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eischner学会胸部影像学术语汇编(2024版)更新解读
1
作者 冯靖 崔磊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1-1065,共5页
Fleischner学会在1984-2008年先后发布了《胸部放射学术语汇编》、《肺部CT术语汇编》及《胸部影像学术语汇编》等文献,其中第三版是前两版的更新和修订版。2024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对疾病认识的深入,Fleischner学会再次更新并发布了... Fleischner学会在1984-2008年先后发布了《胸部放射学术语汇编》、《肺部CT术语汇编》及《胸部影像学术语汇编》等文献,其中第三版是前两版的更新和修订版。2024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对疾病认识的深入,Fleischner学会再次更新并发布了《胸部影像学术语汇编(2024)》,旨在进一步提高影像学术语的准确性和标准化,促进医学领域的跨学科交流和协作。本文就Fleischner学会2024版影像学术语汇编中更新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影像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医学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腹部CTA腹腔干正中弓状韧带压迫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2
作者 李晶晶 龚沈初 尹剑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4-428,434,共6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正中弓状韧带(median arcuate ligament,MAL)引起腹腔干(celiacartery,CA)压迫的流行病学、解剖学特征。方法测量MAL和CA起始位置及两者距离;CA受压程度,腹腔干主动脉角(angleofemergence,AE)及腹腔干折角(foldangle,FA)... 目的回顾性研究正中弓状韧带(median arcuate ligament,MAL)引起腹腔干(celiacartery,CA)压迫的流行病学、解剖学特征。方法测量MAL和CA起始位置及两者距离;CA受压程度,腹腔干主动脉角(angleofemergence,AE)及腹腔干折角(foldangle,FA)。分析MAL引起CA压迫的解剖学特征与基线特征。结果MAL和CA椎体起始水平与BMI呈负相关。MAL/CA重叠组与非重叠组在BMI、MAL、CA椎体起始位置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FA与BMI相关。MAL引起CA压迫占9.7%,其中符合正中弓状韧带综合征(median arcuate ligament syndrome,MALS)占4.6%。BMI、AE、FA的差异在腹腔干压迫组与非压迫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为MALS的解剖学、病理学及临床诊治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弓状韧带综合征 腹腔干压迫 腹部CTA 影像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3
作者 陈苏颖 徐慧 +4 位作者 何天琦 邢雨润 刘以勤 何伯圣 顾锦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6,共7页
目的研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中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IR组、IR+NADPH(10 mg/kg)组和IR+NADPH(20 mg/kg)组。体内构建短暂性肠IR损伤小鼠模型,通过激光散斑血... 目的研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中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IR组、IR+NADPH(10 mg/kg)组和IR+NADPH(20 mg/kg)组。体内构建短暂性肠IR损伤小鼠模型,通过激光散斑血流仪判断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湿干重比观察肠道黏膜损伤和肠道水肿程度;采用RT-PCR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通过丙二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的水平探索NADPH的抗氧化能力;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检测Bcl-2关联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2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内肠IR损伤引起肠道血供显著减少,再灌注后肠道血流再通,肠道组织红肿瘀血。与IR组相比,NADPH加药组显著减轻肠IR小鼠肠道黏膜损伤和肠道水肿程度(P<0.05)。与IR组相比,NADPH加药组可以降低促炎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P<0.05),显著减轻IR损伤后的炎症反应。NADPH加药组有效降低肠道中的丙二醛水平,增高GSH/GSSG比值(均P<0.05),显著减轻损伤后的氧化应激。NADPH加药组可以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显著减轻IR损伤后的凋亡水平(P<0.05)。结论NADPH可以通过减轻氧化应激、炎症水平及凋亡水平,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吕源 龚沈初 王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7-462,共6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往的观念认为OP是一种单纯的代谢性骨病。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OP可以被视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OP的发生与某些慢性疾病相关。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常见...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往的观念认为OP是一种单纯的代谢性骨病。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OP可以被视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OP的发生与某些慢性疾病相关。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此外,AS和OP都与年龄显著相关。OP和AS之间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从临床风险因素、微观分子机制、影像学评估方法三个方面总结了OP和AS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动脉粥样硬化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疾病影像 报告和数据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建春(综述) 龚沈初(审校)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9-1063,共5页
