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训练联合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永林 华永萍 +4 位作者 马颖 陆安民 肖玉华 宋新建 刘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训练(RAT)联合神经松动术(NM)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8)、RAT组(n=27)、NM组(n=28)和联合组(n=27)。4组患者均进行上肢常规...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训练(RAT)联合神经松动术(NM)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8)、RAT组(n=27)、NM组(n=28)和联合组(n=27)。4组患者均进行上肢常规作业治疗,在此基础上,RAT组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NM组增加神经松动术治疗;联合组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和神经松动术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偏瘫上肢功能测试(中国香港版)(FTHUE-HK)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效果评价,同时分别检测屈肘、伸肘时最大等长收缩(MIVC)位置下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记录积分肌电值(iEMG),并计算协同收缩率(CR)。结果 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的MAS、FMA-UE、FTHUE-HK、MBI、iEMG和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相应治疗后,除肱三头肌CR以及对照组中的肱二头肌CR和肘伸展MIVC肱二头肌iEMG外,其余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除MAS、肱三头肌CR外,其余上述指标总体均数或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RAT组、NM组和联合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结论RAT联合NM治疗能够降低脑卒中患者上肢肌张力,有效促进患者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机器人 神经松动术 上肢功能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沈光宇 成彬 +4 位作者 蔡俊燕 胡玉明 朱振杰 顾琦 鞠晶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6-157,共2页
脑卒中的致残率很高,存活的患者中70%—80%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他们出院后回到社区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临床上多指发病后1—2年以上,主要表现为患者上肢运动控制能力差和手功能障碍、失语、面瘫、吞咽障碍、偏瘫步态... 脑卒中的致残率很高,存活的患者中70%—80%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他们出院后回到社区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临床上多指发病后1—2年以上,主要表现为患者上肢运动控制能力差和手功能障碍、失语、面瘫、吞咽障碍、偏瘫步态、足下垂、行走困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遗症期 社区康复 生存质量 手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运动控制 主要表现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肺康复的临床实践证据 被引量:23
3
作者 倪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629,共4页
肺癌发病率逐年增长,目前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较高的肿瘤之一,并且其恶性程度和死亡率也较高。虽然近年来外科手术、放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等取得很大进步,但肺癌整体5年生存率仍仅14%,且各治疗手段都有其各自的副作用,主要... 肺癌发病率逐年增长,目前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较高的肿瘤之一,并且其恶性程度和死亡率也较高。虽然近年来外科手术、放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等取得很大进步,但肺癌整体5年生存率仍仅14%,且各治疗手段都有其各自的副作用,主要包括疼痛、呼吸困难、活动耐量降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患者 肺康复 临床实践 生物靶向治疗 证据 5年生存率 癌发病率 世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蛋白浓度与疾病严重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郭宇 陈伟观 +4 位作者 周三连 汤莉巧 孙王妍 张冬梅 卢红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09,共8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血清中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浓度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治提供参...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血清中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浓度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5例AIS患者作为样本群。入组患者按照入院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be Scale,NIHSS)评分划分为轻度组(n=42)和中重度组(n=63),以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出院后3个月功能恢复情况,将样本细分为预后良好组(n=34)和预后不良组(n=71),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NMB蛋白浓度,分析血清GPNMB蛋白浓度与NIHSS、mRS评分的相关性,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清GPNMB蛋白浓度对AIS神经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和预后评估价值。结果中重度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不良患者血清GPNMB蛋白浓度明显低于轻度及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GPNMB蛋白浓度与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196,P<0.05),与mRS评分也呈显著负相关趋势(r=-0.334,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GPNMB依然是AIS的关键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出的评估结果表明,血清GPNMB蛋白浓度在预测神经功能损伤以及不良预后方面的有诊断价值(灵敏度达到55.6%,特异度为81.8%,准确率是63.81%,P<0.05)。结论血清GPNMB蛋白浓度降低同AIS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联系,很有可能会成为衡量病情严重程度和长期转归情况的重要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预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改良Ranbin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DCD4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孙王妍 陈伟观 +4 位作者 周三连 郭宇 汤莉巧 张冬梅 卢红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0-1147,共8页
