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峰偏态资料的正态化及其医学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峰 陆守曾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8-23,共6页
本文提出并讨论的λ方次正态分布由变异系数θ、偏度系数r_1及峰度系数r_2唯一确定。因此对单峰偏态分布的资料可先据其CV,g_1和g_2拟合某λ方次正态分布,然后通过相应的变换(1)使其正态化。其中,位移量K由式(3)来估计。一般来说,变换... 本文提出并讨论的λ方次正态分布由变异系数θ、偏度系数r_1及峰度系数r_2唯一确定。因此对单峰偏态分布的资料可先据其CV,g_1和g_2拟合某λ方次正态分布,然后通过相应的变换(1)使其正态化。其中,位移量K由式(3)来估计。一般来说,变换的强度与g_1成反比而与g_2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态化变换 位移量 变换强度
全文增补中
神经再生素对新生大鼠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罡 王晓冬 +1 位作者 张沛云 丁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 :观察神经再生素对新生大鼠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新生 SD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切断后 ,用无菌止血海绵包裹断离的神经近侧端 ,海绵内加入神经再生素 ,术后 3、6、1 2 h用 TUNEL法在光镜下检测 L4 -L5脊髓细胞凋亡情况 ,分别以... 目的 :观察神经再生素对新生大鼠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新生 SD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切断后 ,用无菌止血海绵包裹断离的神经近侧端 ,海绵内加入神经再生素 ,术后 3、6、1 2 h用 TUNEL法在光镜下检测 L4 -L5脊髓细胞凋亡情况 ,分别以神经生长因子和生理盐水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结果 :新生大鼠在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细胞出现大量凋亡 ,神经再生素组凋亡细胞数量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减少 ( P<0 .0 1 ) ;神经再生素组与神经生长因子组之间凋亡细胞数量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素 新生大鼠 坐骨神经 脊髓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opic1808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崔学芝 顾晓松 +2 位作者 张沛云 王志刚 姚登兵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9-573,共5页
Tropic180 8基因是新近获得的一个鼠源性的cDNA .Tropic180 8基因开放阅读框架片段通过PCR方法从质粒中扩增后 ,重组入表达载体pET 2 1a中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 .用IPTG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 ,SDS PAGE并凝胶图象分析确定目的蛋白表... Tropic180 8基因是新近获得的一个鼠源性的cDNA .Tropic180 8基因开放阅读框架片段通过PCR方法从质粒中扩增后 ,重组入表达载体pET 2 1a中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 .用IPTG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 ,SDS PAGE并凝胶图象分析确定目的蛋白表达水平占细菌总蛋白的 14%以上 .表达蛋白在N端融合有 16个氨基酸 ,将表达蛋白电转移至PVDF膜 .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其N端第 17~ 2 5位氨基酸序列与Tropic180 8基因编码序列一致 .利用融合部分含T7·Tag ,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表达蛋白 ,经Westernblot检测为目的蛋白 ,加入到无血清培养的新生SD大鼠背根神经节 (DRG)中 ,观察到表达蛋白对DRG具有促进存活和促进突起生长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ic1808基因 原核表达 氨基酸序列分析 背根神经节 生物活性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对缺氧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早期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袁颖 张沛云 +3 位作者 金淑仪 陈宏山 王晓冬 陈罡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 :观察银杏内酯 (ginkgolide ,Gin)对缺氧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胎龄 14~ 16d的SD胎鼠的大脑皮层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建立缺氧神经元损伤模型。实验分为药物实验组 (Gin组 )、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 (MK ... 目的 :观察银杏内酯 (ginkgolide ,Gin)对缺氧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胎龄 14~ 16d的SD胎鼠的大脑皮层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建立缺氧神经元损伤模型。实验分为药物实验组 (Gin组 )、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 (MK 80 1) ,每组均进行有糖和无糖培养两种处理。应用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AnnexinV PE双标流式细胞仪法定量分析细胞早期凋亡。结果 :MTT结果显示 ,Gin使皮层神经元存活率明显增加 ,且有糖的缺氧组皮层神经元存活率优于无糖组 ;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 ,预先加入Gin(终浓度 37 5 μg/ml)的一组神经元的凋亡峰明显低于空白组 ,而无糖处理组凋亡峰均高于有糖处理组。结论 :银杏内酯 (37 5 μg/ml)对缺氧损伤的皮层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可拮抗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的早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培养 皮层神经元 缺氧复氧 银杏内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大脑皮质、海马结构、梨状叶和杏仁核内leptin长形受体mRNA的分布定位 被引量:4
