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专科疾病质量指数评价法的医院专科发展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立建 吴丹萍 +1 位作者 林翼金 朱丹敏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7-39,共3页
目的采用"专科疾病质量指数"评价法衡量专科发展,为专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确立专科疾病相关衡量指标与评价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丹阳医院2013—2015年骨科、消化、心内、泌尿和普外5个重点专科出院患者统计,计算疾病质量因... 目的采用"专科疾病质量指数"评价法衡量专科发展,为专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确立专科疾病相关衡量指标与评价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丹阳医院2013—2015年骨科、消化、心内、泌尿和普外5个重点专科出院患者统计,计算疾病质量因子、专科标准化工作量和专科疾病质量指数,进行纵向对比分析;选择某三甲医院作为标杆横向对比分析。结果脊柱、消化、心内、普外4个专科标准化工作量连续2年上涨;消化、心内和普外3个专科专科疾病质量指数连续2年上涨。心内科标准化工作量和专科疾病质量指数分别是标杆医院的83%和93%,为5个专科最高;消化内科分别是33%和60%为最低。其中消化、心内和普外近2年发展较好,但与标杆比较存在较大差距。结论专科疾病质量指数可以摆脱费用差异和非量化指标混杂因素干扰,客观、公正评价专科水平,指导专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质量因子 标准化工作量 市场占有率 专科疾病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对胃癌SGC-7901细胞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卫东 韦宁仙 +2 位作者 袁劲涛 姜春南 崔苏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8-911,共4页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研究舒芬太尼对胃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胃癌细胞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舒芬太尼0.5nmol/L组(0.5nM组)、5nmol/L(5nM组)、50nmol/L(50nM组)和500nmol/L(500nM组)。...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研究舒芬太尼对胃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胃癌细胞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舒芬太尼0.5nmol/L组(0.5nM组)、5nmol/L(5nM组)、50nmol/L(50nM组)和500nmol/L(500nM组)。分别以0、0.5、5、50、500nmol/L浓度的舒芬太尼作用于胃癌细胞,FDA/PI荧光双染观察染毒后的胃癌SGC-7901细胞存活情况;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FITC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细胞的凋亡情况;最后运用细胞周期检测试剂盒分析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 FDA/PI双染观察显示,随着舒芬太尼染毒浓度的增高,死亡的胃癌SGC-7901细胞比例不断增加,存活的正常细胞比例下降;CCK-8分析表明药物作用后的胃癌细胞的活力呈下降趋势,与C组比较,12h时500nM组和24、48h时50、500nM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C组比较,5nM组、50nM组和500nM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运用AnnexinV-FITC/PI凋亡实验发现胃癌细胞凋亡和死亡的数量也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多;最后通过检测染毒后的胃癌细胞,发现与C组比较,5nM、50nM和500nM组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结论舒芬太尼可以使胃癌SGC-7901细胞的活力下降,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胃癌细胞 细胞周期阻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桂醇在单纯性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韦红霞 束晓霞 李斌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评价聚桂醇在单纯性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5例患者共68个单纯性肾囊肿,行超声引导下抽尽囊液后注入适量聚桂醇硬化剂,并留置于囊腔内,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详细记录患者主诉,所有患者术后1、3、6、12个月复查... 目的评价聚桂醇在单纯性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5例患者共68个单纯性肾囊肿,行超声引导下抽尽囊液后注入适量聚桂醇硬化剂,并留置于囊腔内,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详细记录患者主诉,所有患者术后1、3、6、12个月复查超声。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2个月,治愈率70.6%(48/68),有效率100%(68/68)。8例患者(12.3%)注入聚桂醇时有轻度不适感,1例患者出现晕厥。结论聚桂醇在单纯性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相对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肾囊肿 硬化疗法 聚桂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腹腔镜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家新 缪刚刚 毛须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辅助性D2胃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14年1月~2015年7月27例3D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3D组)与24例2D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2D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3D组手术时间(183. 6±39. 5) min,与2D组... 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辅助性D2胃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14年1月~2015年7月27例3D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3D组)与24例2D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2D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3D组手术时间(183. 6±39. 5) min,与2D组(197. 8±36. 2) min差异无显著性(t=1. 332,P=0. 189);淋巴结清扫数目(32. 6±5. 3)枚,与2D组(29. 9±4. 3)枚差异无显著性(t=1. 982,P=0. 053);术中出血量(65. 9±28. 7) ml,显著少于2D组(88. 3±29. 2) ml(t=2. 759,P=0. 008);术后排气时间(72. 3±8. 3) h,与2D组(75. 3±9. 2) h差异无显著性(t=1. 224,P=0. 227);术后住院时间(8. 7±2. 2) d,与2D组(9. 