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以临床Ch ild-pug h分级为标准,应用256层CT全肝灌注扫描对肝硬化患者行段性功能储备评估。方法:20例无明显肝脏疾患的患者及23例肝硬化患者均行全肝灌注检查,得到肝脏灌注图像,分别测量肝脏各段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目的:以临床Ch ild-pug h分级为标准,应用256层CT全肝灌注扫描对肝硬化患者行段性功能储备评估。方法:20例无明显肝脏疾患的患者及23例肝硬化患者均行全肝灌注检查,得到肝脏灌注图像,分别测量肝脏各段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肝总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以及门静脉灌注指数(HPPI)。对正常组及肝硬化组行肝段性灌注测量,对肝脏各段血流灌注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肝脏各段间HAP、HPP、TLP、HAPI、HPPI均无统计学差异,HAP:HPP=1/3~1/4;Ch ild-pug h A级H A P、T LP存在段间差异(P〈0.05),H A P:H PP=1/2~1/3;Ch ild-pug h B级H A P存在段间差异(P〈0.05),HAP:HPP=1/2~1/3;Child-pugh C级各灌注参数均存在段间差异(P〈0.05),HAP:HPP=2/1~2/3。正常组与肝硬化各组间比较:除Ⅱ、Ⅲ段HAP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Ⅰ-Ⅷ段各灌注参数均存在部分组间差异(P〈0.05),Ⅰ-Ⅷ段HPP肝硬化各组与正常组均有统计学差异,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肝脏各段HAP、HAPI值呈上升趋势,HPP、TLP、HPPI值呈下降趋势,肝动脉与门静脉系统血供比例逐渐增大。结论:256层CT全肝灌注模式可用于直观定量反映肝硬化肝脏各段血流灌注特征,对肝脏储备功能分段评估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0年8月,采用烧伤后健康专用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SHS)对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烧伤科收治的64例重度烧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0年8月,采用烧伤后健康专用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SHS)对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烧伤科收治的64例重度烧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受伤面积、受伤时间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关系、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手术次数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关系及躯体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住院天数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社会关系、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得分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是受伤时间、手术次数、收入情况、住院天数、文化程度、受伤时间、手术次数、收入情况、文化程度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住院天数与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及社会应关注重度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采取对应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以临床Ch ild-pug h分级为标准,应用256层CT全肝灌注扫描对肝硬化患者行段性功能储备评估。方法:20例无明显肝脏疾患的患者及23例肝硬化患者均行全肝灌注检查,得到肝脏灌注图像,分别测量肝脏各段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肝总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以及门静脉灌注指数(HPPI)。对正常组及肝硬化组行肝段性灌注测量,对肝脏各段血流灌注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肝脏各段间HAP、HPP、TLP、HAPI、HPPI均无统计学差异,HAP:HPP=1/3~1/4;Ch ild-pug h A级H A P、T LP存在段间差异(P〈0.05),H A P:H PP=1/2~1/3;Ch ild-pug h B级H A P存在段间差异(P〈0.05),HAP:HPP=1/2~1/3;Child-pugh C级各灌注参数均存在段间差异(P〈0.05),HAP:HPP=2/1~2/3。正常组与肝硬化各组间比较:除Ⅱ、Ⅲ段HAP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Ⅰ-Ⅷ段各灌注参数均存在部分组间差异(P〈0.05),Ⅰ-Ⅷ段HPP肝硬化各组与正常组均有统计学差异,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肝脏各段HAP、HAPI值呈上升趋势,HPP、TLP、HPPI值呈下降趋势,肝动脉与门静脉系统血供比例逐渐增大。结论:256层CT全肝灌注模式可用于直观定量反映肝硬化肝脏各段血流灌注特征,对肝脏储备功能分段评估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文摘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0年8月,采用烧伤后健康专用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SHS)对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烧伤科收治的64例重度烧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受伤面积、受伤时间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关系、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手术次数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关系及躯体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住院天数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社会关系、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得分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是受伤时间、手术次数、收入情况、住院天数、文化程度、受伤时间、手术次数、收入情况、文化程度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住院天数与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及社会应关注重度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采取对应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