冠状动脉疾病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AD-RADS)是综合冠状动脉CTA影像信息而做出的、与临床处理相关的分类诊断标准,它的任务是为临床决策提供最直接的信息。CAD-RADS临床应用的主要优势是影像报告的一致性和高质量及更清晰的沟通能力,它... 冠状动脉疾病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AD-RADS)是综合冠状动脉CTA影像信息而做出的、与临床处理相关的分类诊断标准,它的任务是为临床决策提供最直接的信息。CAD-RADS临床应用的主要优势是影像报告的一致性和高质量及更清晰的沟通能力,它有助于临床管理建议的标准化,并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和预后的预测提供依据。虽然CAD-RADS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基于CAD-RADS的指导建议整合到临床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但CAD-RADS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系统,将来能向临床医师传达更加标准化的影像诊断信息,有助于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在肺功能成像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赵秀全 崔磊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09,共6页
近几年来,超短回波时间(ultrashort echo time,UTE)序列弥补了先前的空白,在肺实质结构的评估方面逐步应用,适于新生儿和儿童肺部疾病形态学变化的纵向随访。但MRI的突出优势之一是功能成像,通过将UTE序列与肺功能MRI(包括超极化气体、... 近几年来,超短回波时间(ultrashort echo time,UTE)序列弥补了先前的空白,在肺实质结构的评估方面逐步应用,适于新生儿和儿童肺部疾病形态学变化的纵向随访。但MRI的突出优势之一是功能成像,通过将UTE序列与肺功能MRI(包括超极化气体、灌注和氧增强造影)相结合,进行定量功能测定,利用固有配准图像显示支气管扩张、粘液堵塞、肺纤维化和空气潴留后的肺部功能,对改善限制性和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潜在价值。本文综述了UTE序列肺部结构及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揭示了该序列的技术原理和应用优势,旨在为未来进一步探索UTE序列在肺部疾病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成像 肺部磁共振成像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 囊性纤维化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灌注扫描彩色血流图预测经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术后脑水肿程度的价值
7
作者 范羡 王天乐 +3 位作者 朱丽 李小龙 邹俊珺 汪晗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73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灌注扫描彩色血流图在预测经血管内治疗前循环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脑水肿程度的价值,并建立诺谟图风险模型评估中重度脑水肿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3例经血管内治疗(术后mTICI分级≥2b级)的前循环狭窄所致急性缺血性... 目的:探讨基于CT灌注扫描彩色血流图在预测经血管内治疗前循环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脑水肿程度的价值,并建立诺谟图风险模型评估中重度脑水肿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3例经血管内治疗(术后mTICI分级≥2b级)的前循环狭窄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行颅脑CT灌注(CTP)扫描,基于CTP扫描源数据重建彩色血流图(FVM)并进行评分。基于DSA检查行ASITN/SIR侧支循环评估。基于复查CT患者脑肿胀程度进行评分(0~3分),将0~1分定义为轻度水肿组;2~3分定义为中重度水肿组。统计两组间在心血管危险因素、NIHSS评分、ASPECT评分、FVM评分、核心梗死区体积、低灌注区体积、缺血半暗带体积之间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中重度脑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诺谟图(Nomogram)风险模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校准曲线验证其效能。结果:轻度水肿组44人,中重度水肿组19人。单因素分析显示轻度水肿组年龄、核心梗死区体积小于中重度水肿组(P>0.05);FVM评分高于中重度水肿组(P>0.05)。二元logistics分析显示核心梗死区体积(OR=1.038,95%CI=1.006~1.072,P=0.021)、FVM评分(OR=0.268,95%CI=0.116~0.623,P=0.002)是中重度水肿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独立预测因素构建的诺谟图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93(95%CI=0.817~0.969,P<0.01)。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预测符合度(P=0.723)良好。结论:低FVM评分、高核心梗死区体积是经血管内治疗急性前循环闭塞AIS患者发生中重度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两者构建的Nomogram模型可以有效评估中重度脑水肿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血流图 缺血性卒中 脑水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评估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心肌应变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源超 王雯雯 +1 位作者 高瑛瑛 祁荣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4-228,234,共6页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ARDs)是一类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引起由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的炎症反应,造成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常受累及,长期的炎症反应引起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导致患者预后...