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钾量对南疆滴灌棉花干物质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雨威 孟宪昕 +2 位作者 吕双庆 魏宇翔 张炎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5期32-36,共5页
为研究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棉花干物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该试验设置5个不同钾肥施用量处理的田间试验,以K2O纯养分计分别为:①K0,对照不施钾肥;②K1,73.5 kg/hm^(2);③K2,148.5 kg/hm^(2);④K3,222 kg/hm^(2);⑤K4,295.5 kg/hm^(2)。分析不... 为研究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棉花干物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该试验设置5个不同钾肥施用量处理的田间试验,以K2O纯养分计分别为:①K0,对照不施钾肥;②K1,73.5 kg/hm^(2);③K2,148.5 kg/hm^(2);④K3,222 kg/hm^(2);⑤K4,295.5 kg/hm^(2)。分析不同施钾量对棉花各器官干物质累积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棉花的干物质量显著增加,生殖器官占全株的比例上升,当施钾量295.5 kg/hm^(2)时,棉花的干物质量和生殖器官的干物质量都达到最大。在产量构成因素上,施钾不影响棉花的单位面积株数;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单株铃数和单铃质量呈上升趋势,当施钾量222 kg/hm^(2)时单株铃数和单铃质量达最大值,产量也达最大值,为6.45×103 kg/hm^(2)。因此,推荐新疆南疆滴灌棉田的适宜施钾量为22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棉花 南疆 产量 干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褪黑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赵靖怡 王宏凯 +7 位作者 李先发 郭宏娜 徐泰山 潘洪建 王瑞清 翟云龙 胡银岗 文卿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抗旱性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洛旱7号和Quarron生长发育和生理的影响,设置了6个处理,分别为蒸馏水组:0μmol/L褪黑素处理(CK)、100μmol/L褪黑素处理(W100)、300μmol/L褪黑素处理(W300);1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组:0... 为探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抗旱性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洛旱7号和Quarron生长发育和生理的影响,设置了6个处理,分别为蒸馏水组:0μmol/L褪黑素处理(CK)、100μmol/L褪黑素处理(W100)、300μmol/L褪黑素处理(W300);1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组:0μmol/L褪黑素处理(D0)、100μmol/L褪黑素(D100)、300μmol/L褪黑素(D300)。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随着添加褪黑素浓度的升高,洛旱7号的萌发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以及POD、S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Quarron的干重,叶绿素各含量,POD、SOD和CAT活性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时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为最大值。2个品种间表现为Quarron的POD、SOD、CAT活性高于洛旱7号。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受到干旱胁迫后,100μmol/L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的小麦萌发率、叶绿素含量、活性酶含量提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褪黑素 小麦 生理特性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海岛棉与陆地棉棉铃发育比较
3
作者 邵永杰 赵玉玲 +1 位作者 谢宗铭 何良荣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530,共10页
【目的】比较研究新疆南疆海岛棉与陆地棉生长发育中棉铃各组分的动态变化,分析海岛棉和陆地棉棉铃的动态发育规律,为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管理及优质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新海25号和新陆中37号的棉铃为研究对象,对棉铃发育... 【目的】比较研究新疆南疆海岛棉与陆地棉生长发育中棉铃各组分的动态变化,分析海岛棉和陆地棉棉铃的动态发育规律,为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管理及优质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新海25号和新陆中37号的棉铃为研究对象,对棉铃发育的外部性状、铃部各组分干重进行logistic拟合比较。【结果】外部性状:海岛棉铃长、铃径和体积达到最大值天数分别较陆地棉晚9、9和15 d,并分别减少15.539 mm、7.167 mm和3.4 cm3;海岛棉的长径较陆地棉高0.725。海岛棉铃室为3~4室,棉籽数为20粒;陆地棉为4~5室,棉籽数为36粒。铃部性状:海岛棉棉铃铃壳、棉籽和纤维各干重达到最大值,较陆地棉分别晚12、9和3 d,且分别轻0.419、0.654和1.204 g;铃壳∶棉籽∶纤维比海岛棉为29∶46∶25,陆地棉为24∶43∶33。海岛棉和陆地棉棉铃各组分干物质用Logistic方程拟合结果,均呈“S”型曲线,海岛棉和陆地棉的棉铃鲜铃重、铃壳干重、体积随铃龄变化趋势相似;海岛棉铃长、铃径和棉籽干重进入和结束旺盛生长的时间较陆地棉晚1~4 d。【结论】陆地棉单铃重、铃室和棉籽数等均高于海岛棉,铃期低于海岛棉,铃壳、棉籽所占比重低于海岛棉,表现为衣分高、单铃重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陆地棉 棉铃发育 LOGISTIC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物候期变化的关键气候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程珍 牛建龙 +4 位作者 马玉婷 王煜 蒋学玮 柳维扬 唐晓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4-602,共9页
