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在神经系统疾病和发育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蔡金辉 李妍 汤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652,共6页
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是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轴突导向因子,与其经典的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UNC5家族(包括Unc5、Unc5A-D)和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DSCAM)受体结合,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特别是在轴突导向、脊髓和周围神... 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是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轴突导向因子,与其经典的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UNC5家族(包括Unc5、Unc5A-D)和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DSCAM)受体结合,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特别是在轴突导向、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netrin-1及其受体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本综述重点总结了netrin-1及其受体的结构特征,并阐述了netrin-1在神经系统发育再生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相关机制,以期为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损伤修复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RIN-1 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 UNC5家族 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DSCAM) 神经系统疾病 发育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连接蛋白2与抑制性突触及神经发育障碍的关系
2
作者 朱明媚 李妍 +2 位作者 胡彦 贾林鑫 汤欣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77,共5页
神经连接蛋白2(NL2)是调控突触形成与功能的重要蛋白,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突触。NL2通过与神经轴突蛋白(NRXNs)及突触后膜蛋白相互作用,参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信号传递,在神经发育和突触功能维持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 神经连接蛋白2(NL2)是调控突触形成与功能的重要蛋白,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突触。NL2通过与神经轴突蛋白(NRXNs)及突触后膜蛋白相互作用,参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信号传递,在神经发育和突触功能维持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L2与多种神经发育障碍(NDDs)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和癫痫等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本综述总结了NL2的结构与功能,探讨了其在突触的形成和功能及NDDs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NDDs的治疗提供新的靶向策略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连接蛋白2 抑制性突触 神经发育障碍 自闭症谱系障碍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胞外基质黏弹性水凝胶调控神经干细胞命运促进脊髓损伤恢复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奕胜 尹龙 赵亚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1-202,共2页
目的神经系统损伤极大地危害人类健康,具有高度致残性。本课题组先前通过调控生物材料的基质刚度,成功影响了周围神经胶质细胞的行为。而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的中继站,其损伤往往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尽管生物材料的弹性模量已广泛被... 目的神经系统损伤极大地危害人类健康,具有高度致残性。本课题组先前通过调控生物材料的基质刚度,成功影响了周围神经胶质细胞的行为。而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的中继站,其损伤往往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尽管生物材料的弹性模量已广泛被研究以调控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而黏弹性如何影响神经干细胞的机制还未被广泛关注。因此,需要制备具有独立于基质刚度的不同黏弹性水凝胶,探索其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海藻酸钠的分子量和阳离子浓度,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来深入研究弹性模量和黏弹性对神经细胞行为的影响。将PC12和NSC包封在具有不同应力松弛特性的水凝胶中。同时,建立大鼠SCI模型,探究应力松弛对NSC轴突再生及机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应力松弛较快的水凝胶在保持细胞活性的同时,对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基质刚度的影响。此外,在应力松弛快的水凝胶中,NSC对胞外力学的响应更敏感,黏弹性水凝胶不仅抑制了NSC向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还有助于轴突的生长。结论应力松弛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相关通路蛋白进而影响细胞命运,从而促进NSC轴突再生。这不仅证实了胞外基质的力学性质可以影响细胞命运,也为SCI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残性 神经干细胞 应力松弛 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脊髓损伤 轴突再生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s在外周神经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家彦 朱明媚 汤欣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4,共7页
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s,在神经发育、再生和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围神经损伤后,许多miRNAs会发生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s通过负向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受损神经的修复与... 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s,在神经发育、再生和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围神经损伤后,许多miRNAs会发生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s通过负向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受损神经的修复与再生。本文就miRNAs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为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治疗提供潜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微小RNA 施万细胞 DRG神经元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RNA在视网膜再生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洁 徐绘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6,共6页