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ARDs)是一类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引起由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的炎症反应,造成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常受累及,长期的炎症反应引起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影像学检查可为ARDs患者心脏受累提供可靠依据,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能够定量评估心肌应变,在识别心肌损害、评估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阐述了CMR-FT技术的原理以及在评估各类ARDs患者心血管受累中的应用价值,并对现有研究的进展、局限性以及未来的改进措施进行总结,旨在将CMR-FT技术投入临床实际应用中,为ARDs患者提供更可靠的影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 心脏 特征追踪技术 心肌应变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单节段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的随访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佳佳 龚沈初 +5 位作者 保国锋 沈为光 张金龙 徐冠华 孙郁雨 崔志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83-888,共6页
目的 :分析单节段后路腰椎固定融合(PLIF)术后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facet joint,FJ)退变的影像学特征,探讨PLIF对融合邻近节段FJ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4年1月采用单节段PLIF或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共84例,其中PLIF组(A... 目的 :分析单节段后路腰椎固定融合(PLIF)术后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facet joint,FJ)退变的影像学特征,探讨PLIF对融合邻近节段FJ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4年1月采用单节段PLIF或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共84例,其中PLIF组(A组)44例,手术邻近节段共140个关节突关节;髓核摘除组(B组)40例,手术邻近节段共122个关节突关节。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病变邻近节段FJ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及退变发生率,依据Weishaupt分级系统对FJ进行分级,采用行平均分差检验,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病变邻近节段FJ的退变程度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随访时间及手术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J退变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的侵蚀、软骨下囊肿、关节突关节对位不良、关节突关节空气征、关节突关节积液、关节突再塑形以及关节突关节融合。A组术前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的侵蚀发生率分别为52.9%、31.4%,术后为75.7%、62.1%;B组术前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的侵蚀发生率分别为51.6%、30.3%,术后为63.9%、50%。两组患者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的侵蚀术前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发生率均较术前显著性增加(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Weishaupt分级,A组140个关节突关节中,术前0级3个,1级95个,2级34个,3级8个,退变发生率为97.9%;术后0级1个,1级49个,2级59个,3级31个,退变发生率为99.3%;B组122个关节突关节中,术前0级4个,1级82个,2级30个,3级6个,退变发生率为96.7%;术后0级2个,1级60个,2级39个,3级21个,退变发生率为98.4%,两组手术前后退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行平均分差检验,两组患者组内手术前后对比,术后退变程度加重,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A组术前FJ退变程度与B组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术后FJ退变程度评分较B组术后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单节段固定融合术可能会加速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的退变,以关节间隙狭窄和软骨下骨的侵蚀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关节突关节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CD4^(+)、CD8^(+)T淋巴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燕 朱永祺 +3 位作者 张晓娟 钱金锋 刘宏斌 盛美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5-579,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CAF)与CD4^(+)、CD8^(+)T淋巴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的相关性。方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AF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和...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CAF)与CD4^(+)、CD8^(+)T淋巴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的相关性。