为提高南疆阿拉尔垦区棉田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本研究选取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物候期及同期地面气象数据,综合运用最小二乘法、相关性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突变检验和优势主导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物候期... 为提高南疆阿拉尔垦区棉田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本研究选取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物候期及同期地面气象数据,综合运用最小二乘法、相关性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突变检验和优势主导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物候期动态变化及其关键气候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期、出苗期、吐絮期和停止生长期的提前分别以平均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增大、最低气温升高和最高气温升高影响为主,各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52.39%、100.00%、31.35%和100.00%;棉花现蕾期的推迟以降水量的减少影响为主,贡献率达60.55%;开花期的提前与气候变化关系不大。1990-2000年棉花现蕾期和开花期的推迟分别以降水量的减少和气温日较差的减小影响为主,各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57.04%和100.00%;1990-2010和2011-2020年棉花吐絮期的阶段性提前分别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升高影响为主,各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30.89%和36.46%。本研究结果可为垦区棉田积极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物候期 气候变化 关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产量与生育期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煜 牛建龙 +4 位作者 马玉婷 程珍 李茂春 罗新宁 柳维扬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7-43,共7页
为探明棉花生育期动态变化对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产量波动的影响,选取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皮棉产量数据和同期生育期数据,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突变检验、二次指数平滑法、相关性分析和优势主导分析方法,重点分析1990—2020年... 为探明棉花生育期动态变化对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产量波动的影响,选取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皮棉产量数据和同期生育期数据,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突变检验、二次指数平滑法、相关性分析和优势主导分析方法,重点分析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产量波动与生育期动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实际产量和趋势产量均呈增加趋势,气候产量呈减少趋势,分别变化44.74 kg·hm^(-2)·a^(-1)、46.36 kg·hm^(-2)·a^(-1)和1.61 kg·hm^(-2)·a^(-1),其中,1990—2001年棉花趋势产量增长速度和同期气候产量减小速度均高于2001—2020年。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实际产量和趋势产量的增加均以开花-吐絮期的缩短影响为主,贡献率均达100%;气候产量的减少以同期棉花出苗-现蕾期的延长影响为主,贡献率为76.48%。1990—2001年和2002—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实际产量的增加均以开花-吐絮期的缩短影响为主,贡献率均达100%;气候产量的减少分别受同期棉花出苗-现蕾期的延长和现蕾-开花期的缩短影响为主,贡献率分别为52.57%和54.45%。缩短棉花开花-吐絮期、出苗-现蕾期和延长现蕾-开花期有利于垦区棉花产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产量 生育期 相关性 南疆阿拉尔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玉米种质资源对典型南疆气候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梦婷 田慧娟 +3 位作者 张富来 刘鸿 丁舒琦 张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78,共8页
为筛选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及气候类似的南疆地区种植的玉米种质资源,并探究其在南疆地区的遗传多样性与适应性,以299份玉米种质为材料,剔除27个发育异常的品种,对272份玉米种质的12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并评... 为筛选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及气候类似的南疆地区种植的玉米种质资源,并探究其在南疆地区的遗传多样性与适应性,以299份玉米种质为材料,剔除27个发育异常的品种,对272份玉米种质的12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并评估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272份玉米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范围为14.76%~38.07%;(2)相关性分析表明,272份玉米种质的性状之间几乎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3)主成分分析将12个农艺性状提取前3个主成分(株型、叶绿素含量、茎叶夹角),累计贡献率达70.813%;(4)聚类分析将272个种质聚为4类,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评分较高的品种大多一致,但也存在差异。第Ⅲ、Ⅳ类群的种质适应性较好,适宜在阿拉尔市及气候相似的南疆地区引进种植。利用多种综合分析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进行品种筛选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南疆 适应性 农艺性状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大豆种植现状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娜 徐乃波 +4 位作者 王甜 包林峰 毛廷勇 翟云龙 陈国栋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22-26,共5页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增加大豆总产量、提高大豆自给率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南疆土地广阔平整,光热资源充足,适宜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生产,为大豆高产提供了基础。