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袁莉 施岚 +7 位作者 徐玉音 吴亚君 吴建华 曹英杰 黄新忠 陈晓岚 施辉 范亚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581-585,共5页
目的探讨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行肾活检的61例初治肾脏病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的表达,并收集相关临床... 目的探讨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行肾活检的61例初治肾脏病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的表达,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1例患者中,19例IMN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率为89.5%(17/19),42例非IMN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率为7.14%(3/42)。17例抗PLA2R抗体呈阳性的IMN患者的抗体滴度为1 000±680,高于抗PLA2R抗体阳性非IMN患者的抗体滴度(P<0.05);就诊时IMN患者抗PLA2R抗体滴度与病程、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或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及胆固醇水平无相关性(P>0.05)。共14例IMN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治疗早期抗PLA2R抗体降低幅度较尿蛋白更明显,同一时间点完全缓解者抗PLA2R抗体滴度阴性,治疗无效者抗体滴度最高;与高滴度组相比,低滴度组达到部分缓解的时间短[(1.16±0.41)个月vs(2.85±1.86)个月,P<0.05];相同用药方案治疗1个月后发现抗PLA2R抗体滴度与疗效呈负相关。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在IMN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抗PLA2R抗体低滴度患者较早达到缓解,抗体持续高滴度提示可能需要更换治疗方案。抗PLA2R抗体对IMN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判断IMN病情活动、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磷脂酶A2受体 自身抗体 膜性肾病 特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其蛋白尿和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汤文兵 孙雪芹 +1 位作者 俞燕 陈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6期86-88,共3页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姜堰市太宇医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75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给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姜堰市太宇医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75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给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组],25例给予缬沙坦进行治疗[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组],25例给予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用药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对比分析1年内患者的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肾功能、血清钾及舒张压均有所改善,但是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1年后,三组患者的尿蛋白量及收缩压均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用药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ACEI组和ARB组(P<0.01)。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用药相比,联合用药可显著降低收缩压及尿蛋白量,能更有效地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见该法是一种较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抑制剂 血压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ymann肾炎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达展云 范亚平 钱桐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8期491-492,共2页
关键词 HEYMANN肾炎 发病机制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特发性膜性肾病 成人肾病综合征 免疫复合物沉积 肾小球基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沈良兰 黄华星 +1 位作者 沈燕 邱志亮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1083-1084,共2页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及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方法:24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来氟米特联合中等剂量的泼尼松治疗;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每3月检测24h尿蛋白、肝功能、肾...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及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方法:24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来氟米特联合中等剂量的泼尼松治疗;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每3月检测24h尿蛋白、肝功能、肾功能和血常规,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用药3月时明显下降,血白蛋白上升与治疗前比较(P<0.05)。患者治疗12月,完全缓解率明显提高(达62.5%),减少复发;而血白细胞、肝功能、尿素氮及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LE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可靠,同时具有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来氟米特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的经验与体会 被引量:9
5
作者 钱桐荪 达展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11期621-623,共3页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有肾损害者称为狼疮性肾炎(LN).事实上,几乎所有SLE患者的肾组织上都存在肾病变,病变明显者多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16年来,我科收治LN资料较完整的患者243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问题,介绍如下.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 狼疮肾炎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SLE患者 诊治 狼疮性肾炎 肾病变 肾损害 肾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与运动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建华 范亚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9期510-512,共3页
慢性肾脏病特别是终末期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出现肌萎缩、运动强度和耐力下降,并因此增加患者死亡率。近年来,对慢性肾脏病运动治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躯体运动功能减退的原因、运动治疗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 慢性肾脏病特别是终末期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出现肌萎缩、运动强度和耐力下降,并因此增加患者死亡率。近年来,对慢性肾脏病运动治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躯体运动功能减退的原因、运动治疗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益处以及运动治疗的时机、方法和禁忌症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液透析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定武 吴建华 +2 位作者 范亚平 施辉 赵芸芸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12期1063-1065,I0012,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以同龄雄性正常血压大鼠(WKY)和SHR为研究对象,分别于10周龄和28周龄检测两种大鼠尾动脉压、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留取肾组织行HE...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以同龄雄性正常血压大鼠(WKY)和SHR为研究对象,分别于10周龄和28周龄检测两种大鼠尾动脉压、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留取肾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ICAM-1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并作分析。结果:与同龄WKY大鼠比较,SHR尾动脉压和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增高(P<0.05和P<0.05);与12周龄SHR比较,28周龄SHR尾动脉压和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增加(P<0.05和P<0.05)。SHR组肾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较同龄WKY增强(P<0.05),28周龄SHR较10周龄SHR表达增强(P<0.05),ICAM-1表达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SHR出现蛋白尿时,肾组织ICAM-1表达增强,炎症参与了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蛋白尿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戴厚永 刘必成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足细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概念(上) 被引量:12
