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红外相机标志重捕法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研究
1
作者 汪靖山 贠行 +4 位作者 田源 李旭 王卫斌 王斌 熊朝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0,共7页
2022年11月—2023年5月,采用红外相机标志重捕法对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种群数量进行调查,64台红外相机中有50台拍摄到亚洲象,累计有效相机工作日7635 d。对获取到的亚洲象独立有效影像逐一鉴别,利用非空间... 2022年11月—2023年5月,采用红外相机标志重捕法对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种群数量进行调查,64台红外相机中有50台拍摄到亚洲象,累计有效相机工作日7635 d。对获取到的亚洲象独立有效影像逐一鉴别,利用非空间标志重捕法估算公式预估亚洲象种群数量。结果表明总估算次数为255次,当估算次数达到126次时,种群数量最终稳定在17头。个体识别显示该种群包括11头成年象、3头亚成年象和3头幼象。研究结果丰富了保护区内亚洲象种群数据库,同时为基层保护及管理工作探索了一种简单且实用的大中型兽类种群数量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红外相机 标志重捕法 个体识别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初步监测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彦一 肖剑平 +2 位作者 王志胜 陈德明 李旭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9-1018,共10页
2020年1—12月,在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80台红外相机,对区内大中型兽类及林下鸟类资源进行连续监测,共记录到23种兽类和19种鸟类,包括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亚洲象(Elephas maximus)、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北... 2020年1—12月,在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80台红外相机,对区内大中型兽类及林下鸟类资源进行连续监测,共记录到23种兽类和19种鸟类,包括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亚洲象(Elephas maximus)、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北豚尾猴(Macaca leonina)和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水鹿(Cervus equinus)、猕猴(Macaca mulatta)、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巨松鼠(Ratufa bicolor)、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红原鸡(Gallus gallus)、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大仙鹟(Niltava grandis)和雀鹰(Accipiter nisus)。调查到的兽类中相对丰富度最高的为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I_(RA)=10.19),其次是野猪(Sus scrofa,I_(RA)=9.25)、水鹿(I_(RA)=4.42)、黄鼬(Mustela sibirica,I_(RA)=2.36);鸟类中相对丰富度最高的为白尾蓝地鸲(Myiomela leucurum,I_(RA)=2.34),其次是白鹇(I_(RA)=1.99)、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I_(RA)=1.24)、红原鸡(I_(RA)=0.75)。活动节律分析结果显示,赤麂、亚洲象、白鹇、白尾蓝地鸲、紫啸鸫和红原鸡应为昼行性动物,野猪和水鹿应为夜行性动物。研究结果有助于监测南滚河保护区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资源,为保护区有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鸟兽 物种丰富度 活动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滚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3
作者 《云南林业》 2024年第7期48-49,共2页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这里被热带森林和雨林所覆盖;这里天然原始林、天然次生林成片生长,铁力木、见血封喉、桫椤等400余种珍稀树种随处可见;这里生物资源多...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这里被热带森林和雨林所覆盖;这里天然原始林、天然次生林成片生长,铁力木、见血封喉、桫椤等400余种珍稀树种随处可见;这里生物资源多样、物种繁多,拥有世界上原始群落分布面积最大的三棱栎林,是世界上已知最粗大竹种巨龙竹的原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资源 亚洲象 生物多样性保护 见血封喉 热带森林 珍稀树种 南滚河 群落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教育在南滚河:传承生态文明
4
作者 《云南林业》 2024年第7期46-47,共2页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成片深邃神秘的热带雨林原始丛林,各种独特珍稀的动植物在这里自由生长。近年来,保护区管护局在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生态环保宣传路径,立足保护区资源优势,借助自然教育活动这一有...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成片深邃神秘的热带雨林原始丛林,各种独特珍稀的动植物在这里自由生长。近年来,保护区管护局在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生态环保宣传路径,立足保护区资源优势,借助自然教育活动这一有力抓手,向公众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培养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生态文明理念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滚河 宣传路径 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保 资源优势 持续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贡象节”民俗文化在南滚河的传承
5
作者 《云南林业》 2024年第7期54-54,共1页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中国境内唯-β种群分布的亚洲象。亚洲象在沧源佤族人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在佤族创世神话《司岗里传说》中,正是亚洲象引领班老的祖先找到了这片“葫芦王地”,才得以在此安居乐业。在3000多年...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中国境内唯-β种群分布的亚洲象。亚洲象在沧源佤族人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在佤族创世神话《司岗里传说》中,正是亚洲象引领班老的祖先找到了这片“葫芦王地”,才得以在此安居乐业。在3000多年前的沧源崖画群1200多个可辨识图像中,有多处亚洲象的形象,可以说这是亚洲象行为学的最早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滚河 亚洲象 沧源崖画 种群分布 行为学 司岗里 沧源佤族 创世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守护绿色南滚河
6
作者 《云南林业》 2024年第7期44-45,共2页
近年来,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发现动植物物种的消息,频频登上各大媒体平台,先后发现海南粗、藤枣、苏瓣石豆兰、八蕊单室茱萸等13种新分布植物物种,滇叶、多尾凤蝶、格彩臂金龟等9种新分布昆虫,绿宽嘴、大盘尾、鸦嘴卷尾、银耳噪等7... 近年来,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发现动植物物种的消息,频频登上各大媒体平台,先后发现海南粗、藤枣、苏瓣石豆兰、八蕊单室茱萸等13种新分布植物物种,滇叶、多尾凤蝶、格彩臂金龟等9种新分布昆虫,绿宽嘴、大盘尾、鸦嘴卷尾、银耳噪等77种新分布鸟种,共计99种动植物新分布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物种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植物新分布 藤枣 鸦嘴卷尾 生态文明建设 凤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滚河 生态与民族文化的交融之地