微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编码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小非编码RNA,在细胞发育和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在神经系统中十分丰富,涉及神经元发育和功能等多方面。在视网膜中,也在再生、功能维持等多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i... 微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编码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小非编码RNA,在细胞发育和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在神经系统中十分丰富,涉及神经元发育和功能等多方面。在视网膜中,也在再生、功能维持等多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在视网膜再生及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视网膜损伤后的治疗提供潜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再生 微RNA 米勒细胞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类似物MADP对谷氨酸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婧 郑艳红 +3 位作者 黄军 武冰馨 孙诚 杨宇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1-636,共6页
目的:观察新型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类似物4-甲氧基苯甲基-2-乙酰氨基2-脱氧-β-D-吡喃糖苷(4-methoxy-2-acetamido-2-deoxy-β-D-pyranoside,MADP)对谷氨酸(glutamate)损伤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胚胎海马神经元... 目的:观察新型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类似物4-甲氧基苯甲基-2-乙酰氨基2-脱氧-β-D-吡喃糖苷(4-methoxy-2-acetamido-2-deoxy-β-D-pyranoside,MADP)对谷氨酸(glutamate)损伤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胚胎海马神经元,与浓度分别为60、120、240μmol/L的MADP或240μmol/L的Sal共同孵育24 h,加入125μmol/L谷氨酸损伤海马神经元15 min。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salt colorimetry,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甲基百里香酚蓝(methyl thymol blue,MTB)法测定细胞内游离的钙离子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MADP或Sal预处理24 h可改善谷氨酸损伤后神经元胞体的肿胀和突起的淡化,抑制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上升,提升Bcl-2/Bax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MADP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优于Sal。结论:与Sal相比较,MADP更好的发挥了拮抗谷氨酸对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钙离子内流,上调Bcl-2/Bax mRNA及下调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类似物 海马神经元 谷氨酸 细胞凋亡 神经保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夹伤合并晶状体损伤大鼠视网膜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秦柏 管怀进 +1 位作者 张俊芳 沈爱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观察视神经夹伤合并晶状体损伤大鼠视网膜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方法建立视神经夹伤合并晶状体损伤大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组及损伤后不同时间点nNOS在术侧和对侧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 目的观察视神经夹伤合并晶状体损伤大鼠视网膜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方法建立视神经夹伤合并晶状体损伤大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组及损伤后不同时间点nNOS在术侧和对侧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NOS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NOS蛋白在正常视网膜中明显表达;在术侧视网膜中,从损伤后1 d开始nNOS蛋白的表达下降,术后3 d表达最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d开始上升,7 d达高峰,但未达到正常表达水平,7 d时的表达水平与5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时表达又下降。对侧视网膜中,nNOS的变化趋势与术侧基本一致,但各时间点变化幅度较小。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nNOS主要表达在节细胞层,在外丛状层有微弱表达,与NeuN标记的神经元共定位。结论 nNOS在视神经夹伤合并晶状体损伤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表达明显改变,晶状体损伤能促进视神经夹伤大鼠术侧和对侧视网膜中神经元的存活,提示晶状体损伤能同时保护同侧和对侧视网膜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夹伤 晶状体损伤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天然产物抑制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岑李雪 孙诚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6-1031,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最普遍的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脏脂肪异常积累和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复杂。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Pyrin结构域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最普遍的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脏脂肪异常积累和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复杂。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Pyrin结构域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eucine-rich repeat and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的过度激活会触发白细胞介素的分泌,诱导细胞焦亡,并促进大量促炎因子的释放,所有这些都有助于NAFLD的发展。大量证据表明,植物来源的NLRP3抑制剂对改善NAFLD的发生发展是安全有效的。该文旨在总结12种植物来源NLRP3天然产物抑制剂的分子结构以及作用机制,这些天然产物通过作用不同NAFLD模型中的NLRP3炎症小体来缓解NAFLD的发展。这些研究证实了抑制NLRP3炎症小体在改善NAFLD中起关键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来源化合物处理与NLRP3炎症小体和NAFLD的相关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LD NLRP3 天然产物抑制剂 植物来源 分子结构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I在钳夹伤后大鼠坐骨神经中表达的变化
9
