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造动静脉内瘘血栓后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明志兵 丁文彬 袁瑞凡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顺行介入置管溶栓在开通血液透析造瘘管阻塞中的疗效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患侧肱动脉顺行插管,先行导丝、导管松解、碎裂血栓,再行造瘘管置管溶栓,术中团注10万U尿激酶,再以微泵2万U/h维持溶栓,狭窄处行球囊成形术,并...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顺行介入置管溶栓在开通血液透析造瘘管阻塞中的疗效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患侧肱动脉顺行插管,先行导丝、导管松解、碎裂血栓,再行造瘘管置管溶栓,术中团注10万U尿激酶,再以微泵2万U/h维持溶栓,狭窄处行球囊成形术,并分析不同时期血栓介入开通的疗效。结果:23例经介入置管溶栓及球囊成形后22例开通,开通率达95.6%,血栓形成时间<48h者21例,24h内溶通21例(100%),尿激酶用量在(22~70)万U;血栓形成时间>48h者2例,1例部分溶通,以球囊扩张后开通,1例溶栓超过48h后出现肌间血肿,放弃溶栓。结论:经肱动脉介入顺行碎栓、溶栓在维持血透管通畅方面安全、有效、简便而且微创。尤其在血栓形成时间<48h中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血栓栓塞 血栓溶解疗法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肾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治疗输卵管积水的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洪鑫 丁文彬 +3 位作者 袁瑞凡 丁家怡 张勤 谭小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02-604,共3页
输卵管积水在临床中是诱发不孕症较为常见的原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是治疗的首选方法,但由于输卵管积水的不良影响,多项研究显示积水会降低IVF-ET的临床妊娠率,增加自然流产率及异位... 输卵管积水在临床中是诱发不孕症较为常见的原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是治疗的首选方法,但由于输卵管积水的不良影响,多项研究显示积水会降低IVF-ET的临床妊娠率,增加自然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的发生率[1]。因此,在IVF-ET术前预处理输卵管积水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疾病 水肿 栓塞 治疗性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介入栓塞术中患者接受X线辐射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洪鑫 丁文彬 +6 位作者 丁家怡 桑军阳 张勤 印洪刚 谭小芳 谭维维 钟恩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测量输卵管介入栓塞术中患者所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并评估其对后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双侧输卵管积水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双侧输卵管近端阻塞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在先行介入栓塞术处理输卵管积水,... 目的测量输卵管介入栓塞术中患者所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并评估其对后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双侧输卵管积水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双侧输卵管近端阻塞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在先行介入栓塞术处理输卵管积水,术中分别在患者的眉心、颈前正中、胸骨柄、背部左右12肋缘中点、阴道后穹隆、骶尾部皮肤和盆腔的腹侧相对应皮肤,共7个点放置热释光剂量计,测量患者各部位接受的辐射剂量,并记录患者介入栓塞术中透视时间。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IVF-ET过程中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透视时间(6.37±3.88) min,辐射剂量眉心(0.20±0.07) m Gy、颈前正中(防护后)0.025(0.00,0.07) mGy、胸骨柄(防护后)0.035(0.00,0.06) mGy、背部左右12肋缘中点(0.55±0.28) mGy、阴道后穹隆(1.28±0.75) mGy、骶尾部皮肤(11.13±8.01) mGy、盆腔的腹侧相对应皮肤(0.75±0.29) mGy。结论介入输卵管栓塞术中患者所接受X线辐射在安全范围内,是一种安全的方法,适当的防护和熟练的操作可有效减少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介入栓塞术 辐射剂量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缺血性疾病28例综合性介入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瑞凡 丁文彬 金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缺血性疾病综合性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急、慢性下肢缺血患者分别采用经导管局部尿激酶溶栓术、经导管血栓抽吸术、血管腔内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多种介入治疗方法。结果:7例急性患者行持续导管内溶栓+经导... 目的:探讨下肢缺血性疾病综合性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急、慢性下肢缺血患者分别采用经导管局部尿激酶溶栓术、经导管血栓抽吸术、血管腔内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多种介入治疗方法。结果:7例急性患者行持续导管内溶栓+经导管血栓抽吸术,6例血栓48h内完全溶解,血管再通,1例部分再通;21例慢性患者,6例行球囊成形术,2例术后12h血管再次闭塞,最后行内支架植入术,1例行髂动脉支架植入术+股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其余15例共植入内支架22枚。结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血管内治疗应综合应用多种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血栓 栓塞 血管成形术 内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VP方案介入辅加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蔡炜 于志坚 +3 位作者 朱小庆 袁洪新 赵苏鸣 梁海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79-581,共3页