方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AF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和间质淋巴细胞CD4、CD8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探寻CAF诱导的免疫抑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α-SMA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CD4的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CD8的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经配对计数资料的相关分析,α-SMA蛋白的阳性表达与CD8阳性表达存在正相关(P<0.01),与CD4阳性表达存在负相关(P<0.01)。结论:CAF及上述免疫细胞的异常促进了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可为评估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 CD4 CD8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观察国人眶上孔、眶下孔、颏孔的位置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沈云霞 何书 +1 位作者 何玉泉 崔海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64-1566,共3页
目的利用64层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国人眶上孔(切迹)、眶下孔、颏孔的位置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92例成年患者行64层螺螺旋CT头部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方法采用容积再现,取冠状位观测眶上孔(切迹)、眶下孔、颏... 目的利用64层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国人眶上孔(切迹)、眶下孔、颏孔的位置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92例成年患者行64层螺螺旋CT头部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方法采用容积再现,取冠状位观测眶上孔(切迹)、眶下孔、颏孔的位置关系。测量三孔中心至正中线的距离;在眶上孔(切迹)中心至颏孔中心作一连线(称此连线为S-M线),观察眶下孔中心与S-M线的位置关系。结果眶上孔(切迹)、眶下孔及颏孔中心距颅正中线的距离右侧为:(25.51±2.95)mm、(28.18±2.71)mm、(24.49±2.45)mm;左侧为:(23.33±2.90)mm、(28.20±2.51)mm、(24.96±2.02)mm。眶上孔中心距正中线左右两侧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眶下孔中心位于S-M线外侧者164侧例,占89.13%、位于S-M线内侧者12侧例,占6.52%,位于S-M线上的8侧例,占4.35%。结论64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观察眶上孔(切迹)、眶下孔、颏孔的位置关系,其结果与颅骨标本观察结果基本一致,且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眶上孔 眶下孔 颏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磁共振线圈对肘部正常尺神经扩散张量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林 徐俊峰 +3 位作者 龚沈初 姜洪标 陈海涛 何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96-999,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膝关节专用线圈(Ex)和表面阵列线圈(Fl)对肘部正常尺神经扩散张量(DTI)成像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Ex线圈和Fl线圈采集31名志愿者肘部尺神经图像并建立扩散示踪图(DTT)。比较两种线圈成像时,尺神经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 目的:探讨使用膝关节专用线圈(Ex)和表面阵列线圈(Fl)对肘部正常尺神经扩散张量(DTI)成像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Ex线圈和Fl线圈采集31名志愿者肘部尺神经图像并建立扩散示踪图(DTT)。比较两种线圈成像时,尺神经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神经纤维束长度和DTI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共分析了50例尺神经。使用Ex线圈和Fl线圈时,肘部尺神经的FA值、ADC值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482、0.263),且两者尺神经DTT评分相当(P值分别为0.615、0.704),而Ex线圈采集的DTI图像质量优于Fl线圈(P=0.004),DTT尺神经纤维束较长(P=0.000)。结论:使用Ex线圈和Fl线圈对肘部尺神经DTI成像时均能获得稳定可靠的扩散测量参数,但Ex线圈得到的图像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尺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测量心外膜脂肪体积:对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祁荣兴 李敏 +3 位作者 龚沈初 黄胜 崔磊 何书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8期840-843,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医师在R-R间期不同相位窗对64层螺旋CT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体积的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搜集23例行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后处理软件分别测量钙化积分图像收缩期相(R-R间期20%~35%相位)和舒... 目的:评价不同医师在R-R间期不同相位窗对64层螺旋CT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体积的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搜集23例行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后处理软件分别测量钙化积分图像收缩期相(R-R间期20%~35%相位)和舒张期相(R-R间期65%~80%相位)的EAT体积。比较不同医师、不同相位窗对EAT体积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不同医师、不同相位窗所测得EAT体积均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相同医师不同相位窗所测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4.326,3.794)、(-2.679,3.781);而相同相位窗不同医师所测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收缩期相位窗(-6.205,7.480)、舒张期相位窗(-4.425,7.334),舒张期相所测95%一致性界限范围要小于收缩期相。结论:64层螺旋CT进行EAT定量时,EAT体积的测量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其中舒张期相进行测量可重复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外膜脂肪组织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床线定位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冬雷 王翔 +3 位作者 邢元龙 顾晓林 沈云霞 何玉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264,共2页
