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库两厂”水电站协同调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勇 黄春雷 +1 位作者 张胜 赵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7-191,共5页
针对“一库两厂”不同利益或调度主体实际情况,为解决不同主体间共用一库水的协同调度及发电收益问题,构建了基于不同主体约束条件下水电站整体发电量最大的中长期优化调度模型,并首次在水库调度中引入了借-还电量的运行模式,实现了“... 针对“一库两厂”不同利益或调度主体实际情况,为解决不同主体间共用一库水的协同调度及发电收益问题,构建了基于不同主体约束条件下水电站整体发电量最大的中长期优化调度模型,并首次在水库调度中引入了借-还电量的运行模式,实现了“一库两厂”的短期协同调度。最后以溪洛渡水电站为例进行中长期和短期计算验证,并与历史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在5%以内,可以进行实际运用,所提出的方法体现了各利益主体的公平公正、违约补偿、效益均分的发电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库两厂”水电站 不同利益主体 利益分配 中长期发电调度 短期发电调度 协同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隔离结构聚乙烯/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启扬 杨肖 +5 位作者 陈吉奂 何悦星 杨冬梅 胡泊洋 郭红 李保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41,共10页
采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改性石墨烯纳米片、聚苯乙烯磺酸钠改性聚乙烯颗粒,通过静电诱导自组装和热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具有蜂窝状石墨烯框架的聚乙烯复合材料(N-PE-HD/P-GNPs)。利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导热系数测试仪、电... 采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改性石墨烯纳米片、聚苯乙烯磺酸钠改性聚乙烯颗粒,通过静电诱导自组装和热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具有蜂窝状石墨烯框架的聚乙烯复合材料(N-PE-HD/P-GNPs)。利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导热系数测试仪、电子拉力试验机对复合材料的改性状态、微观形貌、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嵌入式连续石墨烯框架能够有效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当P-GNPs含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时,N-PE-HD/PGNPs体系的热导率达到2.51 W/(m·K),相对于PE-HD/GNPs体系[1.71W/(m·K)]和纯PE-HD基体[0.44 W/(m·K)]分别提高1.47和5.70倍;同时复合材料可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其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9.1 MPa、114 MPa、48%,而熔点和热分解温度分别为135.2℃和458℃,比纯PE-HD提高了2℃和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聚乙烯 导热性能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屋顶光伏接入的低压配电系统故障测距新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姚瑛 季大龙 +1 位作者 傅文进 赵云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594-10601,共8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建设,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低压配网是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在电网故障条件下,快速准确确定故障位置对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和改善低压配网可靠性至关重要。目前,现有故障测距研究主要针对输电网和中高配电网,但对于...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建设,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低压配网是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在电网故障条件下,快速准确确定故障位置对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和改善低压配网可靠性至关重要。目前,现有故障测距研究主要针对输电网和中高配电网,但对于低压四线制配电系统相关研究较少。在大规模建设屋顶光伏的背景下,低压四线制配电网是消纳新能源的重要场景。针对此,面向有源低压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提出一种新型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建立三相四线制系统接地故障下故障距离计算模型和屋顶光伏故障等效模型;然后,建立了屋顶光伏故障计算模型与故障线路靠近屋顶光伏端的电压关联模型。在此基础上,联合所建立的关联模型、屋顶光伏故障等值模型,以及三相四线制系统故障距离计算模型,通过迭代计算方法求解故障距离。最后,基于仿真算例对所提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性能,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屋顶光伏接入后的低压配网三相四线制系统故障定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低压配电网 四线制系统 屋顶光伏 故障定位 阻抗测距 迭代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区集中式混合储能系统的响应控制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何国鑫 吕宏水 +3 位作者 梁志成 杨冬梅 廖秋萍 刘友波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41-1347,共7页
混合储能(HESS)的引入可有效促进园区中分布式电源消纳、降低用户需求波动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但大量分散式储能配置的控制难度大、经济性低。文章基于用户多时间尺度需求,提出了以集中式混合储能系统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储能响应控制策略... 混合储能(HESS)的引入可有效促进园区中分布式电源消纳、降低用户需求波动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但大量分散式储能配置的控制难度大、经济性低。文章基于用户多时间尺度需求,提出了以集中式混合储能系统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储能响应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园区中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类型的多样性,构建考虑不确定性影响的用电需求模型,获取长时间尺度的需求预测与短时间尺度的预测偏差数据;然后,基于多时间尺度的需求预测与偏差量,构建以清洁能源消纳、需求波动平抑为目标的需求响应模型;最后,提出了基于价格引导,以集中式HESS响应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协调策略,在满足多时间尺度、多类型需求的同时,提高HESS运行的经济性。算例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HESS控制策略可有效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平抑系统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式混合储能 多类型负荷模型 多时间尺度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我国电网安全风险关联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东 王佳琪 +5 位作者 陈红 苏峰 杨文清 吴梅芬 彭启伟 龙如银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47-1956,共10页