目的:探讨MVP方案(丝裂霉素+长春酰胺+顺铂)介入与静脉化疗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79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MVP方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辅加MVP方案静脉化疗,对照组采用MVP方案单纯静脉化... 目的:探讨MVP方案(丝裂霉素+长春酰胺+顺铂)介入与静脉化疗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79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MVP方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辅加MVP方案静脉化疗,对照组采用MVP方案单纯静脉化疗,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37例总有效率为89.2%(33/37),对照组42例总有效率为47.6%(20/42),两种不同给药途径MVP方案的近期疗效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且发热、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不良反应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P方案介入与静脉化疗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灌注 全身化疗 MVP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内溶栓联合局部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12
6
作者 岳天华 袁鹏 +2 位作者 肖艳华 黄健 赵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3-435,共3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足临床常见病、高发病,保守治疗及外科取栓术效果一般jj.安全性较差”一l。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导管内溶栓的疗效与安全性得到提高。本研究比较导管内溶栓联合局部抗凝与同期联合全身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 下肢深静脉血栓足临床常见病、高发病,保守治疗及外科取栓术效果一般jj.安全性较差”一l。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导管内溶栓的疗效与安全性得到提高。本研究比较导管内溶栓联合局部抗凝与同期联合全身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急性疾病 导管插入术 血栓溶解疗法 抗凝药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假性动脉瘤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18
7
作者 袁瑞凡 丁文彬 +3 位作者 金杰 明志兵 陆晨希 仲崇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96-899,共4页
目的探讨假性动脉瘤的部位、类型和发生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四肢动脉11例、脾动脉3例、肾动脉2例、髂总动脉2例、髂内动脉1例、胆囊动脉1例、阴茎动脉1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9例肢体动脉近大关节处假... 目的探讨假性动脉瘤的部位、类型和发生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四肢动脉11例、脾动脉3例、肾动脉2例、髂总动脉2例、髂内动脉1例、胆囊动脉1例、阴茎动脉1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9例肢体动脉近大关节处假性动脉瘤采用球囊临时阻断血流下瘤体切除、血管吻合术或直接切开修补术,4例主干型假性动脉瘤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其中2例发生于髂内动脉开口处的髂总动脉主干型假性动脉瘤采用分支动脉栓塞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6例终末型假性动脉瘤采用明胶海绵结合不锈钢圈栓塞术。结果21例假性动脉瘤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瘤腔全部消失,11例肢体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术后远端血管搏动正常,未出现神经损伤,2例脾动脉主干近端、2例髂总动脉主干假性动脉瘤覆膜支架隔绝术后无内漏、远端血流通畅,6例终末型假性动脉瘤患者栓塞后瘤腔消失,出血停止,未出现脏器缺血坏死,其中1例髂内动脉二级分支多发假性动脉瘤患者,栓塞后1周因骨盆复合伤并发重度感染死亡。结论根据假性动脉瘤的部位、类型和产生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在尽量小的创伤下使各部位假性动脉瘤得到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覆膜支架 腔内隔绝术 血管栓塞术 动脉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对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岳天华 黄健 +2 位作者 赵辉 赵苏鸣 门忠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血栓抽吸联合导管内溶栓与单纯经患肢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效果。方法78例造影诊断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3例)经患肢足背静脉滴注尿激酶;B组(45例)导... 目的比较经皮血栓抽吸联合导管内溶栓与单纯经患肢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效果。方法78例造影诊断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3例)经患肢足背静脉滴注尿激酶;B组(45例)导管置于血栓内,先抽吸部分血栓,再置入溶栓导管,滴注尿激酶。对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患肢消肿率、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总体有效率A组87.9%,B组100%;大腿消肿率A组(52.9±23.6)%,B组(65.1±14.2)%;小腿消肿率A组(66.0±21.4)%,B组(72.5±10.6)%,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时间长于B组,尿激酶使用量及并发症也多于B组;A组15例治疗后取出下腔静脉滤器,B组34例。随访半年,A组6例复发,B组无复发。结论经皮血栓抽吸联合导管内溶栓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经患肢足背静脉溶栓,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导管内溶栓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输卵管积水的治疗 被引量:15
9
作者 洪鑫 丁文彬 +3 位作者 黄健 袁瑞凡 张勤 丁家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7-631,共5页