对48例采用耳-床线定位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进行5年的回顾和分析,观察术后疼痛、复发及并发症情况。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经1次治疗疼痛完全消失者46例,疼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者2例,无复发病例,无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 对48例采用耳-床线定位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进行5年的回顾和分析,观察术后疼痛、复发及并发症情况。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经1次治疗疼痛完全消失者46例,疼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者2例,无复发病例,无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通过回顾分析确定穿刺针针尖到耳-床线垂直距离控制在:第Ⅲ支8~10mm,第Ⅱ支6~7mm,第Ⅰ支4~5mm。为避免三叉神经第Ⅰ支损伤,垂直距离控制在6mm以上而且针尖决不能超过耳-床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射频温控热凝术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in-MIP不同重组方式在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显示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盛美红 何伯圣 +3 位作者 龚沈初 季娟 陈嘉君 何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9-252,共4页
目的:评估Thin-MIP不同重组方式对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分级数和血管连续的显示能力,优化肠系膜血管多层CT血管造影(MSCTA)图像后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肠系膜血管MSCTA检查正常的患者60例,原始图像进行3种... 目的:评估Thin-MIP不同重组方式对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分级数和血管连续的显示能力,优化肠系膜血管多层CT血管造影(MSCTA)图像后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肠系膜血管MSCTA检查正常的患者60例,原始图像进行3种Thin-MIP方式重组,两位经培训的中高级医师独立观察,统计4种重组模式显示空肠、回肠、回结肠和中结肠动脉的分支分级数和血管连续显示能力,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空回肠动脉9~13支,平均10.2支,回结肠动脉1支,中结肠动脉1支。回结肠动脉显示3级及以上分支联合冠状位较单一冠状位Thin-MIP有优势(P〈0.05),但连续性显示无统计学差异;联合冠状位显示中结肠动脉、空回肠动脉的分级数及连续性较单一冠状位Thin-MIP有优势(P〈0.05)。结论:常规冠状位联合斜冠状位Thin-MIP能够完整显示回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和空回肠动脉及其分支,为小肠病变定位及定性诊断提供依据,可作为后处理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处理图像 肠系膜上动脉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心肌灌注碘图图像质量与重组时相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祁荣兴 王天乐 +3 位作者 崔磊 严松强 阮席武 黄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0-763,共4页
目的探讨第2代双源CT(DSCT)心肌灌注图像质量与重组时相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DSCT双能量成像方法扫描的患者,选取其中冠状动脉正常者28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间隔5%重建出30%~80%R-R时相的图像,采用280ms全期相时间窗,定量测量各R-R间... 目的探讨第2代双源CT(DSCT)心肌灌注图像质量与重组时相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DSCT双能量成像方法扫描的患者,选取其中冠状动脉正常者28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间隔5%重建出30%~80%R-R时相的图像,采用280ms全期相时间窗,定量测量各R-R间期的每段心肌灌注碘图图像的伪影面积,计算心底部、中部、心尖部、心尖层面平均各段的伪影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底部、中部、心尖部、心脏整体平均各段伪影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均以60%R-R间期时相最小[(0.31±0.28)cm^2、(0.18±0.23)cm^2、(0.13±0.13)cm^2)、(0.22±0.18)cm^2]。心尖伪影面积不同R-R间期时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4)。60%R-R间期心底部、中部、心尖部、心尖各层面平均各段碘图伪影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01,P=0.014),心尖部伪影面积最小,与中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其他部位的伪影面积(P<0.05)。结论第2代DSCT采用280ms全期相时间窗可提供优良的心肌灌注碘图,其中以60%左右R-R间期图像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脂肪和钙化成分的肝细胞肝癌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杏 崔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由于CT对脂肪、液体、钙化较敏感,如果肝脏瘤体内含有脂肪、钙化等成分,则首先考虑畸胎瘤可能[1]。