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 被引量:34
1
作者 徐玉音 陈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5-409,共5页
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肝癌的发生,但仍缺乏对肝癌发病机制的确切认识。随着人们对肝癌动物模型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建立了自发型、诱发性、移植性及转基因动物肝癌模型。因为这些模型很好地... 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肝癌的发生,但仍缺乏对肝癌发病机制的确切认识。随着人们对肝癌动物模型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建立了自发型、诱发性、移植性及转基因动物肝癌模型。因为这些模型很好地模拟了人类肝癌,可以用于肝癌的生理、细胞和分子等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也可用于肝癌治疗药物的筛选以及基因治疗的探索。本文讨论一些有条件地、选择性诱导肝癌模型的情况,重点关注与人类肝癌关系最密切的肝癌动物模型,并对动物模型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动物模型 转基因 转基因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常见恶性肿瘤中端粒酶hTRT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建力 陈莉 +1 位作者 王桂兰 曹晓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皮肤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端粒酶hTRT(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的表达特征,探讨hTRT在肿瘤中的可能作用。结果显示,140例肿瘤中hTRT阳性表达率为76.4%107/140,其中鳞状细胞癌75%51/68基底细胞癌72.4%21...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皮肤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端粒酶hTRT(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的表达特征,探讨hTRT在肿瘤中的可能作用。结果显示,140例肿瘤中hTRT阳性表达率为76.4%107/140,其中鳞状细胞癌75%51/68基底细胞癌72.4%21/29恶性黑素瘤88.2%30/34,Bowen病55.6%5/9均显著高于癌旁相对正常皮肤15.38%4/26。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恶性黑素瘤之间及在同型肿瘤的不同分化、分型中hTRT表达率无显著差异。发现3种hTRT表达模式膜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阳性细胞多分布在癌巢周围;核型以基底细胞癌为主,阳性细胞多分布在癌巢中央;浆型以恶性黑素瘤为主,阳性细胞呈灶性分布。提示在皮肤常见恶性肿瘤中hTRT表达是个常见事件,肿瘤中hTRT异质性分布与肿瘤类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HTRT 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恶性黑素瘤 BOWEN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调节5-脂氧合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深宝 周国雄 +4 位作者 张弘 黄介飞 魏群 马鹏程 鄂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在胰腺癌细胞中5-脂氧合酶(5-LOX)蛋白的表达及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Capan2中5-LOX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TL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5-LOX蛋白表达的影...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在胰腺癌细胞中5-脂氧合酶(5-LOX)蛋白的表达及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Capan2中5-LOX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TL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5-LOX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M 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和凋亡。结果: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Capan2中均表达5-LOX,并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TL抑制SW1990中5-LOX蛋白的表达,并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和促进细胞的凋亡,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与5-LOX蛋白的表达相关(P<0.01)。结论:TL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中5-LOX的表达,并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5-LOX代谢途径在胰腺癌细胞的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胰腺肿瘤 5-脂氧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NET-1、Ki-67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钱铮 陈莉 +1 位作者 王桂兰 鄂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NET-1和Ki-67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86例胃癌组织中NET-1和Ki-67的表达,对两指标均阳性病例行免疫组化双标双染方法,原位检测两指标的表达特点和比邻关系。所有病例随访60月以...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NET-1和Ki-67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86例胃癌组织中NET-1和Ki-67的表达,对两指标均阳性病例行免疫组化双标双染方法,原位检测两指标的表达特点和比邻关系。所有病例随访60月以上。结果胃癌组织中NET-1和Ki-67高表达分别为56.98%和74.42%,两指标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两指标高表达分别与癌分化呈负相关(均P<0.01);与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均P<0.05);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均P<0.05),其3年、5年生存率均低于相应的低表达组或阴性组(P<0.05,P<0.01);NET-1表达还与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结论NET-1、Ki-67基因蛋白高表达反映胃癌细胞群体增殖活性,上调癌进展,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NET-1 KI-6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4和Geminin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田薇 章建国 +2 位作者 刘益飞 王东林 黄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和Geminin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胶质瘤中CDK4和Geminin的表达,分析CDK4和Geminin的表达和其相关性,以及二者与胶质瘤...