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癌彩超血流信号与Survivin表达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沈智勇 张建兵 +4 位作者 季秀珍 吴名凤 谢阳桂 于兰 陈亚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乳癌血流信号表现与Survivin的表达以及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82例乳癌患者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乳癌血流信号,并将其分为0~3级。0~1级归为不丰富组,2~3级为丰富组。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 目的:探讨乳癌血流信号表现与Survivin的表达以及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82例乳癌患者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乳癌血流信号,并将其分为0~3级。0~1级归为不丰富组,2~3级为丰富组。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以20例纤维腺瘤作为对照组。结果:CDFI2~3级者腋淋巴结转移率为66.7%(24/36),高于0~1级者的腋淋巴结转移率32.6%(15/46)(χ2=9.392,P=0.002)。Survivin蛋白在乳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0%(41/82),纤维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3,P=0.002)。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χ2分别为0.781、1.138及3.169,P>0.05),但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χ2=5.916,P=0.015)。Survivin蛋白在CDFI2~3级者的阳性表达率为66.7%(24/36),高于0~1级者的36.96%(17/46)(χ2=7.13,P=0.008)。结论:乳癌肿瘤内部血流分布与Survivin表达相关,并且与腋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癌 超声 血流 淋巴结 转移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技术观察帕金森病灰质改变 被引量:2
2
作者 夏建国 曹亮 +4 位作者 刘晓艳 王娟 杨韬 李敏 汤乐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6期451-454,共4页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灰质异常区域及分布特征,从结构上初步探讨其与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联系。方法采集3.0T高场强MR高分辨T1WI,运用VBM方法对16例PD患者(PD组)及16名健康人(对照组)的大脑...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灰质异常区域及分布特征,从结构上初步探讨其与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联系。方法采集3.0T高场强MR高分辨T1WI,运用VBM方法对16例PD患者(PD组)及16名健康人(对照组)的大脑灰质图像进行比较,并用VBM对两组数据的灰质密度差异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国际通用的统计参数图表示。结果 PD患者的脑灰质密度较对照组广泛降低,这些区域包括双侧颞叶、双侧枕叶、左侧顶叶、左侧壳核、右侧海马、右侧额叶、右侧岛叶及两侧小脑等区域。结论 VBM方法能较全面、准确、定量地表现PD患者广泛存在的脑灰质密度降低区域,为PD患者的NMS提供了脑结构的神经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灰质异常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分辨率的约束最小二乘方复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汤乐民 李敏 董建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24-1427,共4页
目的研究约束最小二乘方滤波对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退化图像的复原效果。方法分析CR图像退化的原因。采用X线源强度分布高斯模型和系统冲击响应高斯函数,估算成像系统点扩散函数(pointspreadfunction,PSF);应用约束... 目的研究约束最小二乘方滤波对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退化图像的复原效果。方法分析CR图像退化的原因。采用X线源强度分布高斯模型和系统冲击响应高斯函数,估算成像系统点扩散函数(pointspreadfunction,PSF);应用约束最小二乘方滤波实现CR胸片退化图像复原,并利用改进信噪比(improvedSNR)指标评价图像复原效果。结果将约束最小二乘方滤波应用于CR退化图像,在降低噪声影响的同时,图像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X线量子噪声和成像板(imagingplate,IP)结构噪声对CR图像的分辨率有很大的影响,可利用约束最小二乘方滤波复原CR退化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摄影 点扩展函数 约束最小二乘方 图像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提升格式CDF9/7小波变换和零树编码算法对X线医学图像压缩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汤乐民 李敏 王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研究提升格式的CDF9/7小波变换和零树编码对X线医学图像的压缩性能。方法分别用基于提升格式CDF9/7小波变换的压缩方法和JPEG标准对X线医学图像进行压缩,包括乳腺钼靶图像、计算机摄影图像和计算机断层图像,压缩比从3∶1到40∶1。... 目的研究提升格式的CDF9/7小波变换和零树编码对X线医学图像的压缩性能。方法分别用基于提升格式CDF9/7小波变换的压缩方法和JPEG标准对X线医学图像进行压缩,包括乳腺钼靶图像、计算机摄影图像和计算机断层图像,压缩比从3∶1到40∶1。用主观和客观方法评价压缩图像质量。结果与JPEG标准相比,本文的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和更高的压缩比;与基于Mallat算法的常规CDF9/7小波变换编码相比,提升格式的CDF9/7小波变换和零树编码可减少图像压缩的计算时间。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提升格式的CDF9/7小波变换和零树编码的医学图像压缩方法,可满足X线医学图像存储和传输的要求,并符合DICOM3.0支持的最新的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小波变换 提升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