实践中大豆生产可能面临干旱、土壤盐碱化和运输成本较高等因素需重点关...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增加大豆总产量、提高大豆自给率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南疆土地广阔平整,光热资源充足,适宜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生产,为大豆高产提供了基础。实践中大豆生产可能面临干旱、土壤盐碱化和运输成本较高等因素需重点关注。本文分析探讨了该地区大豆种植生产的优势及大豆种植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大豆生产中需进一步改善的环节提出了建议,包括部分盐碱地改良,配套栽培技术和农业机械,完善种植配套政策,提高大豆耐盐能力等,为该地区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栽培 产量 机械化 干旱 盐胁迫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光合特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帅国 杨金朋 +5 位作者 罗新宁 王进斌 崔政军 韦继超 赵书珍 文卿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土壤盐碱化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探究盐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光合作用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对盐碱地水稻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伊粳12号’和‘新稻36号’为试验材料,测定125 mmol∕L NaCl胁迫6 d的光合特性参数... 土壤盐碱化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探究盐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光合作用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对盐碱地水稻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伊粳12号’和‘新稻36号’为试验材料,测定125 mmol∕L NaCl胁迫6 d的光合特性参数。结果表明,125 mmol∕L NaCl胁迫下‘新稻36号’最大荧光产量(Fm)、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降低的幅度显著大于耐盐品种‘伊粳12号’。通过qRT-PCR分析发现,OsABCI7基因和OsHCF222基因在短时间内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OsABCI7基因编码蛋白定位于叶绿体,OsHCF222基因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质。综上,‘伊粳12号’的光合系统防卫能力优于‘新稻36号’,该结果进一步为耐盐水稻资源筛选和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光合特性 QRT-PCR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灌溉量对无膜棉冠层光分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常毅 张变兄 +8 位作者 陈国栋 王进斌 崔政军 陈欢 郭子轩 胡强 林皎 曹楠 万素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4,共7页
为了明确无膜栽培下不同密度和灌溉量配置对中棉619棉花冠层光分布、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设置2个密度18万、24万株/hm^(2)(M1、M2处理)和3个灌水量4200、5100、6000m^(3)/hm^(2)(W1、W2、W3处理),对不同密度和灌溉量配置下的棉花株高... 为了明确无膜栽培下不同密度和灌溉量配置对中棉619棉花冠层光分布、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设置2个密度18万、24万株/hm^(2)(M1、M2处理)和3个灌水量4200、5100、6000m^(3)/hm^(2)(W1、W2、W3处理),对不同密度和灌溉量配置下的棉花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冠层光截获率、产量、纤维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棉花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整体表现为M1>M2,且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花铃期前,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光截获率整体表现为M1>M2,叶面积指数、光截获率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花铃期后整体表现为M2>M1,随灌水量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2)籽棉产量随密度与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马克隆值随密度增加而提高,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先增后减;伸长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3)密度、灌水量以及密度与灌水量互作对籽棉产量有显著影响;密度和灌水量对马克隆值、伸长率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密度与灌水量通过协调冠层光截获率,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而实现增产。M2W2配置下,籽棉产量较高,且生长后期冠层光截获率、叶片数、叶面积指数优于M2W3处理,符合南疆棉花实际生产情况和节水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灌溉量 冠层光分布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叶绿素数据的棉花冠层光合速率高光谱估算建模
10
作者 侯卜平 王家强 +4 位作者 李福庆 石靖 高菊 申栋妍 李克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2,共10页
