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8基因-251T/A和+781C/T多态性与南通地区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陆小华 朱小庆 +2 位作者 张玉宇 储玉山 茅国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4-319,共6页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人群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启动子区(rs4073)、第1内含子区(rs2227306)位点寡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分布特点,探讨上述位点各基因型及联合基因型与肝细胞癌(HCC)患病风险的关系,分析各基因型与不同暴露因素在HC...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人群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启动子区(rs4073)、第1内含子区(rs2227306)位点寡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分布特点,探讨上述位点各基因型及联合基因型与肝细胞癌(HCC)患病风险的关系,分析各基因型与不同暴露因素在HCC发生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技术对454例肝癌患者及446名健康对照者IL-8基因-251位点和+78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251位点杂合突变基因型AT者罹患HCC的风险增加(OR=1.99,95%CI:1.01-3.85),+781位点突变基因型CT、TT者罹患HCC的风险增加(CT基因型OR=1.78,95%CI:1.03-3.10;TT基因型OR=1.36,95%CI:1.01-2.62)。2携带-251、+781两位点AT-CT、TT-CT及AT-CC联合基因型的个体罹患HCC的风险增加(AT-CT联合基因型OR=2.10,95%CI:1.52-2.90;TT-CT联合基因型OR=3.33,95%CI:1.01-10.50;AT-CC联合基因型OR=3.67,95%CI:2.28-5.90)。3-251位点SNP与饮酒、HBV感染、肝癌家族史因素在HCC的发生中存在正交互作用,该位点SNP与年龄、性别、吸烟因素在HCC的发生中存在负交互作用;+781位点SNP与饮酒、肝癌家族史因素在HCC的发生中存在正交互作用,该位点SNP与年龄、性别、吸烟、HBV感染因素在HCC的发生中存在负交互作用。结论南通地区人群IL-8基因-251、+781位点寡核苷酸多态性与HCC患病风险存在关联,并与不同暴露因素在HCC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白细胞介素-8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S在轻微型肝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影 蔡丹超 施裕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77,共5页
肝性脑病(HE)是由肝硬化或其他严重肝脏疾病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巨大的经济负担。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是肝性脑病疾病谱的早期表现形式,患者通常无明显临... 肝性脑病(HE)是由肝硬化或其他严重肝脏疾病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巨大的经济负担。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是肝性脑病疾病谱的早期表现形式,患者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通过神经心理测试才能发现。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评估大脑结构和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是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技术,可以量化评估大脑特异性代谢物的变化,使得人们对MHE的认识更加深入,为MHE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很大帮助。本文就MRS在MHE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型肝性脑病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MRI影像组学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瑕尹 李蕊 +3 位作者 王婉琼 薛颖 江建芹 崔磊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7,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常规MRI序列的影像组学模型,比较不同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22年5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90例NSCLC患者的术前MRI数据,根据手术... 目的建立基于常规MRI序列的影像组学模型,比较不同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22年5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90例NSCLC患者的术前MRI数据,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52例)和阴性组(38例),采用完全随机法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盐城第一人民医院的31例患者数据作为外部验证(阳性9例,阴性22例),放射科医师半自动逐层勾画原发病灶,提取基于T1WI、T2WI、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像的组学特征,由超参数搜索在单因素方差分析、L1正则化、树模型等特征筛选法中选择最佳方法用于降维,分别建立逻辑斯特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高斯朴素贝叶斯(Gaussian naive Bayes,Gaussian NB)、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决策树(decision tree,DT)等11种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评估模型的性能。结果在不同序列中DT、LR、SVM模型的预测性能都表现良好,其中基于T2WI图像构建的SVM模型效能最佳,训练集、测试集及外部验证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达0.98、0.98、0.72,准确度分别为96%、67%、61%、敏感度分别为88%、67%、55%、特异度分别为100%、67%、78%。结论MRI影像组学可帮助识别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基于T2WI的SVM模型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预测模型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在肺部磁共振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蕊 崔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磁共振成像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等特点,但不适用于质子密度低、T2信号衰减迅速的组织器官,因此临床上其在肺部中的应用较为局限。随着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在肺部MRI检查中的应用,MRI对肺部疾病的评估得以拓宽。本文就UTE序列... 磁共振成像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等特点,但不适用于质子密度低、T2信号衰减迅速的组织器官,因此临床上其在肺部中的应用较为局限。随着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在肺部MRI检查中的应用,MRI对肺部疾病的评估得以拓宽。