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谯区森林资源现状及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
作者 田雯 王新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9S期68-69,73,共3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对南谯区森林资源现状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剖析,提出发展对策,为更好地满足人类对森林的生产生活多样性需求,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保障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林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锥栗良种在安徽滁州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王懿君 杨旭涛 +2 位作者 戴晓超 张宇 刘刚 《落叶果树》 2025年第1期58-61,共4页
为总结锥栗在安徽滁州的引种推广效果,对安徽省南谯区引种的早香栗、YLZ 1号、YLZ 2号、YLZ 24号、YLZ 26号5个锥栗品种生长、结实状况以及生物学特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引种的5个锥栗良种均生长良好,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抗逆... 为总结锥栗在安徽滁州的引种推广效果,对安徽省南谯区引种的早香栗、YLZ 1号、YLZ 2号、YLZ 24号、YLZ 26号5个锥栗品种生长、结实状况以及生物学特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引种的5个锥栗良种均生长良好,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嫁接苗栽植第2年即有少量坐果,第3年95%以上结果,平均株产0.9~1.3 kg。5个品种成熟期从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跨度约50 d,果肉细嫩香甜,品质优良,在滁州及周边相似地区有较大的种植潜力。介绍了锥栗的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栗 优良品种 引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谯区苗木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新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9期121-122,共2页
通过对南谯区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指导南谯区苗木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苗木产业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安徽滁州 南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东地区麻栎苗期主要虫害的危害特征及防治技术
4
作者 刘刚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1期78-81,共4页
麻栎作为皖东地区主要的乡土落叶阔叶树种,其苗期发生的虫害较多。根据调查,皖东地区麻栎苗期虫害共17目59科111种,其中主要虫害包括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直翅目5个目共计43科92种。根据不同危害部位,又可分为种子虫害、叶... 麻栎作为皖东地区主要的乡土落叶阔叶树种,其苗期发生的虫害较多。根据调查,皖东地区麻栎苗期虫害共17目59科111种,其中主要虫害包括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直翅目5个目共计43科92种。根据不同危害部位,又可分为种子虫害、叶部虫害、枝干部虫害、根部虫害及全苗期虫害,分析了各类虫害的危害特征,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苗期 虫害 危害特征 防治技术 皖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与施氮对油茶根系形态的影响
5
作者 刘刚 陈术南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17-20,40,共5页
以三年生长林53号油茶幼树为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正常供水[(75±5)%田间持水量]、干旱[(30±5)%田间持水量] 2个水分水平及不施氮(0 g/株)、施氮(10 g/株)2个氮素水平,测定苗高、地径、根系生物量、根长、根直径... 以三年生长林53号油茶幼树为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正常供水[(75±5)%田间持水量]、干旱[(30±5)%田间持水量] 2个水分水平及不施氮(0 g/株)、施氮(10 g/株)2个氮素水平,测定苗高、地径、根系生物量、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比根长、比根表面积、根组织密度等指标,并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正常灌溉条件下,施氮可促进油茶苗高、地径及根系生物量增长;干旱抑制苗高、地径和根系生物量,且干旱条件下施氮会加剧根系生物量降低。干旱与施氮均会降低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干旱下施氮使根长进一步降低,但会提高根直径,提高幅度35.7%;干旱与施氮会降低根组织密度,干旱下施氮可以减轻此影响。油茶地径与根体积等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比根长、根组织密度和比根表面积三者也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干旱 施氮 根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皇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近自然森林经营探讨
6
作者 刘刚 《南方农业》 2024年第9期276-280,共5页
近自然森林经营是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安徽皇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相结合的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法,连续调查树种类型、数量、胸径生长量等因子,定量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种... 近自然森林经营是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安徽皇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相结合的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法,连续调查树种类型、数量、胸径生长量等因子,定量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种群数量与结构等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自然森林经营明显改变了林分结构,与对照样地相比,近自然森林经营林分树种数量和蓄积量增加明显,其中树种由5种增加到11种,蓄积量由试验前的2.612 m^(3)增加至18.576 m^(3),增长了7.1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森林经营 生态修复 树种组成 安徽皇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源麻栎苗期变异和初步选择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志龙 虞木奎 +4 位作者 唐罗忠 方升佐 王新洋 张春祥 曹一达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6-492,共7页
