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柳NAC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在淹水和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
作者 钱超楠 徐孙然 +6 位作者 李梦茹 邓明超 孙硕 刘国元 连博琳 张健 陈艳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56-3070,共15页
【目的】对旱柳(Salix matsudana)NAC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在淹水胁迫和盐胁迫下的表达差异,为研究SmNAC家族成员参与逆境胁迫调控机制及培育高耐非生物胁迫旱柳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敏淹旱柳品种Yanliu No.1、耐淹旱... 【目的】对旱柳(Salix matsudana)NAC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在淹水胁迫和盐胁迫下的表达差异,为研究SmNAC家族成员参与逆境胁迫调控机制及培育高耐非生物胁迫旱柳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敏淹旱柳品种Yanliu No.1、耐淹旱柳品种Suliu 795和敏盐旱柳种质Yanjiang和耐盐旱柳品种9901等4份旱柳种质为试验材料,通过基因组数据挖掘鉴定出旱柳全基因组范围内的NAC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蛋白理化性质、保守基序、系统发育关系、基因结构及其染色体位置、共线性关系进行预测分析。对SmNAC基因家族成员进行淹水胁迫和盐胁迫下的表达谱分析;选取对淹水胁迫和盐胁迫均具有明显响应的基因构建拟南芥过表达载体并获取转基因拟南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野生型和转基因拟南芥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转基因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在淹水胁迫下的表型差异,测定其生理指标。【结果】鉴定出290个SmNAC基因家族成员,命名为SmNAC001~SmNAC290;SmNAC家族基因编码的氨基酸数量范围为105~710个,分子量为12.7~77.8 kD,理论等电点(pI)为4.33~9.65,大多数蛋白成员定位于细胞核。根据SmNAC家族蛋白与拟南芥NAC蛋白的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及其保守基序分析结果,将SmNAC家族蛋白分为16个亚家族。大部分SmNAC家族基因中含有3个外显子,同一亚家族内的SmNAC成员基序组成和排列模式相似,如NAP和OsNAC7亚家族。大部分SmNAC家族基因成员启动子含有茉莉酸甲酯以及缺氧胁迫等响应元件。SmNAC基因家族中有244个基因随机分布在38条染色体上,其中存在13对串联复制事件。转录组数据结果显示,淹水胁迫和盐胁迫后,ATAF亚家族(SmNAC007、SmNAC008、SmNAC009、SmNAC010、SmNAC011和SmNAC012基因)表达量在不同抗性旱柳种质中均明显上调。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中SmNAC00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为10~15倍;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基因拟南芥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鉴定出290个SmNAC基因家族成员,其中分别有102个和151个家族成员在淹水胁迫和盐胁迫中差异表达;初步证实SmNAC007基因在淹水胁迫响应中发挥正向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柳 NAC基因家族 盐胁迫 淹水胁迫 SmNAC007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柳SmERF B3-45的克隆及耐盐功能研究
2
作者 华炫 田博雯 +5 位作者 周欣彤 江梓涵 王诗琦 黄倩慧 张健 陈艳红 《生物技术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135,共12页
【目的】验证SmERF B3-45是否在植物响应盐胁迫中起着正向调控的作用,为揭示AP2/ERF转录因子在调控旱柳耐盐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分析旱柳AP2/ERF超家族中SmERF B3-45的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利用特异性引物克隆得到SmERF B3-45... 【目的】验证SmERF B3-45是否在植物响应盐胁迫中起着正向调控的作用,为揭示AP2/ERF转录因子在调控旱柳耐盐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分析旱柳AP2/ERF超家族中SmERF B3-45的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利用特异性引物克隆得到SmERF B3-45的CDS全长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亚细胞定位分析,并通过过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拟南芥突变体ERFOE1、ERF-OE2和进行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阐明其功能。【结果】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SmERF B3-45可能参与逆境胁迫响应表达调控途径。