目的:探究血清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3年6月—2024年3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 目的:探究血清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3年6月—2024年3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1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将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n=70)和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n=40)。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69)和预后不良组(n=41)。收集各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等)及临床检验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DCD4蛋白浓度,并分析其与NIHSS评分、mRS评分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推断AIS患者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评估血清PDCD4蛋白水平对预测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情况的有效性。结果:AIS患者中,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不良者血清PDCD4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良好者。血清PDCD4水平与NIHSS评分、mRS评分、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呈正相关。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后,PDCD4蛋白水平仍是AI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血清PDCD4蛋白水平对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情况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在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不良的AIS患者中,血清PDCD4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且可作为预测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康复教育与运动指导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和疲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吴恩 丛绮瑞 +2 位作者 卢婷 樊健 倪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63-1370,共8页
目的:研究肺康复教育与运动指导对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疲劳的影响,同时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试验,将74例患者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肺康复教育... 目的:研究肺康复教育与运动指导对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疲劳的影响,同时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试验,将74例患者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肺康复教育(包括戒烟戒酒、饮食、心理指导等宣教)及运动指导。在基线、3周和6周时对患者进行量表评估,使用量表包括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核心生活质量问卷及肺癌特异量表(EORTC QLQ-C30、EORTC QLQ-LC13)、多维疲劳量表(MFI-2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3周与基线的差值,6周与基线的差值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3周与基线的差值分析比较发现,两组在QLQ-C30和QLQ-LC13中失眠、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得分差值及MFI-20中综合疲劳、体力疲劳、活动减少得分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6周与基线的差值分析比较发现,两组QLQ-C30和QLQ-LC13中躯体功能、失眠、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得分差值及MFI-20中体力疲劳和活动减少得分差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康复教育及运动指导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和疲劳有一定影响,患者部分症状有好转或减缓恶化的现象,具有推广价值,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延长评估和观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康复教育 运动 化疗 疲劳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生存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高瑜晨 倪隽 沈光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38-1440,共3页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是顺应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一类健康相关指标,同时也是对患者进行整体状况评估、预后预测、疗效评价的必要参考指标。肺癌手术治疗可能会导致术后并发症、躯体功能障碍的产生,以及患者术后因...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是顺应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一类健康相关指标,同时也是对患者进行整体状况评估、预后预测、疗效评价的必要参考指标。肺癌手术治疗可能会导致术后并发症、躯体功能障碍的产生,以及患者术后因切口疼痛、手术创伤后身体虚弱以及对预后的担忧等情况可能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生存 影响因素 质量评价 肺癌 社会医学模式 躯体功能障碍 预后预测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8
作者 吴红琴 张兰香 王速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的应用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清洁间歇导尿组(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和留置导尿组(长期留置尿管)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4周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出院3个... 目的探讨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的应用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清洁间歇导尿组(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和留置导尿组(长期留置尿管)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4周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出院3个月后残余尿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清洁间歇导尿优于长期留置尿管,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容量测定 清洁间歇导尿 留置导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治疗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沈光宇 胡玉明 司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6,共3页
作业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s,OT)有人译为职业治疗师或职能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和物理治疗师(physical therapists。PT)都是康复治疗技术人员中的主要成员。国际上OT的培养有其独立的教育体系,包括大学的OT系(学院)、独... 作业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s,OT)有人译为职业治疗师或职能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和物理治疗师(physical therapists。PT)都是康复治疗技术人员中的主要成员。国际上OT的培养有其独立的教育体系,包括大学的OT系(学院)、独立的OT学校等:有比较一致的教育标准,即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WFOT)制定的《作业治疗师培养教育最低标准》(minimum standards for the educ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治疗师 专业课程设置 教育体系 教育标准 职业治疗师 物理治疗师 技术人员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性缺血训练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倪隽 卢红建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7-370,共4页
冠心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尽管近年无论治疗药物、手术,还是心血管介入等治疗手段都在不断改善,但仍存在部分患者无法进行或者无力承担相关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仍急需新的治疗方案[1]。近年研... 冠心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尽管近年无论治疗药物、手术,还是心血管介入等治疗手段都在不断改善,但仍存在部分患者无法进行或者无力承担相关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仍急需新的治疗方案[1]。近年研究证实,治疗性血管生成可作为挽救缺血组织的重要策略。有氧运动促进血管侧支循环形成的作用主要通过诱发心肌缺血产生,但侧支是否形成不仅与运动强度有关,而且生成数量与运动强度成正比[2]。有氧运动强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强度 治疗性血管生成 侧支循环 冠心病人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EPCS 缺血部位 运动持续时间 缺血预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直立床训练对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苏 郭爱松 +2 位作者 吴勤峰 孙丽 沈光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70-1371,共2页