本文就UTE序列成像技术原理、分类以及其在肺部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磁敏感图的纹理分析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顾惠芳 孟宪平 +1 位作者 王旭 段绍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通过定量磁敏感图(QSM)序列分析大脑灰质核团和脑白质的纹理特征,探讨纹理分析在帕金森病(PD)的诊断及病程评估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7月—2020年1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ESWAN序列扫描的30例PD患者与22例正常... 目的通过定量磁敏感图(QSM)序列分析大脑灰质核团和脑白质的纹理特征,探讨纹理分析在帕金森病(PD)的诊断及病程评估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7月—2020年1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ESWAN序列扫描的30例PD患者与22例正常对照者,通过后处理得到两组的QSM图,手动获取双侧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黑质、红核、小脑齿状核及半卵圆中心白质的感兴趣区并提取纹理特征,对其降维筛选后得到一组最佳纹理特征构建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对模型的诊断效能及可靠性进行评价,并对筛选出的纹理特征与PD患者的临床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QSM图得到一组(5个)最佳纹理特征参数,各参数独立预测PD的曲线下面积为0.697~0.823,随机森林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0,交叉验证的准确度为0.888。PD组的纹理特征r4_wavelet_LLL_firstorder_Energy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470,P=0.011)。结论基于QSM的纹理分析对P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左侧壳核的纹理特征与PD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敏感图 纹理分析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回波时间MRI用于肺部疾病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秀全 崔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5-1618,共4页
对肺部疾病进行准确分期有助于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目前CT为临床随访肺部疾病的常规手段,但累积辐射可增加白血病和脑肿瘤风险。超短回波时间(UTE)MRI能显示肺部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助于评估肺部疾病分期及预后。本文就UTE MRI用于肺部... 对肺部疾病进行准确分期有助于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目前CT为临床随访肺部疾病的常规手段,但累积辐射可增加白血病和脑肿瘤风险。超短回波时间(UTE)MRI能显示肺部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助于评估肺部疾病分期及预后。本文就UTE MRI用于肺部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磁共振成像 回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局限性小气泡征在消化道穿孔中的定位诊断价值 被引量:55
7
作者 田国才 崔磊 +4 位作者 何伯圣 崔海燕 张杏 季娟 龚沈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3,87,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胃肠壁外局限性小气泡征(ELAB征)在消化道穿孔中的定位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2010-10经手术证实的89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腹部CT图像。按照精确定位法[胃区,小肠(按Cole法分6组),结肠(分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胃肠壁外局限性小气泡征(ELAB征)在消化道穿孔中的定位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2010-10经手术证实的89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腹部CT图像。按照精确定位法[胃区,小肠(按Cole法分6组),结肠(分4组: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及上、下消化道分组法,观察胃肠壁外局限性小气泡征与消化道穿孔部位的相关性。分析镰状韧带征、圆韧带征、肝门周围游离气体征(PPFA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89例消化道穿孔中85例出现游离气体,其中18例表现为胃肠壁外局限性小气泡积聚。18例具有ELAB征的穿孔患者脏器定位(按照精确定位法)与手术结果对照,准确性为94.4%(17/18)。镰状韧带征、圆韧带征、肝门周围游离气体征(PPFA征)在大体定位(上、下消化道分组法)中的准确性分别为74.2%(66/89)、68.5%(61/89)、84.3%(75/89)。结论多层螺旋CT胃肠壁外局限性小气泡征在消化道穿孔定位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穿孔 肠穿孔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胃肠壁外局限性小气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瘢痕妊娠两种疗法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顾祝新 黄健 +2 位作者 赵辉 赵苏鸣 仲建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5-628,共4页
目的比较子宫动脉化学栓塞联合B型超声(B超)下清宫术与药物联合B超下清宫术两种方法在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53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采用介入治疗的2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设... 目的比较子宫动脉化学栓塞联合B型超声(B超)下清宫术与药物联合B超下清宫术两种方法在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53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采用介入治疗的2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设为A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非介入治疗的25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设为B组,就其病史、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经过、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48 h内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治疗,未出现大出血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清宫术后患者出血量较术前明显减少或者消失。B组患者药物使用后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4例患者因术中或术后24 h内持续性大出血,2例急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未再次发生大出血,1例直接行开腹病灶切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1例直接行子宫切除术。