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涧县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郑红珍 熊卫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12期63-63,共1页
阐述了南涧县玉米杂交种子的供销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维持玉米种子市场的秩序。
关键词 玉米 种子质量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南涧县2014年油菜施用硼肥试验研究
2
作者 陈秀丕 许文平 《农业工程技术》 2018年第5期24-24,26,共2页
南涧县油菜缺硼比较突出,可农户对油菜缺硼情况大多不了解,为改变这一现状,要进一步掌握油菜需硼规律,为制定油菜需硼指导卡,推广油菜施用硼肥打下基础。该文针对南涧县宝华镇玉碗水村的承包地的H045油菜微量元素(硼)试验进行相关的研究... 南涧县油菜缺硼比较突出,可农户对油菜缺硼情况大多不了解,为改变这一现状,要进一步掌握油菜需硼规律,为制定油菜需硼指导卡,推广油菜施用硼肥打下基础。该文针对南涧县宝华镇玉碗水村的承包地的H045油菜微量元素(硼)试验进行相关的研究,得到硼肥在不同时期施用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差异,最终得到五叶期施用硼肥得到最佳的油菜植株有效分枝数、千粒重和油菜实际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施肥试验 硼肥 实际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涧山区旱地大麦生长特点及增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帆 袁玉顺 +4 位作者 李崇用 李国强 吴显成 杨俊青 陈贵荟 《云南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44-46,共3页
大麦是南涧县小春生产的主要作物。旱地大麦由于土壤贫瘠,生长季节降水量少,耕作栽培技术粗放等原因,长期以来产量低而不稳。旱地大麦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既有植株偏矮、有效分蘖少、群体不足、抽穗到成熟历时短、灌浆强度低等不利... 大麦是南涧县小春生产的主要作物。旱地大麦由于土壤贫瘠,生长季节降水量少,耕作栽培技术粗放等原因,长期以来产量低而不稳。旱地大麦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既有植株偏矮、有效分蘖少、群体不足、抽穗到成熟历时短、灌浆强度低等不利因素,也有地下部根系生长发达、基本苗足等夺取高产的有利条件。通过多年来大理州旱地大麦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一套包括合理耕作,蓄水保墒;增施有机肥,重施基种肥;选用良种,抢墒播种;合理密植,提高基本苗,一次全苗等实现旱地大麦增产稳产关键技术环节的综合栽培管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涧县 旱地大麦 生长特点 增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大麦对南涧山区生态种养的重要意义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玉顺 李崇用 +5 位作者 王德铭 邹耀昌 叶波美 刘帆 杨俊青 蔡秋华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年第3期56-59,共4页
简述了大麦的饲用价值及其在改善山区养殖户饲料不足、有效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降低种植业劳动强度和养殖业饲养成本、山区生态养殖业品牌塑造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并对南涧山区发展饲料大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技术措施和相应的... 简述了大麦的饲用价值及其在改善山区养殖户饲料不足、有效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降低种植业劳动强度和养殖业饲养成本、山区生态养殖业品牌塑造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并对南涧山区发展饲料大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技术措施和相应的政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大麦 南涧山区 养殖业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新品系高产稳产性评价方法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帆 袁玉顺 +5 位作者 杨俊青 蔡秋华 李国强 吴显成 李江 张睿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7-603,共7页
本研究分别运用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及AMMI模型对2011—2013年度大理州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6个试点9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分析方法都能为大麦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评价提供参考,但它们各有其局限性... 本研究分别运用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及AMMI模型对2011—2013年度大理州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6个试点9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分析方法都能为大麦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评价提供参考,但它们各有其局限性。变异系数侧重于揭示产量的稳定性信息,结合平均产量的变异系数法计算简便、直观易懂,但其可靠性较难保证,且难以反映出基因与环境间互作效应;高稳系数法侧重于反映品种(系)的丰产性,虽然实用性较强,但稳定性劣势易被高产掩盖;AMMI模型分析不仅有效地揭示了环境、基因及基因与环境间互作效应对参试品种(系)的影响,对9个参试品种(系)的产量潜力和稳定性类型划分也很充分,而且分析过程严谨评价结果可靠性高,在区域试验大麦新品系高产稳产性评价中应该优先选择运用。综合3种分析方法,品系052DM3-8-8、071DM11-7为高产稳产类型,其中品系052DM3-8-8的产量最高,生产潜力最大;052DM3-3、071DM11-4、凤03-39为高产不稳产类型;对照品种S500及品系凤03-9、071DM16-1、071DM16-4为低产稳产或低产不稳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新品系 高产稳产性 变异系数 高稳系数 AMMI模型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被引量:8