作者 朱敏 沈爱国 +2 位作者 丁炯 顾晓松 王鹤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1-295,共5页
为了观察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β-1,4-GalT-Ⅰ)在正常和钳夹伤后大鼠坐骨神经中表达的变化,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小鼠坐骨神经中特异性地扩增β-1,4-GalT-ⅠcDNA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 为了观察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β-1,4-GalT-Ⅰ)在正常和钳夹伤后大鼠坐骨神经中表达的变化,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小鼠坐骨神经中特异性地扩增β-1,4-GalT-ⅠcDNA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采用体外转录的方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正、反义β-1,4-GalT-Ⅰ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β-1,4-GalT-ⅠmRNA在正常和夹伤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及其变化。结果表明:β-1,4-GalT-Ⅰ mRNA在大鼠坐骨神经的髓鞘中表达,在夹伤坐骨神经后1-2d,β-1,4-GalTⅠmRNA在坐骨神经的表达最高,于夹伤后1周开始下降,在夹伤后1个月恢复至正常水平。上述结果提示坐骨神经夹伤后β-1,4-GalTⅠmRNA的表达发生变化,并且主要表达在坐骨神经的Schwann细胞。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β-1,4-GalT-Ⅰ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 RT-PCR 原位杂交 坐骨神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β-1,4-GlcNAc在钳夹伤后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变化
10
作者 朱敏 沈爱国 +2 位作者 丁炯 顾晓松 王鹤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8-661,共4页
目的:分析Galβ-1,4-GlcNAc在正常和钳夹伤后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和凝集素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Galβ-1,4-GlcNAc在正常和夹伤的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定位。然后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分析Galβ-1,4-GlcNAc在正常和夹... 目的:分析Galβ-1,4-GlcNAc在正常和钳夹伤后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和凝集素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Galβ-1,4-GlcNAc在正常和夹伤的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定位。然后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分析Galβ-1,4-GlcNAc在正常和夹伤的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运用免疫荧光、凝集素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的方法检测Galβ-1,4-GlcNAc在夹伤后的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定位及变化,发现其表达在外周神经中的雪旺细胞中并于夹伤后的一周达到高峰,于夹伤后两周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提示Galβ-1,4-GlcNAc在坐骨神经夹伤后发生表达变化,并且主要表达在坐骨神经的雪旺细胞中,说明Galβ-1,4-GlcNAc在周围神经再生的早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1β-1 4-G1cNAc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 凝集素组织化学方法 坐骨神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膝多肽对体外培养的MPP^+诱导的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管菁菁 王军 +1 位作者 顾晓松 孙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7-612,共6页
目的:观察牛膝多肽(achyranthes bidentatapolypeptides,ABPP)对MPP^+(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胚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与浓度50 ng/ml的ABPP或50ng/ml神经生长因子(NGF)共同孵育6 h,... 目的:观察牛膝多肽(achyranthes bidentatapolypeptides,ABPP)对MPP^+(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胚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与浓度50 ng/ml的ABPP或50ng/ml神经生长因子(NGF)共同孵育6 h,加入20μmol/L MPP^+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12 h。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aolyl terazolium salt color imetry,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d T-mediated d 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ABPP或NGF预处理6 h可增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活力,抑制MPP^+损伤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上调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ABPP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优于NGF。结论:与NGF相比,ABPP发挥了更好的拮抗MPP^+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多肽 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 MPP+ 细胞凋亡 神经保护 帕金森病 细胞培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球体的制备及其在修复神经系统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12
作者 徐美玲 张鲁中 +1 位作者 王晓冬 陈雪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0-476,共7页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制备神经支架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已经成为神经系统再生研究领域的重点,其中利用生物材料以微球体形式,持续缓慢释放活性物质,有利于神经系统再生的微环境改善,也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微球体制备的相关材料、制备...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制备神经支架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已经成为神经系统再生研究领域的重点,其中利用生物材料以微球体形式,持续缓慢释放活性物质,有利于神经系统再生的微环境改善,也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微球体制备的相关材料、制备方法、检测及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等进行综述,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体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系统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马替尼在斑马鱼血管和神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13