比较A、B两组的清宫过程出血量、血β-HCG值降至正常的时间及住院时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B超下清宫治疗瘢痕妊娠方法安全、有效、创伤小、无明显并发症,能避免盲目刮宫引起的大出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子宫切除率,是子宫瘢痕妊娠特别是合并大量出血或预防高危大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妊娠 介入治疗 B型超声 清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介入栓塞材料治疗巨大肝血管瘤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顾祝新 黄健 +3 位作者 赵苏鸣 杨晓虎 顾潍炜 赵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比较3种介入栓塞材料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23例接受平阳霉素+碘化油栓塞治疗(A组),17例接受单纯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治疗(B组),15例接受博来霉素+碘... 目的比较3种介入栓塞材料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23例接受平阳霉素+碘化油栓塞治疗(A组),17例接受单纯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治疗(B组),15例接受博来霉素+碘化油栓塞治疗(C组)。A组2例、B组1例分别经2次介入治疗。结果术后3~6个月复查增强CT或MR显示,A组、C组肝血管瘤大小较术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术前相仿;3组有症状患者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缓解,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临床效果良好,创伤小,重复性好,无严重并发症。平阳霉素、博莱霉素+碘化油栓塞治疗后瘤体缩小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栓塞术 肝血管瘤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及嗜酸细胞腺瘤的MSCT鉴别诊断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娟 顾红梅 +3 位作者 王欣全 李敏达 沈海霞 葛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多层CT(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嫌色细胞癌(CRCC)及嗜酸细胞腺瘤(O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盲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5例CCRCC、16例CRCC及9例OA患者的CT图像,比较三者在肿瘤大小、性质... 目的:探讨多层CT(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嫌色细胞癌(CRCC)及嗜酸细胞腺瘤(O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盲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5例CCRCC、16例CRCC及9例OA患者的CT图像,比较三者在肿瘤大小、性质(实性、囊实性及囊性)、校正强化CT值以及强化形式(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及周边强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三组肿瘤最大径无显著性差异。(2)CRCC以实性为主,CCRCC以囊实性为主,OA实性与囊实性所占比例相仿,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4.10,P<0.001)。(3)皮髓质期CCRCC校正强化CT值高于CRCC及OA(P<0.001),而CRCC与OA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质期CCRCC校正强化CT值高于CRCC(P<0.001),而CCRCC与OA及CRCC与OA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OA校正强化CT值介于CCRCC与CRCC之间;排泄期CRCC校正强化CT值低于CCRCC与OA(P<0.05),而CCRCC与OA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强化形式比较,CCRCC与CRCC及CCRCC与OA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9,P<0.001和χ~2=11.15,P<0.05),而CRCC与O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的校正强化CT值是鉴别肾肿瘤类型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肿瘤的成分性质及强化形式也具有一定的鉴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鉴别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榕华 刘向东 卢春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3-163,共1页
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是各种原因认为不能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首选的主要治疗方法。相对于外科手术和全身化疗,它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但也可能出现一些甚至是严重的并发症.了解这些并发症发生的... 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是各种原因认为不能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首选的主要治疗方法。相对于外科手术和全身化疗,它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但也可能出现一些甚至是严重的并发症.了解这些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正确认识处理这些并发症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患者 并发症 介入治疗后 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中晚期肝癌 不能手术切除 TACE治疗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定位机械性小肠梗阻移行带 被引量:19
12
作者 崔磊 龚沈初 +3 位作者 黄胜 何伯圣 何玉泉 何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6-779,共4页
目的与CT轴位图像对比,评估64层螺旋CT MPR技术对机械性小肠梗阻(SBO)移行带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2例机械性SBO患者的CT图像。首先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阅片确立移行带,作为评估的标准。然后由另2名影像医师(医师A... 目的与CT轴位图像对比,评估64层螺旋CT MPR技术对机械性小肠梗阻(SBO)移行带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2例机械性SBO患者的CT图像。首先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阅片确立移行带,作为评估的标准。然后由另2名影像医师(医师A、B)分别独立阅读CT图像(首先阅读轴位图像,1个月后阅读MPR图像)确定梗阻移行带,并进行可靠性评分(1分:可靠性弱;2分:可靠性中等;3分:可靠性强),记录阅片评估时间。比较单独阅读轴位图像和MPR图像确定梗阻移行带的准确率、可靠性评分及阅片时间。结果医师A单独阅读轴位图像和MPR图像确定梗阻移行带的准确率分别为82.69%和96.15%(χ2=7.00,P=0.0082),医师B分别为78.85%和86.54%(χ2=4.00,P=0.0445)。医师A阅读轴位图像和MPR图像的可靠性评分分别为2.46±0.67和2.65±0.69(t=3.48,P=0.001),医师B分别为2.40±0.72和2.71±0.57(t=4.76,P<0.001)。医师A阅读轴位图像和MPR图像的时间分别为(298±47)s和(304±42)s(t=0.70,P=0.49),医师B分别为(210±39)s和(224±52)s(t=1.46,P=0.15)。结论较之CT轴位图像,MPR图像可提高机械性SBO移行带的定位准确率和可靠性,且阅片耗时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移行带 多平面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9