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咳嗽咳痰减弱或消失,痰液积聚难以排出,诱发感染,导致预后不佳。本研究应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直立床训练治疗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旨在观察其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气管切开患者 脑损伤 机械振动 诱发感染 临床观察 生存质量 意识障碍 生命体征 咳痰 咳嗽排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认知和反馈训练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勤峰 高瑜晨 +1 位作者 黄井生 崔松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4-1237,共4页
目的:探讨视频认知和反馈训练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测(HAMD≥8)68例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视频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药物治疗,视频组用彩色摄像设备记录康复治疗前、... 目的:探讨视频认知和反馈训练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测(HAMD≥8)68例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视频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药物治疗,视频组用彩色摄像设备记录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8周后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坐位及站位平衡功能、站起功能、日常生活活动的视频资料,治疗师和患者每两周观看录制的视频。于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后4周、8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卒中影响量表(stroke impact scale,SIS)评定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前评定,治疗组和对照组HAMD、FMA、MBI、SI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HAMD、FMA、MBI、SIS评分分别为(14.7±4.3)分、(43.2±8.6)分、(52.3±9.1)分和(67.5±9.8)分;对照组分别为(18.1±6.0)分、(38.3±7.7)分、(46.3±8.8)分和(58.3±8.5),HAMD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HAMD、FMA、MBI、SIS评分分别为(11.3±4.3)分、(55.2±9.3)分、(65.8±9.9)分和(79.9±9.6)分;对照组分别为(15.3±4.5)分、(46.1±8.5)分、(53.8±9.4分)和(66.3±9.7)分,经比较,治疗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视频认知和反馈训练可提高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认知训练 视频反馈训练 卒中后抑郁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1在重度脑外伤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苏 孙李颖 +2 位作者 孙丽 吴勤峰 沈光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7-941,共5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XCL1在重度脑外伤(TBI)患者脑组织中的细胞定位及在脑组织和血液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选取重度TBI住院、且行开颅手术患者78例为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收集血液,其中19例收...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XCL1在重度脑外伤(TBI)患者脑组织中的细胞定位及在脑组织和血液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选取重度TBI住院、且行开颅手术患者78例为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收集血液,其中19例收集到脑组织。实验组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重型TBI组(6~8分,n=35)和特重型TBI组(3~5分,n=43)。10例病例对照组脑组织标本来自摘除的脑血管瘤或良性肿瘤边缘少量正常脑组织。10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来自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重度TBI患者CXCL1在脑组织中的细胞定位;ELISA法检测损伤后脑组织和不同时间点血液中CXCL1蛋白的表达;Spearman相关分析对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CXCL1蛋白含量与术后30 d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脑组织内CXCL1主要表达在星形胶质细胞;重度TBI后,CXCL1主要表达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特重型TBI组CXCL1蛋白在脑组织中的含量高于重型TBI组(t=-12.58,P<0.05)。重型TBI组CXCL1蛋白在血液中含量于术前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术后14 d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术后30 d降至健康者水平(P>0.05)。特重型TBI组CXCL1蛋白在血液中含量术前和术后1 d最高,其后逐渐下降,术后30 d仍高于健康者(P<0.05)。术前至术后30 d,特重型TBI组CXCL1蛋白含量均高于重型TBI组(P<0.05)。特重型TBI组术前血液中CXCL1蛋白含量与GOS评分呈负相关(r=-0.351,P<0.05)。结论重度TBI后CXCL1表达明显增高,且主要表达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同时CXCL1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CXCL1 表达 免疫荧光染色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影像技术在意识障碍患者脑功能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伟观 张晔 +1 位作者 周学军 宋为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9-1163,共5页
重症监护医学的最新进展提高了严重颅脑损伤(severe brain injury,SBI)患者的生存率,但之后的意识恢复却较为缓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s)。DoCs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其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是病因、病... 重症监护医学的最新进展提高了严重颅脑损伤(severe brain injury,SBI)患者的生存率,但之后的意识恢复却较为缓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s)。DoCs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其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是病因、病程和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不同人群,这对诊断、预后和治疗指南的制定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机制 严重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意识恢复 治疗指南 神经功能缺损 神经影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联合腹肌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25
15
