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病患者延续护理中信息延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施晓柳 耿桂灵 +1 位作者 高晶 华佳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9-504,共6页
延续护理中的信息延续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信息延续通过促进患者关键信息在不同机构与个人之间准确传递,可减少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促进医疗机构的良性运转。本文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延续护理中出院计划、出院计划... 延续护理中的信息延续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信息延续通过促进患者关键信息在不同机构与个人之间准确传递,可减少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促进医疗机构的良性运转。本文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延续护理中出院计划、出院计划中病史信息和用药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综述,旨在加强医护工作者对信息延续的认知,促进其方法创新,从而提高老年慢性病延续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 延续护理 信息延续 信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心音分类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伟 孙强 +1 位作者 齐月月 徐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82-189,共8页
通过分析心音信号对心脏早期的病理状态进行确诊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心音分类方法。将心音信号转化成具有时频特性的梅尔频谱系数(Mel Frequency Spectral Coefficient,MFSC)特征图,将其作为深度卷积神经... 通过分析心音信号对心脏早期的病理状态进行确诊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心音分类方法。将心音信号转化成具有时频特性的梅尔频谱系数(Mel Frequency Spectral Coefficient,MFSC)特征图,将其作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MFSC特征图进行训练,引入中心损失函数建立最优的深度学习模型;测试阶段,先将心音信号转换成多张二维MFSC特征图,然后利用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对其分类,最后利用多数表决原则判断心音信号的类别。针对人工标注的训练样本有限,导致模型训练正确率不高的问题,以心音的二维MFSC特征图为对象分别从时间域和频率域进行随机屏蔽处理进而扩充训练样本。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PASCAL心音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对正常、杂音、早搏三种心音的分类性能明显优于现有最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分类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 数据扩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衰弱识别工具在老年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琴 於茗 +3 位作者 王慧 唐荣荣 肖明兵 严海鸥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92-96,共5页
目的比较4种衰弱工具对老年癌症患者衰弱风险的筛查能力,为临床衰弱筛查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308例住院老年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八项问卷、弱势老年人调查-13问卷、简明老年人综合评估问卷、衰弱表型... 目的比较4种衰弱工具对老年癌症患者衰弱风险的筛查能力,为临床衰弱筛查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308例住院老年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八项问卷、弱势老年人调查-13问卷、简明老年人综合评估问卷、衰弱表型和老年综合评估工具进行衰弱评价。以老年综合评估结果为衰弱诊断金标准,通过Bayes判别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比较4种筛查工具筛查老年癌症患者衰弱风险的能力。结果老年癌症患者衰弱的发病率为46.10%~70.45%。老年-八项问卷、弱势老年人调查-13问卷、简明老年人综合评估问卷、衰弱表型与老年综合评估一致性比较的Kappa值分别是0.599、0.813、0.711和0.928(均P<0.05);对老年癌症患者衰弱风险预测的交叉验证准确性分别为80.5%、90.6%、85.7%和96.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0.943、0.853和0.976。结论4种工具筛查老年癌症患者衰弱风险的能力由高到低分别为衰弱表型、弱势老年人调查-13问卷、简明老年人综合评估问卷、老年-八项问卷。鉴于工具的筛查性能和临床应用便捷度,弱势老年人调查-13问卷可广泛应用于老年癌症患者的衰弱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癌症 衰弱 衰弱筛查 老年综合评估 老年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克活动状况指数与日常体力活动问卷的步速问题在中国与英国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度检验 被引量:3
4
作者 宋艳 庄妍 +1 位作者 刘欢 王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589-1594,1602,共7页
背景运动能力是血液透析患者强有力的死亡预测因子。因此,寻求便捷且有效的评价工具以实现患者运动能力的评估是目前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目的在中国与英国血液透析患者中对杜克活动状况指数(DASI)与日常体力活动问卷(GPPAQ)中的步速问... 背景运动能力是血液透析患者强有力的死亡预测因子。因此,寻求便捷且有效的评价工具以实现患者运动能力的评估是目前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目的在中国与英国血液透析患者中对杜克活动状况指数(DASI)与日常体力活动问卷(GPPAQ)中的步速问题进行效度检验。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选取中国某大学附属医院血液透析患者40例与英国莱斯特肾脏病网络系统血液透析患者39例。采用DASI和GPPAQ的步速问题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与步速,同时采用往返行走试验(SWT)与简易机体功能评估(SPPB)的步速测试对患者进行测试验证。DASI的效度检验采用相关性分析,GPPAQ步速问题的效度检验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中国与英国血液透析患者的DASI和递增负荷往返行走试验(ISWT)呈正相关(r_(中国)=0.39,rs_(英国)=0.60;P<0.05),和耐力往返步行试验(ESWT)无相关关系(P>0.05)。根据GPPAQ中步速问题的自我评估结果,将中国血液透析患者归为慢速、平稳步速、轻盈步速、快速4类,4类患者客观测量的SPPB步速范围存在重叠,平均SPPB步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英国血液透析患者归为慢速、平稳步速、轻盈步速3类,3类患者客观测量的平均SPPB步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自我评估为慢速患者的平均SPPB步速低于自我评估为平稳步速、轻盈步速者(P<0.05)。结论DASI可以有效测量中国与英国血液透析患者的运动能力。在两个不同文化群体中,GPPAQ的步速问题均无法协助患者准确报告自身步速,但在区分“慢”与“不慢”的步速上具有一定潜在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步速 运动能力 杜克活动状况指数 日常体力活动问卷 有效性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