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驼鹿种群数量及空间分布调查
1
作者 王劭文 王东亮 +3 位作者 凌成星 张军 金跃 刘曙光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6-493,共8页
2022年3月下旬,利用固定翼无人机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驼鹿(Alces alces)进行航拍调查,估算及分析保护区内驼鹿的种群数量、分布密度和生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获取无人机影像17818张,无人机样带拼接面积为206.9 km2。结合... 2022年3月下旬,利用固定翼无人机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驼鹿(Alces alces)进行航拍调查,估算及分析保护区内驼鹿的种群数量、分布密度和生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获取无人机影像17818张,无人机样带拼接面积为206.9 km2。结合目视解译方式识别驼鹿并据此建立驼鹿无人机影像解译标志库。根据无人机样带解译结果,得到驼鹿的种群密度为(0.174±0.038)只/km2,估算出保护区驼鹿的种群数量为310~484只。驼鹿的分布及生境选择中生态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驼鹿主要分布于海拔400~500 m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偏好选择坡度为0°~6°的平缓区域,以及距水源1~3 km和远离公路5 km外的区域。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调查大面积区域内大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规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无人机平台获取野生动物影像并估算得到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野生动物调查相结合,为野生动物动态监测及保护提供了有效的可视化数据,可为准确获取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和栖息地环境参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鹿 种群数量 空间分布 无人机遥感 数字正射影像 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内降雨分配研究
2
作者 马吉军 赵希宽 +2 位作者 韦昌雷 刘学爽 王立中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2期14-15,18,共3页
通过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2012年6月15日—9月25日落叶松林降雨的观测,研究了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树冠截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期间总降雨量为216.6 mm,穿透雨为121.6 mm,占总降雨量的56.2%,树冠截... 通过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2012年6月15日—9月25日落叶松林降雨的观测,研究了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树冠截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期间总降雨量为216.6 mm,穿透雨为121.6 mm,占总降雨量的56.2%,树冠截留量为62.5 mm,占总降雨量的28.8%,径流量为32.5 mm,占总降雨量的15%;随着降雨量增加,穿透雨和径流量增加,树冠截留量减小;随着冠层减少,穿透雨和径流量增加,树冠截留量减少;树干径流量取决于降雨量、降雨强度和树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 落叶松林 穿透雨 树干径流 树冠截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兴安岭湿地保护
3
作者 刘志强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第3期23-24,共2页
湿地被称为是"地球之肾",它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而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一道重要的堡垒。如果大兴安岭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那么不仅仅会有一大批生物遭到不幸,我们整个北方地区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条件... 湿地被称为是"地球之肾",它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而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一道重要的堡垒。如果大兴安岭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那么不仅仅会有一大批生物遭到不幸,我们整个北方地区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条件甚至都会受到恶劣的影响。因此,大兴安岭的湿地保护是应当得到足够重视的。本文中,我们将对大兴安岭湿地保护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湿地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MaxEnt和HSI模型的驼鹿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曾浩威 凌成星 +5 位作者 张军 刘华 赵峰 金跃 刘曙光 张雨桐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122,共8页
驼鹿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研究驼鹿生境适宜性是保护驼鹿种群的关键内容。以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结合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生境适宜性指数(HSI)模型对驼鹿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利用无人机样带调查得到驼鹿分布点数据... 驼鹿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研究驼鹿生境适宜性是保护驼鹿种群的关键内容。以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结合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生境适宜性指数(HSI)模型对驼鹿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利用无人机样带调查得到驼鹿分布点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得到各环境因子贡献度情况和单一环境变量响应曲线,结合保护区自然地理情况,再构建不同环境因子对驼鹿影响程度的评价模型,定量评价保护区驼鹿生境适宜性。结果表明,该区域影响驼鹿生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海拔(20.3%)、坡度(11.4%)、距河流距离(11.3%),而坡向、坡位、植被覆盖度对于驼鹿生境影响较小;驼鹿偏好在低海拔、坡度缓和、阳坡、靠近河流、远离人为干扰、覆盖度高的森林区域活动。在保护区内,驼鹿高适宜生境区域面积为424.6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8.5%;低适宜生境区域面积为1422.9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2.0%;不适宜生境区域面积为447.5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适宜性 MaxEnt模型 HSI模型 驼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吉军 王娣 王立功 《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44-45,51,共3页
利用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对大兴安岭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14年来的变化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2013年大兴安岭生态系统碳库总储量194183.45万t,土壤碳储量168309.58万t,占总储量的87%;年平均森林植被碳汇量128.3万t;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 利用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对大兴安岭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14年来的变化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2013年大兴安岭生态系统碳库总储量194183.45万t,土壤碳储量168309.58万t,占总储量的87%;年平均森林植被碳汇量128.3万t;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246.05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生态系统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鸟类新纪录——田鸫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志远 王天成 刘曙光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7-667,共1页
2010年10月23日16:30,环志人员在地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伊勒呼里山南麓的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林鸟类环志站(51°08′19.9″N,125°08′36.6″E)环志到一只鸫。
关键词 鸟类环志 黑龙江省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兴安岭地区 南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放特种野猪对森林草本植被的影响
7
作者 于洪伟 刘志远 +1 位作者 尹冬冬 周绍春 《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55-56,共2页
以散放特种野猪的样地投食区为中心,划分6个样区,调查各样区内特种野猪的种群密度;每个样区再均匀布设20个样方,记录草本植物和干扰痕迹,由各样区草本植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可知:散放特种野猪在森林中采食的草本植物种类较少,对草本植物... 以散放特种野猪的样地投食区为中心,划分6个样区,调查各样区内特种野猪的种群密度;每个样区再均匀布设20个样方,记录草本植物和干扰痕迹,由各样区草本植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可知:散放特种野猪在森林中采食的草本植物种类较少,对草本植物的破坏表现在超出了环境容纳量对环境的过度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野猪 多样性 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