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例肠道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泳 龚沈初 +5 位作者 王睿婷 侯凯 陆秀良 刘立恒 周建军 丁玉芹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研究肠道神经鞘瘤(intestinal schwannoma,I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评估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性质、生长方式、CT密度、MRI信号、PET/CT代... 目的研究肠道神经鞘瘤(intestinal schwannoma,I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评估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性质、生长方式、CT密度、MRI信号、PET/CT代谢等特征。结果14例IS中,病灶位于十二指肠3例,盲肠2例,结肠8例,直肠1例。病灶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最大径平均(2.4±1.1)cm。病灶为实性13例,肠腔外生长型10例,囊变1例,黏液变性1例。9例病变肠周可见慢性炎性淋巴结,其中6例淋巴结短径>5 mm。14例IS的CT平扫均为低密度,增强后均为渐进性强化,其中轻度强化1例,中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11例。2例IS在MRI上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DWI明显高信号,增强后明显渐进性强化。2例IS在^(18)F-FDG-PET/CT上均表现为高代谢,病灶SUVmax分别为9.4和8.8。结论IS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主要表现为肠道黏膜下来源的实质性结节或肿块,密度或信号均匀,增强后明显渐进性强化,^(18)F-FDG-PET/CT上肿瘤明显高代谢,灶周常见均质稍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神经鞘瘤(IS)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支架成像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晓瑜 祁荣兴 黄胜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8-702,共5页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作为一种检测支架内再狭窄、支架断裂或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方法,其相对可靠和无创,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随访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使PCI术后患者在CCTA检查时既能保证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作为一种检测支架内再狭窄、支架断裂或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方法,其相对可靠和无创,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随访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使PCI术后患者在CCTA检查时既能保证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又能降低辐射剂量,仍是现在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低剂量CCTA支架成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