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性与恋爱心理困扰团体辅导方法与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晓玲 李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索大学生性与恋爱心理困扰的团体辅导方法与效果。方法:在本科大学生中筛选有明显的性与恋爱心理困扰的22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2名同质大学生作为对照组。用设计的"排解爱与性的困惑"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实验组进行了干... 目的:探索大学生性与恋爱心理困扰的团体辅导方法与效果。方法:在本科大学生中筛选有明显的性与恋爱心理困扰的22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2名同质大学生作为对照组。用设计的"排解爱与性的困惑"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实验组进行了干预。结果:相关测试与调查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和变化。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性与恋爱心理困扰的大学生有明显的干预效果,"排解爱与性的困惑"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有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心理困扰 团体辅导 方法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定位、缺失及对策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远柱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100,共4页
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业政策作为政府实现就业规划、保障公共利益的工具之一,在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把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视角投向"政府责任",试图通过... 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业政策作为政府实现就业规划、保障公共利益的工具之一,在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把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视角投向"政府责任",试图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定位和责任缺失的分析,进而提出强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政府责任 定位 缺失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泊 陈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3期48-50,共3页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不但要成为深入学习和牢固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行者,而且还要积极探索并建构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从理论形态、结构形态、转化形态、实践形态、廉政形态这"...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不但要成为深入学习和牢固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行者,而且还要积极探索并建构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从理论形态、结构形态、转化形态、实践形态、廉政形态这"五大形态"的建设,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工程",构建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大学精神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4
4
作者 顾玉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9-41,共3页
大学精神的逻辑起点是真,真沿着自由、真知、引领展开,真知之境、自由之境与至善之境升华为至真至圣之境,变幻出大学万千世界来,大学万千世界又复归于真,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关键词 大学精神 言说与不可言说 大学之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謇的南通慈善事业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鹏程 张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张謇的南通慈善事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改造了的南通传统慈善机构。其二,是采纳了的近代慈善机构。其三,是服务特殊对象的慈善机构。张謇从事地方慈善事业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变化过程,即由绅士职责向“通于政”的嬗变。... 张謇的南通慈善事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改造了的南通传统慈善机构。其二,是采纳了的近代慈善机构。其三,是服务特殊对象的慈善机构。张謇从事地方慈善事业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变化过程,即由绅士职责向“通于政”的嬗变。张謇的慈善事业特点鲜明,既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又凸显了张謇的个性特征。他兴办的慈善事业直接造福于南通社会底层百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时人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謇 慈善 "通于政" 社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大学生政治信仰调查报告 被引量:10
6
作者 曹向阳 杨红玲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4期44-46,共3页
大学生政治信仰反映了时代青年的政治价值取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其自身成长成才的关键。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认知状况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汇总大学生树立巩固政治信仰的相关建议,希望能集社会、学校、家庭之合... 大学生政治信仰反映了时代青年的政治价值取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其自身成长成才的关键。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认知状况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汇总大学生树立巩固政治信仰的相关建议,希望能集社会、学校、家庭之合力,探索大学生政治信仰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利用多学科研究成果,构建全方位的、系统的政治信仰教育体系;整合社会资源,从深层次解决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信仰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南通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泊 陈瑶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提升南通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须从六个方面合力推进:一是寻求突破,积极完善政府管理功能,创建自主创新的和谐环境;二是大力培育各类创新人才,构筑自主创新的人才高地;三是创建自主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营造自主创新的精神家园;四是... 提升南通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须从六个方面合力推进:一是寻求突破,积极完善政府管理功能,创建自主创新的和谐环境;二是大力培育各类创新人才,构筑自主创新的人才高地;三是创建自主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营造自主创新的精神家园;四是着力提高引进外资的技术含量,提升自主创新的"外援"水平;五是是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设自主创新的"内化"通道;六是坚持开放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推进自主创新的整体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自主创新 能力建设 中小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通博物苑的创办及其社会效益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鹏程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94-98,共5页
