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南通大学为例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丽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87-89,共3页
高校创业教育同时承担了培养人才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职能,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注重利用地方优势,充分整合区域资源,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文章仅以南通大学为例,探索地方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现... 高校创业教育同时承担了培养人才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职能,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注重利用地方优势,充分整合区域资源,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文章仅以南通大学为例,探索地方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创业教育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萘酰亚胺荧光单体的合成及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跃华 张其平 +3 位作者 石文艳 雷武 夏明珠 王风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513,共9页
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N-甲基哌嗪为原料,合成了3种水溶性1,8-萘酰亚胺荧光单体,并以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质谱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它们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运用PM3方法对这3种化合物的基态和激发态进行了几何... 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N-甲基哌嗪为原料,合成了3种水溶性1,8-萘酰亚胺荧光单体,并以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质谱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它们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运用PM3方法对这3种化合物的基态和激发态进行了几何构型全优化结构分析表明:基态下,3种荧光单体的环均处于同一平面,且体系为较大的共轭体系。振动分析表明,上述优化构型均为稳定结构。在此基础上,应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B3LYP/6-31G~*水平下分别计算了该3种单体的激发和发射光谱。预测的光谱性质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单体 密度泛函 激发波长 发射波长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冷滤点与其化学组成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袁银男 陈秀 +5 位作者 来永斌 吕翠英 崔勇 梅德清 华平 汤艳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12-219,共8页
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化学组成。为了量化表征生物柴油组成与其冷滤点的关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与冷滤点分析技术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生物柴油的脂肪酸甲酯组成和冷滤点,研究了脂肪酸甲酯组成对冷滤点的影响规律。... 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化学组成。为了量化表征生物柴油组成与其冷滤点的关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与冷滤点分析技术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生物柴油的脂肪酸甲酯组成和冷滤点,研究了脂肪酸甲酯组成对冷滤点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生物柴油主要由14~24个偶数碳原子组成的长链脂肪酸甲酯组成,其中饱和脂肪酸甲酯主要为C14:0~C24:0,不饱和脂肪酸甲酯主要为C16:1~C22:1、C18:2~C20:2和C18:3。120种生物柴油油样中,乌桕梓油生物柴油的冷滤点最低,为-14℃,花生油生物柴油的冷滤点最高,为13℃。生物柴油的脂肪酸甲酯的含量与分布不同,冷滤点差异较大。冷滤点随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增加呈线性升高,且碳链长的较短的增加显著;随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增加而呈线性降低,且不饱和度高的较低的降低略明显。建立了线性相关性非常显著(R=0.971)的基于组成的冷滤点预测模型。研究结果为不同环境下生物柴油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化学分析 低温流动性 回归分析 冷滤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修饰电极对柔红霉素的电化学定量测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其平 王南平 +1 位作者 周丽芳 葛存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2-606,共5页