目的比较输卵管介入栓塞术与腹腔镜下切除术两种方法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前治疗输卵管积水的效果与优缺点。方法选取因输卵管性不孕行IVF-ET患者1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3组:介入栓塞组65例,行积水输卵管介入栓塞术;腹腔镜... 目的比较输卵管介入栓塞术与腹腔镜下切除术两种方法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前治疗输卵管积水的效果与优缺点。方法选取因输卵管性不孕行IVF-ET患者1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3组:介入栓塞组65例,行积水输卵管介入栓塞术;腹腔镜下切除组55例,行腹腔镜下积水输卵管切除术;对照组50例,双侧输卵管近端阻塞,无积水的患者,直接行IVF-ET。结果 3组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的用量、HCG注射日E2值、HCG注射日卵泡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栓塞组和腹腔镜下切除组成功率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介入栓塞组门诊即可完成,手术时间短,无需麻醉,费用低是其优点。结论输卵管介入栓塞术和腹腔镜下切除术在IVF-ET术前治疗输卵管积水同样有效,均可改善妊娠结局,两者相比较,介入栓塞术方法更简便、安全,经济,效果确切,值得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介入栓塞术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结合微视频健康教育方案在PTCD带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范本芳 杨海霞 +1 位作者 何伯圣 王丽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1-62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微视频健康教育方案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带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2018年3月至12月收治的4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治疗...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微视频健康教育方案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带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2018年3月至12月收治的4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治疗留置管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月至10月收治的4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治疗留置管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出院后电话随访;研究组采用PBL结合微视频的教育方案,出院后,在电话回访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移动终端信息交流工具。分别于入组时、出院后3个月门诊复诊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PTCD管相关知识知晓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患者居家护理管道并发症(管道脱落、堵塞、伤口周围皮肤损伤、胆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PTCD管道护理知晓率、引流液量色观察知晓率、并发症识别知晓率分别为97.8%、100%、93.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居家护理管道并发症发生率(其中管道堵塞4.4%、管道脱落或移位2.2%、胆道感染4.4%、伤口周围皮肤损伤4.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依次为(75.19±6.35)、(74.22±5.14)、(73.83±4.25)、(74.36±6.22)、(72.05±5.17)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微视频的健康教育方案明显提高患者PTCD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效降低PTCD带管患者出院后居家管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微视频 健康教育 PTCD带管患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急性骨水泥肺栓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苏鸣 戴瑞茹 +2 位作者 黄健 赵辉 吴献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通过股静脉注入骨水泥建立犬急性肺栓塞模型,探讨一定剂量范围内不同量骨水泥肺栓塞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间的差异。方法 18只成年家犬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6只,麻醉后行胸部CT平扫,穿刺右股静脉、左股动脉并置入血管鞘,经静脉鞘... 目的通过股静脉注入骨水泥建立犬急性肺栓塞模型,探讨一定剂量范围内不同量骨水泥肺栓塞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间的差异。方法 18只成年家犬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6只,麻醉后行胸部CT平扫,穿刺右股静脉、左股动脉并置入血管鞘,经静脉鞘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A组0.5 ml,B组1 ml,C组2 ml。于注入PMMA前和注入后即刻、30 min及1 h分别检测血气分析、平均肺动脉压;于注入PMMA前、后5 min行肺动脉造影。术后1h行胸部CT平扫+增强。术后2 h将犬处死,开胸解剖观察大体形态后,沿肺动脉分支方向随机取肺组织3块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8只实验犬经股静脉注入PMMA操作均成功,经CT及病理证实均成功建立急性骨水泥肺栓塞模型。各组实验犬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在骨水泥注入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C组骨水泥注入后即刻平均肺动脉压为(24.12±1.74)mmHg,注入后30 min为(23.84±1.25)mmHg,注入后1 h为(24.17±1.63)mmHg,均较注射前的(16.47±0.5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平均肺动脉压在骨水泥注入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实验犬术后胸部CT平扫均可见两肺高密度影,下肺多见,C组尤为明显。部分实验犬平扫见条索状阴影及肺不张征象。C组部分实验犬胸部增强CT可见肺动脉小分支内部分充盈缺损。肺动脉造影仅C组部分实验犬出现肺内部分细小血管减少,血管纹理稀疏,未见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的充盈缺损。病理学检查均发现肺动脉分支存在骨水泥栓子,未见继发血栓形成。结论≤2 ml的骨水泥致急性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与注入骨水泥剂量没有相关性。