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科学教育中传感器技术教学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丹儿 韦斯林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5期50-55,共6页
传感器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与之相关的教学模式、实验内容、教学理念、教材开发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引起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弥补国内学界对此探讨较多但对国外这方面研究状况较为缺失的不足,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对科学... 传感器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与之相关的教学模式、实验内容、教学理念、教材开发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引起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弥补国内学界对此探讨较多但对国外这方面研究状况较为缺失的不足,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对科学教育中传感器技术相关术语及其概念进行了简要的界定,概括了教育领域中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从学生概念学习和能力考察、教学模式、教师教学使用情况、教师培训模式等方面梳理了国外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教学研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概念转变、能力考查为核心研究内容,以教学模式的探究为重要内容,以教师使用情况的调查为有力保障,以师资培训模式的探索为新动向。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传感器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科学教育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oupScribbles软件支持的课堂协作学习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文莉 吕赐杰 谢雯婷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共9页
本文描述了一项在新加坡进行的基于GroupScribbles(GS)软件平台的课堂协作学习研究。我们采用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范式,在新加坡一所小学四年级2个班级的科学课上进行了为期10周的实验与考察。GS实验班级课程由研究者与任课教师... 本文描述了一项在新加坡进行的基于GroupScribbles(GS)软件平台的课堂协作学习研究。我们采用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范式,在新加坡一所小学四年级2个班级的科学课上进行了为期10周的实验与考察。GS实验班级课程由研究者与任课教师共同设计,通过小组/班级协作学习完成教学大纲内容。研究结果肯定了GS协作学习在科学学习中的有效性。GS实验班级测试成绩好于控制班级。在GS课堂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机会增加并能够接触到多样的观点。课堂观察与学生态度认知调查表明,GS能够促进协作学习,改善学生对科学学习的认知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设计研究 教学设计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学习活动的属性分析:探讨学习活动设计的两个个案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龙翔 陈文莉 +1 位作者 吕赐杰 张宝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5,共9页
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移动学习活动的可能性与学习效果,以及这些学习活动在学校扩大实施的潜能和局限。我们对新加坡小学的两个代表性的移动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个案分析,通过行动研究来验证,并与其他相关文献做比较,整理出移动学习设计... 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移动学习活动的可能性与学习效果,以及这些学习活动在学校扩大实施的潜能和局限。我们对新加坡小学的两个代表性的移动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个案分析,通过行动研究来验证,并与其他相关文献做比较,整理出移动学习设计的各种主要属性。论文提出一个涵盖所有不同属性维度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框架,探讨如何将移动学习有效地应用于正式的教学设计,以期为移动学习实践设计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合作学习 拼图式合作学习 情境感知 教、研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移动技术为中介——建立一个无缝语文学习框架 被引量:21
4
作者 黄龙翔 陈之权 +1 位作者 詹明峰 蔡敬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23,共8页
移动设备的普及,为技术增强学习的革新提供了契机。这一契机可用"无缝学习空间"来概括。无缝学习空间具有跨文本、跨情境的持续性学习经验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语言学习理论的重心已从行为主义转移到着重交际与实境性质的学... 移动设备的普及,为技术增强学习的革新提供了契机。这一契机可用"无缝学习空间"来概括。无缝学习空间具有跨文本、跨情境的持续性学习经验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语言学习理论的重心已从行为主义转移到着重交际与实境性质的学习方式。而移动辅助语文学习(Mobile-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MALL)的重点,也同样倾向于以学习活动设计为主的实境或社交性质的移动学习活动。本论文将针对以现有的MALL研究作为基础而建立无缝语文学习(SeamlessLanguageLearning,SLL)环境的需要,提出观点和方法。我们将建构一个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的社群—技术—教学法框架(Socio-techno-pedagogicalFramework),以解决年轻学子在学习华文第二语言(二语)时的挑战。我们将论述无缝语文学习如何为名为"语飞行云"的研究项目提供设计框架,并讨论研究方法的使用及其局限。该框架将以泛在技术作为中介,通过持续性的学习过程,探索整合"无缝学习"视角及"语文学习"视角的模式。我们预期,长期浸濡在无缝语文学习历程的学习者,将可达致21世纪知识与技能的精进,并建立起全面性的语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 无缝学习 词汇学习 社交-技术-教学框架 教学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