1905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发国人自办博物馆之先声。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明显受到了日本办的博物馆,特别是日本帝室博览馆的影响。南通博物苑收集、保存大量文物、标本;种植花草树木;饲养珍稀动物,并以此为基础,服务教育,启蒙民众。张... 1905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发国人自办博物馆之先声。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明显受到了日本办的博物馆,特别是日本帝室博览馆的影响。南通博物苑收集、保存大量文物、标本;种植花草树木;饲养珍稀动物,并以此为基础,服务教育,启蒙民众。张謇筚路蓝缕,卓有成效的实践,推动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对南通近代城市形象的塑造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謇 日本帝室博览馆 南通博物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视阈下民国南通红卍字会运作的实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鹏程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南通红卍字会是"世界红卍字会"的分会。通过地方史和社会救助网络的双重视阈,对南通红卍字会及其社会救助事业做一番探究,可见地方红卍字会运行兼具本土和网络双重属性。会员本土绅商的属性及立足地方的社会救助机构使其能够... 南通红卍字会是"世界红卍字会"的分会。通过地方史和社会救助网络的双重视阈,对南通红卍字会及其社会救助事业做一番探究,可见地方红卍字会运行兼具本土和网络双重属性。会员本土绅商的属性及立足地方的社会救助机构使其能够积极谋求地方政权机构的支持。网络属性使地方红卍字会区别于传统地方绅商救助团体,其社会救助具备了社会救助资源募集地与救助地分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通红卍字会 社会救助 网络 绅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1
10
作者 蔡陈聪 王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1,共7页
马克思受李比希和摩莱肖特思想的影响,创造性地赋予"物质变换"概念以生态和社会双重意义,并运用它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其物质变换理论的基本思想:物质生产实践(劳动)是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中介;人... 马克思受李比希和摩莱肖特思想的影响,创造性地赋予"物质变换"概念以生态和社会双重意义,并运用它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其物质变换理论的基本思想:物质生产实践(劳动)是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中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实践是导致物质变换断裂即生态环境失衡的根本原因;循环再利用和减量化生产是物质变换顺畅进行的有效手段;生产者联合起来的未来社会是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前提。考察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渊源和基本思想,对于澄清理论是非,领悟其独特内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物质变换 自然异化 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 绿色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犯罪分类问题探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群 杨月斌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7-59,共3页
本文通过综合研析刑法理论界颇具代表性的客体、行为、混合等诸种分类法之优劣,紧密结合我国现行刑法所作的立法分类,提出以混合分类法为基本思路,依据金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的相同性,兼顾犯罪方法的特殊性,作进一步的分类细化。以此,希... 本文通过综合研析刑法理论界颇具代表性的客体、行为、混合等诸种分类法之优劣,紧密结合我国现行刑法所作的立法分类,提出以混合分类法为基本思路,依据金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的相同性,兼顾犯罪方法的特殊性,作进一步的分类细化。以此,希望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金融犯罪分类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犯罪 客体分类法 行为分类法 混合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平台的思考 被引量:21
12
作者 姜德琪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54,共4页
构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平台,为社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最好体现,也是其不可让渡的基本职责。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进行有效制度安排,通过培育社区公共服务准市场机制、完善政府与社会社团以... 构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平台,为社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最好体现,也是其不可让渡的基本职责。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进行有效制度安排,通过培育社区公共服务准市场机制、完善政府与社会社团以及居民互动机制、完善社区管理协调机制、构建地方政府公共财政供给与监督机制等制度创新,实现对服务模式、服务体制的整体重构,确保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确保各类主体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有效参与,确保社区公共服务机制运行的以人为本和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公共服务 供给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关系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周围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6期200-202,205,共4页
本文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本质的不同影响方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入手,进而深入到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处理,是一种自外而内、由表及里、由宏观而微观、逐渐内化的教育模式;而心理... 本文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本质的不同影响方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入手,进而深入到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处理,是一种自外而内、由表及里、由宏观而微观、逐渐内化的教育模式;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从人与自己的关系处理入手,进而升华到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是一种由内而外、由里及表、由微观而宏观、不断外化的教育模式。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挥培养和谐健全人格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本质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管理创新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远柱 《学习论坛》 2008年第9期54-56,共3页
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日渐普遍的政治现象,并对推动政治参与水平和促进民主化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对政府管理的积极推动,对政府管理提出了创新与发展的要求:包括政府... 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日渐普遍的政治现象,并对推动政治参与水平和促进民主化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对政府管理的积极推动,对政府管理提出了创新与发展的要求:包括政府管理理念、政府管理模式、政府管理组织和政府管理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网络政治 参与 政府管理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言意之辨”与佛教中国化问题探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余卫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3,共6页