富含脂肪和钙化成分的肝细胞肝癌较罕见,本文报道1例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66岁,因B超发现肝右叶高回声占位5d入院。体格检查:腹软,肝... 由于CT对脂肪、液体、钙化较敏感,如果肝脏瘤体内含有脂肪、钙化等成分,则首先考虑畸胎瘤可能[1]。富含脂肪和钙化成分的肝细胞肝癌较罕见,本文报道1例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66岁,因B超发现肝右叶高回声占位5d入院。体格检查: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痛,右腋部多发浅表淋巴结肿大。既往体健,无慢性肝病史,无输血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钙质沉着症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T测量心外膜脂肪体积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祁荣兴 黄胜 +2 位作者 王天乐 汤卫霞 苏建兵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39-742,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双源CT(DSCT)测量心外膜脂肪(EAT)体积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将171例住院患者分为非MS组和MS组,记录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 目的:探讨使用双源CT(DSCT)测量心外膜脂肪(EAT)体积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将171例住院患者分为非MS组和MS组,记录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和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有患者使用DSCT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扫描,在CACS图像上测量EAT的体积,对EAT体积与MS组份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受试者中MS组的EAT体积[(147.10±45.22)cm3]明显高于非MS组[(100.37±33.42)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女性受试者中,MS组与非MS组间EAT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男性组EAT体积与MS组分指标的数目呈等级相关(r=0.399,P<0.001);而女性组EAT体积与MS组分指标的数目无相关性(P=0.870)。结论:EAT体积与男性MS发生关系密切,男性EAT体积反映了MS组分的聚类效应,可作为评估MS的一个非创伤性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外膜脂肪组织 代谢综合征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参数值测量的短期可重复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9
作者 江建芹 蔡荣芳 +4 位作者 崔磊 尹剑兵 许一鸣 马航 何海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3-547,共5页
目的评估肺癌短期重复扫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参数值测量的短期可重复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8例肺癌患者进行2次自由呼吸IVIM成像(间隔0.5~1.0h)。由2名测量者基于IVIM图像独立测量慢扩散参数(D)、快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均... 目的评估肺癌短期重复扫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参数值测量的短期可重复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8例肺癌患者进行2次自由呼吸IVIM成像(间隔0.5~1.0h)。由2名测量者基于IVIM图像独立测量慢扩散参数(D)、快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均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重复测量和重复扫描的误差。以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各参数值同一测量者和不同测量者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采用变异系数(WCV)比较肺癌类型(周围型、中央型)、病变大小(≥2cm、<2cm)及位置(上、中、下肺野)对各参数值可重复性的影响。结果所有参数2次测量的系统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和f值的WCVs(19.88%~36.83%)明显高于D值(2.97%~4.62%)。D值在中央型肺癌及最大径<2cm病灶的WCVs较高,并自上肺野到下肺野WCV依次增加;f在中央型肺癌和最大径≥2cm的WCVs较大;受肺癌类型、大小和位置的影响显著。结论在肺癌的重复扫描中,D值可重复性好,而、f值的可重复性较差;肺癌类型、大小和位置是影响IVIM参数值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扩散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可重复性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房及肺静脉结构和功能成像预测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玲 祁荣兴 刘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3-657,共5页
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AF)的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是目前治疗AF可靠有效的方法,但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其在评估心脏形态和功能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可以预测房颤术后复发风险,有助于消融手术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 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AF)的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是目前治疗AF可靠有效的方法,但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其在评估心脏形态和功能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可以预测房颤术后复发风险,有助于消融手术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左心房 肺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