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法CT静脉造影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8
1
作者 姜建威 殷允娟 +2 位作者 常军 侯海燕 王均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25-828,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法CT静脉造影(CTV)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6侧患肢)行直接法CTV检查,并依据病变的轻重程度和范围对CTV图像进行分级,评估CT横断位结合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对静脉曲张的显示清... 目的探讨直接法CT静脉造影(CTV)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6侧患肢)行直接法CTV检查,并依据病变的轻重程度和范围对CTV图像进行分级,评估CT横断位结合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对静脉曲张的显示清晰度、范围;穿支静脉、深静脉及髂静脉显示情况;CTV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 56侧患肢均行激光腔内闭塞术,7例11侧下肢行DSA下的下肢静脉造影。VR图像质量分级中,优占92.86%(52/56),中占7.14%(4/56)。深静脉中,小腿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图像质量满足诊断的比率分别为94.34%、88.46%、27.27%。穿支静脉总显示率为98.21%(55/56)。CTV与DSA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结论直接法CTV诊断下肢静脉曲张方便、无创,与DSA造影结果符合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下肢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静脉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浅静脉曲张25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成像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静 姜建威 +1 位作者 殷允娟 侯海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治疗前后需进行大范围CT或X线造影检查,接受的辐射剂量较高。本研究拟评估低剂量CT增强扫描对下肢曲张浅静脉成像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择临床拟诊为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40例,根据扫描参数的不同,将连续40例... 目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治疗前后需进行大范围CT或X线造影检查,接受的辐射剂量较高。本研究拟评估低剂量CT增强扫描对下肢曲张浅静脉成像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择临床拟诊为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40例,根据扫描参数的不同,将连续4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I组(标准组):120 kV,250 mAs;II组:120 kV,100 mAs;III组:100 kV,200 mAs;IV组:80 kV,300 mAs。对有效剂量(E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 I^IV组间年龄、体重指数及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I^IV组间的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I^IV组的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3.6,P<0.05)。所有图像均能达到诊断要求。结论应用较低管电压和较高的管电流(80 kV,300 mAs)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可以作为临床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常规扫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下肢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静脉造影术 质量控制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平扫诊断下肢静脉曲张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静 姜建威 +1 位作者 殷允娟 侯海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MSCT平扫评价下肢静脉曲张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0例,所有患者行下肢静脉的256层MSCT平扫+增强扫描,以CT增强为对照,评价CT平扫对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检出情况。以患者临床体表征象为参照标准,评估单纯C... 目的探讨256层MSCT平扫评价下肢静脉曲张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0例,所有患者行下肢静脉的256层MSCT平扫+增强扫描,以CT增强为对照,评价CT平扫对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检出情况。以患者临床体表征象为参照标准,评估单纯CT平扫图像对于皮肤表面显示不明显的皮下曲张静脉(即隐匿曲张静脉)的检出情况。结果 CT平扫评价曲张浅静脉与CT增强符合率为100%(54/54),CT增强提示隐匿曲张静脉发生率为16.20%(35/216),CT平扫图像显示隐匿曲张静脉与CT增强的符合率为100%(35/35)。结论 CT平扫对下肢浅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与增强相似,对无法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CT平扫可部分替代增强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对比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