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车辆耐碰撞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
作者 雷成 肖守讷 +1 位作者 罗世辉 张志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40,共10页
对轨道车辆耐碰撞性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列车碰撞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耐撞性车辆设计及评价标准进行论述。研究表明:我国在轨道车辆耐碰撞安全性技术研究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在列车碰撞响应与车体结构... 对轨道车辆耐碰撞性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列车碰撞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耐撞性车辆设计及评价标准进行论述。研究表明:我国在轨道车辆耐碰撞安全性技术研究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在列车碰撞响应与车体结构安全性关系、列车碰撞试验标准和试验设备、列车碰撞后脱轨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亟待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列车碰撞安全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耐碰撞性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乘员碰撞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志新 肖守讷 +1 位作者 阳光武 朱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32,共9页
基于欧洲列车耐撞性评价标准EN15227,分析某8辆编组高速列车3种典型的碰撞工况。借鉴汽车领域乘员安全评价方法,评估高速列车乘员在3种碰撞工况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3种典型碰撞工况下乘员是安全的。借鉴美国通勤列车座椅标准和美国校... 基于欧洲列车耐撞性评价标准EN15227,分析某8辆编组高速列车3种典型的碰撞工况。借鉴汽车领域乘员安全评价方法,评估高速列车乘员在3种碰撞工况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3种典型碰撞工况下乘员是安全的。借鉴美国通勤列车座椅标准和美国校车座椅设置及碰撞保护标准,研究座椅间距、椅背刚度、安全带等对高速列车乘员碰撞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座椅间距太大或太小对乘员安全性均不利;而较小的椅背刚度对乘员二次碰撞有一定保护作用;安全带可大幅降低乘员二次碰撞危险性,建议在高速列车座椅上使用安全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碰撞 有限元分析 二次碰撞 高速列车 安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接触变形模型对简支梁多次弹塑性撞击模拟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中华 尹晓春 唐亮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9-744,共6页
针对钝圆柱头刚性质量水平撞击理想弹塑性简支梁问题,比较分析了3种典型的局部接触变形模型,即弹塑性剪切变形(EPS)模型、Johnson钝楔压入(B I)模型和单轴压缩(UC)模型对可能出现的多次弹塑性撞击现象的模拟结果的影响。通过引入多次撞... 针对钝圆柱头刚性质量水平撞击理想弹塑性简支梁问题,比较分析了3种典型的局部接触变形模型,即弹塑性剪切变形(EPS)模型、Johnson钝楔压入(B I)模型和单轴压缩(UC)模型对可能出现的多次弹塑性撞击现象的模拟结果的影响。通过引入多次撞击和分离条件,将3种模型加以推广,并结合有限差分法,提出了求解多次弹塑性撞击问题的方法。通过对算例的比较可知,3种模型均可推广用于多次弹塑性撞击现象的模拟,它们对撞击力的模拟结果有差别,对撞击区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等多次弹塑性撞击的分布特征的模拟结果则完全一致,对梁中端位移、刚性质量速度和梁上的应力等弹塑性撞击动力响应的模拟结果也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模型 简支梁 多次碰撞 接触力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