为了有效识别电网运行的关键风险要素,基于典型电网企业2014—2019年代表性事故案例,采用贝叶斯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了电网事故、设备事故及人身事故致因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各风险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并反向诊断事故发生的... 为了有效识别电网运行的关键风险要素,基于典型电网企业2014—2019年代表性事故案例,采用贝叶斯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了电网事故、设备事故及人身事故致因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各风险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并反向诊断事故发生的关键诱因。结果表明:(1)3种贝叶斯网络模型预测精度分别达到87.85%、89.24%、96.88%;(2)不同类型事故的关键风险因素存在差异,但人因仍是主要致因。电网事故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巡检不到位、检修质量不良和验收不合格;设备事故的关键风险因素为处理不当、巡检不到位和施工质量不良;人身事故的关键风险因素为安全意识缺乏、施工质量不良、监护不到位和验收不合格。最后,对电网系统安全运行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风险评价 电网 事故致因 贝叶斯网络 关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冰槽U形盘管模拟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肖 杨冬梅 +4 位作者 王启扬 刘杨 杨波 黄伽锐 邹同华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8-104,共7页
针对蓄冰盘管管路长压降大等问题,对蓄冰盘管结冰和流动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和结构优化,分析了管内流体不同流速时U形管外的结冰情况。为减小蓄冰槽整体管内压力降,在U形管与分水管连接处采用顺流布置的折流弯,针对改进的折流弯部分,建... 针对蓄冰盘管管路长压降大等问题,对蓄冰盘管结冰和流动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和结构优化,分析了管内流体不同流速时U形管外的结冰情况。为减小蓄冰槽整体管内压力降,在U形管与分水管连接处采用顺流布置的折流弯,针对改进的折流弯部分,建立了物理模型,并对不同曲率半径弯管的管内流动压降和管外结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速对U形管内传热效果的影响很大,但在蓄冰量一定时,流速存在上限,在流速大于0.4 m/s时,结冰速率不再增加;曲率半径从10 mm增大到30 mm时,压降减小了11.7%,从30 mm增大到50 mm,压降减小了5.5%,曲率半径在50~60 mm之间压降存在极小值;曲率半径为30 mm的弯管结冰速率最快,比曲率半径40 mm的结冰速率增加2%左右,比曲率半径为20 mm的增加47%左右,因此推荐30 mm曲率半径。研究结果可为冰蓄冷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蓄冷 结冰 压降 结构优化 折流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用电大数据分布式计算集群负载均衡框架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令涛 赵林 +2 位作者 张亮 田国辉 孙湃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9-265,共7页
为了解决配用电环节产生的大数据经常出现数据倾斜而造成分布式运算环境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提出了一种用于配用电大数据分布式计算的负载均衡框架。框架首先定义了中间结果提前传输机制,通过限定范围的可控参数控制传输进程,将中间结... 为了解决配用电环节产生的大数据经常出现数据倾斜而造成分布式运算环境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提出了一种用于配用电大数据分布式计算的负载均衡框架。框架首先定义了中间结果提前传输机制,通过限定范围的可控参数控制传输进程,将中间结果进行排序,传输低于负载均值的分片。然后介绍了分片的二次分拆原理,根据分片的大小动态决定分拆计划。完成分片的分拆之后,介绍了如何利用贪心启发式算法实现分拆结果的均衡分配,结合布隆滤波器实现了分拆后分片的传输。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文中提出的配用电负载均衡框架能够有效地提高配用电大数据分布式运算系统的效率,减少因数据倾斜造成的部分节点因运算任务过重而导致的总体执行时间过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OOP 大数据 分布式计算 数据倾斜 负载均衡 配用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的西北电网紧急备用支援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马晓伟 徐瑞 +4 位作者 滕贤亮 曹斌 任冲 丁恰 王文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45-2650,共6页
随着区域电网送受电规模的逐年增加,直流大功率缺失故障严重影响了电网频率稳定和输电安全。结合西北电网多直流、大送端的特点,从控制模式、考核机制和运行方式方面,分析了动态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ACE)在西北电网应用... 随着区域电网送受电规模的逐年增加,直流大功率缺失故障严重影响了电网频率稳定和输电安全。结合西北电网多直流、大送端的特点,从控制模式、考核机制和运行方式方面,分析了动态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ACE)在西北电网应用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了西北电网紧急备用支援的系统架构,以扰动事件为驱动主体,自动执行备用共享组内的联络线计划修正;提出了基于扰动事件的功率损失容量计算方法,通过对扰动事件分类分析建立逻辑矩阵,便于从复杂的设备扰动中识别出故障信息;提出了考虑安全约束的备用支援分摊策略,以省级电网中间层模型参与分摊容量计算和关键断面校验,满足广义联络线与断面安全的运行控制要求。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在大功率缺失故障下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电网备用优势,提升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区域电网 备用共享 紧急功率支援 自动发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