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沈钱逸(综述) 管怀进 季敏(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4-586,共3页
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越来越多。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是多种疾病预防和治疗干预的新靶点。本文就肠道菌群在一些眼部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越来越多。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是多种疾病预防和治疗干预的新靶点。本文就肠道菌群在一些眼部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Sj gren综合征等,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肠道菌群的改变,影响如丁酸盐等微生物代谢物,从而影响肠道上皮细胞屏障;或是肠道菌群介导的免疫反应,最终引起组织损伤。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在眼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可提高对相关疾病发生机制的认识,为进一步探索相关眼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葡萄膜炎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泛素化修饰在衰老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林慧 李鹏飞 +4 位作者 吴苗苗 康丽华 季敏 俞莹 管怀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43-1155,共13页
去泛素化修饰是由去泛素化酶(DUBs)介导的一类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其主要机制是DUBs与泛素化靶蛋白相互作用,切割或去除靶蛋白的泛素链,进而恢复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功能活性。本文系统性地综述了去泛素化修饰在衰老相关疾病中的最新... 去泛素化修饰是由去泛素化酶(DUBs)介导的一类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其主要机制是DUBs与泛素化靶蛋白相互作用,切割或去除靶蛋白的泛素链,进而恢复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功能活性。本文系统性地综述了去泛素化修饰在衰老相关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涵盖了DUBs的种类、DUBs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机制对衰老相关疾病的调控,并总结了针对DUBs小分子药物开发以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本文表明,随着机体的衰老,蛋白更新功能减慢、氧化损伤等因素导致泛素化蛋白累积等,进而细胞出现功能障碍。DUBs通过调节衰老细胞的蛋白质稳态、线粒体功能、细胞周期等机制,在衰老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且复杂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衰老相关疾病 去泛素化修饰 去泛素酶类 蛋白质质量控制 线粒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鹏飞 仇紫瑜 +3 位作者 刘茜 管怀进 周天球 季敏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0-504,共5页
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广泛存在于各类体液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EVs作为一种新型的诊断和治疗工具,在多种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青光眼作为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其主要机制是病理性眼压升... 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广泛存在于各类体液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EVs作为一种新型的诊断和治疗工具,在多种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青光眼作为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其主要机制是病理性眼压升高相关的视神经损伤。近年研究表明,EVs在青光眼的治疗中展现了显著潜力,尤其在房水循环调节和视网膜神经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EVs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外泌体 青光眼 房水循环 视网膜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过氧化氢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和衰老中的作用
4
作者 吴苗苗 李鹏飞 +3 位作者 徐林慧 康丽华 季敏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氧化损伤环境下DNA损伤和衰老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ARC组)和黄斑前膜疾病患者(...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氧化损伤环境下DNA损伤和衰老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ARC组)和黄斑前膜疾病患者(对照组)前囊膜组织中HMGB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ECs细胞株SRA01/04细胞中不同浓度(0、100、200、400μmol·L^(-1))H_(2)O_(2)处理后HMGB1蛋白表达变化,并筛选出最佳作用浓度用于后续构建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分为Control组(未经任何处理)、HA组(转染对照质粒HA)和OE-HMGB1组(转染质粒HMGB1),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MGB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分为H_(2)O_(2)组(400μmol·L^(-1)H_(2)O_(2)处理)、H_(2)O_(2)+HA组(转染对照质粒HA,同时400μmol·L^(-1)H_(2)O_(2)处理)和H_(2)O_(2)+OE-HMGB1组(转染质粒HMGB1,同时400μmol·L^(-1)H_(2)O_(2)处理),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DNA氧化损伤,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的组蛋白H2A(γH2A)、肿瘤蛋白53(P53)、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P2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P1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衰老变化。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RC组患者前囊膜组织中HMGB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在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模型中,HMGB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随H_(2)O_(2)浓度上升呈下降趋势。