利用13个省(区)的36个种源麻栎种子在安徽省滁州市红琊山林场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麻栎苗高、根长、地径、高径比、生物量、热值和能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麻栎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表现"S"型曲线,7—9月为生长速生期;... 利用13个省(区)的36个种源麻栎种子在安徽省滁州市红琊山林场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麻栎苗高、根长、地径、高径比、生物量、热值和能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麻栎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表现"S"型曲线,7—9月为生长速生期;麻栎不同器官热值大小排序为叶>茎>根,生物量为根>茎>叶,能量为茎>根>叶。主成分分析表明:种源的差异主要是由各器官生物量决定。初步选出安徽太湖、安徽太平、浙江开化、江苏句容、浙江建德、浙江龙泉和贵州榕江种源为优良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地理种源 苗期性状 生物量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东丘陵地区麻栎栽培模式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于一苏 于光明 +6 位作者 李丛 吴中能 肖正东 汪新洋 陈素传 刘俊龙 蔡新玲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4期81-84,共4页
对皖东丘陵地区麻栎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和林分结构作了全面地调查研究,并结合群众生产经验,提出了有效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示范林。其中薪炭林经营模式,10a生左右的林分,平均胸径达7—8cm,平均高7m以上,年生产薪... 对皖东丘陵地区麻栎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和林分结构作了全面地调查研究,并结合群众生产经验,提出了有效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示范林。其中薪炭林经营模式,10a生左右的林分,平均胸径达7—8cm,平均高7m以上,年生产薪材9000—10500kg/hm^2(鲜重),最高达15000kg/hm^2;而用材林经营模式,20—30a即可培育成中小径阶用材,40—60a可培育成胸径达24cm以上的大径阶用材,年材积生长量6—9m^3/hm^2,最高可达12m^3/hm^2,成为该地区的高产林分,能取得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该地区黑松等低效林改造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薪炭林 用材林 经营模式 低效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麻栎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素传 于一苏 +4 位作者 肖正东 吴中能 蔡新玲 王新洋 张春祥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5期99-101,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通过施用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3类肥料对麻栎生长发育的影响作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尿素是影响麻栎高、径生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株施50g尿素对麻栎地径生长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麻...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通过施用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3类肥料对麻栎生长发育的影响作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尿素是影响麻栎高、径生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株施50g尿素对麻栎地径生长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麻栎幼树综合施肥,N、P_2O_5、K_2O施肥比例以2.5:5:1效果较好,与对照相比高、径生长分别提高56.20%和4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幼树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东圩区几个杨树新品种造林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中能 于一苏 +2 位作者 付军 丁伯让 刘俊龙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5期89-91,共3页
10个杨树品种6 a造林试验表明:NL-895、NL-80351、NL-95、NL-80303、中涡1号等杨树品种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量较大、病虫危害较轻,可以在皖东圩区大力推广;中林2001、中林46、天演速生杨、91007等几个品种病虫危害较重,年均胸径生长不足2... 10个杨树品种6 a造林试验表明:NL-895、NL-80351、NL-95、NL-80303、中涡1号等杨树品种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量较大、病虫危害较轻,可以在皖东圩区大力推广;中林2001、中林46、天演速生杨、91007等几个品种病虫危害较重,年均胸径生长不足2 cm,皖东圩区不宜发展;欧美杨107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高,生长中等,该区属适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新品种 区域试验 黄褐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东丘陵地区麻栎生长特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于一苏 于光明 +6 位作者 李丛 肖正东 吴中能 王新洋 陈素传 刘俊龙 蔡新玲 《安徽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4,15,共5页
本文对皖东丘陵地区麻栎林的生长作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麻栎在该地区生物学、生态学、生长过程及群落结构特性。本地区是麻栎的中心产区之一,麻栎林是当地自然植被的主要群落。故麻栎在本地区分布面广,而且能培养成稳定的... 本文对皖东丘陵地区麻栎林的生长作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麻栎在该地区生物学、生态学、生长过程及群落结构特性。本地区是麻栎的中心产区之一,麻栎林是当地自然植被的主要群落。故麻栎在本地区分布面广,而且能培养成稳定的优质、高产林分;为此,应把麻栎作为本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特性 丘陵地区 麻栎林 皖东 结构特性 生长过程 自然植被 造林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丘陵地区麻栎薪炭林经营效益的调研 被引量:21
12