研究了柔红霉素(DNR)在β-环糊精(β-CD)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DNR能在β-CD修饰电极上发生包络反应,其包络常数为6.1×10^4L/mol。包络的DNR能进行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28.03/s。DNR在3~30... 研究了柔红霉素(DNR)在β-环糊精(β-CD)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DNR能在β-CD修饰电极上发生包络反应,其包络常数为6.1×10^4L/mol。包络的DNR能进行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28.03/s。DNR在3~3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还原峰峰电流与DNR浓度呈线性关系,β-CD修饰电极可用于对DNR的定量检测。在pH=7.0的中性电解液和温度接近40℃时,DNR在β-CD修饰电极上有最好的电化学活性,且β-CD修饰电极对DNR有较低的检出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Β-环糊精 修饰电极 包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其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石文艳 吕志敏 +4 位作者 雷武 夏明珠 王风云 张其平 张跃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7-872,共6页
为研究荧光染料的发光机理,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N,N-二甲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两种不同取代基的1,8-萘酰亚胺染料,并以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测定它们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其基态结构进... 为研究荧光染料的发光机理,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N,N-二甲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两种不同取代基的1,8-萘酰亚胺染料,并以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测定它们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其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及6-31G(d)基组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及6-31G(d)基组计算基于上述结构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计算结果表明,该类物质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间的跃迁,主要是电子从环外原子转移至3个六元环上,预测的光谱性质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光谱 量子化学 激发波长 发射波长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还原石墨烯修饰电极测定酱油中铅含量 被引量:7
6
作者 赵群 习霞 明亮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1-83,共3页
在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板,通过优化支持电解质及pH值、修饰剂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测定条件,建立了基于该电极测定酱油中铅含量的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分析法。在pH4.5的NaAc-HAc缓冲液中,-1.10V富... 在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板,通过优化支持电解质及pH值、修饰剂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测定条件,建立了基于该电极测定酱油中铅含量的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分析法。在pH4.5的NaAc-HAc缓冲液中,-1.10V富集5min后,Pb件的浓度在1.0×10^-8-4.0×10^-5mol/L区间内与溶出峰电流呈线性,检出限为3.0×10^-9mol/L。对5.0×10^-5mol/L Pb^2+溶液平行测定10次的RSD为2.6%。将该方法用于酱油中铅含量的测定,平均回收率在95.8%~104.6%之间,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 石墨烯 化学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检测DNA碳纳米管修饰电极 被引量:3
7
作者 龚美娟 李静 +4 位作者 韩涛 蔡称心 陆天虹 葛存旺 杜江燕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37-1041,共5页
在碳纳米管(CNTs)修饰玻碳(GC)后得到CNTs/GC电极的基础上,分别用吸附法和共价键合法制备了脱氧核糖核酸(DNA)修饰的CNTs/GC电极。以硫堇(Th)为电化学指示剂,用循环伏安、示差脉冲伏安、交流阻抗法等测试技术对制备的修饰电极进行了电... 在碳纳米管(CNTs)修饰玻碳(GC)后得到CNTs/GC电极的基础上,分别用吸附法和共价键合法制备了脱氧核糖核酸(DNA)修饰的CNTs/GC电极。以硫堇(Th)为电化学指示剂,用循环伏安、示差脉冲伏安、交流阻抗法等测试技术对制备的修饰电极进行了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用共价键合法制备的DNA修饰的CNTs电极上DNA的固定量多、稳定性好。制备的DNA修饰电极可用于电化学基因传感器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硫堇 电化学指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士蓝/CdS纳米复合物电致化学发光及其H_2O_2传感应用(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史传国 徐静娟 陈洪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05-2012,共8页
通过一定体积比的CdS和普鲁士蓝(PB)胶体纳米溶液的简单混合,制备了PB/CdS纳米复合物。在共反应剂存在条件下,PB纳米粒子含量较低时,在ITO电极上CdS纳晶的电致化学发光(ECL)强度可以增强3倍左右。PB纳米粒子含量较高时,CdS纳晶的ECL强... 通过一定体积比的CdS和普鲁士蓝(PB)胶体纳米溶液的简单混合,制备了PB/CdS纳米复合物。在共反应剂存在条件下,PB纳米粒子含量较低时,在ITO电极上CdS纳晶的电致化学发光(ECL)强度可以增强3倍左右。PB纳米粒子含量较高时,CdS纳晶的ECL强度则显著降低。详细讨论了PB纳米粒子对CdS纳晶ECL影响的机理。PB纳米粒子对CdS纳晶的ECL增强可用于H2O2传感。该传感器对H2O2响应的线性范围为3.3×10-8~6.5×10-3 mol.L-1(R=0.999 2),检测限为12 nmol.L-1(S/N=3),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 CdS纳晶 电致化学发光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尼龙6耐磨性的改性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9