9
作者 钱桐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6期311-313,共3页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酶 血管紧张素Ⅳ 血管紧张素Ⅱ 糜蛋白酶 活性作用 相生相克 相辅相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慢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历程与体会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桐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847-849,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慢性肾病综合征 治疗方案 积极治疗 肾功能储备 不可逆性 复发率 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概念(下)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桐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7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 内皮细胞分泌 缩血管作用 前炎症因子 病发病机制 血压降低 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脂肪囊内注射黄芪和多巴胺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所致急性肾衰竭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亚平 郑秉杰 蒋季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脂肪囊内联合应用黄芪和多巴胺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所致急性肾衰竭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静脉应用与肾脂肪囊内应用黄芪和多巴胺组,分别测定平均动脉压(MAp)、肾血浆流量(RPF)、肾小球滤过... 目的:探讨肾脂肪囊内联合应用黄芪和多巴胺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所致急性肾衰竭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静脉应用与肾脂肪囊内应用黄芪和多巴胺组,分别测定平均动脉压(MAp)、肾血浆流量(RPF)、肾小球滤过率(GFR)、尿量(UO)、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以及肾组织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浓度,光镜及电镜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内毒素组MAp和RPF、GFR、UO显著降低,FENa初4h极度减少,随后增高,至12h后接近或大于2%,肾组织NO和ET浓度明显升高;黄芪和多巴胺联合应用可稳定MAp,提高RPF和GFR,增加UO,改善FENa,降低肾组织NO和ET水平,减轻组织病理损害,尤以肾脂肪囊内给药组肾脏保护效果显著,实验后期作用更为明显。结论:黄芪和多巴胺联合应用可纠正大鼠内毒素休克低血压状态,改善肾脏功能,减轻病理损害,可能与作用于NO和ET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脂肪囊内注射 黄芪 多巴胺 大鼠 内毒素 休克 急性肾衰竭 ET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中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露 范亚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7期393-395,共3页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分化能力,能分化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1997年Asahara等首次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得到CD34^+细胞,进而在体外诱导成血管内皮细胞,证实...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分化能力,能分化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1997年Asahara等首次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得到CD34^+细胞,进而在体外诱导成血管内皮细胞,证实外周血液循环中存在内皮祖细胞;此后对循环内皮祖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CEPCs)进一步研究发现CEPCs对保护和修复血管内皮层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血液循环 终末期肾病 血管内皮细胞 CD34^+细胞 cells 外周血单个核 分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和狼疮性肾炎常用免疫抑制剂的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桐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2期63-66,共4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免疫抑制剂 狼疮性肾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系统多脏器损害 治疗 调节异常 免疫学异常 直接因素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早期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和IgA肾病——附78例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桐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1期941-942,共2页
关键词 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 IGA肾病 临床治疗 治疗早期 肾小球性血尿 中药 隐匿性肾炎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内科医师的体会和感想 被引量:3
16
作者 钱桐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7期565-567,共3页
关键词 内科医师 《中华内科杂志》 编辑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桐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5期377-378,共2页
原发性肾病綜合征并发癫痫较为罕见,从病历的病情记录和从内科大会诊情况来看;大多数内科医师对此综合征不很熟悉.因此,我将此综合征作一简扼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后部白质脑病 并发 可逆性 内科医师 病情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8
作者 陆飞 袁卫东 范亚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同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发表的关于MHD肌少... 目的通过Meta分析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同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发表的关于MHD肌少症影响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2022年4月。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构建MHD患者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验证集,采用ROC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风险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RR=1.781,95%CI:1.661~4.623,P<0.001)、C反应蛋白增高(RR=1.663,95%CI:1.234~4.923,P<0.001)、低活动水平(RR=1.488,95%CI:1.214~3.853,P<0.001)、糖尿病史(RR=1.559,95%CI:1.222~2.732,P<0.001)、透析龄长(RR=1.101,95%CI:1.041~1.161,P<0.001)、男性(RR=1.354,95%CI:1.142~2.958,P<0.001)、改良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评分高(RR=1.523,95%CI:1.323~3.266,P<0.001)是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RR=0.553,95%CI:0.122~0.986,P<0.001)和高血磷(RR=0.586,95%CI:0.443~0.777,P<0.001)是其保护因素。根据Meta分析结果构建MHD肌少症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验证集发生肌少症的AUC为0.849(95%CI:0.768~0.930),最佳截断值为35分,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93.7%,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8.971,P=0.2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MHD患者发生肌少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区分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肌少症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激励薪酬机制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探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崔东来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0期137-138,共2页
医院医务人员数量多,部门多,对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有效激励薪酬机制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最后对医院构建激励薪酬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激励薪酬机制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价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医林改错》及补气活血化瘀药在肾病中的应用
20
作者 钱桐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医林改错》 活血化瘀药 清代医学家 应用 肾病 补气 解读 王清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