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大肠杆菌补救途径合成2′-岩藻糖基乳糖的分子克隆和产物合成分析
1
作者 李娜 徐铮 +4 位作者 韩子钰 徐虹 李古月 夏洪志 牛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8,共8页
2′-岩藻糖基乳糖作为人乳寡糖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对婴幼儿健康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是极具应用价值的母乳概念配方奶粉添加剂。该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选定幽门螺杆菌来源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fucT2与脆... 2′-岩藻糖基乳糖作为人乳寡糖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对婴幼儿健康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是极具应用价值的母乳概念配方奶粉添加剂。该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选定幽门螺杆菌来源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fucT2与脆弱拟杆菌来源的L-岩藻糖激酶基因fkp共表达,构建了2′-FL的补救合成途径。对乳糖转运蛋白LacY以及2′-FL运出蛋白伯氏耶尔森氏菌来源的糖转运蛋白Tpyb或大肠杆菌来源的糖转运蛋白SetA适量过表达,大幅增加了胞外产物浓度。比较BL21(DE3)、C41(DE3)、JM109(DE3)这3种菌株的2′-FL合成能力,得到了基于JM109(DE3)的2′-FL最终合成菌株J2-V8。通过发酵条件优化,在摇瓶中48 h得到2′-FL的胞外质量浓度为2.67 g/L,较初始菌株提高了5倍,转化率为0.82 mol/mol岩藻糖,以上结果为2′-FL的生物制备技术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寡糖 2′-岩藻糖基乳糖 补救途径 微生物细胞工厂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烯甲萘醌合成过程中关键蛋白的定位分析
2
作者 陈奇 张智航 +5 位作者 夏洪志 孙怡 金柯 吕雪芹 崔世修 刘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2,共5页
七烯甲萘醌作为维生素K 2的重要亚型,在细胞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在氧化磷酸化的过程中起到电子载体的作用。作为七烯甲萘醌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1,4-二羟基-2-萘甲酸异戊二烯基转移酶(1,4-dihydroxy-2-naphthoic acid prenyltransferas... 七烯甲萘醌作为维生素K 2的重要亚型,在细胞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在氧化磷酸化的过程中起到电子载体的作用。作为七烯甲萘醌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1,4-二羟基-2-萘甲酸异戊二烯基转移酶(1,4-dihydroxy-2-naphthoic acid prenyltransferase,MenA)和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MenH)目前研究较少,其在细胞中的分布还未被研究,这也限制了七烯甲萘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该研究重点关注MenA和MenH在细胞内的分布问题,首先构建MenA、MenH和eGFP的融合蛋白,利用荧光定位的方法确定MenA和MenH在细胞中的定位。然后,使用表面活性剂Triton-100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发现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七烯甲萘醌的合成受到明显抑制。该研究表明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是七烯甲萘醌合成的前提条件,并且揭示了七烯甲萘醌是在细胞膜上直接被合成,不是被转运到细胞膜中。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索七烯甲萘醌合成机制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烯甲萘醌 枯草芽孢杆菌 MENA MenH 细胞膜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与葡萄糖双碳源共利用提高七烯甲茶醒的合成
3
作者 夏洪志 《上海轻工业》 2022年第4期49-53,共5页
七烯甲茶醒(Menaquinone-7,MK-7)是维生素K2中重要的一种亚型,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MK-7主要通过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黄豆制备,存在MK-7生物合成效率低、发酵周期长等问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如何通过增强M... 七烯甲茶醒(Menaquinone-7,MK-7)是维生素K2中重要的一种亚型,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MK-7主要通过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黄豆制备,存在MK-7生物合成效率低、发酵周期长等问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如何通过增强MK-7合成途径,并探索限制MK-7产量的因素,获得一株高效合成MK-7的重组菌株成为一项函待解决的问题。研究构建了一株甘油和葡萄糖共利用的菌株,使MK-7的合成效率明显提升。通过组成型启动子表达利用甘油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解除碳阻過对甘油代谢的影响,并通过不同强度的启动子确定关键基因glpK的最佳表达水平。敲除基因pgi,使甘油合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葡萄糖合成赤藓糖-4-磷酸,进一步强化分支酸途径中关键aroA和aroK促进分支酸的合成。利用强启动子促进基因menF和menB的表达,提高MK-7的合成。通过15-L生物反应器发酵验证MK-7的合成,产量最终达到563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七烯甲茶醒 甘油 葡萄糖 共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2)单独及与钙剂联合使用对斑马鱼骨骼健康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怡 夏洪志 +4 位作者 牛堃 李江波 朱宇雷 李古月 尹忠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27,共8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K_(2)单独使用及与钙剂联合使用对斑马鱼骨骼健康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转基因Tg系健康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利用泼尼松龙诱导骨质疏松斑马鱼模型,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以斑马鱼成骨细胞荧光面积和荧光密度为指标,评... 