作者 乔魏 刘苏 +5 位作者 王莹 侯婷婷 宋思瑾 王司晔 孙丽 张莹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联合腹肌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8)、体外膈肌起搏组(n=18)和联合治疗组(n=18)。3组均接受常规呼吸训...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联合腹肌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8)、体外膈肌起搏组(n=18)和联合治疗组(n=18)。3组均接受常规呼吸训练,体外膈肌起搏组增加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联合治疗组联合应用体外膈肌起搏和腹肌电刺激治疗,共2周。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超声检测膈肌活动度和膈肌厚度。结果对照组3例、体外膈肌起搏组2例、联合治疗组1例脱落。治疗后,3组FVC、FEV1、PEF、MIP、MEP和膈肌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t|>3.366,P<0.01),联合治疗组和体外膈肌起搏组FVC、FEV1、MIP和膈肌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FVC和FEV1高于体外膈肌起搏组(P<0.05)。结论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肺通气和吸气肌肌力,膈肌运动增强;联合腹肌电刺激后肺通气功能改善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体外膈肌起搏 腹肌 电刺激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陈郁文 蒋滢梓 +3 位作者 刘苏 黄春玲 朱菁 朱晓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26-1331,1340,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的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意识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67例重度TBI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HBO组(34例)。治疗前、治...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的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意识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67例重度TBI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HBO组(34例)。治疗前、治疗10、20、30d运用CRS-R量表评估意识状态,采用RLAS-R量表评估认知功能,采用ELISA法观察患者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HBO组患者治疗10、20、30d,CRS-R和RLAS-R评分均显著升高,在治疗20d和30d时,脱离最小意识状态患者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HBO组在治疗后的CRS-R和RLAS-R评分均显著改善,连续治疗20d与治疗30d无显著差异。HBO组患者治疗各时间点,血清GFAP和VEGF表达较对照组显著改善,连续治疗20d及以上NSE和BDNF表达较对照组显著改善。HBO组在治疗30d,GFAP、BDNF和VEGF表达量与治疗20d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HBO治疗通过下调NSE和GFAP的表达,上调BDNF和VEGF的表达改善重度TBI患者意识和认知功能,HBO治疗重度TBI需连续20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高压氧治疗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术后恢复质量量表评价肺癌术后恢复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瑜晨 倪隽 沈光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4,58,共5页
目的:使用术后恢复质量量表(PQRS)研究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并对电视辅助式胸腔镜手术(VATS)和开胸术后恢复质量进行比较。方法:使用PQRS量表对140例肺部病变患者术前、术后1天(1d)、3天(3d)、7天(7d)、14天(14d)、1月(1m)的恢复情... 目的:使用术后恢复质量量表(PQRS)研究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并对电视辅助式胸腔镜手术(VATS)和开胸术后恢复质量进行比较。方法:使用PQRS量表对140例肺部病变患者术前、术后1天(1d)、3天(3d)、7天(7d)、14天(14d)、1月(1m)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筛选纳入的符合标准并完成PQRS量表评估的95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VATS组和开胸组,然后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进行比较。结果:除了麻醉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外,其他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VATS组患者的总恢复率明显高于开胸组(P<0.05)。VATS组患者在感受伤害性因素、情感因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开胸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生理性因素和认知能力的恢复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QRS量表能有效地评估肺癌患者术后恢复质量,VATS能促进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QRS量表 肺癌切除 术后恢复质量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运动障碍后脑区恢复与功能联接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8
作者 梅程瑶 倪隽 单春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9-243,共5页
脑卒中最常见的功能损伤是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是由一系列皮质和皮质下区域相互联接的运动系统控制,当脑卒中引起脑区和联接损伤时会导致运动功能紊乱。研究表明,大脑皮质区域和功能联接的重建都可能促进脑卒中后功能恢复,
关键词 脑卒中后 运动障碍 脑区 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紊乱 功能损伤 运动系统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性缺血训练与缺血预适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梅程瑶 倪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66-1369,共4页
缺血性心脏病是世界范围内死亡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尽管血运重建技术如手术血运重建术或经皮导管介入(percutaneous catheter intervention, PCI)的重大进展,血管生成疗法仍然是治疗缺血性疾病的中流砥柱。侧支循环对心肌缺血的发... 缺血性心脏病是世界范围内死亡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尽管血运重建技术如手术血运重建术或经皮导管介入(percutaneous catheter intervention, PCI)的重大进展,血管生成疗法仍然是治疗缺血性疾病的中流砥柱。侧支循环对心肌缺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强化运动训练可促进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然而高强度运动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已被限制。因此,有必要探索安全的诱导血管生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缺血预适应 生理性 血运重建术 冠心病患者 缺血性心脏病 经皮导管介入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重返工作适应体验及应对资源的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许嘉硕 季红娟 +5 位作者 李佳镁 唐珏 胡潇允 陈亦凡 郭瑜洁 苏晓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重返工作适应体验及应对资源。方法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30位重返工作的癌症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用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和理论编码的方式分析访谈资料。结果癌症患者适应重返工作是其利用优势资源重建自我的过程,适应体...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重返工作适应体验及应对资源。方法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30位重返工作的癌症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用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和理论编码的方式分析访谈资料。结果癌症患者适应重返工作是其利用优势资源重建自我的过程,适应体验包括专注康复、重建效能、调整规划等三个阶段,应对资源包括个人资源和外部资源。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癌症患齐重返工作的适应问题.充分调动应对资源.以帮助患者适应重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重返工作 适应 应对资源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