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HA组相比,OE-HMGB1组细胞中HMGB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中γH2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和荧光强度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H_(2)O_(2)组及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中P53、P21和P1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SA-β-gal染色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P21和P16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HMGB1通过增强DNA损伤修复能力来抑制LECs的损伤性DNA的积累和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DNA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向菁 康丽华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9-582,共4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其作为一种转录长度超过200 bp的非编码RNA,可以调控表观遗传学、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活性、免疫应答及氧化应激。近年来基于lncRNA...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其作为一种转录长度超过200 bp的非编码RNA,可以调控表观遗传学、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活性、免疫应答及氧化应激。近年来基于lncRNA在眼科学研究中进展迅速,本文主要就lncRNA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眼科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相关小胶质细胞在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仇紫瑜 陈鹏飞 +2 位作者 刘茜 管怀进 季敏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8-582,共5页
青光眼以视神经损害为特征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进行性损伤为病理基础,是不可逆性盲的首位病因,但是RGCs损伤的具体机制并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特别是疾病相关小胶质细胞可能在青光眼神经节细胞损伤中... 青光眼以视神经损害为特征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进行性损伤为病理基础,是不可逆性盲的首位病因,但是RGCs损伤的具体机制并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特别是疾病相关小胶质细胞可能在青光眼神经节细胞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疾病相关小胶质细胞在青光眼RGCs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旨在为青光眼RGCs损伤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后续RGCs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疾病相关小胶质细胞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建设的新思考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吴越 周庆 桑爱民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9期986-989,1006,共5页
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为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受试者风险/受益评估是临床研究中伦理审查的核心。通过梳理中国伦理审查委员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伦理审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设置和独立性、健全... 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为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受试者风险/受益评估是临床研究中伦理审查的核心。通过梳理中国伦理审查委员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伦理审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设置和独立性、健全伦理审查委员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伦理审查委员会行政准入及评估机制、建立多中心互认联盟、完善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标准化操作规程以及建立伦理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能力建设等建议,以期为委员会的审查工作提供新思路,从而更好地保护受试者权益,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机构 伦理审查委员会 人体研究 伦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眼科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安然 张文怡 +1 位作者 张国伟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过程,通过清除受损和多余线粒体来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线粒体自噬与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而PINK1/Parkin信号通路作为线粒体自噬的主要通路之一,在白内障、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 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过程,通过清除受损和多余线粒体来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线粒体自噬与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而PINK1/Parkin信号通路作为线粒体自噬的主要通路之一,在白内障、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多种眼科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靶向该通路的治疗手段也为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对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通路在眼科疾病中的相关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线粒体自噬在眼科相关疾病中的影响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疾病 线粒体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调节自噬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文怡 吴安然 +1 位作者 张国伟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49-652,共4页
细胞自噬是一种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异常的细胞质蛋白和受损的细胞器的分解代谢过程,其过程失调已被发现与多种眼科疾病发生有关。微小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内源性小分子RNA,其通过识别目的基因3’末端非翻译区来下调自噬相关基因及... 细胞自噬是一种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异常的细胞质蛋白和受损的细胞器的分解代谢过程,其过程失调已被发现与多种眼科疾病发生有关。微小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内源性小分子RNA,其通过识别目的基因3’末端非翻译区来下调自噬相关基因及其调节因子表达。研究表明,miRNA表达异常可导致自噬失调,使miRNA成为治疗自噬失调相关的眼科疾病的潜在靶点。本文将对眼科疾病中有关miRNA参与细胞自噬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自噬 眼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和裂变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思文 李鹏飞 +3 位作者 王从玉 鲍思洁 孙诚浩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5-919,共5页