作者 鲍奕清 陈思 +7 位作者 洪瑞晟 朱仪 高敏 李乐乐 张旭 王新 刘东 石运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9-296,共8页
目的利用斑马鱼胚胎透明便于活体成像的优势,研究伊马替尼在斑马鱼血管和神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利用野生型斑马鱼胚胎检测伊马替尼对血管和神经早期发育阶段斑马鱼胚胎的安全浓度范围。在此浓度范围内对标记血管系统的转基因... 目的利用斑马鱼胚胎透明便于活体成像的优势,研究伊马替尼在斑马鱼血管和神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利用野生型斑马鱼胚胎检测伊马替尼对血管和神经早期发育阶段斑马鱼胚胎的安全浓度范围。在此浓度范围内对标记血管系统的转基因斑马鱼胚胎进行伊马替尼处理,并对血管和神经细胞共标的斑马鱼进行伊马替尼处理研究其对血管新生抑制的同时对神经元的影响。初步探讨伊马替尼抑制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结果伊马替尼浓度低于100μg/m L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无致死作用。在此浓度范围,伊马替尼显著抑制斑马鱼节间血管(intersegmental vessel,ISV)的发育,包括ISV的腔化过程及内皮细胞的增殖。此外,伊马替尼对斑马鱼运动神经元及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发育过程无显著影响。并且,基因表达分析显示伊马替尼能够显著抑制vegfr2和pdgfrαmRNA表达。结论伊马替尼通过调控VEGF和PDGFR信号途径抑制斑马鱼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血管新生 内皮细胞 神经元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益民 薛晓娟 +9 位作者 梁丽军 张艳军 陈香美 李松 徐建国 王红阳 顾晓松 黄璐琦 付小兵 张伯礼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4,共9页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迅速,政策推动效果显著,全面增强了疾病防治与健康产业的科技支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精准医疗水平不高、新药技术创新缺乏、重大突发疫情识别...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迅速,政策推动效果显著,全面增强了疾病防治与健康产业的科技支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精准医疗水平不高、新药技术创新缺乏、重大突发疫情识别和应对能力不足、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存在差距、中医药效果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国际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态势,探讨了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形势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推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建议:强化医药卫生战略与制度建设,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加速药品创新与成果转化,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公共卫生保障管理办法;推动医学技术革新与标准化,构建关键技术平台;强化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与基层服务提升;优化人才培养与学科交叉,创新资助评价与激励机制,旨在推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水平迈向新高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卫生 重大疾病诊疗 生物医学工程 中医药智能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基质硬度经由Piezo1介导的糖酵解调控胰腺癌耐药
15
作者 张雪 潘昊鹏 +2 位作者 吴迪 严家帅 郭益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5-445,共1页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基质硬度在胰腺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先前研究已证明基质硬度可影响胰腺癌化疗耐药性,然而其内在机制尚未被清楚阐明。本研究旨在构建硬度可调的三维水凝胶模型,并探讨基质硬度在胰腺癌化疗耐药...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基质硬度在胰腺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先前研究已证明基质硬度可影响胰腺癌化疗耐药性,然而其内在机制尚未被清楚阐明。本研究旨在构建硬度可调的三维水凝胶模型,并探讨基质硬度在胰腺癌化疗耐药中的潜在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三维水凝胶模型:调节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浓度及光交联时间实现仿生基质硬度匹配;基质硬度调节化疗耐药潜在机制探寻:借助RNA-seq寻找基质硬度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基质硬度与糖酵解及化疗耐药间的关系:评价葡萄糖摄取能力等实验检测基质硬度与糖酵解的关系,并通过回复实验验证糖酵解与胰腺癌化疗耐药间的潜在联系;Piezo1在基质硬度介导糖酵解中的作用:依靠生信分析、体外实验等手段验证Piezo1与基质硬度间的关系,通过回复实验验证Piezo1与糖酵解间的调控作用。结果(1)成功构建匹配健康与病理胰腺组织的三维细胞培养模型;(2)阐明糖酵解在基质硬度介导的化疗耐药中发挥关键作用;(3)Piezo1作为力学敏感分子可影响胰腺癌细胞糖酵解水平。结论高基质硬度可通过促进Piezo1表达,增强胰腺癌细胞糖酵解水平从而提高细胞对于化疗药物的抵抗,为解决胰腺癌化疗耐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耐药 肿瘤微环境 糖酵解 三维细胞培养 胰腺癌 凝胶模型 葡萄糖摄取 化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皂苷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增强作用 被引量:41
16
作者 杨小敏 徐晓武 +1 位作者 卢荷莲 张天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04-807,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皂苷(AS)增强巨噬细胞的免疫作用,探讨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S后,观察其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合成及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的... 目的:研究黄芪皂苷(AS)增强巨噬细胞的免疫作用,探讨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S后,观察其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合成及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结合特异性荧光探针Fluo-3/AM、观察AS引起巨噬细胞内Ca2+的变化。结果:50~800μg/mlAS作用细胞24小时后,NO分泌量增加,杀瘤活性加强,且呈量-效依赖关系;400μg/mlAS作用细胞24小时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表面突起增多、增粗、增长;滑面内质网、溶酶体增多;50~800μg/mlAS作用细胞4小时后,细胞内Ca2+的浓度升高,并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结论:AS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作用;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可能是AS激活巨噬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皂苷 巨噬细胞 如肝癌细胞 一氧化氮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h_2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华 周滨 +4 位作者 郭星 朱隽雅 程春 朱昌来 张天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Rh2)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生长和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Rh2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肌动蛋白F-actin的分布状态;整装细胞...