佛教的中国化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如果说,佛教的中国化集中体现为佛教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的历史过程的话,那么以经典文本的意义追寻和终极价值的哲学建构为旨归的魏晋“言意之辨”则既是佛教玄学化和玄学佛学化... 佛教的中国化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如果说,佛教的中国化集中体现为佛教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的历史过程的话,那么以经典文本的意义追寻和终极价值的哲学建构为旨归的魏晋“言意之辨”则既是佛教玄学化和玄学佛学化的根本方法,同时也是推动佛教玄学化和玄学佛学化的动力机制和深层原因,而这不仅体现在“性空本无”的本体论哲学体系的建构上,而且体现在“言意之辨”的方法论的直接运用上和“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直觉思维方式的价值选择上。可以说,没有魏晋“言意之辨”的重新崛起,也就没有玄学系统之建立,而没有玄学系统之建立也就没有佛教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意之辨” 魏晋玄学 佛教玄学化 玄学佛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国初期“批美学苏”体育思想的反思 被引量:2
16
作者 庞增安 律海涛 何叙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7,共3页
"批美学苏"的体育思想是建国初期我国特定时空条件的产物,是历史的唯一选择。这一体育思想是在"破"与"立"的辩证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一体育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体育制度的构建... "批美学苏"的体育思想是建国初期我国特定时空条件的产物,是历史的唯一选择。这一体育思想是在"破"与"立"的辩证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一体育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体育制度的构建、社会主义体育理论体系的形成、社会主义体育实践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这一体育思想充分彰显了人民性这一社会主义体育的本质和目的。当然,由于特定时空条件的限制,这一体育思想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美学苏” 体育思想 反思 建国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者”的缺席: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理路的反思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翠霞 顾理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18-123,共6页
公民社会是西方经验反复印证了的规避"国家主义"风险的有效公共领域,其卓越的实践功能自然地吸引了以探寻社会良性运行为旨趣的大批中国学者的关注。在认定公民社会是个"好东西"的价值预设与"国家——社会&qu... 公民社会是西方经验反复印证了的规避"国家主义"风险的有效公共领域,其卓越的实践功能自然地吸引了以探寻社会良性运行为旨趣的大批中国学者的关注。在认定公民社会是个"好东西"的价值预设与"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理论预设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了对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的诸多研究。但由于在概念理解中隐没了"公民"的存在,在对"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必需"的问题上遗忘了其对中国公民主体性觉醒的意义所在,致使在解答"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时,只能单纯围绕"自上而下的建构"还是"自下而上的演进"进行学理性的剖析,却无法在具体实践中给以足够有力的指导。究其原因在于研究过程中"行动者"的缺席,即缺乏对"行动者"及其"行动逻辑"的凝视与关切。引入"公民行动者"的分析范畴,就是以对公民社会构成主体"行动"的关切冲破"国家——社会"固化分析框架的藩篱,并以行动后果可能存在的意外性和偶然性修正有关公民社会的乌托邦预设,同时通过对中国人和西方人行动逻辑的比较检视公民社会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对中国社会的意义,从而对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做出更具说服力的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国家——社会”分析范式 公民行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15
18
作者 蔡陈聪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共4页
消费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流行的诸如时尚消费、面子消费、情绪消费等病态消费行为,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阿格尔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消费异化理论,为我... 消费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流行的诸如时尚消费、面子消费、情绪消费等病态消费行为,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阿格尔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消费异化理论,为我们剖析当前中国病态消费模式的实质、根源和危害,探索克服病态消费现象的途径,选择和构建健康消费模式,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异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 健康消费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探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姜德琪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107,共3页
课堂实践教学具有简约性、时效性、针对性、灵活性等方面优势,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的方向之一。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应从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注重师... 课堂实践教学具有简约性、时效性、针对性、灵活性等方面优势,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的方向之一。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应从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注重师生互动等途径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富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的案例教学模式 被引量:14
20
作者 韩裕庆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9-40,共2页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方法,但案例教学并不是万能的,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既有契合的一面,又有相背离的一面。我们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发挥案例教学的自主性、启发性优势,融入理论讲授的精确性、系统性特...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方法,但案例教学并不是万能的,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既有契合的一面,又有相背离的一面。我们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发挥案例教学的自主性、启发性优势,融入理论讲授的精确性、系统性特质,循序渐进地构建富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的案例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特色 案例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