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骨骼图神经网络的人体行为识别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悦晗 陈俊杰 李洪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7,共14页
基于骨骼图神经网络的人体行为识别凭借其简洁性和鲁棒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图数据对于处理人体骨骼信息有天然的优势,逐渐成为行为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行为识别这个宽泛的基本概念入手,进一步引入用骨骼图神经网络进行的人体行... 基于骨骼图神经网络的人体行为识别凭借其简洁性和鲁棒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图数据对于处理人体骨骼信息有天然的优势,逐渐成为行为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行为识别这个宽泛的基本概念入手,进一步引入用骨骼图神经网络进行的人体行为识别任务,分别从4个方面对近些年基于骨骼图神经网络的人体行为识别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介绍了图结构构造拓扑图的不同方法分类、行为识别模型中的常用机制、目前常用的数据集及评价指标与目前主流方法的比较。最后,针对目前的研究状况对基于骨骼图神经网络的人体行为识别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并立足于研究现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深度学习 图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谱感知中的K-D树KNN-SVM算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蒋礼君 张晓格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6期7-13,共7页
传统的特征值检测法需要计算信号检测统计量和检测阈值,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需要运用不同的特征提取算法来提取信号特征,却难以找到合适的特征提取算法。基于此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特征向量的K-D树KNN-SVM联合分类器算法。该算法相... 传统的特征值检测法需要计算信号检测统计量和检测阈值,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需要运用不同的特征提取算法来提取信号特征,却难以找到合适的特征提取算法。基于此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特征向量的K-D树KNN-SVM联合分类器算法。该算法相比传统的特征值检测法,无需计算检测统计量和检测阈值,且在KNN部分将训练样本排列成K-D树结构,可以大大减少KNN部分的冗余计算,使得支持向量机在分类超平面模糊时,加快K近邻算法的搜索速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选定最佳参数的K-D树KNN-SVM联合分类器中,相比KNN或SVM频谱感知算法,其检测性能明显提高,且检测效率也比KNN-SVM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分类器 频谱感知 认知无线电 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 冗余计算 K-D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能感知的核心网控制面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俊杰 李洪均 曹张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82-1787,共6页
针对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环境下核心网控制面资源分配问题,提出性能感知的资源分配算法.基于排队网络理论建立核心网控制面性能评估模型,推导出信令流程平均响应时间的近似表达式.为了确定核心网控制面虚拟网络功能(VNF)实例的最优配置... 针对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环境下核心网控制面资源分配问题,提出性能感知的资源分配算法.基于排队网络理论建立核心网控制面性能评估模型,推导出信令流程平均响应时间的近似表达式.为了确定核心网控制面虚拟网络功能(VNF)实例的最优配置数量,综合考虑处理性能和VNF实例部署成本,建立核心网控制面资源分配多目标优化模型,并提出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性能评估模型误差在10%以内,优于Jackson排队网络模型;与NSGA-II和HaD-MOEA相比,所提算法获得的近似Pareto前沿收敛性和多样性更好,更逼近真实Pareto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网 资源分配 排队网络 多目标优化 拥挤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路耦合的LFBGA封装电热联合仿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蔡燕 王楚越 +1 位作者 宗烜逸 宣慧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8-152,共5页
目前的薄型细间距球栅阵列(low-profile fine-pitch ball grid array,LFBGA)封装电热联合仿真方法较少考虑电路芯片本身材料的散热能力,因此存在准确性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场路耦合的LFBGA封装电热联合仿... 目前的薄型细间距球栅阵列(low-profile fine-pitch ball grid array,LFBGA)封装电热联合仿真方法较少考虑电路芯片本身材料的散热能力,因此存在准确性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场路耦合的LFBGA封装电热联合仿真方法。该方法建立了LFBGA封装热阻模型,考虑了电流和电压的热能转换以及芯片材料本身的散热能力,并使用场路耦合计算了电热联合芯片散热关系式。此外,该方法还设置了功率取值范围,确保仿真的精确性。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在电压和电流计算中均高于现有的两种方法。因此,基于场路耦合的LFBGA封装电热联合仿真分析方法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路耦合 LFBGA封装 电热联合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Benders分解的5G核心网用户面动态部署算法