目的:研究维生素K_(2)单独使用及与钙剂联合使用对斑马鱼骨骼健康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转基因Tg系健康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利用泼尼松龙诱导骨质疏松斑马鱼模型,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以斑马鱼成骨细胞荧光面积和荧光密度为指标,评价药物处理后斑马鱼骨骼发育情况,并采用Real-time q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在5~20μg/mL的实验安全剂量范围内,维生素K_(2)及与D_(3)和钙剂联合使用,均能显著改善由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成骨细胞荧光面积和荧光密度的降低(P<0.05);维生素K_(2)通过促进成骨细胞生成相关的alp、bmp2a和bmp4基因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生成相关的opg、rank1、trap、ctsk基因的表达以及抑制细胞外基质中骨钙化相关基因vdrb、sparc、colla2表达从而发挥功效。结论:维生素K_(2)通过促进成骨细胞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中骨钙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改善斑马鱼骨骼健康的作用,其与钙剂联合给药,可提升其改善骨骼健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_(2) 斑马鱼 骨质疏松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模型评价磷脂酰丝氨酸对记忆力及认知力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洪志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磷脂酰丝氨酸(PS)对东莨菪碱所致的记忆力及认知力损伤是否有改善作用。采用成年斑马鱼做为试验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东莨菪碱模型组、多奈哌齐阳性药组及三个浓度(1、3、9 mg/L)的PS共处理组,药物干预培养6天,第7天...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磷脂酰丝氨酸(PS)对东莨菪碱所致的记忆力及认知力损伤是否有改善作用。采用成年斑马鱼做为试验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东莨菪碱模型组、多奈哌齐阳性药组及三个浓度(1、3、9 mg/L)的PS共处理组,药物干预培养6天,第7天时,记录斑马鱼行为学变化,检测学习记忆相关基因与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东莨菪碱模型组斑马鱼主要表现出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力丧失的行为现象,且各基因表达出现异常。与东莨菪碱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与三个浓度的PS共处理组的斑马鱼记忆力和认知力得到一定恢复,且各基因表达趋于正常。因此,浓度为1、3和9 mg/L的PS对东莨菪碱所致斑马鱼记忆力和认知力的损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丝氨酸 东莨菪碱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改善抑郁和睡眠作用及机制
6
作者 牛堃 《上海轻工业》 2024年第5期198-201,共4页
文章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了γ-氨基丁酸(GABA)对抑郁和睡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试验采用成熟6月龄成年野生型AB系斑马鱼,利用利血平诱导的抑郁模型,以运动时间、距离等为评价指标,评价GABA的情绪舒缓作用,并利用Real-time qPCR检测鱼脑... 文章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了γ-氨基丁酸(GABA)对抑郁和睡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试验采用成熟6月龄成年野生型AB系斑马鱼,利用利血平诱导的抑郁模型,以运动时间、距离等为评价指标,评价GABA的情绪舒缓作用,并利用Real-time qPCR检测鱼脑内与抑郁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同时,选用受精后5 d的野生型AB系斑马鱼,利用咖啡因诱导失眠模型,以觉醒活动时间和游动距离为指标,评价GABA的睡眠改善作用,检测斑马鱼体内睡眠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GABA在质量浓度为15 mg/L时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中的mr、pomc、prl和crhb抑郁相关基因,改善利血平诱导的斑马鱼抑郁状况。在50~2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GABA能显著缩短斑马鱼幼鱼的觉醒活动时间,减少觉醒游动总距离,显著下调gabra1、gabrg2、grin2aa、grm6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mtnr1表达水平。同时,GABA通过调节HPA轴抑郁相关基因以及睡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可改善斑马鱼的抑郁和睡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斑马鱼 改善抑郁 改善睡眠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食品原料L-茶氨酸与γ-氨基丁酸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帅玉英 顾钦青 +2 位作者 吴晓花 孙怡 李江波 《食品与药品》 CAS 2016年第6期432-436,共5页
L-茶氨酸与γ-氨基丁酸皆具有降血压、提高记忆力、改善睡眠等多种生理功能,且被卫生部批准为新食品原料,在食品、保健和医疗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就两者在代谢途径、功能、法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功能食品的开发... L-茶氨酸与γ-氨基丁酸皆具有降血压、提高记忆力、改善睡眠等多种生理功能,且被卫生部批准为新食品原料,在食品、保健和医疗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就两者在代谢途径、功能、法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茶氨酸 Γ-氨基丁酸 功能 区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的储存稳定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巧 帅玉英 +3 位作者 张涛 江波 缪铭 沐万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共5页
为提高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D-tagatose 3-epimeriase,DTE)粗酶液的储存稳定性,在其粗酶液中添加防腐剂以及糖类、盐类、多元醇类与蛋白质等稳定剂。通过单因子研究与正交实验,研究了它们对酶液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3%尼泊金... 为提高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D-tagatose 3-epimeriase,DTE)粗酶液的储存稳定性,在其粗酶液中添加防腐剂以及糖类、盐类、多元醇类与蛋白质等稳定剂。通过单因子研究与正交实验,研究了它们对酶液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3%尼泊金甲酯(methylparaben,Met)有较佳的防腐效果,且能显著降低酶液的失活速率;果糖、肌醇、Mg SO4是DTE良好的稳定剂,其组合2 mmol/L Mg SO4,6%果糖,4%肌醇为最优的复合稳定剂;将加有0.3%Met和复合稳定剂的粗酶液在25℃下保存,粗酶失活半衰期为62 d,而仅加防腐剂Met的半衰期为25 d,空白酶液仅2 d。因此,复合稳定剂与防腐剂Me的联合使用能较好地提高DTE粗酶液的储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 储存稳定性 半衰期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肠球菌SK32.001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9