线粒体是多细胞生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裂变和融合进行形态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重新排列以适应细胞的需求,维持能量平衡。线粒体的这种控制其自身数量、大小、形状和在细胞内的分布特征被称为线粒体动力学。正常情况下,线粒体融合-... 线粒体是多细胞生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裂变和融合进行形态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重新排列以适应细胞的需求,维持能量平衡。线粒体的这种控制其自身数量、大小、形状和在细胞内的分布特征被称为线粒体动力学。正常情况下,线粒体融合-裂变是平衡的,当细胞早期受到应激时,受损的线粒体首先通过裂变和融合来维持其功能的正常运行。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与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线粒体动力学包括线粒体裂变和融合在常见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 线粒体裂变 眼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1
作者 刘茜 陈培培 +3 位作者 丁雪萌 汪颖 许祎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06-909,共4页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存在于所有活细胞中的必需吡啶核苷酸。NAD+长期代谢失衡会破坏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涉及关键代谢途径的DNA修复基因的表达、次级信使信号传递和免疫调节。NAD+在眼科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扮演重要...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存在于所有活细胞中的必需吡啶核苷酸。NAD+长期代谢失衡会破坏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涉及关键代谢途径的DNA修复基因的表达、次级信使信号传递和免疫调节。NAD+在眼科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角膜疾病、青光眼、先天性黑矇、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本文就NAD+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眼科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眼科疾病 青光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茆馨木 张国伟 +1 位作者 袁玉蓉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3-407,共5页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是指蛋白质在RNA翻译后进行的一系列共价修饰,是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关键步骤。PTM通过调控蛋白质的功能和降解影响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PTM与眼科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并为临床上发展有效的眼科...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是指蛋白质在RNA翻译后进行的一系列共价修饰,是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关键步骤。PTM通过调控蛋白质的功能和降解影响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PTM与眼科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并为临床上发展有效的眼科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帮助。本文就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类型、意义及其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蛋白质组学 眼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华健 李鹏飞 +1 位作者 陈雨欣 王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39-743,共5页
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编码RNA。它不同于包含5’帽和3’多聚尾的传统线性RNA,其具有闭环结构,不受RNA核酸外切酶的影响,所以结构稳定且不易降解。目前,人们已对circRNA在诸多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和生物功能展开深入... 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编码RNA。它不同于包含5’帽和3’多聚尾的传统线性RNA,其具有闭环结构,不受RNA核酸外切酶的影响,所以结构稳定且不易降解。目前,人们已对circRNA在诸多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和生物功能展开深入研究,为各类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提供新思路。本文就近年来circRNA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微小RNA 眼病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眼病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管怀进 季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2,共4页
流行病学调查是疾病早预防、早干预以及相关政策制定重要的科学依据。疾病前期(predisease)常指在流行病学调查/筛查中发现的机体非正常状态,但还没有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是机体由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进展的过渡阶段,如果不干预就会发展... 流行病学调查是疾病早预防、早干预以及相关政策制定重要的科学依据。疾病前期(predisease)常指在流行病学调查/筛查中发现的机体非正常状态,但还没有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是机体由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进展的过渡阶段,如果不干预就会发展为疾病。如大家熟知的癌症前期(癌前病变)、糖尿病前期以及高血压前期等,也包括近视前期、青光眼前期以及糖尿病前期眼部并发症等眼病前期。疾病前期由于处于疾病尚未出现临床表现或者极早期阶段,通过适当的干预可以阻止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而广受重视。然而,目前眼科工作者尚未对开展眼病前期流行病学调查足够重视,对如何开展眼病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也不甚了解,本文根据以往开展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经验,就目前患病率高、视觉损伤大的几种常见眼病前期流行病学调查的开展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病前期 防盲 流行病学调查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眼部表现及治疗相关眼部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15
