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剪切波弹性成像和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用于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晓玲 宋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99-1503,共5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和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用于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6例CHB患者,在肝脏穿刺活检前行SWE检测及血常规及肝功能检验,记录肝脏硬度(LSM),计算GPR。根据Metavir评...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和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用于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6例CHB患者,在肝脏穿刺活检前行SWE检测及血常规及肝功能检验,记录肝脏硬度(LSM),计算GPR。根据Metavir评分系统将活检所示肝纤维化分为F0~F4共5期,分析Elast PQ和GPR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Elast PQ和GPR诊断CHB患者肝纤维化效能的差异,分析Elast PQ诊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Elast PQ和GPR与肝脏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r=0.94,P<0.01;r=0.92,P<0.01)。对于F1~F3期肝纤维化,Elast PQ的诊断效能优于GPR(Z=2.21,P=0.03;Z=2.16,P=0.03;Z=2.27,P=0.02)。Elast PQ对ALT≤1×ULN患者的诊断效能优于其对1×ULN<ALT≤2×ULN者。结论Elast PQ和GPR对ALT≤2×ULN的CHB患者早期肝纤维化分期具有较高价值,Elast PQ的诊断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并发症 肝硬化 弹性成像技术 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与股神经阻滞治疗全膝关节置换后疼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2
作者 单玉兰 周晓林 徐小青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44-124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髂筋膜阻滞治疗全膝关节置换后疼痛的疗效比较。方法 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纳入84例年龄在20~80岁且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计划进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化分组将患者分为2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髂筋膜阻滞治疗全膝关节置换后疼痛的疗效比较。方法 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纳入84例年龄在20~80岁且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计划进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化分组将患者分为2组。一组40例患者接受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FIB组),另一组44例接受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FNB组)。记录术后30 min和1、2、6、12和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吗啡消耗剂量。填写手术后24 h,患者完成恢复质量(QoR-40)问卷,同时记录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果与FNB组相比,FIB组术后24 h的VAS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他1~12 h时间两组VA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FNB组术后0~30 min的吗啡消耗剂量显著低于FIB组;然而,FIB组术后6~24 h的吗啡消耗剂量显著低于FNB组。术后24 h FIB组的QoR-40评分显著高于FNB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方面没有显著差别。FNB组有1例患者术后发现手术侧大腿前侧感觉障碍。结论股神经阻滞在术后最初30 min内提供了更有效的镇痛效果。6 h后,髂筋膜阻滞表现出更好的疼痛控制。且髂筋膜阻滞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疼痛 股神经阻滞 髂筋膜阻滞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胸神经根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20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斌 杨长刚 徐小青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胸神经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CT引导下胸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胸廓切口痛患者20例,其中右侧胸廓切口痛8例,左侧胸廓切口痛12例。所有胸廓切口痛患者...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胸神经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CT引导下胸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胸廓切口痛患者20例,其中右侧胸廓切口痛8例,左侧胸廓切口痛12例。所有胸廓切口痛患者均接受胸神经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每周1次,共行2次。并在治疗后1、2、3和6个月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胸廓切口疼痛程度。同时记录每个月阿片类药物消耗量且通过利兹评估神经病症状和体征问卷调查(LANSS评分)评估神经病理体征。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开始跟踪随访,治疗后1个月患者VAS评分显著改善,并且随着时间持续改善,并可持续至6个月。所有患者的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也在显著下降,而且LANSS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显著下降。结论 CT引导下胸神经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开胸术后胸廓切口痛有效,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的程度,有效改善生存质量。胸神经背根节脉冲射频之类的神经调节方法是对于延缓胸廓手术导致胸神经病变进展的有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神经根背根节 脉冲射频 CT 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门冬汤基于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抑制肺癌增殖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晓慧 臧海洋 +2 位作者 顾小侠 张硕 沈水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48-151,224,共5页
目的探讨麦门冬汤抗肺癌作用及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表型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小鼠肺癌移植瘤模型,不同浓度麦门冬汤灌胃干预3周,绘制肿瘤增殖曲线并计算抑瘤率;ELISA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0、IL-12)的表达。体外用IL-... 目的探讨麦门冬汤抗肺癌作用及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表型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小鼠肺癌移植瘤模型,不同浓度麦门冬汤灌胃干预3周,绘制肿瘤增殖曲线并计算抑瘤率;ELISA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0、IL-12)的表达。体外用IL-4诱导RAW264.7细胞为M2表型后麦门冬汤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M2、M1特征性膜分子CD206和CD16/32的表达,观察麦门冬汤对TAMs表型的影响;用IL-4或IL-4+麦门冬汤干预的RAW264.7细胞条件培养基共培养A549细胞,transwell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A549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评价麦门冬汤通过调节TAMs表型对肺癌A549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麦门冬汤体内有明确的抑瘤作用,抑瘤率达33.58%,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瘤组织中麦门冬汤组较模型组IL-10表达减低,IL-12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外实验中,流式细胞术检测IL-4组CD206+细胞数明显升高,IL-4+MMDT组CD16/32+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和克隆形成实验中,RAW264.7+IL-4+MMDT组细胞迁移数量、克隆形成数量均较RAW264.7+IL-4组减少,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麦门冬汤可通过调节TAMs表型抑制细胞增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麦门冬汤 T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