3±2. 7) d无显著性差异(t=0. 874,P=0. 3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 4%(2/27),与2D组12. 5%(3/24)无显著性差异(χ~2=0. 019,P=0. 890);术后3 d平均腹腔引流量(47. 5±18. 3) ml,明显少于2D组(67. 3±23. 1) ml(t=3. 411,P=0. 001)。2组术后2年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 χ~2=0. 780,P=0. 377)。结论 3D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腹腔引流量明显少于2D,两者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胃癌 根治性胃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重度狭窄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斌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05-1608,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寻求无创的超声参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斑点追踪显像(STI)是评价心肌收缩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不仅可用于评价心肌整体收缩能力,还可准确评价心肌...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寻求无创的超声参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斑点追踪显像(STI)是评价心肌收缩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不仅可用于评价心肌整体收缩能力,还可准确评价心肌各个节段的纵向应变、环向应变及径向应变。本文对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冠状动脉重度狭窄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斑点追踪显像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U亚专科岗位管理模式的护理服务绩效评价 被引量:16
6
作者 盛洁 王美青 +3 位作者 吴爱萍 蒋亚根 戴伟娟 唐丽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ICU亚专科岗位管理模式的护理服务绩效评价的实践效果。方法以35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建立亚专科工作组,实施基于ICU亚专科岗位管理模式的护理服务绩效模式。结果实施1年后,护理各项综合指标成绩和护士岗位管理绩效管理满... 目的探讨基于ICU亚专科岗位管理模式的护理服务绩效评价的实践效果。方法以35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建立亚专科工作组,实施基于ICU亚专科岗位管理模式的护理服务绩效模式。结果实施1年后,护理各项综合指标成绩和护士岗位管理绩效管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ICU亚专科岗位管理有助于提高ICU护理综合质量和护士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亚专科 岗位管理 绩效评价 绩效考核 满意度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 mm trocar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预防性回肠造口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岳晔玮 张志宇 +1 位作者 毛晓俊 马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69-873,共5页
目的探讨12 mm trocar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预防性回肠造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21年12月我院60例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2018年1月~2021年12月30例应用12 mm trocar行预防性回肠造口为观察组,2014年3月~2... 目的探讨12 mm trocar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预防性回肠造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21年12月我院60例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2018年1月~2021年12月30例应用12 mm trocar行预防性回肠造口为观察组,2014年3月~2017年12月30例常规造口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造口手术时间、造口手术出血量、术后24 h造口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2组手术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观察组造口手术时间(19.5±3.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25.7±5.8)min(t=-4.898,P=0.000);造口手术出血量(14.2±4.4)ml,明显少于对照组(18.7±5.6)ml(t=-3.461,P=0.001);术后24 h造口处疼痛NRS(2.2±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2±1.0)分(t=-3.873,P=0.000)。2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30)、13.3%(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住院时间分别为(9.6±1.1)d、(9.7±1.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8,P=0.714)。结论12 mm trocar应用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预防性回肠造口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预防性回肠造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亚专科护理小组情景模拟课程的构建和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3
8
作者 唐丽华 王美青 +3 位作者 吴爱萍 蒋亚根 戴伟娟 盛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构建危重症亚专科护理小组情景模拟课程并应用以验证其效果。[方法]通过成立亚专科护理小组、构建情景模拟案例、培训情景模拟教师、配置模拟情境、课程前小组成员培训,形成了完整的危重症亚专科护理小组情景模拟课程。采用类实... [目的]构建危重症亚专科护理小组情景模拟课程并应用以验证其效果。[方法]通过成立亚专科护理小组、构建情景模拟案例、培训情景模拟教师、配置模拟情境、课程前小组成员培训,形成了完整的危重症亚专科护理小组情景模拟课程。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探索情景模拟课程的应用效果,对我院ICU工作的29名护士进行亚专科护理小组的情景模拟、引导性反馈和考核。了解受训者对课程满意程度,比较培训前后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和ICU护理质量情况。[结果]构建的危重症亚专科护理小组情景模拟课程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环境4要素。受训者对课程总体满意,培训后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案例考核成绩、核心能力总分均明显提高(P<0.05)。培训后3个月ICU护理质量评分在二级条目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护理操作质量、护理安全质量、医护患满意度得分均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危重症亚专科护理小组情景模拟课程获得护士认可,有效提高了重症监护护士的理论、操作水平和核心能力,改善了ICU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护理 亚专科护理小组 情景模拟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核心能力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谊 王立晖 +4 位作者 王惠霞 朱红涛 吴明海 周婷 黄晓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599,共4页
