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锅炉超高速激光熔覆Inconel 625涂层抗高温腐蚀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兰 孙锦余 +3 位作者 黄新河 雒晓涛 邓双辉 王学斌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71,共7页
为缓解生物质焚烧发电过程中金属管道受热面的高温腐蚀问题,实现锅炉内长期纯烧/掺烧生物质,利用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TP347钢管表面制备了Inconel 625合金防护涂层。利用SEM、ED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及元素偏析特征;通过... 为缓解生物质焚烧发电过程中金属管道受热面的高温腐蚀问题,实现锅炉内长期纯烧/掺烧生物质,利用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TP347钢管表面制备了Inconel 625合金防护涂层。利用SEM、ED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及元素偏析特征;通过自制的模拟生物质锅炉真实环境的高温腐蚀测试装置,对比研究了TP347耐热钢与Inconel 625熔覆层在550℃高温下的长期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工艺优化后的超高速激光熔覆Inconel 625涂层内部无明显缺陷,且与TP347钢基材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界面;涂层组织由细小的固溶γ-Ni相和晶界偏析相组成,显微硬度为HV341;涂层内部的成分偏析较小,晶界偏析相中Ni、Cr合金元素未明显下降;2种试样的腐蚀增重随时间均呈线性增长,而Inconel 625涂层在550℃高温下500 h的腐蚀增重仅为TP347耐热钢的1/62,主要源于其较低的Fe含量和界面均匀腐蚀特征。通过超高速激光熔覆制备Inconel 625合金防护涂层,可有效提高生物质焚烧锅炉中管道受热面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激光熔覆 Inconel 625涂层 显微组织 高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 MW生物质循环流化床NO_(x)和温室气体排放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孙锦余 刘晓伟 +5 位作者 戴高峰 赵小军 郑仕杰 薛东发 RAHMAN Ur Zia 王学斌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37,共6页
生物质是零碳可再生能源,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被视为清洁能源,但生物质燃烧过程仍会排放NO_(x)(NO、N_(2)O)和温室气体(CH_(4)、N_(2)O、CO_(2)),有必要对生物质直燃的NO_(x)和温室气体排放特性进行研究。... 生物质是零碳可再生能源,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被视为清洁能源,但生物质燃烧过程仍会排放NO_(x)(NO、N_(2)O)和温室气体(CH_(4)、N_(2)O、CO_(2)),有必要对生物质直燃的NO_(x)和温室气体排放特性进行研究。测量某15 MW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NO_(x)和温室气体排放,并探究了改变床压、一二次风比、前后墙二次风比、废木料掺烧比例等因素对NO_(x)和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燃烧调整试验表明:升高床压有利于降低NO排放,但降幅很小,且会造成CO和CH_(4)体积分数上升,CO_(2)体积分数降低;随一二次风比增大,NO排放略降低,这意味着可适当降低二次风以降低NO排放量,CO和CH_(4)体积分数降低,CO_(2)体积分数升高;当前墙二次风开度/后墙二次风开度较小或较大时,均有利于降低NO,CO和CH_(4)排放量也较低;高含氮废木料掺烧比例由20%增至50%时,NO和CO_(2)排放量先升高后降低,CO和CH_(4)排放量先降低后升高。研究表明当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低过量空气系数控制NO_(x)排放时,CO和CH_(4)排放浓度显著提高,一方面降低了燃烧效率,另一方面CH_(4)作为温室气体排放也需引起关注;炉内燃烧调整手段对NO_(x)降低有限,高含氮燃料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还会生成NH_(3)和H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循环流化床 NO N_(2)O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电站煤粉锅炉耦合掺烧生物质的CFD数值模拟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小军 王学斌 +1 位作者 孙锦余 薛东发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4,共9页
生物质作为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被视为良好的燃煤替代燃料,与煤粉耦合燃烧是实现生物质利用的关键技术。为研究煤粉耦合掺烧生物质的影响,对300 MW电站煤粉锅炉耦合掺烧生物质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生物质掺烧比例和送粉温度对炉内参... 生物质作为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被视为良好的燃煤替代燃料,与煤粉耦合燃烧是实现生物质利用的关键技术。为研究煤粉耦合掺烧生物质的影响,对300 MW电站煤粉锅炉耦合掺烧生物质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生物质掺烧比例和送粉温度对炉内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掺烧比例增加,炉膛内氧气消耗量下降,CO及焦炭浓度降低,而NO_(x)排放因生物质中N元素高而有所增加。降低生物质送粉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主燃区O_(2)体积分数升高,CO体积分数降低,对于炉膛内部各参数的影响总体不显著,因此在生物质混烧的工程中可以适当降低送粉温度而不对炉内燃烧的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生物质 耦合掺烧 燃烧特性 送粉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结焦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小军 孙锦余 +1 位作者 薛东发 刘义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某75 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长期燃用混合燃料(桉树皮、木尾、木板、竹子和工业合成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高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区域结焦严重。考虑到不同生物质燃料特性的差异性,了解混合生物质燃料燃烧中壁面的结焦机理尤为迫切。... 某75 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长期燃用混合燃料(桉树皮、木尾、木板、竹子和工业合成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高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区域结焦严重。考虑到不同生物质燃料特性的差异性,了解混合生物质燃料燃烧中壁面的结焦机理尤为迫切。研究了5种生物质燃料的灰成分和灰熔点特性,并对该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严重的高温和低温过热器受热面区域的结焦和积灰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特性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锅炉所燃用的生物质燃料中,竹、木尾和木板的钙和钾含量高,灰中CaO含量在30%左右,K_(2)O含量在10%以上;桉树皮硅和铝含量高,灰中SiO_(2)含量高达62.4%;工业合成板与木尾含有较多的氯元素,灰中氯含量分别为0.670%和0.865%。5种生物质除竹和工业合成板灰熔融温度较低外,其余生物质灰熔融温度高,软化温度在1200℃以上。过热器区域的结焦呈分层结构:高温过热器焦样的外层较硬,中层包含白色的KCl晶体和飞灰颗粒,外层以及飞灰颗粒均以Ca_(2)Al_(2)SiO_(7)、SiO_(2)、KCl、Ca_(2)MgSi_(2)O_(7)等为主;低温过热器焦样外层的灰成分与高温过热器侧焦样的组分相同,但白色中层的KCl晶体含量更高,其同烟气中KCl蒸气的冷凝析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循环流化床 结焦机理 灰熔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