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及其受体mRN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鞠少卿 张冬雷 +3 位作者 倪红兵 陈晓栋 孔宪涛 仲人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8-350,共3页
目的: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FQ)-PCR法测定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BLyS)及其受体mRNA含量的方法,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表达的检测价值。方法:在BLyS及其受体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用... 目的: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FQ)-PCR法测定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BLyS)及其受体mRNA含量的方法,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表达的检测价值。方法:在BLyS及其受体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用反转录(RT)-PCR扩增目的片段实时检测产物的荧光强度,用所建立的RFQ-PCR方法检测23例SLE患者、23名正常人外周血BLyS及其受体mRNA表达。结果:SLE患者B淋巴细胞成熟抗原(BCMA)、穿膜蛋白活化物(TACI)和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活动期患者的表达高于缓解期(P<0.01),抗ds-DNA抗体阳性和尿蛋白阳性的SLE患者BCMA、TACI和BAFF-RmRNA的表达高于阴性患者(P<0.01)。结论:RFQ-PCR检测BLyS及其受体mRNA含量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重复性;SLE患者BLyS、TACI和BAFF-RmRNA表达含量升高,提示BLyS、TACI和BAFF-R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B细胞激活因子 受体 基因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TACI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冬雷 鞠少卿 +5 位作者 施健 王惠民 王跃国 倪红兵 孔宪涛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3-336,341,共5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检测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TACImRNA含量的方法,初步探讨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ACImRNA表达水平。方法:在TACI基因高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实时检测产物的...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检测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TACImRNA含量的方法,初步探讨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ACImRNA表达水平。方法:在TACI基因高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实时检测产物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中TACImRNA准确含量,并以TACImRNA和β2MmRNA含量的比值作为评价TACI表达水平的指标。结果:本法检测TACImRNA含量的线性范围为109~101pg/m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测定的CV分别为2.97%~9.32%和5.86%~10.29%。40例健康献血员样本的PBMC中35例(87.5%)检出有TACImRNA表达,范围为0.02~2.11。结论:成功建立RFQPCR检测TACImRNA含量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为进一步探讨TACImRNA表达水平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 穿膜蛋白活化物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