5
作者 陈俊杰 李洪均 朱晓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5-631,共7页
为了应对5G网络时变的数据流量负载,同时满足5G低时延业务需求,提出基于Benders分解的用户面功能(UPF)部署与流量调度多阶段规划算法,以实现边缘网络环境下5G核心网用户面的动态部署.以最小化边缘服务器能耗、UPF部署成本及用户面数据... 为了应对5G网络时变的数据流量负载,同时满足5G低时延业务需求,提出基于Benders分解的用户面功能(UPF)部署与流量调度多阶段规划算法,以实现边缘网络环境下5G核心网用户面的动态部署.以最小化边缘服务器能耗、UPF部署成本及用户面数据时延为目标,考虑部署决策的延迟影响,建立UPF部署和流量调度多阶段规划模型.用Benders分解算法,将模型分解为UPF部署主问题和一系列流量调度子问题,交替迭代求解主问题和子问题,以获得最优的UPF部署和流量调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保证求解精度的同时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与逐阶段求解方法和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的启发式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分别节省了10.4%和5.1%的总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网 用户面功能(UPF)部署 能耗 时延 Benders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题模型的微博评论方面观点褒贬态度挖掘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茜 张士兵 +1 位作者 任福继 张晓格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123,140,共9页
在新浪微博中,原创微博下存在着很多用户评论。这些评论能反映原创微博的内容,用户的态度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话题。因此,对这些评论进行细粒度信息的提取与褒贬态度的分类很有必要。基于上述原因,该文首先提出与原创无关的评论判别方法... 在新浪微博中,原创微博下存在着很多用户评论。这些评论能反映原创微博的内容,用户的态度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话题。因此,对这些评论进行细粒度信息的提取与褒贬态度的分类很有必要。基于上述原因,该文首先提出与原创无关的评论判别方法,通过三个相似度方法得到原创微博与评论之间的相关度,从而判断评论对象是否为原创微博。其次,提出一种用于评论集褒贬态度和方面观点挖掘的新模型,该模型在LDA中加入了表情符号层与文本情感层,实现评论集方面和褒贬态度的同步检测。实验表明:表情符号情感层的融入能提高新模型褒贬态度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模型 方面观点 褒贬态度 用户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的大型智能表面在毫米波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齐月月 孙强 +3 位作者 钱盼盼 居金娟 周晖 徐晨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4,共7页
大型智能表面(Large Intelligent Surface,LIS)协助毫米波通信已经成为一种提高覆盖率和吞吐量的极具潜力的技术。为了设计LIS系统的反射波束,通常需要获取完美的级联信道状态信息。然而,由于LIS具有高维级联信道和大量无源反射元件,估... 大型智能表面(Large Intelligent Surface,LIS)协助毫米波通信已经成为一种提高覆盖率和吞吐量的极具潜力的技术。为了设计LIS系统的反射波束,通常需要获取完美的级联信道状态信息。然而,由于LIS具有高维级联信道和大量无源反射元件,估计其级联信道状态信息一直是LIS的挑战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Residual Neural Network,ResNet)的LIS反射波束设计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有源(连接LIS控制器的基带)和无源元件混合的LIS框架,只需要估计少量有源元件的信道状态信息便可以借助ResNet训练的网络模型预测最佳发射波束。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出的ResNet网络可以减少训练开销,提升可实现速率,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智能表面 毫米波通信 波束赋形 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空气质量预报系统构建 被引量:9
8
作者 徐爱兰 张再峰 +3 位作者 孙强 朱晏民 彭小燕 於香湘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5,共7页
针对现有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存在预报精度低、人工经验辅助、适用范围单一等问题,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在分析数据内在特征方面表现出的优异性能,结合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实现方案。通过对多源数据集的实... 针对现有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存在预报精度低、人工经验辅助、适用范围单一等问题,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在分析数据内在特征方面表现出的优异性能,结合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实现方案。通过对多源数据集的实时制作更新、分析空气质量演变的时空特性、定义和拟合深度学习模型并部署于服务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最终实现了空气质量的多尺度、高精度实时预报服务和预报结果可视化服务。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具有更高的预报精度和更优良的应用效果,可提高预报效率,为空气质量预报服务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预报 深度学习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