作者 黄泽宇(综述) 陈辉 季敏(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7-592,共6页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许多患者可有眼部表现,部分患者可因视力损害或眼部病变首诊于眼科。白血病可通过直接浸润或由于贫血、血小板减少、血黏度增高、免疫抑制等间接因素累及眼前节、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脉络膜、眼眶...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许多患者可有眼部表现,部分患者可因视力损害或眼部病变首诊于眼科。白血病可通过直接浸润或由于贫血、血小板减少、血黏度增高、免疫抑制等间接因素累及眼前节、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脉络膜、眼眶等眼组织,特征性眼部表现包括Roths斑、绿色瘤等。不同类型白血病对眼部的损害概率和侵犯部位不尽相同,急性较慢性、髓细胞较淋巴细胞白血病出现眼部病变的概率高。近年来,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抗白血病靶向药物、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应用等,但白血病患者生存周期明显延长的同时,也可能引起或加重眼部病变,如酪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可导致眶周水肿、阿糖胞苷具有角膜毒性、甲氨蝶呤引起眼外肌麻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干眼高发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重视白血病相关眼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白血病的眼部表现及其治疗引起的眼部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眼部表现 治疗 眼部不良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变性中VSIG4基因变异对小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6
作者 徐春龙 张国伟 +5 位作者 杜君 贾珍 王静萍 王梓文 李杨 陆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8-908,共11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RP)中的V-set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4(VSIG 4)基因变异对小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VSIG4在小鼠视网膜中的定位。给HMC3细胞(人小胶质细胞系)转染野生型(Len-WT)、突变型(Len-Mut...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RP)中的V-set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4(VSIG 4)基因变异对小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VSIG4在小鼠视网膜中的定位。给HMC3细胞(人小胶质细胞系)转染野生型(Len-WT)、突变型(Len-Mut)VSIG 4基因以及转染空载病毒(Len-Cont),并通过有或无脂多糖(LPS)刺激HMC3细胞分为对照组、LPS-Len-WT组、LPS-Len-Mut组、LPS-Len-Cont组、Len-WT组、Len-Mut组和Len-Cont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亚单位(P65)和磷酸化P65(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吞噬实验检测细胞吞噬功能;采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将LPS刺激状态下的HMC3细胞与661W细胞(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共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采用凋亡实验检测661W细胞的凋亡数量。结果VSIG4定位于小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LPS-Len-WT组相比,LPS-Len-Mut组HMC3细胞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LPS-Len-WT组相比,LPS-Len-Mut组HMC3细胞Nrf2、HO-1、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P65/P65比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吞噬实验检测结果显示,Len-Cont组、LPS-Len-Cont组、LPS-Len-WT组和LPS-Len-Mut组细胞吞噬率分别为(35.67±3.22)%、(63.67±10.07)%、(84.00±3.46)%和(64.67±2.31)%,各组HMC3细胞吞噬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06,P<0.001)。与LPS-Len-WT组相比,LPS-Len-Mut组HMC3细胞吞噬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LPS-Len-WT组相比,LPS-Len-Mut组HMC3细胞24、48 h时迁移率和24 h时单位面积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LPS-Len-WT组相比,共培养系统中LPS-Len-Mut组Bax/Bcl-2蛋白表达量比值及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SIG4定位于小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RP中的VSIG 4基因变异后,LPS刺激状态下的HMC3细胞NF-κB信号通路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活化程度减弱,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增多;吞噬和迁移能力减弱;共培养系统中细胞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et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4 基因变异 视网膜色素变性 小胶质细胞 吞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阜宁县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俊芳 杨梅 +6 位作者 朱蓉嵘 秦柏 石海红 康丽华 施健 胡楠 管怀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2-217,共6页
目的调查江苏省阜宁县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阜宁县(30个调查点)50岁及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视力检测,眼表、眼前节及眼底检查;应用裂隙灯显... 目的调查江苏省阜宁县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阜宁县(30个调查点)50岁及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视力检测,眼表、眼前节及眼底检查;应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对翼状胬肉进行诊断和分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翼状胬肉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调查点居民户口本获得所有50岁及以上人群人员名单并进行检录,结合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应调查6145人,实际调查5947人,受检率为96.8%。翼状胬肉患者1950例,患病率为32.79%[95%可信区间(CI):31.60%~33.98%];其中双眼翼状胬肉1228例,患病率为20.65%(95%CI:19.62%~21.68%);其中男性受检者2467人,男性患者838例,患病率为33.97%(95%CI:32.10%~35.84%);女性受检者3480人,女性患者1112例,患病率为31.95%(95%CI:30.40%~33.51%),不同性别受检者翼状胬肉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50~<60岁:比值比(OR)=1.00;60~<70岁:OR=1.54,P<0.001;70~<80岁:OR=1.83,P<0.001;≥80岁:OR=1.99,P<0.001]、低教育程度(文盲:OR=1.00;小学:OR=0.87,P=0.031;初中:OR=0.72,P=0.002;高中及以上:OR=0.63,P=0.002)、农民职业(OR=1.34,P=0.020)及长户外工作时间(OR=1.13,P=0.026)为翼状胬肉危险因素,性别、婚姻状态、收入、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和高血压均未发现与翼状胬肉患病相关(均P>0.05)。