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混合料抗压模量温度修正系数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孟岩 李志勇 +1 位作者 梅迎军 陆跃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86,共5页
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某一温度下沥青混合料的抗压模量同基准温度(20℃)下抗压模量的比值(温度修正系数)与温度之间呈线性比例关系.通过收集我国194个气象观测站点50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根据壳牌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考虑不同地区日气温变... 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某一温度下沥青混合料的抗压模量同基准温度(20℃)下抗压模量的比值(温度修正系数)与温度之间呈线性比例关系.通过收集我国194个气象观测站点50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根据壳牌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考虑不同地区日气温变化情况和沥青粘滞度性质,采用克里金插值法绘制出全国年有效温度分布图;同时考虑路面温度随深度方向上的变化,绘制出全国沥青混合料温度修正系数分布图,以该系数修正不同地区抗压模量的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年有效温度 粘滞度 抗压模量 克里金插值法 温度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沥青混合料试验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孟岩 梅迎军 +1 位作者 李志勇 陆跃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110-114,共5页
在AC、SMA、OGFC 3种级配形式的沥青混合料中分别掺加国产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测定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性、渗水性和抗滑性能,分析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强... 在AC、SMA、OGFC 3种级配形式的沥青混合料中分别掺加国产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测定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性、渗水性和抗滑性能,分析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与无纤维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进行对比,3种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聚酯纤维与聚丙烯腈纤维的综合改善性能优于木质素纤维.通过车辙试验,确定了聚酯纤维满足不同交通量下的设计用量.技术经济分析表明,纤维沥青混合料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 木质素纤维 沥青混合料 强度形成机理 设计用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疲劳当量温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岩 梅迎军 +1 位作者 潘峥嵘 李艳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558-563,共6页
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以15℃作为测定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试验温度,忽略了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度差异。根据路面弹性力学层状理论,对控制应力与应变两种疲劳加载模式进行分析,讨论了适用于路面实际疲劳状况的加载模式。分析了影... 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以15℃作为测定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试验温度,忽略了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度差异。根据路面弹性力学层状理论,对控制应力与应变两种疲劳加载模式进行分析,讨论了适用于路面实际疲劳状况的加载模式。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的因素,并采用SHELL方法,根据Miner法则计算疲劳当量温度,提出了日疲劳当量温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了我国8地区的年疲劳当量温度,讨论了不同地区疲劳当量温度的取值范围和取值方法。此研究结果为提高路面结构分析精度提供了可靠的温度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疲劳寿命 控制模式 疲劳当量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