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ysoPC、Tau与GDF-1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朱江 宋冬惠 +1 位作者 杨学明 吴森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 研究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微管相关蛋白Tau与生长分化因子-10(GDF-1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组,并取同期10... 目的 研究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微管相关蛋白Tau与生长分化因子-10(GDF-1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组,并取同期100例口腔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LysoPC、Tau与GDF-10表达情况,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LysoPC、Tau与GDF-10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生存情况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研究组病理组织中Tau与GDF-10表达阳性率、血清LysoPC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LysoPC、Tau与GDF-10低表达患者的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占比高于高表达组(均P<0.05)。128例患者随访5年,生存86例(67.19%),死亡42例(32.81%)。LysoPC、Tau与GDF-10水平均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均P<0.05,r=-0.597、-0.622、-0.656)。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LysoPC、Tau与GDF-10低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高表达者(均P<0.05)。LysoPC、Tau与GDF-10高表达是患者预后保护因素,淋巴结转移、高临床分期是预后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LysoPC、Tau与GDF-10均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其中低表达者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酰胆碱 微管相关蛋白Tau 生长分化因子-10 口腔鳞状细胞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修复中应用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施红卫 郑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435-1437,1440,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中应用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修复材料不同分为采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观察组和采用镍铬合金修复体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牙...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中应用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修复材料不同分为采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观察组和采用镍铬合金修复体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牙龈情况、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含量、外观满意度及治疗成功率。结果:(1)咀嚼功能:观察组患者的咬合力(138.14±20.47)lbs及咀嚼效率(1.35±0.42)均高于对照组(P〈0.05);(2)牙龈情况:观察组患者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松动度(0.36±0.05、0.45±0.18、0.48±0.08)低于对照组,菌斑指数(1.32±0.21)高于对照组(P〈0.05);(3)龈沟液中的炎症因子含量:观察组患者龈沟液中白介素-6、8(IL-6、IL-8)含量(21.22±3.86)、(61.51±8.29)ng/mL低于对照组(P〈0.05);(4)外观满意度及治疗成功率:观察组修复1、6个月外观满意度(95.18%、92.77%)、治疗成功率(96.39%、91.5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能够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改善咀嚼功能、减少牙周组织受到的刺激,整体疗效优于金属修复体,是口腔修复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二氧化锆 咀嚼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1作为口腔舌鳞癌治疗潜在靶点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卢军 朱惠君 +2 位作者 程红霞 施公胜 黄剑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88-1492,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1,PAR-1)基因在口腔舌鳞癌(oral tongue squamouscell carcinoma,OT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探讨PAR-1作为OTSCC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用实时定量RT-PCR检... 目的:观察并分析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1,PAR-1)基因在口腔舌鳞癌(oral tongue squamouscell carcinoma,OT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探讨PAR-1作为OTSCC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15例OTSCC组织及癌旁舌组织中PAR-1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PAR-1蛋白在109例OTSCC组织及其癌旁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AR-1 mRNA及蛋白在OT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癌旁舌组织中的表达(P<0.001);PAR-1蛋白高表达出现于OTSCC肿瘤直径较大和TNM分期晚的患者,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随着OTSCC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PAR-1蛋白表达也随之增高,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AR-1蛋白在OTSC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经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AR-1高表达和TNM分期晚是OT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结论:PAR-1高表达与OTSCC的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临床预后危险因素之一,也可作为靶向治疗OTSCC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1 舌鳞癌 实时定量PCR 免疫组化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t相关基因2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冯桂娟 郑科 +3 位作者 宋冬惠 吴森斌 祝颂松 胡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Runt相关基因2(Runx2)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Runx2重组质粒组,B组为不含Runx2重组质粒组,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建立兔下颌... 目的探讨Runt相关基因2(Runx2)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Runx2重组质粒组,B组为不含Runx2重组质粒组,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建立兔下颌牵张成骨模型;于牵张的第5天,A组兔牵张间隙内注射转染重组质粒adv-h Runx2-gfp的自体骨髓MSCs;B组注射转染adv-gfp质粒的自体骨髓MSCs;C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在牵张结束后第8周处死所有动物,进行大体、影像学、组织学观察和三点弯曲测试。结果 CT平扫及组织学结果表明,A组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和骨痂密度均明显高于B、C组;双能X线及三点弯曲测试表明,A组牵张间隙内新生骨组织密度、新生骨矿物质含量及最大载荷均高于B、C组(P<0.01)。结论基于MSCs的Runx2体外基因治疗可有效地促进牵张成骨新骨形成,从而缩短固定期,为临床颅颌面骨缺损的重建提供一个极具价值的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t相关基因2 间充质干细胞 下颌骨 牵张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RNA_TRMP7靶向调控NLRP3炎症小体在小鼠Ⅱ型糖尿病牙周组织炎症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沈想 王陈飞 +1 位作者 张敏 梅幼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7-611,共5页
目的:研究circRNA_TRMP7和NLRP3炎症小体在Ⅱ型糖尿病小鼠牙周组织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提取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16例)和健康志愿者(21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NLRP3炎症小体相关指标在T2DM... 目的:研究circRNA_TRMP7和NLRP3炎症小体在Ⅱ型糖尿病小鼠牙周组织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提取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16例)和健康志愿者(21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NLRP3炎症小体相关指标在T2DM小鼠和正常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中的表达差异,通过siRNA干扰M1型巨噬细胞中circRNA_TRMP7的表达,观察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ircRNA_TRMP7在Ⅱ型糖尿病患者的PBMCs中表达较高,并且与NOD样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有关。NLRP3、Caspase-1、IL-18和IL-1β在T2DM小鼠牙周组织和M1型巨噬细胞中均呈现高表达,干扰circRNA_TRMP7的表达可抑制M1型巨噬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和IL-18、IL-1β的分泌。结论:在T2DM小鼠的BMDMs中,circRNA_TRMP7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促进牙周组织炎症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NLRP3炎症小体 Ⅱ型糖尿病 牙周组织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