作者 侯史晨 马海燕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9-186,共8页
综述了提升尼龙6耐磨性的改性方法及其发展趋势。介绍了当前主要的改性技术,包括共混改性、填料增强、共聚改性、纳米复合改性,并分析了各类方法在提升尼龙6耐磨性的效果与机制。分析表明,尽管传统的填料增强技术在提高力学性能方面取... 综述了提升尼龙6耐磨性的改性方法及其发展趋势。介绍了当前主要的改性技术,包括共混改性、填料增强、共聚改性、纳米复合改性,并分析了各类方法在提升尼龙6耐磨性的效果与机制。分析表明,尽管传统的填料增强技术在提高力学性能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纳米复合改性技术以其优越的分散性和界面强度,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聚焦于多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和绿色环保改性技术的开发,以进一步提高尼龙6在苛刻工作环境下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耐磨性 共混改性 填料增强 共聚改性 纳米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丝级生物基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改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银 马海燕 +2 位作者 马海军 侯史晨 曹楚涵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0,共6页
生物质化工逐步替代石油化工是我国实现“3060”碳中和碳达峰的必经之路,且生物质化工在包装,纺织品和塑料等领域都表现出巨大潜力,其中以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为代表性化学品,它已成为生物炼制与绿色化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与... 生物质化工逐步替代石油化工是我国实现“3060”碳中和碳达峰的必经之路,且生物质化工在包装,纺织品和塑料等领域都表现出巨大潜力,其中以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为代表性化学品,它已成为生物炼制与绿色化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与石油基产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相比,合成PEF的原料更为绿色,机械强度与耐热性方面较PET也更为优异,尤其是在阻隔气体渗透的性能上十分突出,被认为是PET的完美替代品。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也暴露出PEF断裂伸长率过低、结晶速度缓慢,降解困难等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其进行改性。重点综述了PEF改性研究以及降解技术的进展,并对PEF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聚酯 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 改性 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成像活细胞内过氧亚硝酸根阴离子的荧光-比色双模式探针
11
作者 刘晏希 徐梦佳 +2 位作者 陈浩南 刘泉 张玉明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2-1122,共11页
本研究开发了一例近红外荧光探针NSHD,该探针由商业原料经一步合成得到。NSHD以荧光-比色双模式快速响应过氧亚硝酸根阴离子(ONOO-),不受生命体其他常见金属离子、活性物种和生理范围pH变化的干扰。在0~20μmol·L^(-1)范围内,探针... 本研究开发了一例近红外荧光探针NSHD,该探针由商业原料经一步合成得到。NSHD以荧光-比色双模式快速响应过氧亚硝酸根阴离子(ONOO-),不受生命体其他常见金属离子、活性物种和生理范围pH变化的干扰。在0~20μmol·L^(-1)范围内,探针荧光强度与ONOO-浓度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质谱测试数据表明ONOO-使探针发生氧化裂解,导致荧光发射和颜色变化。此外,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活HeLa细胞(人类宫颈癌细胞)中实现了对胞内ONOO-的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过氧亚硝酸根阴离子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理论与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制度安排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琦琦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69-71,共3页
大学生志愿者社会服务活动对于大学生社会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应当根据志愿者组织的特性,吸取当代治理理论的精华,确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以提高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质量,扩大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者 治理理论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钯纳米粒子/质子化碳化氮/MXen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核黄素、槲皮素同步电化学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春 吕旭初 张跃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9-580,共12页