RT-qPCR结果显示,NaCl处理可诱导SmERF B3-45的表达,且该基因在旱柳的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亚细胞定位显示,SmERF B3-45蛋白定位于细胞核。转基因拟南芥中,SmERF B3-45的表达量大幅提高,在盐胁迫条件下,与野生型相比,过表达SmERF B3-45拟南芥的根长显著增加,总蛋白含量、Na+含量、MDA含量和Na+/K^(+)显著降低,CAT含量和K^(+)含量显著升高。基因沉默植株显著下调了SmERF B3-45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基因沉默植株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而MDA和脯氨酸含量却显著高于阴性对照植株,并且沉默植株出现了叶片萎蔫,表明SmERF B3-45的沉默降低了旱柳的耐盐性。【结论】SmERF B3-45是植物响应盐胁迫的正向调控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柳 基因克隆 盐胁迫 ERF转录因子 转基因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对13种乔木柳插条表型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杰 杜雅雯 +4 位作者 李懿鑫 戴远浩 刘国元 陈艳红 张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04,共10页
为筛选优良的耐淹林木品种以满足我国湿地生态发展的需求,选取了13种乔木柳1年生插条实行淹水胁迫试验,通过测定根叶长、干鲜重等表型指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生理指标并对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对乔木柳品种耐淹性进行分型。结果表... 为筛选优良的耐淹林木品种以满足我国湿地生态发展的需求,选取了13种乔木柳1年生插条实行淹水胁迫试验,通过测定根叶长、干鲜重等表型指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生理指标并对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对乔木柳品种耐淹性进行分型。结果表明,淹水对13种乔木柳根、叶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丙二醛含量在J1010中相对于对照组增加了4倍,在苏柳172中为2.4倍,叶绿素含量均出现明显降低,J2087仅为对照组的16.1%,竹柳为对照组的50%。另外总根长、总生根数、最长根长、叶片数、总萌枝长、叶鲜重、叶干重、根鲜重和根干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总萌枝数与其他指标之间没有相关性。通过对表型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耐淹系数计算,可将13种乔木柳分成3类:竹柳、苏柳795、龙爪柳、苏柳172为强耐淹品种;渤海柳1号和苏柳932为中度耐淹品种;J2087、J2187、287、盐柳1号、东营1号、J1010和紫杆柳为弱耐淹品种。研究结论可为湿地耐淹林木的筛选提供依据,为柳树耐淹评价体系建立和耐淹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柳 淹水胁迫 主成分分析 耐淹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雀舌罗汉松与大叶罗汉松光合能力的比较
4
作者 张琦 唐志璇 +9 位作者 储歆彤 罗春影 姚彬 张健 陈艳红 余春梅 钟非 魏辉 连博琳 刘国元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2期117-119,128,共4页
雀舌罗汉松是南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盆景素材,然而其生长缓慢、繁殖数量少,极大地限制了雀舌罗汉松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本研究采用光合-荧光测量仪对雀舌罗汉松和大叶罗汉松在不同CO_(2)浓度和光强下的光合能力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 雀舌罗汉松是南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盆景素材,然而其生长缓慢、繁殖数量少,极大地限制了雀舌罗汉松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本研究采用光合-荧光测量仪对雀舌罗汉松和大叶罗汉松在不同CO_(2)浓度和光强下的光合能力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雀舌罗汉松虽然具有更低的CO_(2)补偿点和更高的CO_(2)饱和点,但是电子传递效率低于大叶罗汉松。光合-光强试验结果表明,雀舌罗汉松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高于大叶罗汉松,强光下两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基本一致。气孔导度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光照强度下,雀舌罗汉松的气孔导度小于大叶罗汉松,不利于气体交换。本研究从CO_(2)浓度、光强的角度分析了雀舌罗汉松和大叶罗汉松光合能力的差异,并提出了适宜雀舌罗汉松快速生长的条件,以期为进一步规范雀舌罗汉松的种植,推进雀舌罗汉松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舌罗汉松 大叶罗汉松 CO_(2)浓度 光强 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