肝脏疾病由于其流行率高以及预后不良,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是从传统中药丹参中提取出来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都已证实,TanⅡA可以通过抗炎、抗氧... 肝脏疾病由于其流行率高以及预后不良,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是从传统中药丹参中提取出来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都已证实,TanⅡA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抗癌、抗血管生成等作用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癌症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TanⅡA是一种脂溶性成分,存在口服吸收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为改善TanⅡA的吸收需制备新的剂型,如纳米颗粒、聚合胶束、固体分散体等。本文综述TanⅡA对肝脏疾病,包括炎症相关性肝损伤、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治疗作用,以及TanⅡA新剂型的研究进展,为其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炎症相关性肝损伤 肝纤维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细胞癌 治疗作用 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通过调节线粒体转位蛋白诱导HepG2细胞凋亡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谊 欧玉龙 +1 位作者 王惠霞 黄晓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通过调节线粒体转位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TSPO)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TanⅡA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E/7-氨基-放线菌素D双...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通过调节线粒体转位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TSPO)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TanⅡA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E/7-氨基-放线菌素D双染色法和Hochest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率,荧光素酶发光法检测HepG2细胞中ATP的含量,Clark氧电极法测定细胞耗氧率,JC-1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转位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免疫印迹法检测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以及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9的表达。结果TanⅡA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诱导细胞凋亡、ATP生成减少、耗氧量降低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同时,TanⅡA可诱导HepG2细胞TSPO表达上调并聚集于核内。结论TanⅡA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促进细胞转位蛋白TSPO表达及细胞核转位,进而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HEPG2细胞 细胞凋亡 转位蛋白 线粒体 细胞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铅暴露对PC12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11
作者 张谊 王立晖 +2 位作者 陈月芳 李永金 柳浦青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74-780,共7页
目的探讨醋酸铅〔Pb(Ac)_(2)〕暴露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用Pb(Ac)_(2)0(细胞对照),100,200和400μmol·L^(-1)处理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 目的探讨醋酸铅〔Pb(Ac)_(2)〕暴露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用Pb(Ac)_(2)0(细胞对照),100,200和400μmol·L^(-1)处理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含量,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单丹磺酰尸胺(MDC)试剂盒检测细胞自噬,免疫荧光法观察Bcl-2相互作用蛋白1(Beclin1)在细胞内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蛋白转录因子3a(FoxO3a)、叉头蛋白M1(FoxM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以及P62蛋白表达。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Pb(Ac)_(2)100,200和400μmol·L^(-1)处理24 h后,PC12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细胞外液LDH含量升高(P<0.05,P<0.01)。AO/EB染色结果显示,随着Pb(Ac)_(2)浓度的提高,PC12细胞颜色逐渐加深为橙红色,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与细胞对照组相比,PC12细胞凋亡率随Pb(Ac)_(2)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1),PC12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增加(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b(Ac)_(2)暴露后,PC12细胞胞质内Beclin1呈现大量点状聚集且荧光强度加强,表明细胞发生了自噬。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相比,Pb(Ac)_(2)各浓度组Sirt1,FoxO3a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增加(P<0.05,P<0.01),FoxM1和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Pb(Ac)_(2)暴露可诱导PC12细胞发生凋亡与自噬,其机制可能与Sirt1/FoxO3a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铅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Sirt1/FoxO3a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