13
作者 顾祝新 黄健 赵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2-745,共4页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较前有所增加,该病发病机制迄今未阐明,诊断方面无统一标准,早期临床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不易诊断,常误诊误治,临床治疗也意见不一,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时可能引起患者子宫破裂、阴道大...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较前有所增加,该病发病机制迄今未阐明,诊断方面无统一标准,早期临床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不易诊断,常误诊误治,临床治疗也意见不一,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时可能引起患者子宫破裂、阴道大量出血,甚至因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本文主要针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瘢痕妊娠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储玉山 朱小庆 +2 位作者 张玉宇 陆小华 曹建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0-814,共5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L-OHP)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索拉非尼和L-OHP单独及联合给药后以CCK8法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用Western blot观察ERK及pERK蛋白的表达。结...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L-OHP)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索拉非尼和L-OHP单独及联合给药后以CCK8法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用Western blot观察ERK及pERK蛋白的表达。结果索拉非尼及L-OHP单药对HepG2均有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P<0.05)。索拉非尼及L-OHP分别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1及S期。两药联用后同时阻滞于G1及S期。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明显比各单药组高(P<0.05)。单用及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ERK表达无明显影响,索拉非尼及联合用药减少pERK的表达。结论索拉非尼和L-OHP对肝癌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的双重阻滞及细胞增殖通路Raf/MEK/ERK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索拉非尼 奥沙利铂 联合用药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胆道支架与支架联合^(125) I 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苏鸣 赵辉 +2 位作者 顾潍炜 杨晓虎 贾鹏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61-166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单纯胆道支架植入与支架联合胆道腔内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6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后随机分为2组(n=31):对照组行单纯胆道支架植入,实验组行胆道...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单纯胆道支架植入与支架联合胆道腔内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6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后随机分为2组(n=31):对照组行单纯胆道支架植入,实验组行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黄疸消退、肿瘤复发情况、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的水平及生存情况。结果 6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两组患者PTCD术前及支架植入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再次发生胆道梗阻的实验组3例,对照组14例(P>0.05)。实验组术后1~2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相比,胆道支架联合胆道腔内125I粒子条植入照射在黄疸消退、抑制肿瘤生长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疗效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有望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支架 125I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介入术中动静脉瘘的评判与处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向东 卢春雨 李榕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34-936,共3页
目的分析肝癌动静脉瘘(AVS)的DSA表现,寻找与其相适应的瘘口封堵方法,改善合并AVS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637例患者中发现的183例AVS进行影像学分析,对轻度AVS患者在碘油栓塞后进行供血动脉栓塞,对中、重度患者先行瘘口处理,保证药... 目的分析肝癌动静脉瘘(AVS)的DSA表现,寻找与其相适应的瘘口封堵方法,改善合并AVS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637例患者中发现的183例AVS进行影像学分析,对轻度AVS患者在碘油栓塞后进行供血动脉栓塞,对中、重度患者先行瘘口处理,保证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有效灌注与碘油在瘤组织中的良好沉积。结果89例轻度AVS碘油栓塞后都能成功地进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94例中、重度患者中68.1%(64例)封堵后碘油得到良好或较好沉积,14.8%(13例)栓塞不完全,进行单纯化疗药物灌注,11.7%(11例)过度栓塞导致碘油沉积不满意,6.4%(6例)瘘口过大或瘘口过于弥漫未能封堵。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绝大多数肝癌伴AVS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瘘口封堵,改善了肝癌合并AVS的疗效,对瘘口的栓塞处理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介入术 动静脉瘘 介入治疗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CT诊断 被引量:6