结论江苏省阜宁县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较高,高龄、低教育程度、较长户外工作时间是翼状胬肉患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江苏眼病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Meta分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杨梅 管宇 +2 位作者 康丽华 秦柏 张俊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0-196,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了解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情况。方法检索1990—2016年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WebofScience... 目的通过Meta分析了解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情况。方法检索1990—2016年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WebofScience收录的有关中国地区翼状胬肉患病率研究的文献,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G)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tata13.0软件进行患病率合并,并对年龄、性别及区域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相关文献36篇,其中8篇英文,28篇中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36项研究数据,分析得出1990—2016年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为13.4%[95%置信区间(CI):10.6%~16.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随年龄增加翼状胬肉患病率升高;农村翼状胬肉患病率为15.3%(95%CI:12.1%~18.8%),高于城市的4.0%(95%CI:2.4%~6.1%)。调查对象为≥40岁农村人群翼状胬肉的患病率为12.1%(95%CI:8.6%~16.2%),调查对象为≥50岁农村人群翼状胬肉的患病率为14.7%(95%CI:10.5%~19.5%)。不同年龄和性别亚组各地区间翼状胬肉患病率均为西部最高,其次是东部,中部最低。结论翼状胬肉在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较高,且翼状胬肉患病率在不同年龄及地区等因素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患病率 中国 流行病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患者术中实时眼底检查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9
作者 苏舒 吴丝 +5 位作者 吴坚 管宇 王勇 杨梅 季敏 管怀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中用眼科广域数字化视网膜成像系统(WFIS SW-8000)对术前高度怀疑有眼底病变的白内障患者行实时检查和治疗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法,于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纳入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因严重白内障...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中用眼科广域数字化视网膜成像系统(WFIS SW-8000)对术前高度怀疑有眼底病变的白内障患者行实时检查和治疗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法,于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纳入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因严重白内障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90例96眼。所有患者根据术前相关病史疑有术眼眼底病变但术前眼底无法窥入。术中摘出患眼白内障后即刻用WFIS SW-8000行眼底照相,实时进行眼底检查并及时治疗。术后采用前置镜辅助的裂隙灯显微镜进行眼底检查,同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将术后各项检查结果与术中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以验证术中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白内障术中发现患眼存在眼底病变者40眼,检出率为41.67%,其中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者2眼、湿性AMD者3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者1眼、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HMR)者7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伴黄斑水肿者1眼、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者12眼、中度NPDR者7眼、重度NPDR者4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者3眼;术后检查发现眼底病变者45眼,检出率为46.88%,与术中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8,P=0.468)。白内障术中诊断为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或黄斑水肿者共22眼,经患者知情同意对其中11眼行玻璃体腔抗炎和/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注射。结论白内障术中用WFIS SW-8000进行实时眼底病诊断是可行的,有助于对白内障合并严重眼底病患者的眼底疾病进行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眼底病/诊断 治疗 屈光间质 眼科广域数字化视网膜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5
20
作者 周婧 吴坚 +2 位作者 朱蓉嵘 陈辉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4-477,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期间本院及合作中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7例(7眼)细菌性眼内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6眼眼内炎早期表现不典型:仅有突发性前房炎...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期间本院及合作中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7例(7眼)细菌性眼内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6眼眼内炎早期表现不典型:仅有突发性前房炎症反映,而无眼痛、明显视力下降及充血、结膜水肿,无或仅有少量前房积脓、无玻璃体积脓,但1-2 d后眼内炎症快速发展:前房炎症反应加重、玻璃体出现积脓;1眼早期即有急剧视力下降、明显眼痛及前房、玻璃体积脓的典型表现。4眼经球内抗生素注射、3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取出术后炎症控制。微生物培养结果(7眼):2眼为表皮葡萄球菌,1眼为粪肠球菌,4眼阴性。随访视力均有提高,最高达0.5。结论白内障术后出现突发性前房渗出性炎症,即便无眼痛及明显充血、视力下降者,仍需高度警惕细菌性眼内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与病原学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否则一旦炎症加重则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不可逆盲甚至眼球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细菌性眼内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