在心肺功能正常情况下,≤2 ml的急性骨水泥肺栓塞不会引起明显的呼吸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肺栓塞 聚甲基丙稀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瘘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辉 倪才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金属内支架治疗 食管瘘 自膨式 食管气管瘘 食管纵隔瘘 食管胸腔瘘 肿瘤侵犯 食管癌 贲门癌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球囊开通失功能动静脉瘘管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明志兵 丁文彬 +2 位作者 袁瑞凡 李文东 李晓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5-518,523,共5页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球囊对失功能动静脉瘘管(AVF)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评估其可行性及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103例AVF失功能患者行PTA后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分为冠状动脉球囊组53例和普通球囊组50例。经肱动脉顺行穿刺...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球囊对失功能动静脉瘘管(AVF)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评估其可行性及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103例AVF失功能患者行PTA后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分为冠状动脉球囊组53例和普通球囊组50例。经肱动脉顺行穿刺,对狭窄或闭塞瘘管行PTA,比较冠状动脉球囊组与普通球囊组治疗后的开通成功率、1年通畅率及血管痉挛、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情况。结果瘘管平均长度(2.1±1.3)cm,冠状动脉球囊组技术成功率为86.8%,临床成功率为92.5%,1年通畅率为84.9%;2例(3.8%)患者发生I^II度瘘管痉挛,血肿发生率为5.7%,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3.8%。普通球囊组技术成功率为88.0%,临床成功率为92.0%。1年通畅率为68.0%,4例(8.0%)发生I^II度瘘管痉挛,11例(22.0%)发生Ⅲ~Ⅳ度瘘管痉挛;血肿发生率为6.0%,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4.0%。冠状动脉球囊组与普通球囊组技术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4、0.007,P>0.05),1年通畅率及痉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12.841,P<0.05);血肿及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0.004,P>0.05)。结论冠状动脉球囊开通AVF失功能后通畅率高、副作用更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动静脉瘘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性肝硬化伴脾血管肉瘤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明志兵 丁文彬 袁瑞凡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9-190,共2页
1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57岁,上腹部胀痛1个月余,血吸虫病史30年。A体:腹膨隆,腹壁浅静脉显露,曲张,肝肋下4cm,脾位于脐右下约3cm,质硬,移动性浊音(+)。CT平扫:肝脾增大,肝脏CT值(65Hu)高于脾脏CT值(50Hu),肝内她斑... 1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57岁,上腹部胀痛1个月余,血吸虫病史30年。A体:腹膨隆,腹壁浅静脉显露,曲张,肝肋下4cm,脾位于脐右下约3cm,质硬,移动性浊音(+)。CT平扫:肝脾增大,肝脏CT值(65Hu)高于脾脏CT值(50Hu),肝内她斑点状钙化(图1),胆囊壁见条状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吸虫病 脾肿瘤 血管肉瘤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季美华 胡彩华 +4 位作者 陶健 陈进 黄泉 丁文彬 袁瑞凡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1-1292,共2页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临床上较少见,缺乏对其明确认识和有效治疗,早期易漏诊,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现将2011年本院收治的2例CMML进行临床分析。
关键词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联合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非高危肺血栓栓塞症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15
16
作者 沈酥雯 袁洪新 +6 位作者 袁鹏 岳天华 鲍柏军 纪易斐 江枫 赵辉 肖明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评价根据年龄断层调整的D-二聚体阈值水平联合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非高危肺血栓栓塞症(PTE)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至2021年5月30日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下肢DVT患者为研究... 目的评价根据年龄断层调整的D-二聚体阈值水平联合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非高危肺血栓栓塞症(PTE)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至2021年5月30日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T肺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下肢DVT组和伴非高危PTE组。分析两组患者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阳性比例、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价诊断伴非高危PTE风险的价值。结果入组475例患者中单纯下肢DVT组346例(72.8%),伴非高危PTE组129例(27.2%)。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Wells评分、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修正Geneva评分诊断下肢DVT伴非高危PT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53(95%CI=0.497~0.610)、0.724(95%CI=0.670~0.779)、0.698(95%CI=0.645~0.750)、0.751(95%CI=0.701~0.802)、0.727(95%CI=0.678~0.777)。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AUC均大于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Wells评分AUC大于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修正Geneva评分。结论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联合Wells评分对下肢DVT伴非高危PTE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血栓栓塞症 WELLS评分 修正Geneva评分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引起犬急性肺栓塞 被引量:9