通过设置不同的灌水量梯度,获取棉花5个生育时期(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花铃期、盛铃期)冠层的光谱反射率、叶绿素密度和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和随机森林(RF)模型,建立融合叶绿素密度数据和未融合叶绿素... 通过设置不同的灌水量梯度,获取棉花5个生育时期(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花铃期、盛铃期)冠层的光谱反射率、叶绿素密度和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和随机森林(RF)模型,建立融合叶绿素密度数据和未融合叶绿素密度数据的冠层光合速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叶绿素密度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关系;用CARS+SPA算法重复执行的方式进行特征波段筛选,降维效果显著,剔除冗余波段效率高,盛花期特征波段为332、347、416、466、672、695、711、733、752、848、954 nm和1069 nm。模型监测结果表明,融合叶绿素密度数据的模型拟合度优于未融合叶绿素的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估算能力和模型精度,随机森林(RF)模型均优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融合叶绿素密度的RF模型5个生育时期的建模集R^(2)分别为0.659、0.676、0.808、0.744和0.633,验证集R^(2)分别为0.635、0.675、0.786、0.725和0.627。与未融合叶绿素密度数据的模型相比,融合叶绿素密度数据模型建模集的R^(2)平均提高5.59%,RMSE平均降低2.92%,RPD平均提高7.26%;验证集的R^(2)平均提高4.12%,RMSE平均降低1.64%,RPD平均提高5.27%,表明融合叶绿素密度数据的棉花冠层光合速率光谱估测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光合速率 叶绿素密度 特征波段选择 光谱估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超高分辨率高精度定位遥感影像的棉花株高预测初报
11
作者 董丽珺 伍维模 +4 位作者 孙淑珍 佐日古丽·阿卜杜克热木 李建成 赵长巍 支金虎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67-472,共6页
在棉花生长周期中快速、无损伤、大批量地获取田间棉花的株高,并进行建模,为棉花株高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大疆精灵4 RTK无人机搭载高清数码相机组成的低空遥感平台,获取棉田无人机超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GSD=0.33 cm/pixe... 在棉花生长周期中快速、无损伤、大批量地获取田间棉花的株高,并进行建模,为棉花株高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大疆精灵4 RTK无人机搭载高清数码相机组成的低空遥感平台,获取棉田无人机超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GSD=0.33 cm/pixel),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同时,人工测量了1126株棉花花铃期的株高,并通过便携式Lite RTK对棉株顶端进行了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经过对DSM和实测株高(H)之间的回归分析,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2)=0.88,RMSE=8.49 cm),表明基于DSM预测的棉花株高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棉花 株高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楚县域农田土壤养分现状评价
12
作者 张聪 白新禄 +3 位作者 李天乐 吴洋 师勇强 支金虎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为全面了解新疆巴楚县土壤养分现状,于2022年采集巴楚县10个乡镇共1 500个土壤样品,测定样品中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pH值。结果显示,巴楚县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p... 为全面了解新疆巴楚县土壤养分现状,于2022年采集巴楚县10个乡镇共1 500个土壤样品,测定样品中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pH值。结果显示,巴楚县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pH值分别为11.49 g/kg、0.71 g/kg、45.1 mg/kg、13.8 mg/kg、147.8 mg/kg和8.02。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主要处在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级、第四级、第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东南部及西部较高,中部及北部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壤全氮含量呈西南部和东北部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插花式”空间分布特征;土壤速效磷含量呈现斑点状空间分布特征;土壤速效钾含量呈现集中分布特征,喀什噶尔河流域以及叶尔羌河中部偏北区域相对较高。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南疆土壤样品相比,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大幅增加,速效钾含量大幅下降。结合巴楚县生产实际,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应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合理控制氮肥、磷肥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楚县 土壤养分 养分含量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枣苜间作系统苜蓿产量及土壤碳排放量的影响
13