5
作者 雷治海 王红星 +2 位作者 武枫林 丁菲 谭湘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合成了leptin长形受体 (Ob Rb)反意和正意核酸探针 ,用原位杂交法研究了 5头 2~ 3月龄母猪端脑一些结构内Ob RbmRNA的分布定位。结果表明 ,猪Ob RbmRNA分布于大脑皮质、梨状叶、海马、齿状回和杏仁核。大脑皮质和梨... 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合成了leptin长形受体 (Ob Rb)反意和正意核酸探针 ,用原位杂交法研究了 5头 2~ 3月龄母猪端脑一些结构内Ob RbmRNA的分布定位。结果表明 ,猪Ob RbmRNA分布于大脑皮质、梨状叶、海马、齿状回和杏仁核。大脑皮质和梨状叶内的Ob RbmRNA标记神经元主要位于第Ⅱ Ⅵ层 ,分子层偶见标记神经元。海马结构内的Ob RbmRNA标记神经元主要位于海马的锥体细胞层和齿状回的颗粒层 ,在海马的始层和齿状回的多形层偶见标记神经元 ,在海马的辐射层和腔隙层罕见标记细胞。实验结果弥补了猪端脑内Ob RbmRNA分布定位资料的空白 ,为理解leptin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Rb 基因表达 大脑皮质 海马结构 梨状叶 杏仁核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壳聚糖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水体中Pb^(2+)和Cd^(2+)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宇民 邵健 姚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8-41,共4页
利用自己研制的巯基壳聚糖对Pb2 +和Cd2 +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这一特性 ,建立了巯基壳聚糖分离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水体中Pb2 +和Cd2 +的新方法 ,研究了最佳吸附和脱附条件 ,该法对Pb2 +和Cd2 +的准确检测下限可达到1.00μg/L和0.... 利用自己研制的巯基壳聚糖对Pb2 +和Cd2 +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这一特性 ,建立了巯基壳聚糖分离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水体中Pb2 +和Cd2 +的新方法 ,研究了最佳吸附和脱附条件 ,该法对Pb2 +和Cd2 +的准确检测下限可达到1.00μg/L和0.050μg/L。回收率分别达到96.5 %和97.6 %。该法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壳聚糖 富集 铅离子 镉离子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天然水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分位数回归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季莘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11,共3页
目的:传统的直线回归中,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系数,要求数据的独立性、方差齐性及正态性。但医学研究中,很多资料不满足上述要求,特别是y的条件分布不是正态,或方差不为常数。这类资料显然不能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系数。... 目的:传统的直线回归中,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系数,要求数据的独立性、方差齐性及正态性。但医学研究中,很多资料不满足上述要求,特别是y的条件分布不是正态,或方差不为常数。这类资料显然不能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系数。方法:采用一种适合于当资料不满足上述方差齐性或正态性条件时的直线回归方法——百分位数回归。结果:该模型采用加权最小一乘法估计回归系数,能有效地估计给定自变量x时,因变量y的中位数、百分位数,及容许区间等。结论:当资料的方差齐性及正态性不满足时,用中位数回归估计给定x时y的中位数,用百分位数回归估计给定x时y的百分位数,由此可得相应的容许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分位数 直线回归 最小一乘法 卫生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配对t检验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佩珍 陆守曾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9-22,共4页
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比较了配对设计t检验与成组设计t检验的检验效能,并结合实例分析,提出配对t检验的应用条件。结果显示:相关系数是影响配对t检验效能的重要因素。当配对资料之正相关关系达一定程度时,配对t检验效能较成组比较者... 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比较了配对设计t检验与成组设计t检验的检验效能,并结合实例分析,提出配对t检验的应用条件。结果显示:相关系数是影响配对t检验效能的重要因素。当配对资料之正相关关系达一定程度时,配对t检验效能较成组比较者为好,且正相关系数与配对比较的优势有关;当r接近于0时,配对设计的效能趋于消失。笔者认为:进行配对设计必须有充分的依据,方可达到提高检验效能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检验 配对设计 检验效能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效益影响因素的多层次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蔡辉 倪宗瓒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7-199,共3页