17
作者 缪冬镠 倪才方 +2 位作者 沈玉英 陈珑 赵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静脉渗漏造成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与漏入量的关系。方法15只成年家犬随机分为A、B、C三组,静脉麻醉后分别经股静脉注入PMMA骨水泥0.5、1.0、2.0ml;于注入前、后行胸部CT平扫、肺动脉造影,测肺...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静脉渗漏造成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与漏入量的关系。方法15只成年家犬随机分为A、B、C三组,静脉麻醉后分别经股静脉注入PMMA骨水泥0.5、1.0、2.0ml;于注入前、后行胸部CT平扫、肺动脉造影,测肺动脉压,行血气分析,于术后2h处死实验犬行病理检查。结果C组氧分压在注入PMMA骨水泥10min后显著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在注入1min后显著上升;B、C组平均肺动脉压在注入1min、10min时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MA进入下腔静脉导致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可能与漏入量有关,椎体成形术中大剂量的渗漏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肺栓塞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评估在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春霞 徐冠华 崔志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88-1494,共7页
营养不良是影响肝癌患者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善肝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关键是尽早采取有效评估工具发现并及时干预。现对常用营养评估工具、方法在肝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该类患者营养评估的选择作参照。
关键词 营养不良 筛查 评估 肝癌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B-TACE治疗乏血供肝恶性肿瘤23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洪华 徐爱兵 +2 位作者 田思源 徐虎 于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采用DEB-TACE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后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 目的探讨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采用DEB-TACE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后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靶病灶的近期疗效,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与血象变化,评估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3例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均成功接受DEB-TACE治疗,介入技术成功率为100%。根据mRECIST的评价标准,治疗后1、3个月左右的疾病缓解率(CP+PR)分别为60.9%(14/23)、56.5%(13/23),疾病控制率(CP+PR+SD)分别为82.6%(19/23)、69.6%(16/23)。所有患者治疗后5~6 d的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ALT、AST及总胆红素(TBIL)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ALB)下降不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计数变化不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出现疼痛、发热及呕吐等不良反应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肝脓肿、胆汁瘤、胆囊坏死、上消化道出血以及粒细胞缺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乏血供肝恶性肿瘤,采用CalliSpheres DEB-TACE治疗是一个新的选择,近期疗效肯定,安全、可行,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liSpheres 可载药微球 乏血供 肝恶性肿瘤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融术治疗高危部位肝癌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竞立 赵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1-434,共4页
消融治疗以其微创、疗效确切及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对包括肝细胞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转移性肝癌等在内的各类型肝癌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3 cm的病灶,消融治疗的疗效已可媲美手术切除。但当病灶位于肝门部、膈顶部、大血管旁及... 消融治疗以其微创、疗效确切及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对包括肝细胞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转移性肝癌等在内的各类型肝癌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3 cm的病灶,消融治疗的疗效已可媲美手术切除。但当病灶位于肝门部、膈顶部、大血管旁及毗邻胃肠道等高危部位时,肝癌的消融疗效还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各种导航技术及消融辅助手段的出现帮助操作者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周围脏器损伤,从而使肝癌消融变得更加安全和有效。该文对导航技术及消融术中各种辅助手段的相关原理、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导航技术 辅助手段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