7
作者 《云南林业》 2024年第7期42-43,共2页
中国,云南,沧源。这里,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秘境,在这个高山绵延、河谷纵横的地方,深藏着一个面积达5万公顷、延伸至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一个被各种类型的森林覆盖、满是珍稀濒... 中国,云南,沧源。这里,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秘境,在这个高山绵延、河谷纵横的地方,深藏着一个面积达5万公顷、延伸至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一个被各种类型的森林覆盖、满是珍稀濒危动植物、周边充满多彩民族风情的秘境家园,生态文明和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散发出神秘的风采,引人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滚河 秘境 生态文明 民族风情 森林覆盖 交汇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实施路径
8
作者 张绍云 王卫斌 +11 位作者 洪焰泉 程希平 周俊良 李志敏 段文光 石伟 蒋桂莲 俞晓曙 黄晖 王盛弘 申进典 杨云渊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9期586-595,共10页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自然生态保护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系统梳理了云南省建设国家公园现状,发现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在管理体制、执法依据和标准、管理机构能力、执法力量和...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自然生态保护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系统梳理了云南省建设国家公园现状,发现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在管理体制、执法依据和标准、管理机构能力、执法力量和能力、多部门合力程度、多元化资金补偿等方面仍较为薄弱,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应积极构建高效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形成各级政府部门间高效合力及其因地制宜推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等建议。后基于国家顶层设计和总结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经验,从摸清家底、确定目标、谋划格局、布置行动、实施保障5个层面构建云南省国家公园科学建设总体框架,以实际问题、目标、改革导向为前提,提出深入开展国家公园专题任务研究、法治化建设、智慧化技术研发、多元组织形式等策略。所提出的云南省建设国家公园的思路与实现路径,将为找准云南省建设国家公园问题根源、实现靶向建设、促进国家公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体制建设 现状与问题 实现路径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共赢
9
作者 《云南林业》 2024年第7期52-53,共2页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雨林连绵,群山葱翠,不管四季如何流转,这里永远是绿意氤氲,生机勃勃的样子,这种蓬勃的景象也不断延伸覆盖到保护区周边地村寨社区里。千百年来,靠山吃山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近年来,南滚河保护...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雨林连绵,群山葱翠,不管四季如何流转,这里永远是绿意氤氲,生机勃勃的样子,这种蓬勃的景象也不断延伸覆盖到保护区周边地村寨社区里。千百年来,靠山吃山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近年来,南滚河保护区立足资源优势,紧紧抓住生态保护主线不动摇,走出了一条尊重历史传统、凝聚生活智慧的“新时代靠山吃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生活智慧 南滚河 延伸覆盖 开发利用 共赢 立足资源 靠山吃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美建设引领新时代管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云南林业》 2024年第7期50-51,共2页
自绿美建设开展以来,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始终把牢“管的职能、践行“护”的使命、坚守“绿”的基底、延展美”的内涵,把绿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口和载体,全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工作,管护效能提升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 管护工作 效能提升 高质量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力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植物“证件照”定格永恒自然美
11
作者 《云南林业》 2024年第7期55-55,共1页
走进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片的高大翠绿丛中,树干挺立的干果榄仁犹如一幅美丽的水彩画惹人注目,远远看去,满树缀满花絮和果实,花枝垂挂摇曳、鲜艳夺目。这样的美丽盛姿,成为植物调查小组为珍稀植物拍摄的第一张“证件照”。2024年... 走进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片的高大翠绿丛中,树干挺立的干果榄仁犹如一幅美丽的水彩画惹人注目,远远看去,满树缀满花絮和果实,花枝垂挂摇曳、鲜艳夺目。这样的美丽盛姿,成为植物调查小组为珍稀植物拍摄的第一张“证件照”。2024年1-2月,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组建植物调查小组,在全区开展以国家保护野生植物为主、兼顾部分珍稀植物的“普查”工作,为珍稀植物“证件照”换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调查小组 珍稀植物 第一张 自然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林间守望者赵金超退休前的最后一公里
12
作者 《云南林业》 2024年第7期56-57,共2页
2024年3月,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走的植物百科全书”赵金超同志光荣退休,他依依不舍地与一起工作的同事和陪伴了自己40余年的南滚河保护区告别,而他在退休前一刻仍然穿行在山林间,寻找珍稀保护植物的身影2024年1-2月,云南南... 2024年3月,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走的植物百科全书”赵金超同志光荣退休,他依依不舍地与一起工作的同事和陪伴了自己40余年的南滚河保护区告别,而他在退休前一刻仍然穿行在山林间,寻找珍稀保护植物的身影2024年1-2月,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组建了由老前辈、资深专家带领的6人植物调查小组,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野外珍稀植物踏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小组 守望者 南滚河 赵金 最后一公里 奇崛 珍稀植物 百科全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巡山日记——彭海山日记节选
13
作者 彭海山 《云南林业》 2024年第7期58-59,共2页
2024年2月19日星期一晴不管我愿不愿意,这个山珍海味、呼朋唤友、推杯换盏的春节已一去不复返,今天我已在岗!值得高兴的是今天接到通知让我明天参加保护区野外资源调查。这一天,我期待已久!
关键词 推杯换盏 日记 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