目的对全国12省34个县医院的综合效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多层次分析方法,从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角度,经广义最小二乘迭代法(IGLS)估算各种参数。结果经综合效益影响因素的筛选和分析,获得各因素对综合效益的影响层次、大... 目的对全国12省34个县医院的综合效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多层次分析方法,从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角度,经广义最小二乘迭代法(IGLS)估算各种参数。结果经综合效益影响因素的筛选和分析,获得各因素对综合效益的影响层次、大小和方向等参数,同时探讨了多层次分析方法的应用条件和算法。结论医院综合效益值可在省、县等不同层次受到不同的投入与产出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模型 多因素分析 综合效益 卫生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CSP基因重组蛋白及DNA免疫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政 刘彦文 +3 位作者 史玉坤 余新炳 黄为群 季莘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4-56,共3页
本文利用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环子孢子蛋白 (PfCSP)基因DNA质粒通过不同途径、不同剂量免疫小鼠 ,观察其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并将其与相应的重组表达蛋白疫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DNA免疫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反应强度的免疫途径依次... 本文利用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环子孢子蛋白 (PfCSP)基因DNA质粒通过不同途径、不同剂量免疫小鼠 ,观察其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并将其与相应的重组表达蛋白疫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DNA免疫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反应强度的免疫途径依次为肌肉、静脉和皮下 ;宿主对DNA免疫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ELISA和Dot -ELISA检测免疫后 4周和 7周 ,DNA质粒组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滴度均显著低于相应的重组蛋白组。表明PfCSPDNA疫苗与重组表达蛋白疫苗均可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环子孢子蛋白 DNA免疫 重组表达蛋白 体液免疫应答 寄生虫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再生素对大鼠大脑皮层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星星 丁斐 +2 位作者 王林芳 王东 顾晓松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 :观察神经再生素 (NRF)作用于离体培养的SD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过程中细胞活性、基因的表达变化 ,探讨NRF促神经生长机制。方法 :SD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分离、培养于含NRFL15培养基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培养细胞生长相关蛋白 4 3(GAP 4 3... 目的 :观察神经再生素 (NRF)作用于离体培养的SD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过程中细胞活性、基因的表达变化 ,探讨NRF促神经生长机制。方法 :SD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分离、培养于含NRFL15培养基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培养细胞生长相关蛋白 4 3(GAP 4 3)、神经丝蛋白 (NF L)和锌指样蛋白 (DDP2 )基因经NRF作用后基因表达变化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2 μg/mlNRF作用于培养大脑皮层细胞为较佳使用浓度 ;NRF作用 6~ 12h ,GAP 4 3、NF L和DDP2基因表达分别上调至峰值 2 0 0 % ,15 0 % ,135 % ;NRF作用 2 4h后 ,基因表达回复至正常值 ,而细胞活力仍上调 2 3 2 %。结论 :NRF可通过上调神经生长相关基因表达 ,提高细胞活力达到促神经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素 基因表达 细胞活性 大脑皮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相关蛋白在损伤坐骨神经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学芝 王志刚 顾晓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过程中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 :取正常SD大鼠坐骨神经和离断损伤后不同时间近侧端和远侧端神经组织 ,采用Anti GAP 43抗体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GAP 43的表达变化。结果 :NC膜上 43kDa位置出现阳性... 目的 :研究大鼠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过程中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 :取正常SD大鼠坐骨神经和离断损伤后不同时间近侧端和远侧端神经组织 ,采用Anti GAP 43抗体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GAP 43的表达变化。结果 :NC膜上 43kDa位置出现阳性反应条带 ,在正常坐骨神经中反应微弱 ,损伤后明显加强 ,随损伤时间延长 ,神经近侧端的反应无明显改变 ,神经远侧端的反应逐渐加强 ,以第 3周为最强 ,之后逐渐减弱。