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盘抗冲击振动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史宝军 孙亚军 +2 位作者 舒东伟 姜华 杨廷毅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4-329,共6页
硬盘驱动器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外存储设备。由于硬盘抗冲击振动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许多研究者对此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从硬盘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入手,介绍了磁头/磁盘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分析了影响磁头/磁盘系统性能的重... 硬盘驱动器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外存储设备。由于硬盘抗冲击振动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许多研究者对此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从硬盘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入手,介绍了磁头/磁盘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分析了影响磁头/磁盘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及其原理,并对国内外有关提高硬盘抗冲击振动性能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和分析,最后阐述了硬盘冲击振动的控制研究,分析了硬盘目前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盘驱动器 振动 冲击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蠕变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忠 贾玉 +1 位作者 高云 杨晶磊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6-278,共13页
聚合物在室温甚至低温条件下的蠕变被认为是制约其更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实验研究发现添加很低含量(1%重量或体积含量)的纳米颗粒,在基本上不影响基体其他力学和物理性能的前提下,能够大幅度提高聚合物的耐蠕变性能;另外和静态性能... 聚合物在室温甚至低温条件下的蠕变被认为是制约其更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实验研究发现添加很低含量(1%重量或体积含量)的纳米颗粒,在基本上不影响基体其他力学和物理性能的前提下,能够大幅度提高聚合物的耐蠕变性能;另外和静态性能相比较,蠕变和松弛等特性对于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变化和分子链的相互作用更加敏感,能够在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如多层级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设计中为我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微观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信息.本文综述了多种形貌纳米颗粒(包括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层状纳米黏土等)对聚合物耐蠕变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讨论了纳米颗粒的种类、形貌和含量,以及外部应力水平和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物基体材料蠕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目前一些常用的模拟和预测蠕变行为的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结合纳米复合材料特点,对蠕变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和预测;结合多层级纳米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结果,阐述了蠕变条件下纳米复合材料分子链间相互作用的特点;进而探讨了纳米颗粒影响聚合物蠕变性能的机理,展望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 纳米颗粒 碳纳米管 纳米复合材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重构的最小二乘配点法求解Helmholtz方程 被引量:4
3
作者 史宝军 袁明武 舒东伟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基于核重构思想构造近似函数,将配点法和最小二乘原理相结合对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建立了Helmholtz 方程的最小二乘配点格式,并分别研究了Helmholtz方程的波传播问题和边界层问题.通过数值算例可以发现,给出的数值计算结果非常接近于精确... 基于核重构思想构造近似函数,将配点法和最小二乘原理相结合对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建立了Helmholtz 方程的最小二乘配点格式,并分别研究了Helmholtz方程的波传播问题和边界层问题.通过数值算例可以发现,给出的数值计算结果非常接近于精确解,计算精度明显高于SPH法的数值结果,且随着节点数目的增加, 其精确度越来越高,具有良好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MHOLTZ方程 无网格法 重构核点法 最小二乘配点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可控释药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包敏 周宇峰 +2 位作者 周祺惠 董文 张彦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1-740,共10页