采用逐步静电自组装及冰晶模板法制备了负载有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Au-Pd NPs)的Au-Pd/H-C_(3)N_(4)/Ti_(3)C_(2)T_(x)复合材料,并用于对核黄素(Rf)和槲皮素(Qu)的定量同步电化学检测研究。结果表明,Au-Pd NPs的引入进一步改善了材料的... 采用逐步静电自组装及冰晶模板法制备了负载有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Au-Pd NPs)的Au-Pd/H-C_(3)N_(4)/Ti_(3)C_(2)T_(x)复合材料,并用于对核黄素(Rf)和槲皮素(Qu)的定量同步电化学检测研究。结果表明,Au-Pd NPs的引入进一步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和电催化活性,加快了H-C_(3)N_(4)与Ti_(3)C_(2)T_(x)之间的电子转移并提供了部分活性位点,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该复合材料对Rf和Qu具有良好的电化学传感性能,实现了对Rf和Qu的单独电化学检测。结合不同浓度比条件下Rf和Qu的电流响应矩阵模型及对应拟合方程,表明该复合材料能够实现对Rf和Qu的同步定量电化学检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Rf和Qu的检测限能够达到5.62 nM(Rf)和20.1 nM(Q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碳 双金属纳米粒子 电化学传感器 同步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化学法制备不同形貌的CaF_2微米晶(英文)
14
作者 王淼 陈婷婷 +2 位作者 汤艳峰 江国庆 石玉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5-190,共6页
采用超声化学法,以CaCl2与不同氟源(NaBF4、K2SiF6)在溶液中反应,制得了不同形貌的CaF2微米晶(立方体、花状、多面体)。用XRD、SEM及TEM对产物晶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XRD结果显示所有产物均为结晶良好的立方相CaF2。SEM及TEM结果表明由N... 采用超声化学法,以CaCl2与不同氟源(NaBF4、K2SiF6)在溶液中反应,制得了不同形貌的CaF2微米晶(立方体、花状、多面体)。用XRD、SEM及TEM对产物晶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XRD结果显示所有产物均为结晶良好的立方相CaF2。SEM及TEM结果表明由NaBF4制得的产物形貌为均匀的立方体微米晶,而由K2SiF6制得的产物为多面体。在添加配体Na2EDTA的情况下,由NaBF4得到的产物为纳米片组成的花状结构。本文详细讨论了氟源种类、反应物比例、配体等反应参数对产物CaF2形貌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2 微结构 超声法 Na2E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与阿霉素表面包络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15
作者 石健 张其平 王南平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研究了阿霉素(ADM)在β-环糊精(β-CD)修饰金电极上(β-CD/Au)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ADM在β-CD/Au电极上发生表面包络反应.25℃,pH=7.0时,该电极表面包络常数为9.54×104 L.mol-1,并随温度呈规律性变化,最适宜反应温度为30℃.该电... 研究了阿霉素(ADM)在β-环糊精(β-CD)修饰金电极上(β-CD/Au)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ADM在β-CD/Au电极上发生表面包络反应.25℃,pH=7.0时,该电极表面包络常数为9.54×104 L.mol-1,并随温度呈规律性变化,最适宜反应温度为30℃.该电极ADM包络呈准可逆的电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为0.0995 s-1.在20~40μmol.L-1浓度范围β-CD/Au电极ADM的还原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Ip=2.024+0.0057C,相关系数0.9911,检出限6.5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Β-环糊精 修饰电极 包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MXenes的界面调控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孙莎莎 黄卫春 王梦可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5-1482,共18页
2D过渡金属碳/氮化物或碳氮化物(MXenes)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电学、光学、催化和环境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潜力。这些独特的性质为MXenes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2D MXenes纳米材料的界面调... 2D过渡金属碳/氮化物或碳氮化物(MXenes)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电学、光学、催化和环境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潜力。这些独特的性质为MXenes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2D MXenes纳米材料的界面调控策略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者通过不同的方法,如表面基团控制、表面吸附、表面复合和交联等,对MXenes进行了深入的改性研究。本文综述了MXenes的界面调控策略及其功能化材料在能量存储、催化、光电探测、电磁屏蔽、污染物吸附和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纳米材料 界面调控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化学思想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与教学启示
17
作者 孙同明 李军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17-121,共5页