结论 :GAP 43在正常坐骨神经中低表达 ,损伤后近侧端与远侧端表达均增加 ,远侧端的表达增加以第 3周为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相关蛋白 坐骨神经损伤 WesterBlot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优势比的几种可信区间估计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金马 陈峰 蓝绍颖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优势比 可信区间估计方法 比较 直接计算概率法 Woolf法 Cornfiel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回归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主成分回归分析。该法在自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时,对原资料的主成分作回归分析,以消除回归系数中可能出现的不合理符号。并举例说明。
关键词 回归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二项分布模型在传染病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荀鹏程 顾海雁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0,54,共3页
关键词 链二项分布模型 传染病 资料分析中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计量样本间比较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水平 陆守曾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30,共5页
本文从实用角度出发,利用Monte Carlo方法抽样,以各种检验方法之效能和误差为观察指标,通过162000次模拟实验,对比较两个计量资料常用的10种检验方法进行了态性、方差比、平均数差及样本含量变化的敏感性和稳健性研究。
关键词 检验效能 稳健性 偏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量分析法测定酱制品中乙醇含量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宇民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29-30,13,共3页
采用普通的容量分析法测定酱制品中乙醇含量,无需任何仪器且简单,快速准确,标准偏差SD_6=7.5×10”(-4),平均回收率达101.1%,此方法适合于在广大的小型酿造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酱制品 乙醇 测定 容量分析法 酱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CSP抗原细胞免疫应答IL-2和IFN-γ的体外诱生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政 刘彦文 +3 位作者 黄为群 季莘 史玉坤 余新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2-34,共3页
本实验利用恶性疟原虫FCC1/HN株CSP抗原基因在真核细胞(HeLa)中高效表达,将纯化的表达蛋白作为候选疫苗免疫小鼠,并通过体外诱生检测小鼠脾细胞白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显示经疫苗免疫后的BALB/C小鼠脾细... 本实验利用恶性疟原虫FCC1/HN株CSP抗原基因在真核细胞(HeLa)中高效表达,将纯化的表达蛋白作为候选疫苗免疫小鼠,并通过体外诱生检测小鼠脾细胞白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显示经疫苗免疫后的BALB/C小鼠脾细胞体外经特异性刺激后产生的IL-2和IFN-γ水平有显著提高。与我们前期研究结果比较,表明对该疫苗特异性的IL-2、IFN-γ的产生与淋巴细胞增殖以及NK细胞活性增高有明显的相关性;该疫苗对T细胞有一定的刺激能力,可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子 环子孢子抗原 IL-2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不完全配伍组试验的简便分析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文介绍了平衡不完全配伍组(BIB)试验的线性模型解法。该法基于方差分析中的回归方法,对各处理总和进行调整,以消除区组的干扰。该法与Fisher解法等价,但简便易行。
关键词 配伍 处理 消除 方差分析 区组 干扰 线性模型 回归方法 平衡 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作用对周期型马来丝虫微丝蚴化学元素含量的影响
20
作者 方政 史玉坤 +2 位作者 黄为群 季莘 李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细胞毒作用对周期型马来丝虫微丝蚴 (mf)化学元素含量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宿主体内杀伤虫体的机制。方法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细胞毒作用前后的周期型马来丝虫mf7种微量元素和 2种常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目的 通过观察细胞毒作用对周期型马来丝虫微丝蚴 (mf)化学元素含量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宿主体内杀伤虫体的机制。方法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细胞毒作用前后的周期型马来丝虫mf7种微量元素和 2种常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所测的周期型马来丝虫mf7种微量元素中铁 (Fe)含量最高 ;镉 (Cd)含量最低。常量元素钙 (Ca)高于镁(Mg)。经细胞毒作用后虫体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含量均有所下降 ,尤其是微量元素中的铁 (Fe)、铜 (Cu)、锰 (Mn)、铬 (Cr)、镉 (Cd)铝 (Al)和常量元素中的镁 (Mg)下降显著 (P <0 0 1 )。结论 经细胞毒作用后虫体内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大量丢失 ,造成其营养代谢和生理功能的障碍 ,可能是宿主体内杀伤丝虫m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作用 马来丝虫 微丝蚴 化学元素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