作者 张淑婷 王进斌 +3 位作者 李田甜 庞林斌 赵雅茹 陈国栋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本试验通过研究枣苜间作系统中不同施氮量对土壤碳排放量、水热状况及苜蓿产量的影响,以确定高产低碳的氮肥施用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 kg·hm^(-2)(N0)、80 kg·hm^(-2)(N1)、160 kg·hm^(-2)(N2)和240 kg&#... 本试验通过研究枣苜间作系统中不同施氮量对土壤碳排放量、水热状况及苜蓿产量的影响,以确定高产低碳的氮肥施用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 kg·hm^(-2)(N0)、80 kg·hm^(-2)(N1)、160 kg·hm^(-2)(N2)和240 kg·hm^(-2)(N3)]对间作苜蓿土壤CO_(2)排放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苜蓿产量、干物质变化的影响,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3(240 kg·hm^(-2))处理的间作苜蓿CO_(2)排放量最高,N0(0 kg·hm^(-2))处理间作苜蓿CO_(2)排放最低,CO_(2)排放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氮肥用量处理的土壤温度随着时间推移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土壤温度主要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N2(160 kg·hm^(-2))处理的间作苜蓿土壤含水量最高,是N2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苜蓿的产量、干物质重及干鲜比。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土壤的碳排放量,而适宜的施氮量(N2)有利于提高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苜蓿产量。因此,从环境保护与高产需求的角度出发,N2处理的氮肥用量更有利于减少间作苜蓿土壤碳排放,并提高苜蓿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间作系统 苜蓿 土壤碳排放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修剪果树枝制备液体有机肥为例
14
作者 杨莉莉 李泽 +4 位作者 温生华 崔国林 韩璐 孟冉冉 马龙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6-36,共11页
本研究针对废弃果园枝条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的问题,通过热水解法对枝条进行处理,探索枝条肥料化利用的可行性。设置40℃、60℃、80℃3个不同温度,每个温度设置4 h、8 h、12 h 3个不同时间,共计9个处理,对制备出的液体、残渣进行养分和提... 本研究针对废弃果园枝条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的问题,通过热水解法对枝条进行处理,探索枝条肥料化利用的可行性。设置40℃、60℃、80℃3个不同温度,每个温度设置4 h、8 h、12 h 3个不同时间,共计9个处理,对制备出的液体、残渣进行养分和提取率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温度下,浸提液中氮、磷、钾含量均随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在低温条件下,有机碳含量随着浸提时间增加而增加,高温条件长时间浸提反而不利于浸提液中有机碳的增加。综合养分浓度,有机碳含量以及氮、磷、钾养分提取率、残留率和损失率,60℃-12 h为最佳处理条件,且该条件下氮、磷、钾养分提取率相对较高,分别达17.8%、11.7%、45.3%,损失率较低,分别为5.5%、13.5%、3.7%。以60℃-12 h热水解法将果园废弃枝条初步制备成液体有机肥,是实现新疆地区废弃果园枝条资源化利用的一项可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枝条 资源化利用 液体有机肥 养分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油莎豆生长及风沙土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燕建发 张仙梅 +3 位作者 何振全 孟繁荣 盖国胜 支金虎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第4期493-499,共7页
【目的】风沙土是风成沙性母质发育的幼年期土壤,肥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弱,利用改良剂提高风沙土肥力是其改造为农田的快速手段。研究不同改良材料对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对作物生长的效应,作为研制土壤改良剂原料的依据。【方法】以风... 【目的】风沙土是风成沙性母质发育的幼年期土壤,肥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弱,利用改良剂提高风沙土肥力是其改造为农田的快速手段。研究不同改良材料对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对作物生长的效应,作为研制土壤改良剂原料的依据。【方法】以风沙土和油莎豆为研究对象,设置施用有机肥、生物炭、磷矿粉、聚谷氨酸、腐殖酸5种改良剂进行盆栽试验。【结果】生物炭对油莎豆的叶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增幅最大,分别为60.67cm、76.70,聚谷氨酸对油莎豆的分蘖数增加最多,为12个。另在不同改良剂的处理下风沙土的理化性质均发生明显改变。有机肥处理对风沙土的有机质和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增加效果最好,分别为5.77g/kg和158.60 mg/kg、277.27 mg/kg;腐殖酸处理对风沙土的碱解氮含量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效果最好,分别为34.53mg/kg、3.33cmol/kg。【结论】在不同改良剂处理风沙土研究中发现,生物炭对油莎豆生长的作用效果最佳,有机肥对风沙土速效养分含量的改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土 油莎豆 土壤改良剂 速效养分含量 阳离子交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宏凯 赵靖怡 +6 位作者 郭宏娜 李先发 徐泰山 翟云龙 王瑞清 胡银岗 文卿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60,共8页
盐碱胁迫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制约农作物产能的提升。本试验以国内外引进的40份小麦品种(系)和新疆2个主栽品种为材料,在0、300、600、900 mmol·L^(-1)NaCl浓度下模拟盐胁迫环境,研究不同浓度NaCl对小麦芽期农艺表现的影响,... 盐碱胁迫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制约农作物产能的提升。本试验以国内外引进的40份小麦品种(系)和新疆2个主栽品种为材料,在0、300、600、900 mmol·L^(-1)NaCl浓度下模拟盐胁迫环境,研究不同浓度NaCl对小麦芽期农艺表现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耐盐小麦品种。结果表明,测定的8项生长指标在42份种质资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对耐盐系数以及综合耐盐系数分析,鉴定出1份极耐盐品种(宁春45),1份耐盐品种(新冬39),2份较耐盐品种(濮兴5号和济麦21),这4份种质材料可用于南疆盐碱地小麦耐盐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盐性 生长指标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农业气象学教学过程改革与实践
17