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和Geminin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胶质瘤中CDK4和Geminin的表达,分析CDK4和Geminin的表达和其相关性,以及二者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因素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CDK4、Geminin在胶质瘤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70.0%(49/70)、75.7%(53/70);Ⅱ、Ⅲ、Ⅳ级胶质瘤中CDK4阳性率分别为52.8%(19/36)、84.6%(22/26)、100.0%(8/8),Geminin阳性率分别为58.3%(21/36)、92.3%(24/26)、100.0%(8/8),CDK4和Geminin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CDK4、Geminin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及细胞核分裂像多少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组织有无坏死无关(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CDK4、Geminin阳性表达组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DK4、Geminin阴性表达组(P<0.001)。结论:CDK4和Geminin表达与胶质瘤的分级、预后有关,联合检测CDK4和Geminin有助于判断胶质瘤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 GEMI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对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伟 季菊玲 +3 位作者 王奎栋 李智耀 龚雨琴 季煜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8-333,共6页
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TSA对C3H10T1/2细胞活性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油红O染色检测TSA对其成脂分化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TSA对成脂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PPAR-γ,以及成脂分化标志物Fabp4和Adipoq mRNA转录的影响.研究... 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TSA对C3H10T1/2细胞活性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油红O染色检测TSA对其成脂分化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TSA对成脂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PPAR-γ,以及成脂分化标志物Fabp4和Adipoq mRNA转录的影响.研究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对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TSA浓度为1、10和30 nmol/L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3H10T1/2细胞活性,改变细胞形态,并将其细胞周期抑制在G0/G1期;TSA浓度为10nmol/L明显抑制C3H10T1/2细胞的成脂分化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PPAR-γ、Fabp4和Adipoq mRNA的转录.表明TSA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的增殖和成脂分化,除转录水平调控外,非组蛋白如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可能也参与TSA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抑菌素A 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T-1表达与胃癌发展和预后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钱铮 陈莉 +2 位作者 李杏玉 王桂兰 鄂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研究NET-1基因蛋白在胃癌中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制备的NET-1抗体,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胃癌组织中NET-1基因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和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NET-1表达对胃癌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NET-1基因蛋白在胃癌中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制备的NET-1抗体,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胃癌组织中NET-1基因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和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NET-1表达对胃癌预后的影响。结果:NET-1在胃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强阳性表达率为56.98%,在癌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黏膜。NET-1强阳性表达与癌分化(P<0.01)以及患者生存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3年、5年生存率与中位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其弱阳性组(P<0.05)。结论:NET-1基因表达能较好地反映胃癌细胞群体增殖活性,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标记,能显著上调和促进癌进展。实验设计制备的NET-1抗体将能较好的用于临床肿瘤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NET-1 临床病理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癌旁组织血管的形态定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葛培岩 张天一 +2 位作者 骆明耀 包国跃 钟滨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8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了解口腔鳞癌癌务组织血管的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以34例口腔鳞癌瘤旁组织为标本,通过抗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标记血管,作血管的形态定量分析。结果肿瘤结缔组织中血管密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血管密度,且... 目的了解口腔鳞癌癌务组织血管的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以34例口腔鳞癌瘤旁组织为标本,通过抗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标记血管,作血管的形态定量分析。结果肿瘤结缔组织中血管密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血管密度,且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紧邻癌旁的组织与远处及正常组织相比也有血管密度的明显增加,证明肿瘤的血管生成作用仅在短距离区域内有效。结论癌旁组织的血管形态学研究对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认识、治疗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癌 癌旁组织 血管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降调胰腺癌细胞5-脂氧合酶表达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深宝 周国雄 +5 位作者 张弘 黄介飞 马鹏程 鄂群 魏群 丁晓凌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L)对胰腺癌细胞中5-脂氧合酶(5-LOX)蛋白表达及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SW 1990中5-LOX表达,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胰腺癌细胞SW 1990的凋亡指数。结果胰腺癌...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L)对胰腺癌细胞中5-脂氧合酶(5-LOX)蛋白表达及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SW 1990中5-LOX表达,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胰腺癌细胞SW 1990的凋亡指数。结果胰腺癌细胞株SW 1990表达5-LOX,正常胰腺组织不表达;TL可抑制SW 1990中5-LOX表达,并促进胰腺癌细胞SW 1990凋亡,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1);细胞凋亡与5-LOX蛋白的表达相关(P<0.01)。结论TL可抑制胰腺癌细胞SW 1990中5-LOX的表达,并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胰腺肿瘤 5-脂氧合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干扰技术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1009-1010,共2页
