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SSCP技术分析线粒体DNA多态性及其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明阳 单海燕 +5 位作者 徐冬冬 丁梅 王保捷 庞灏 周勤虎 冯春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SSCP法在线粒体DNA分析中的应用及其在法医实际检案中的意义。方法利用PCR方法直接扩增D-LOOP区的HVI16106-16297区域192bp片段作为目的片段,进行SSCP分型。检验150例随机个体、10例正常组织和5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结果... 目的探讨SSCP法在线粒体DNA分析中的应用及其在法医实际检案中的意义。方法利用PCR方法直接扩增D-LOOP区的HVI16106-16297区域192bp片段作为目的片段,进行SSCP分型。检验150例随机个体、10例正常组织和5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结果在150例随机个体中,SSCP检测发现9种单倍型,DP值为0.881。在10例正常组织中,各个组织的SSCP带型完全相同。5例包埋组织的SSCP分型与对照组织一致。结论 SSCP技术分析线粒体DNA有较高的鉴别能力,适用于陈旧降解检材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多态性 PCR-SSCP技术 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在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心肌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许弘飞 陈建雷 +4 位作者 达徐平 吴克荣 刘国庆 赵子琴 韩新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和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发病机制及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心源性猝死法医学鉴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对VMC组22例、DCM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的心肌组织中柯萨奇-腺病毒受...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和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发病机制及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心源性猝死法医学鉴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对VMC组22例、DCM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的心肌组织中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adenovirus receptor,CAR)的表达进行改良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VMC组和DCM组心肌组织细胞膜呈现深棕黄色阳性颗粒,有较高水平的CAR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染色阴性。结论 VMC和DCM组心肌中CAR的高表达,提示VMC和DCM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感染并破坏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心功能受损,使VMC进展为D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心脏 心肌病 扩张型 病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大鼠肾上腺皮质毒性作用的时间节律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建华 关伟 +3 位作者 张武 胡永良 许宏飞 张德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22-1625,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大鼠肾上腺皮质的毒性作用并探讨其时间节律性,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毒副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包括空白对照组;雷公藤甲素早上用药组40μg.kg-1,qd,8am;雷公藤甲素晚上用药组40μg.kg-1,...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大鼠肾上腺皮质的毒性作用并探讨其时间节律性,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毒副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包括空白对照组;雷公藤甲素早上用药组40μg.kg-1,qd,8am;雷公藤甲素晚上用药组40μg.kg-1,qd,8pm。连续灌胃7周后断头处死,测定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大鼠肾上腺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从功能和形态两方面探讨较长期和不同时辰服用雷公藤甲素对大鼠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的影响、中毒病理改变及其毒性机制。结果早上用药组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晚上用药组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差异,与早上用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E染色观察:早上用药组肾上腺皮质较空白对照组变薄、结构不清、脂质空泡减少,晚上用药组肾上腺皮质较空白对照组略微增厚,束状带增宽,脂质空泡多。电镜观察:早上用药组皮质束状带细胞质中线粒体空泡变性,脂滴少,粗面内质网扩张,周边有核糖体;晚上用药组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质中线粒体、脂滴、核糖体均较多。结论较长期服用雷公藤甲素对大鼠肾上腺皮质具有毒性作用,且其毒性作用具有时间节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皮质醇 肾上腺皮质 毒性作用 时间节律 药物毒理学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中Jab1和p27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东林 张明阳 +5 位作者 王奕丹 邹琳 何飞 李家荣 陈莉 韩新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Jab1和p27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意义以及相互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胶质瘤和8例对照脑组织标本中Jab1、p27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6例新鲜胶质瘤标本中相应分子的表达。结果 Jab1在对照脑组织中表达不明显,... 目的探讨Jab1和p27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意义以及相互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胶质瘤和8例对照脑组织标本中Jab1、p27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6例新鲜胶质瘤标本中相应分子的表达。结果 Jab1在对照脑组织中表达不明显,在Ⅱ、Ⅲ、Ⅳ级胶质瘤中阳性率分别为21.2%、65.4%、91.7%,三者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27在对照脑组织中表达明显,在Ⅱ、Ⅲ、Ⅳ级胶质瘤中阳性率分别为93.8%、53.8%、25.0%,三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Jab1与p27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胶质瘤中Jab1蛋白表达与增殖指标Ki-67表达呈正相关,与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27蛋白表达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01)。结论胶质瘤中Jab1的异常高表达可能是抑制p27表达的重要因素。Jab1与p27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脑肿瘤 JAB1 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弘飞 王东林 +4 位作者 达徐平 吴克荣 刘国庆 丁瑜洁 赵子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52-153,共2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32岁,因感冒就诊,医生行头孢他啶皮试,无不良反应后,给予两组液体静滴:(1)5%GNS250 mL+头孢他啶3.0 g+利巴韦林0.1 g×8支+地塞米松5 mg;(2)5%GNS 250 mL+双黄连注射液20 mL×3支。静滴第一组液...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32岁,因感冒就诊,医生行头孢他啶皮试,无不良反应后,给予两组液体静滴:(1)5%GNS250 mL+头孢他啶3.0 g+利巴韦林0.1 g×8支+地塞米松5 mg;(2)5%GNS 250 mL+双黄连注射液20 mL×3支。静滴第一组液体时,患者无不适症状,静滴第二组液体约10min时(大约静滴液体1/3),患者自诉全身难受,继而出现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过敏反应 双黄连注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挤压伤对大鼠胸主动脉反应性张力的影响
6
作者 王会云 闫骏 +2 位作者 项剑 赵理想 谷振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81-86,90,共7页
目的观察大鼠软组织挤压伤后胸主动脉反应性张力的变化,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血管反应性张力变化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挤压后8 h组、挤压后16 h组。制备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首先... 目的观察大鼠软组织挤压伤后胸主动脉反应性张力的变化,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血管反应性张力变化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挤压后8 h组、挤压后16 h组。制备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首先用离体血管张力检测技术测定内皮完整血管环对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Ca2+载体A23187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反应性张力变化,然后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N-nitro-L-arginine,L-NNA)预孵育血管环20 min,再检测血管环对PE、AngⅡ的收缩反应张力变化。同法检测去内皮血管环对PE和AngⅡ的反应性张力变化。结果 8h组、16h组内皮完整血管环对ACh、A23187累积剂量的舒张反应张力显著降低,对PE、AngⅡ累积剂量的收缩反应张力也降低。使用L-NNA可以增加收缩反应张力。与内皮完整血管环比较,去内皮血管环对PE、AngⅡ的收缩反应张力增加。结论大鼠软组织挤压伤可引起胸主动脉反应性张力改变,血管源性NO参与介导血管反应性张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软组织损伤 挤压 一氧化氮 主动脉 大鼠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