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师资培养新模式促进非遗传承新发展——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珠心算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张建 《珠算与珠心算》 2024年第2期19-21,共3页
一、项目背景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底蕴,孕育出众多优秀传统文化,源源不断地为人民带来宝贵精神财富。珠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2013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一、项目背景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底蕴,孕育出众多优秀传统文化,源源不断地为人民带来宝贵精神财富。珠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2013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珠算,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灿烂中华文化的见证和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心算教育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培养新模式 五大发明 宝贵精神财富 项目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檀大算盘
2
作者 《珠算与珠心算》 2025年第1期56-56,共1页
东汉数学家徐岳在《数术记遗》中最早记载了“珠算”一词:“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晋代崔豹在《古今注》中首次对“紫檀”进行了描述:“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其后千余年的漫漫历程中,“珠算”与“紫檀”在华夏大地上... 东汉数学家徐岳在《数术记遗》中最早记载了“珠算”一词:“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晋代崔豹在《古今注》中首次对“紫檀”进行了描述:“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其后千余年的漫漫历程中,“珠算”与“紫檀”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珠算文化和浸润着典雅、尊贵之气的中国紫檀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数学家徐岳 数术记遗 古今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挖掘非遗内涵 探索传统文化未来——以中国珠算为例
3
作者 王丹丹 《珠算与珠心算》 2025年第2期29-32,共4页
珠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计算方法,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中国珠算受到极大冲击。中国珠算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文化的保护工作不仅是对其物质载体的保存,更为重要的是对... 珠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计算方法,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中国珠算受到极大冲击。中国珠算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文化的保护工作不仅是对其物质载体的保存,更为重要的是对其技能、内涵的活态传承。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作为掌握着珠算文物资料和相关专业人才的机构,探索对其内涵科学挖掘方式,向大众展示其经典形式,同时与新时代的要求结合,探索传统文化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算 珠心算 非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人类非遗守得住、活起来、传下去——中国算盘传承保护的相关研究
4
作者 王海明 《珠算与珠心算》 2022年第5期37-45,共9页
(接续)2.传神——绘画中的算盘文化算盘入画亦传神。绘画是一种用线条和色彩塑造静态视觉形象的艺术形式。古往今来,在许多绘画作品中不乏算盘的身影,它们有的突出表现当时的市井生活,有的重点反映了时代风貌,有的巧妙寄托了人生哲学,... (接续)2.传神——绘画中的算盘文化算盘入画亦传神。绘画是一种用线条和色彩塑造静态视觉形象的艺术形式。古往今来,在许多绘画作品中不乏算盘的身影,它们有的突出表现当时的市井生活,有的重点反映了时代风貌,有的巧妙寄托了人生哲学,由此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绘画中的算盘文化。(1)国画丹青宋元时期的中国传统国画中,就已经出现了算盘的身影,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绘有算盘图,南宋画家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中也绘有一把算盘,还有元代画家王振鹏绘制的《乾坤一担图》,在货郎担上插着一把小小的算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坤一担图 《清明上河图》 算盘 市井生活 王振鹏 刘松年 张择端 时代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力二十大,打响新时代珠算事业发展的大算盘
5
作者 王海明 《珠算与珠心算》 2023年第1期10-1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吹响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前进号角。中国珠算博物馆以保护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吹响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前进号角。中国珠算博物馆以保护与传承中国珠算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唤醒民族文化记忆,塑造民族认同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道路上,我们将继续承担起保护与传承中国珠算的责任,借力二十大,打响珠算事业发展的大算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珠算 全国代表大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算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强国建设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认同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人类非遗守得住、活起来、传下去——中国算盘传承保护的相关研究
6
作者 王海明 《珠算与珠心算》 2022年第4期48-56,共9页
算盘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创造,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保护中国算盘、传承算盘文化,我们任重道远。一、传承保护中国算盘,意义深远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 算盘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创造,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保护中国算盘、传承算盘文化,我们任重道远。一、传承保护中国算盘,意义深远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议》是这样评价中国珠算的:“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运算方法。它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象征,也是一种实用工具。这种工具经世代传承,一直适用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多重的社会文化功能,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珠算 运算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社会文化功能 算盘 传承保护 世代传承 实用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堂别开生面的珠心算网络研讨课
7
作者 司马军辉 张建 《珠算与珠心算》 2017年第3期40-45,共6页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与江苏省珠算协会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小学珠心算教育实验的工作要求,组织全省珠心算教师相继开展了理论研究、课堂教学观摩以及教学研讨与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珠心算教育教学研究...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与江苏省珠算协会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小学珠心算教育实验的工作要求,组织全省珠心算教师相继开展了理论研究、课堂教学观摩以及教学研讨与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珠心算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前不久,全省120多所实验学校的珠心算骨干教师紧紧围绕"实拨、空拨、看拨、想拨在教学中的运用"这一主题,在"江苏省珠心算网络研讨群"中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与交流,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教学中的若干实际问题,并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心算教育 研讨课 网络 教学研究活动 教学研究室 省教育厅 珠算协会 教育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起承转合”中追求珠心算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对李晓娟老师珠心算课堂教学评析
8
作者 王海明 《珠算与珠心算》 2021年第4期30-32,共3页
教学效率最大化一直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作为以帮助学生形成珠心算能力为主的数学珠心算课堂更是如此。今天,我就以扬中市外国语小学李晓娟老师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与不退位减”这节课为例,从起得扎实、承得有力、转得... 教学效率最大化一直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作为以帮助学生形成珠心算能力为主的数学珠心算课堂更是如此。今天,我就以扬中市外国语小学李晓娟老师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与不退位减”这节课为例,从起得扎实、承得有力、转得自然、合得精准四个方面,与大家谈谈如何在“起承转合”中追求珠心算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心算 起承转合 效率最大化 课堂教学效率 退位 扬中市 两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心算练习攻略例谈
9
作者 张建 《珠算与珠心算》 2021年第4期22-23,共2页
太极拳《阴阳诀》中有云:“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求。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讲太极拳中的动静、虚实、快慢、轻重等互相依存却又互相制约,同存一体... 太极拳《阴阳诀》中有云:“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求。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讲太极拳中的动静、虚实、快慢、轻重等互相依存却又互相制约,同存一体,相互转化。这与我们练习珠心算时所需的技法、技巧,以及终极目标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心算 太极拳 太极阴阳 虚实 互相制约 互相依存 动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