6
作者 袁玉顺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第2期64-65,共2页
研究山地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要点的目的是提高小麦产量,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实现其稳产高产与优质十分重要。对满足社会需求、推动我国经济及农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确保我国农业生产... 研究山地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要点的目的是提高小麦产量,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实现其稳产高产与优质十分重要。对满足社会需求、推动我国经济及农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确保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粮食安全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小麦高产栽培的实现需要一套科学规范的栽培管理技术为基础,同时还需要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做支持。采取各种防控技术措施可以更有效地加强对小麦的管理,结果是提升对小麦的高产栽培。本文对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高产栽培 病虫防控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广适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凤麦38号的选育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国强 李江 +2 位作者 袁玉顺 吴显成 杨俊青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期112-113,共2页
凤麦38号是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系谱法杂交选育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抗病、抗旱、耐寒、质优等优良特性,2008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介绍了凤麦38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 凤麦38号是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系谱法杂交选育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抗病、抗旱、耐寒、质优等优良特性,2008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介绍了凤麦38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种范围及主要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凤麦38号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大麦新品种(系)在旱地上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袁玉顺 邹耀昌 +6 位作者 王德铭 李崇用 周桂荣 杨建芬 刘帆 杨俊青 蔡秋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6期114-116,119,共4页
2016-2017年在南涧县山区旱地上对10个大麦新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品种(系)的生育期为158~181 d,在当地均能完全成熟。所有参试品系均较对照S-4增产,增幅36.63%~69.97%。其中,106DM8-16-10-9产量最高,较对照S-4早... 2016-2017年在南涧县山区旱地上对10个大麦新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品种(系)的生育期为158~181 d,在当地均能完全成熟。所有参试品系均较对照S-4增产,增幅36.63%~69.97%。其中,106DM8-16-10-9产量最高,较对照S-4早熟8 d,株高适中、抗病性强,有较好的应用前景;106DM8-16-10-2-8、106DM12-6-10-13-6、1205DM7-4-3和0710DM6-5-1-1-5-8-6等4个品系较对照增产显著,且株高适中、抗病性强,综合表现优良;品系101DM8-21-3和102DM3-5-7-5-6株高适中、抗病性强,虽在本轮试验中产量较对照增产不显著,但较对照早熟,生育期更符合当地农民种植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新品种(系) 山区 旱地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州大麦区域试验精确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帆 袁玉顺 +5 位作者 杨俊青 蔡秋华 李国强 吴显成 李江 张睿 《云南农业科技》 2017年第1期6-8,共3页
分析2011-2013年大理州大麦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精确度。结果表明,不论是1年1点、1年多点、2年1点还是2年多点试验,其误差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说明本轮区域试验误差控制得较好,区域试验整体水平能达到一定要求,数据准确可信。品种比较精... 分析2011-2013年大理州大麦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精确度。结果表明,不论是1年1点、1年多点、2年1点还是2年多点试验,其误差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说明本轮区域试验误差控制得较好,区域试验整体水平能达到一定要求,数据准确可信。品种比较精确度分析中,1年多点和2年多点试验层次上的品种比较精确度最好,均可鉴别出超过对照品种6.91%以上的差异;1年1点试验层次上的品种比较精确度次之,有25%的试点可鉴别出超过对照品种10%的差异,66.7%的试点能鉴别出15%的差异;2年1点试验层次上的品种比较精确度最差,仅有16.7%的试点能鉴别出15%的差异。本轮区试,鹤庆试点的品种比较精确度最好,云龙试点次之,大理和弥渡试点也能达到一定的水平,祥云试点精确度不好,巍山试点的精确度最差,应总结各个试点区试经验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区域试验 精确度 试验误差变异系数 相对最小显著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