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Rh2)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生长和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Rh2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肌动蛋白F-actin的分布状态;整装细胞电镜术观察细胞核基质-中间纤维系统的变化。结果: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分别显示,40 mg/L Rh2作用SMMC-7721细胞4 d时的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10、20 mg/L组,显著差异(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SMMC-7721细胞经Rh2处理4 d,F-actin分布均匀,细丝排列整齐,数量增多;而对照组细胞F-actin细丝在细胞内排列紊乱,多呈斑点状分布。整装电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中间纤维丰富,均匀地满布细胞中,呈网架状连接的结构。结论:Rh2能有效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增加SMMC-7721细胞的凋亡,并且诱导SMMC-7721细胞骨架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诱导分化 人参皂苷RH2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和TNF-α对血管内皮细胞SSeCKS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海鸥 沈爱国 +3 位作者 钱佶 秦婧 陈梦玲 程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0-585,589,共7页
目的:研究细菌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rc-suppressed C Kinase Substrate,SSeCKS)表达的影响和对细胞骨架结构的影响,探讨SSeCKS参与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应... 目的:研究细菌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rc-suppressed C Kinase Substrate,SSeCKS)表达的影响和对细胞骨架结构的影响,探讨SSeCKS参与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LPS、TNF-α刺激体外培养的BPAEC,应用原位杂交、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BPAEC中SSeCK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细胞荧光法观察LPS、TNF-α对内皮细胞中SSeCKS与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定位和结构的影响。结果:静息状态的BPAEC表达极少量的SSeCKS;经LPS刺激后,SSeCKS表达没有明显变化;而TNF-α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内皮细胞SSeCKS表达增加;LPS和TNF-α刺激后,F-actin发生重构,且SSeCKS向核周、细胞膜纤维、板状伪足聚集;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31-8220抑制LPS和TNF-α对内皮细胞F-actin和SSeCKS细胞内定位改变的影响。结论:TNF-α能够诱导内皮细胞SSeCKS表达增加,PKC参与LPS、TNF-α诱导内皮细胞F-actin的重构和SSeCKS重新分布,提示SSeCKS可能与LPS和TNF-α诱导内皮细胞F-actin的重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 脂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 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对大鼠雪旺氏细胞i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海波 秦永伟 +3 位作者 程纯 牛淑琼 周丹 沈爱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15-818,共4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大鼠雪旺氏细胞(Schwann cells,Sc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基因表达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生成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1、10、100μg/ml)... 目的:探讨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大鼠雪旺氏细胞(Schwann cells,Sc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基因表达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生成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1、10、100μg/ml)和同一浓度不同时间(1、2、4、6小时)的LPS刺激雪旺氏细胞,分别用RT-PCR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观察细胞iNOS mRNA的表达量和细胞培养液中亚硝酸盐的水平,同时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iNOS的细胞定位。结果:用LPS10μg/ml刺激2小时后,iNOS mRNA的表达增加,4小时表达活性最高。细胞上清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高峰在6小时。免疫细胞化学证明LPS诱导雪旺氏细胞iNOS的表达定位在胞浆。结论:LPS可在转录水平上诱导雪旺氏细胞iNOS mRNA表达,促进NO的合成,提示雪旺氏细胞在周围神经系统炎症过程中可能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雪旺氏细胞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皂苷对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小敏 张天一 +1 位作者 朱昌来 林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25-1628,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皂苷(AS)对巨噬细胞的免疫激活作用,探讨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S后,观察其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合成及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 目的:观察黄芪皂苷(AS)对巨噬细胞的免疫激活作用,探讨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S后,观察其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合成及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结合荧光探针Fluo-3/AM、观察AS引起巨噬细胞内Ca2+的变化。结果:50-800mg/LAS作用细胞24h后,NO分泌量增加,杀瘤活性加强,且呈量-效依赖关系。400mg/LAS作用细胞24h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表面突起增多、增粗、增长;滑面内质网、溶酶体增多;50-800mg/LAS作用细胞4h后,细胞内Ca2+的浓度升高,并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结论:AS可通过使巨噬细胞NO分泌水平增加、细胞毒作用增强从而增强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其调节机制可能与其引起细胞内Ca2+的浓度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皂苷 巨噬细胞 H22细胞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