作者 柴承佑 王新洋 丁伯让 《中国林副特产》 2001年第3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麻栎 薪炭林 经营效益 江淮丘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安徽省森林经营主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文斌 赵学诗 郑田生 《安徽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10-12,23,共4页
本文对安徽省森林资源与森林经营工作开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与评价,指出了森林经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加强森林经营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森林经营 问题 对策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地区杨树适生品种选择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新洋 夏少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7S期24-24,共1页
选择黄河以北主栽的中林系列、江淮之间培育的皖林系列和南林系列3个代表性品种,如中林46、中涡1号、南林351,在江淮地区进行试栽,优选出了江淮地区适生的最佳杨树品种为中涡1号等皖林系列品种,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 江淮地区 杨树 适生品种 选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栎育苗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新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6期158-160,共3页
介绍了麻栎的播种育苗技术,包括苗圃地建立、施肥、作业方式、种子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出圃等几个方面,以期为广大农民进行麻栎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麻栎 育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地区杨树苗期天牛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新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2S期69-69,82,共2页
杨树为江淮地区主栽的速生丰产树种,天牛是杨树主要的的蛀干害虫,苗期防治是造林后降低虫口密度、提高木材质量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江准地区 杨树 苗期 天牛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不同品种采穗后的反应
17
作者 肖正东 李彬 《经济林研究》 1995年第3期36-37,共2页
板栗不同品种采穗后的反应肖正东(安徽省林科所合肥,230031)李彬(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林业局)根据板栗结果习性,大多为顶端1─3个混合芽抽生果枝结果,而经采穗或修剪短截后的枝桩很少抽生出结果枝。但不同品种之间发枝量... 板栗不同品种采穗后的反应肖正东(安徽省林科所合肥,230031)李彬(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林业局)根据板栗结果习性,大多为顶端1─3个混合芽抽生果枝结果,而经采穗或修剪短截后的枝桩很少抽生出结果枝。但不同品种之间发枝量及其枝条基部抽生果技能力是否存在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品种 采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栎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生长性状3地点间动态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 被引量:13
18
作者 苑海静 成向荣 +4 位作者 虞木奎 汪阳东 邰建武 张春祥 王新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8,共10页
[目的]研究麻栎优树自由授粉家系随林龄变化的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为麻栎人工林高效培育筛选优良种质材料。[方法]在江西永丰、浙江开化和安徽滁州3个试验点,以来自广西融水的18个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家系间林木生... [目的]研究麻栎优树自由授粉家系随林龄变化的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为麻栎人工林高效培育筛选优良种质材料。[方法]在江西永丰、浙江开化和安徽滁州3个试验点,以来自广西融水的18个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家系间林木生长变异规律、主要经济性状(地上单株生物量)随林龄的动态变化,基于AMMI模型进行生长性状稳定性评价,并进行优良家系选择。[结果]3个试验点麻栎家系间的树高、胸(地)径和地上单株生物量均具有显著差异。麻栎地上单株生物量受地点、家系、家系×地点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其中地点对生长变异影响最大,其次为家系和家系×地点。不同试验地点麻栎1~3年生和6~11年生家系的生长表现具有较大差异。根据11年生时地上单株生物量分别筛选试验地表现较好的家系,江西永丰试验点优良家系为M11、M9和M15,遗传增益为4.08%~7.45%;浙江开化试验点优良家系为M16和M2,遗传增益为28.01%~37.02%;安徽滁州试验点优良家系为M17、M1和M18,遗传增益为15.05%~30.29%。综合生长表现和稳定性分析发现,M18和M20家系适宜在3个试验点栽培,地上单株生物量均值为31.38 kg,Dg(e)均值为0.88。[结论]麻栎优树自由授粉家系间生长受地点和家系交互作用影响,筛选出一批适于不同区域人工林培育的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自由授粉家系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东“珠龙桥油桐”、“黄松”两个树种境遇的调研与思考
19
作者 柴承佑 丁伯让 +1 位作者 王新洋 王继承 《安徽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26-28,共3页
抗旱、长寿优良油桐品种一珠龙桥油桐和具明显杂交优势的黑松与马尾松天然杂交种一黄松,是皖东林区经人工选育和自然选择结合形成的优良乡土树种。分析两个树种的发生、发展及目前的衰败境遇,提出了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对于促进森林生... 抗旱、长寿优良油桐品种一珠龙桥油桐和具明显杂交优势的黑松与马尾松天然杂交种一黄松,是皖东林区经人工选育和自然选择结合形成的优良乡土树种。分析两个树种的发生、发展及目前的衰败境遇,提出了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对于促进森林生态和谐、增强林业发展后劲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并提出保护、研究和开发两个优良乡土树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龙桥油桐 黄松 种质资源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丘陵岗地栗园初果期间作苗木模式探讨
20
作者 王新洋 《安徽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22-23,共2页
试验地在滁州市南谯区唐庄林场,位于江淮丘陵区残丘岗地,地理位置在32°29’N、118°18'30"E,海拔50m,土壤属于粘盘黄棕壤,pH值6-16.5,土层厚度100cm以上,粘质、肥力差。
关键词 江淮丘陵岗地 栗园 初果期 间作 苗木 生态效益 土地利用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