关键词 RNA干扰 基因治疗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2~■对心肌细胞膜流动性、钙泵和肌酸激酶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袁国祥 顾亚平 +1 位作者 金子雅则 山崎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用噁唑烷氮氧基硬脂酸(5—DSA)标记大鼠心肌细胞膜(SL),通过标记膜ESR光谱观察O_2~■)发生系统(X/XO)对SL膜流动性、Ca^(2+)泵和CK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XO引起SL膜流动性、Cu^(2+)泵和CK活性显著下降,均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两个酶活性... 用噁唑烷氮氧基硬脂酸(5—DSA)标记大鼠心肌细胞膜(SL),通过标记膜ESR光谱观察O_2~■)发生系统(X/XO)对SL膜流动性、Ca^(2+)泵和CK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XO引起SL膜流动性、Cu^(2+)泵和CK活性显著下降,均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两个酶活性的下降与膜流动性降低密切相关;引起CK活性降低的X/XO浓度低于引起膜流动性降低的X/XO浓度。本研究表明:O_2~■)可引起心肌SL膜流动性降低,后者进一步导致膜Ca^(2+)泵活性下降。而O_2~■)引起CK活性下降所导致的能量代谢紊乱,可能会促进和加重膜流动性下降。这些变化可能是O_2~■)引起缺血再灌注性心肌损伤的早期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流动性 肌酸激酶 心肌 超氧阴离子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损伤后SSeCKS的表达变化
12
作者 沈爱国 肖锋 +4 位作者 季玉红 刘海鸥 孙琳琳 秦婧 杨君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6-659,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损伤后,SSeCKS(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制备成年SD(Sprague-Dawley)大鼠脑损伤模型。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脑损伤后SSeCKS表达的时相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SeCK... 目的:探讨大鼠脑损伤后,SSeCKS(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制备成年SD(Sprague-Dawley)大鼠脑损伤模型。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脑损伤后SSeCKS表达的时相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SeCKS在脑组织中的细胞定位。结果:Western blot显示,大鼠脑损伤后,SSeCKS的表达逐步降低,伤后3d降至最低点,之后逐渐上升,7d达到高峰,14d后趋于平稳;RT-PCR的结果与Western blot一致。免疫荧光双标记结果显示SSeCKS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标记物GFAP、神经元的标记物NeuN共定位。结论:大鼠脑损伤可以改变SSeCKS的表达,这种改变可能参与脑损伤后星型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过程,并与神经元的凋亡、轴突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蛋白激酶C(PKC) SSECKS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免疫组化、超微结构及免疫金标记研究
13
作者 张婷 何松 +6 位作者 陈旭东 陆晓云 杨书云 周建云 张建兵 潘红佳 严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29-1536,共8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神经内分泌(NE)分化与临床病理形态学特征及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手术切除PTC 103例,行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免疫金标记后电镜观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神经内分泌(NE)分化与临床病理形态学特征及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手术切除PTC 103例,行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免疫金标记后电镜观察PTC临床病理形态学、光镜及电镜下NE标记(NSE、CgA、Syn)表达及电镜CgA标记的致密核心颗粒表达;分析上述NE标记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因素的关系。结果 :PTC表达NSE 64例(62.14%),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P<0.05);表达CgA25例(24.27%),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核内包涵体呈正相关(P<0.05);Syn均呈阴性;NSE及CgA共同表达23例(22.33%)。透射电镜PTC致密颗粒检出率为18.2%(12/66);PTC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直径与NE分化有关(P<0.05);免疫金标记电镜观察CgA免疫金颗粒3例(2.91%)。CgA定位于PTC癌细胞胞浆内的NE颗粒边缘呈散在分布。结论:PTC中NE分化细胞可能来源于滤泡上皮细胞;NE分化与PTC瘤体直径、细胞核形态改变及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与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神经内分泌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 透射电镜 免疫金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鳞癌中p63表达和巨噬细胞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新 王建力 陈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54-755,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Labelledstreptravidinbiotin,LSAB)方法研究60例皮肤鳞癌(SSCC)中p63的表达和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反应,在原位观察其与SSCC增殖、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正常表皮、毛囊中p63主要表达在具有增生潜能的基底层细胞,在终末分... 采用免疫组化(Labelledstreptravidinbiotin,LSAB)方法研究60例皮肤鳞癌(SSCC)中p63的表达和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反应,在原位观察其与SSCC增殖、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正常表皮、毛囊中p63主要表达在具有增生潜能的基底层细胞,在终末分化的角质形成细胞中缺如。高分化癌中p63呈环状分布于癌巢周围,低分化癌中p63阳性细胞增多,分布紊乱。巨噬细胞规律性地分布于活跃增殖的癌巢边缘区。本文结果提示SSCC分化程度越低p63表达强,而巨噬细胞浸润的量与SSCC分化呈反相关。癌中p63的表达越高癌周巨噬细胞反应减少。在SSCC中由p63过表达的癌细胞可能是更具增殖、侵袭和间变能力的细胞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癌 P63 巨噬细胞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