作者 刘昕 帅玉英 +3 位作者 张涛 江波 缪铭 沐万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5-169,共5页
对Enterococcus faecalis SK32.001所产的精氨酸脱亚胺酶(ADI)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细胞破碎,硫酸铵沉淀,Hi Prep Q FF 16/10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等纯化方法获得电泳纯精氨酸脱亚胺酶,分... 对Enterococcus faecalis SK32.001所产的精氨酸脱亚胺酶(ADI)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细胞破碎,硫酸铵沉淀,Hi Prep Q FF 16/10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等纯化方法获得电泳纯精氨酸脱亚胺酶,分子量约为42ku,催化最适温度和p H分别为50℃和6.5,在30~40℃和p H5.5~7.5时较稳定。不同浓度的Zn2+对酶活性影响较大。1mmol/L的Zn^2+和10mmol/L的Co^2+、Ca^2+、Mg^2+对酶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10mmol/L的Cu^2+对酶的抑制作用最强。精氨酸脱亚胺酶在最适反应条件测定其米氏常数为1.33mmol/L,最大反应速度为2.41μmo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SK32.001 精氨酸脱亚胺酶(ADI) 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量甜味剂D-阿洛酮糖的生产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帅玉英 孙怡 +3 位作者 吴晓花 顾钦青 沈宇峰 李佶松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9-163,共5页
随着健康饮食文化的发展,人们非常关注所摄入的食品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因此对于甜味剂的研究,积极寻找低热量功能性甜味剂势在必行。D-阿洛酮糖是一种天然的低热量功能甜味剂,它天然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含量极少,且能量低,并具有降血糖、... 随着健康饮食文化的发展,人们非常关注所摄入的食品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因此对于甜味剂的研究,积极寻找低热量功能性甜味剂势在必行。D-阿洛酮糖是一种天然的低热量功能甜味剂,它天然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含量极少,且能量低,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神经保护等生理功效。在食品、保健和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是近年来功能甜味剂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关于D-阿洛酮糖的生产应用的报道较少,本文主要综述了D-阿洛酮糖的功能和应用、国内外D-阿洛酮糖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发展动向,D-阿洛酮糖的安全性,以及国内外相关允许添加的法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 功能 生产应用 法规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配料L-茶氨酸的生产应用与法规情况简介 被引量:5
11
作者 帅玉英 沈宇峰 +1 位作者 黄海娟 李佶松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1-185,共5页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之久,L-茶氨酸(L-Theanine)作为茶叶中特有的游离氨基酸,使人们在饮茶时享受到一种放松、旷怡身心的感觉。此外,茶氨酸还具有抗抑郁、降血压、提高学习能力、抗疲劳、免疫等作用。L-茶氨酸是一种安全、无毒...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之久,L-茶氨酸(L-Theanine)作为茶叶中特有的游离氨基酸,使人们在饮茶时享受到一种放松、旷怡身心的感觉。此外,茶氨酸还具有抗抑郁、降血压、提高学习能力、抗疲劳、免疫等作用。L-茶氨酸是一种安全、无毒、集多种生理功能于一身的功能因子,且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能在维持和增进国民健康上做出一定的贡献,因此它在国外市场上已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工业上生产茶氨酸的方法主要有茶愈伤组织培养法、茶叶提取法、化学合成法以及微生物酶法等。关于茶氨酸的功能和合成的报道已屡见不鲜,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生产茶氨酸的厂家和世界茶氨酸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发展动向,以及茶氨酸的安全性及其在国内外相关允许添加的法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氨酸 功能 生产应用 法规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果糖酐Ⅲ的生理功能及制备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怡 帅玉英 +3 位作者 黄海娟 吴晓花 李佶松 沈宇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90,共6页
双果糖酐Ⅲ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天然功能性甜味剂,具有能量值较低,在消化系统不被消化,防止龋齿,促进人体吸收矿物质,增进有益菌群生长繁殖,降低胆固醇,防治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生理功能,可以应用到焙烤食品、饮料、糖果中,还可用... 双果糖酐Ⅲ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天然功能性甜味剂,具有能量值较低,在消化系统不被消化,防止龋齿,促进人体吸收矿物质,增进有益菌群生长繁殖,降低胆固醇,防治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生理功能,可以应用到焙烤食品、饮料、糖果中,还可用于低能量食品及糖尿病人食品中。目前制备方法主要采用生物催化法,该方法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转化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的优点。日本甜菜制药株式会社和日本Fancl公司已经实现双果糖酐Ⅲ的工业化生产,国内还处于研究阶段。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双果糖酐Ⅲ产品主要是日本Fancl公司的促进矿物质吸收的保健食品。本文主要介绍了双果糖酐Ⅲ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制备方法以及国内外的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果糖酐Ⅲ 生理功能 制备 发展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