺隔离单肺通气组(O组)、选择性左下肺叶隔离组(S组)、选择性左下肺叶隔离联合右美托咪定组(SD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支气管堵塞器法肺叶隔离。O组行左全肺隔离,术中右肺单肺通气;S组和SD组行左下肺叶隔离,术中右肺单肺通气+左上肺通气。SD组自麻醉诱导时静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10min),以0.3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S组和O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气管插管后即刻(T1)、单肺通气或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30min(T2)、60min(T3)、术毕(T4)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记录麻醉诱导后5min(T1a)、单肺通气或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后15min(T2a)、45 min(T3a)、恢复双肺通气后15 min(T4a)时的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动态肺顺应性(Cdyn),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三组TNF-α、IL-8、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T2—T4时SD组TNF-α、IL-8、IL-10浓度明显低于O组和S组,S组明显低于O组(P<0.05);与T1a时比较,T2a、T3a时三组Pplat、Ppeak明显升高,Cdyn明显降低(P <0.05);与O组比较,T2a、T3a时S组、SD组Pplat和Ppeak明显降低,Cdyn明显升高(P<0.05)。SD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组、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选择性肺叶隔离技术,可优化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减少机体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选择性肺叶隔离技术 右美托咪定 细胞因子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