17
作者 缪小芬 陆健 +2 位作者 石甜甜 张学琴 朱纪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证实的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的CT表现,CT检查包括全腹部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增强。结果 1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肠梗阻表现,腹股沟斜疝9例,C... 目的探讨CT对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证实的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的CT表现,CT检查包括全腹部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增强。结果 1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肠梗阻表现,腹股沟斜疝9例,CT表现为疝囊内肠管从腹壁下动脉外侧、腹股沟韧带前上方走行,行经腹股沟管内;直疝1例,CT表现为扩张的小肠肠管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Hesselback三角)直接由后向前突出,疝囊不进入阴囊;股疝3例,CT表现为股疝疝囊位于股三角区、耻骨结节水平线以后、腹股沟韧带后下方;闭孔疝4例,CT表现为闭孔外肌与耻骨肌之间的肠管影和腹部肠管相连。结论 CT检查能明确诊断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闭孔 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基本影像判读及Lenke分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秦巨峰 陆敏 +2 位作者 赵金丽 周美亚 吴献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57-659,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基本影像特征,并检测Lenke分型中脊柱侧凸类型的发病率及Lenke分型与手术方法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分析105例青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Lenke方法分型,统计各种侧凸类型的发病率,检测Lenke分... 目的探讨青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基本影像特征,并检测Lenke分型中脊柱侧凸类型的发病率及Lenke分型与手术方法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分析105例青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Lenke方法分型,统计各种侧凸类型的发病率,检测Lenke分型方法与手术方法的关系。结果 105例脊柱侧凸均采用Lenke分型方法归类,其中Lenke1型最多,占51%;腰椎修正型:A型45例(43%),B型17例(16%),C型43例(41%);胸椎矢状位修正型:"-"型18例(17%),N型79例(75%),"+"型8例(8%)。本组综合分型最常见的类型是1AN(22例,21%)、5CN(13例,12%)、2AN(10例,9.5%)及3CN(8例,7.6%)。Lenke分型定义为结构性弯曲中90%进行了固定融合。结论青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基本影像特征及Lenke分型对手术指征的评估、手术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结构性弯曲的诊断标准较为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X线 Lenke分型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评价糖尿病下肢血管狭窄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后毛细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浩 赵金丽 +2 位作者 陈小华 吴献华 李跃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通过动态增强对比磁共振成像(DCE-MRI)量化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术后糖尿病患者下肢内皮细胞功能变化,进而探讨预测PTA术后下肢血管再狭窄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2年1月行膝下动脉PTA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51例... 目的通过动态增强对比磁共振成像(DCE-MRI)量化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术后糖尿病患者下肢内皮细胞功能变化,进而探讨预测PTA术后下肢血管再狭窄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2年1月行膝下动脉PTA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51例(77条患肢),20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DCE-MRI扫描获得比目鱼肌的跨膜转运常数(K-trans)值。糖尿病组以6个月随访结果分为再狭窄与非狭窄,比较再狭窄与非狭窄患者的K-trans值,同时记录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尽管在术后再狭窄与非狭窄患者的临床体征得到改善,但再狭窄患者的K-trans值无明显改善,非狭窄患者K-trans值明显改善,而二者在术前K-trans值无明显差异,再狭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下肢K-trans值可以反映毛细血管内皮功能,可预测PTA术后再狭窄,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 磁共振成像 跨膜转运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对椎间盘生化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辉 倪才方 +3 位作者 黄健 陈珑 唐天驷 杨惠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后椎间盘糖胺多糖(GAG)含量变化,以及GAG含量的改变与骨水泥种类、骨水泥渗漏量和渗漏后的时间是否有关。方法选用16只成年家犬按模型制作后观察时间点随机分为12周及24周两组。每只犬L1/2-L5/6共5个椎间盘为... 目的探讨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后椎间盘糖胺多糖(GAG)含量变化,以及GAG含量的改变与骨水泥种类、骨水泥渗漏量和渗漏后的时间是否有关。方法选用16只成年家犬按模型制作后观察时间点随机分为12周及24周两组。每只犬L1/2-L5/6共5个椎间盘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A(对照组)、B1(PMMA 0.1 ml)、B2(PMMA 0.3 ml)、C1(CPC 0.1 ml)、C2(CPC 0.3 ml)5组。对12及24周观察时间内骨水泥组及对照组行方差分析,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比较两种骨水泥之间、两种剂量之间的GAG含量有无差别。结果两两比较12周及24周骨水泥组的椎间盘GAG含量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水泥组内行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术后两观察时间之间、两种骨水泥之间、两种剂量之间椎间盘GAG含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水泥椎间盘渗漏会导致椎间盘的GAG含量下降,蛋白多糖合成下降。椎间盘的GAG含量改变与骨水泥渗漏入椎间盘量有关,与骨水泥渗漏入椎间盘后时间有关,与骨水泥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蛋白多糖 糖胺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