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外肺水指数变化对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22
1
作者 崔广清 孙卫和 +1 位作者 冒秀宏 柳小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其变化对于评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死率的意义。方法: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iCCO)技术监测ARDS患者48 h内EVLWi值(初始、平均、最高及变化值),分析EVLWi相关值与ARDS患者28 d生存率...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其变化对于评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死率的意义。方法: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iCCO)技术监测ARDS患者48 h内EVLWi值(初始、平均、最高及变化值),分析EVLWi相关值与ARDS患者28 d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EVL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5.4 vs.-0.5±6.5,P=0.048),EVLWi变化值预测28 d生存率的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63(P=0.03),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得出,年龄、累计液体平衡量、SOFA评分最高值、△-SOFA评分及△-EVLWi均与ARDS患者28 d病死率独立相关。结论:△EVLWi是预测早期ARDS患者病死率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肺水 肺水肿 脉搏指示剂心排血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作为判定心脏前负荷指标在感染性休克中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广清 蒋玉萍 +1 位作者 孙卫和 冒秀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629-3629,共1页
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特征是“瀑布式”的炎症反应,导致静脉池扩张、毛细血管渗漏,表现为组织灌注的恶化并最终导致急性循环衰竭.维持足够的心脏前负荷是获得稳定血流动力学的首要目标。过去研究认为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 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特征是“瀑布式”的炎症反应,导致静脉池扩张、毛细血管渗漏,表现为组织灌注的恶化并最终导致急性循环衰竭.维持足够的心脏前负荷是获得稳定血流动力学的首要目标。过去研究认为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是评估心脏前负荷及容量状态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前负荷 感染性休克 舒张末期容积 前负荷指标 病理生理特征 毛细血管渗漏 急性循环衰竭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