绿色化学思想是高考化学试题中经常考查的学科思想之一,本文通过梳理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北京卷、天津卷和江苏卷的化学试题,将高考试题中体现的绿色化学思想分为绿色化学理念类、新能源(电池)类、绿... 绿色化学思想是高考化学试题中经常考查的学科思想之一,本文通过梳理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北京卷、天津卷和江苏卷的化学试题,将高考试题中体现的绿色化学思想分为绿色化学理念类、新能源(电池)类、绿色技术类、资源综合利用类和水与气体净化类五种类型。分析了绿色化学思想在化学高考中的考查特点,并得出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化学 学科思想 高考试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C_(2)T_(x)/MnO_(2)正极在水系锌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贝贝 杜妍妍 +4 位作者 张宇霖 陈婷婷 宾端 陆洪彬 夏永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8-588,共11页
二氧化锰(MnO_(2))材料具有比容量大、电极电位高、储量丰富以及价格低廉等优势,成为水系锌电池正极最受关注的一类材料,然而其仍然存在着结构稳定性差和电化学储存机理复杂的问题。因此,我们通过两步合成法制备了一种花苞状结构的MnO_... 二氧化锰(MnO_(2))材料具有比容量大、电极电位高、储量丰富以及价格低廉等优势,成为水系锌电池正极最受关注的一类材料,然而其仍然存在着结构稳定性差和电化学储存机理复杂的问题。因此,我们通过两步合成法制备了一种花苞状结构的MnO_(2)负载在Ti_(3)C_(2)T_(x)表面形成Ti_(3)C_(2)T_(x)/MnO_(2)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复合样品的结构、成分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将Ti_(3)C_(2)T_(x)/MnO_(2)复合材料作为正极,与锌负极匹配组装成水系锌电池,研究了其分别在2 mol·L^(-1) ZnSO_(4)、2 mol·L^(-1) ZnSO_(4)+0.1 mol·L^(-1) MnSO_(4)、30 mol·L^(-1)三氟甲基磺酸四乙基铵(TEAOTf)+1 mol·L^(-1)三氟甲烷磺酸锌(ZnOTf)和3 mol·L^(-1) ZnOTf四种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Ti_(3)C_(2)T_(x)/MnO_(2)在2 mol·L^(-1) ZnSO_(4)中的比容量较高,但循环稳定性很差。将TEAOTf盐和ZnOTf盐共溶于水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含惰性阳离子的超高浓度盐包水电解液(30 mol·L^(-1) TEAOTf+1 mol·L^(-1) ZnOTf),不仅提高了Ti_(3)C_(2)T_(x)/MnO_(2)材料的可逆性,而且有效抑制了电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锌电池 Ti_(3)C_(2)T_(x)/MnO_(2) 电化学性能 三氟甲基磺酸四乙基铵 三氟甲烷磺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知识空间理论探究中学生的关键学习路径——以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学习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文梅 陈博 +1 位作者 田欣 刘婉君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28,共5页
应用知识空间理论构建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知识的关键学习路径,了解不同类型学校九年级493名学生中大单元“化学方程式”构建知识结构的层级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群体的关键学习路径有所差异,专家期望的知识结构与学生实际知... 应用知识空间理论构建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知识的关键学习路径,了解不同类型学校九年级493名学生中大单元“化学方程式”构建知识结构的层级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群体的关键学习路径有所差异,专家期望的知识结构与学生实际知识结构之间存在差异。最后建议教师应了解学生潜在知识状态并给在学习路径末端的概念适当补救教学,降低学生概念层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空间理论 关键学习路径 化学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小球的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朱君 訾由 黄卫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6-372,共7页
目前二维材料,如黑磷等的低光电响应能力以及环境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其实际使用,而导电聚合物因质轻、耐腐蚀以及优异的半导体电学和光学特性等优势,在传感器、光伏器件和场效应晶体管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本工作通过化学... 目前二维材料,如黑磷等的低光电响应能力以及环境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其实际使用,而导电聚合物因质轻、耐腐蚀以及优异的半导体电学和光学特性等优势,在传感器、光伏器件和场效应晶体管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本工作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尺寸均一的聚苯胺(PAN)纳米小球,并通过溶液沉积法在氧化铟锡玻璃表面制备PAN纳米小球的光电化学工作电极,以研究其光电化学响应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及探讨所制备的PAN纳米小球的形貌和尺寸;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分析仪(TGA)分别表征所制备的PAN纳米小球的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采用光电化学测试系统对所制备的PAN纳米小球进行光电化学响应性能的系统评估。结果表明:制备的PAN纳米小球尺寸均一,光电化学响应能力强(3.62μA·cm^(-2)),响应速度快(1.1 s)并赋有优异的环境稳定性,为高性能导电聚合物的光电化学纳米器件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纳米材料 导电聚合物 光电化学性能 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