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域宽频带和近震波形数据的多点源反演——以2016 M_(W)7.1日本熊本地震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施其斌 韦生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378-4393,共16页
中强度(M 6—7)地震可以对人类社会基础设施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并且其发震频率要远高于M 8+地震.从震源物理的角度来说,此类地震的发震断层的几何形态和破裂过程往往较为复杂.因此,准确地确定此类地震的震源参数对地震防治和了解震源... 中强度(M 6—7)地震可以对人类社会基础设施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并且其发震频率要远高于M 8+地震.从震源物理的角度来说,此类地震的发震断层的几何形态和破裂过程往往较为复杂.因此,准确地确定此类地震的震源参数对地震防治和了解震源物理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承接地震单点源解和有限破裂模型的桥梁,地震多点源解可以为有限破裂模型反演提供可靠的断层几何,并有效地帮助约束破裂的时空演化过程.本文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非线性反演算法,将一种多点源波形反演方法的适用范围从近震距离推广到了区域距离,并验证了利用余/前震(或历史地震)对地震波传播路径进行校正的有效性.我们将改进后的方法应用于具有代表性的2016 M_(W)7.1熊本地震的研究中.结果发现,利用一个M_(W)6.0和一个M_(W)5.4的前震,可以对半径100 km范围内强震记录和1000 km内的宽频带记录进行有效的路径校正,筛选出现有速度模型所适用的地震台和震相,并且可以确定波形拟合中高质量Pnl波和面波所能利用的频率上限,即高达0.3 Hz(Pnl)和0.2 Hz(面波).研究结果还显示区域宽频带数据反演的结果和强震+高频GPS数据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验证了将该方法推广到区域数据反演的可行性.对熊本M_(W)7.1主震的反演结果显示,在反演所用的频段,我们需要至少四个子事件来表示该地震的运动学过程.第一个M_(W)6.7子事件发生在地下12 km深的Hinagu断层上,并具有高倾角的纯走滑位错解;第二(M_(W)6.7)和第三个(M_(W)6.7)子事件的深度均为7 km,其走向和Futagawa断层一致并有一定的正断滑移成分;最后一个子事件(M_(W)6.6)最浅(1~2 km),也具有最强(滑动角=-137°)的正断滑移成分.这些子事件揭示了发震层的厚度随着主震向东北方向的破裂传播距离增加而变薄,并且其深度随着破裂位置靠近Aso火山而变得越浅.当使用离断层最近的0701高频GPS台站时,五点源反演可以分辨出在破裂最后阶段沿一个次级断层的传播,我们认为该断层分叉现象有可能对地震的停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破裂过程 非线性反演 多点源 非对称震源时间函数 熊本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大地测量数据揭示2021希腊塞萨利地震序列潜在断层几何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2
作者 周成 马张烽 吕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5-1544,共20页
利用一对升降轨InSAR干涉图进行地震二维形变的分解通常是推断孕震机制与断层几何较为常用的手段.但该手段实施于短时间内发生的地震序列案例则较为困难,因为很难确保每个事件的形变都能够恰好被一对干涉图所记录.短周期多轨道InSAR数... 利用一对升降轨InSAR干涉图进行地震二维形变的分解通常是推断孕震机制与断层几何较为常用的手段.但该手段实施于短时间内发生的地震序列案例则较为困难,因为很难确保每个事件的形变都能够恰好被一对干涉图所记录.短周期多轨道InSAR数据为二维同震形变的描述和断层几何的推演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也为分离地震序列中各地震的同震形变提供了可能.2021年希腊塞萨利地震序列为研究地震序列形变分解提供了一个宝贵实例.针对此案例,本文利用覆盖震区的17幅多时相多轨道InSAR数据联合解算了该地震序列中三次事件各自的二维形变,并对形变场分布进行了解译.经形变分析认定,地震序列中第二、三次事件属于盲断层发震.基于分解出的二维形变,本文进一步推断了第二、三次事件所对应的断层几何并分析了潜在的孕震机制.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断层为:两个SE-NW走向/东北倾的断层(事件一、事件二),一个NW-SE走向/西南倾的断层(事件三).经过对滑动模型、同震库仑应力以及前震/余震数据的分析,本文认为此次地震序列的潜在孕震机制可以解释为一次SSE-WNW走向的断层级联触发活动.此外,通过分析此次地震序列余震的空间分布发现了余震深度与断层面之间的线性关系,这为本文推断出的盲断层几何以及地震序列间的级联触发观点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希腊塞萨利 地震序列 盲断层 二维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