作者 牛建龙 赵国龙 +1 位作者 梁雪齐 王建勋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课程是影响高校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该文重点分析塔里木大学农业气象学一流课程定位及服务对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基于教学过程的一流课程建设质量提升策略。结... 课程是影响高校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该文重点分析塔里木大学农业气象学一流课程定位及服务对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基于教学过程的一流课程建设质量提升策略。结果表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掌握农业气象理论应用与农业气象数据观测分析侧重点,利于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强化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课前、课中、课后”关键教学环节有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双主体”地位的发挥;量化课程考核内容和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检测学生农业气象理论及其应用的掌握程度。研究结果可为高校各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过程 改革 实践 农业气象学 一流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棉区土壤盐分与速效养分的空间分布及相关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昭雪 高志建 +3 位作者 白新禄 张宝月 杨莉莉 支金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6-213,共8页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制约塔里木河上游棉田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查明塔里木河上游棉田土壤盐分现状以及盐分与土壤速效养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盐渍化土壤合理施肥理论标准,提高盐渍化土壤棉花生产能力,采用克里金插值、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制约塔里木河上游棉田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查明塔里木河上游棉田土壤盐分现状以及盐分与土壤速效养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盐渍化土壤合理施肥理论标准,提高盐渍化土壤棉花生产能力,采用克里金插值、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棉田土壤盐分与速效养分的累积量、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上游棉区棉田0~200 cm土层土壤全盐、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17~2.44 g·kg^(-1)、18.9~65.1 mg·kg^(-1)、1.3~31.2 mg·kg^(-1)、64.9~107.9 mg·kg^(-1)。其中,盐分离子主要以Ca^(2+)、Na^(+)和SO^(2-)_(4)为主,0~40 cm土壤硝态氮、速效钾含量与全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0~40 cm土壤硝态氮、速效钾含量与全盐含量空间分布较为一致,说明施肥可以影响塔里木河上游棉田土壤盐分含量。因此,建议在生产过程中应合理施肥,以避免加重土壤盐渍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离子 硝态氮 速效钾 速效磷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蚜虫情信息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皎 张家琪 +5 位作者 候金枚 王霜 赵书珍 王有武 王娟 万素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11-15,共5页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民生生活、二三产业具有重要作用。棉蚜是棉花生长发育进程中主要的害虫之一,棉蚜虫情信息获取的滞后性、不准确性将导致生产上农药的过度施用,进而加速棉花生...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民生生活、二三产业具有重要作用。棉蚜是棉花生长发育进程中主要的害虫之一,棉蚜虫情信息获取的滞后性、不准确性将导致生产上农药的过度施用,进而加速棉花生境破坏和棉田环境污染。因此,实时、精准地获取棉田棉蚜虫情的时空分布、危害等级、发生面积等信息,对棉蚜的防治、棉田管理、农田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遥感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加快了棉田棉蚜虫情的实时、动态信息的获取和虫情等级的判别。聚焦“棉蚜虫情信息监测”,开展了国内外文献查阅与梳理,分别阐述了传统方法、遥感技术和图像识别对棉蚜虫情信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探讨了棉蚜监测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棉蚜危害信息的监测与诊断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蚜 光谱分析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矿化度灌溉水对春小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娜 白新禄 +2 位作者 胡志伟 王德胜 支金虎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为解决南疆小麦生产上日益缺水的问题,探索了小麦种子萌发对不同水质的响应,将3个春小麦品种的种子置于4种不同矿化度的水环境中进行发芽试验,对不同品种萌发和根系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矿化度的升高,3个春小麦品种的萌... 为解决南疆小麦生产上日益缺水的问题,探索了小麦种子萌发对不同水质的响应,将3个春小麦品种的种子置于4种不同矿化度的水环境中进行发芽试验,对不同品种萌发和根系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矿化度的升高,3个春小麦品种的萌发特性指标均下降。根据主成分分析将7个小麦萌发及根系生长指标简化为2个关键因子指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最终得出综合排名前三的处理分别为:蒸馏水浇灌新春15号、自来水浇灌新春15号和蒸馏水浇灌新春8号,主成分综合得分分别为1.56、0.81、0.53;微咸井水浇灌新春6号综合排名最低。综合分析认为,蒸馏水浇灌新春15号综合表现最好,但使用蒸馏水灌溉成本过高,由于新春15号耐盐性最强,可推荐在生产中应用;并结合实际情况推荐在当地春小麦生产中用绿化灌溉水全部或部分替代农业灌溉水进行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矿化度 种子萌发 根系特征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