超声可控释药体系是一种新兴的靶向给药及基因转运方法。以超声敏感材料作为药物或基因转送的载体,当超声辐照于靶组织或靶器官时,靶体内载体可定向释放出包裹或附着的基因或药物,实现对负载药物的定时定量定点释放和提高药物输送效率... 超声可控释药体系是一种新兴的靶向给药及基因转运方法。以超声敏感材料作为药物或基因转送的载体,当超声辐照于靶组织或靶器官时,靶体内载体可定向释放出包裹或附着的基因或药物,实现对负载药物的定时定量定点释放和提高药物输送效率或基因转染率的目的。文中对超声可控释药体系的作用机制、超声敏感载体材料及生物医学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最后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敏感材料 药物递送系统 控释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头/磁盘间分子力对超低飞行高度浮动块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史宝军 李鸿秋 +2 位作者 宋世军 舒东伟 谷宾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8-101,共4页
当磁头/磁盘之间的间隙小于5 nm时,由于磁头/磁盘间分子力的存在,气膜浮动块的运动会变得不稳定,此时就不能忽略磁头/磁盘间分子力对气膜浮动块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根据Lennard-Jones的势能曲线求解分子力,同时考虑具有超低飞高浮动块气... 当磁头/磁盘之间的间隙小于5 nm时,由于磁头/磁盘间分子力的存在,气膜浮动块的运动会变得不稳定,此时就不能忽略磁头/磁盘间分子力对气膜浮动块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根据Lennard-Jones的势能曲线求解分子力,同时考虑具有超低飞高浮动块气膜刚度的非线性,建立了气膜浮动块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分析了分子力对具有超低飞高浮动块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从理论上证明了当飞行高度低于某临界值时,浮动块会"突然"下降,甚至造成头盘碰撞的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盘驱动器 气膜浮动块 分子力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定向PVDF电纺纤维构建细胞相容性的三维微环境(英文)
6
作者 靳林 徐钦炜 +3 位作者 胡彬 黄敬斌 张宜磊 王振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2-1010,共9页
三维电纺纤维在生物医学领域,如生物传感、药物控制释放与组织工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电纺技术在制备结构、孔隙率与形貌均可调节的三维定向电纺纤维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的电纺丝工艺以制备三维... 三维电纺纤维在生物医学领域,如生物传感、药物控制释放与组织工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电纺技术在制备结构、孔隙率与形貌均可调节的三维定向电纺纤维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的电纺丝工艺以制备三维定向电纺纤维.本文通过改进传统的电纺丝工艺,开发了一种简单高效制备三维定向聚偏氟乙烯(PVDF)的电纺丝制备技术.所制备的三维定向纤维的形貌、直径及纤维密度均可控.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该类三维定向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促进细胞活性,诱导细胞沿着纤维的方向生长.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将该三维定向纤维作为细胞培养支架时,细胞的增殖高于利用传统的二维纤维膜.该制备技术将极大地拓宽三维定向纤维在三维细胞培养、组织工程及疾病诊断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偏氟乙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驱动的供应链决策优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爽 蔡笑天 Songlin Chen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8-155,共8页
3D打印不仅改变了产品制造过程,也直接影响传统供应链的架构形式,进而对3D打印技术的采纳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因此,在不同产业背景下如何识别“正确的”供应链架构形式,以促进3D打印技术的引进与发展成为一个关键挑战。本文基于全新视... 3D打印不仅改变了产品制造过程,也直接影响传统供应链的架构形式,进而对3D打印技术的采纳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因此,在不同产业背景下如何识别“正确的”供应链架构形式,以促进3D打印技术的引进与发展成为一个关键挑战。本文基于全新视角研究3D打印技术采纳与供应链架构的关系,给出三类不同供应链架构情境下的识别方法,并构建考虑系统级成本与顾客满意度的优化模型,对三种供应链架构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为了验证优化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对航空领域零部件供应链案例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供应链架构 顾客满意度 决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级形状记忆技术的产品设计,制造和再循环
8
作者 王韬熹 胡嘉恩 +2 位作者 Salvekar Abhijit Vijay 翁毅伟 黄为民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3-621,共9页
在经历了大"塑性"变形后,通过施加某种特定激励(如变温、浸泡化学溶剂、试剂、光照等),材料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记忆效应功能的材料被称为形状记忆材料。一系列试验表明,聚合物材料大都具有热驱动和化学驱动... 在经历了大"塑性"变形后,通过施加某种特定激励(如变温、浸泡化学溶剂、试剂、光照等),材料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记忆效应功能的材料被称为形状记忆材料。一系列试验表明,聚合物材料大都具有热驱动和化学驱动的形状记忆效应。最近的研究更证实了:依据多种基本原理,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修改已有的材料(如各种工程塑料),来设计新材料,并且可以优化材料,使之具有我们需要的形状记忆功能去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因此,此种技术可以被称为高级形状记忆技术,以区别过去只局限于某些特定材料的形状记忆及其技术。高级形状记忆技术可以为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最终再循环提供不同于传统方法的思路。着重介绍了这一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形状记忆 产品设计 制造 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