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浮游藻类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
1
作者 王超 毕磊 +5 位作者 赵伦 陈希 袁思光 唐文忠 张鋆 张屹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2,共9页
高锰酸盐指数和藻类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管理关注的重要指标。渠道监测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与藻密度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阈值效应。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和藻密度均沿程上升,藻密度每年7-9月达到峰值,与高锰酸盐指数超2 mg/L断面... 高锰酸盐指数和藻类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管理关注的重要指标。渠道监测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与藻密度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阈值效应。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和藻密度均沿程上升,藻密度每年7-9月达到峰值,与高锰酸盐指数超2 mg/L断面数量季节变化基本同步;藻密度大于1000万L^(-1)时与高锰酸盐指数相关性增强,藻密度小于等于1000万L^(-1)时相关性减弱。结果表明:藻类生长对数期高锰酸盐指数快速增加,藻类生长稳定期和衰退期藻密度与高锰酸盐指数相关性减弱。总干渠过流时间与藻类的生长周期基本对应,藻类培养试验得到高锰酸盐指数释放率为0.017 mg/106,藻类对渠道高锰酸盐指数增量的平均贡献在50%以上。研究表明浮游藻类是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渠道藻类防控阈值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中线总干渠 高锰酸盐指数 浮游藻类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西黑山沉积物营养盐释放速率
2
作者 蔡晓彤 刘凯 +3 位作者 刘晓波 董飞 黄爱平 白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311,共9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分水段、退水闸等缓流区域容易淤积沉积物,存在较大的沉积物营养盐释放风险。选取总干渠的典型缓流区域−西黑山进水闸上游段,采用表层沉积物培养法探明其释放速率,揭示不同环境因子对释放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分水段、退水闸等缓流区域容易淤积沉积物,存在较大的沉积物营养盐释放风险。选取总干渠的典型缓流区域−西黑山进水闸上游段,采用表层沉积物培养法探明其释放速率,揭示不同环境因子对释放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西黑山进水闸上游段沉积物污染较为严重,其总氮的污染指数为4.68,总磷的污染指数为0.55,综合污染指数为3.79;西黑山进水闸上游段沉积物总磷、总氮、氨氮、硝氮、高锰酸盐指数的释放速率分别为3.77、119.81、312.53、27.93、135.16 mg/(m^(2)·d);温度越高,则总磷、总氮、氨氮、硝氮、高锰酸盐指数释放速率越大,26℃下沉积物的释放速率为7℃下的2.41~442.04倍;pH中性不利于沉积物污染物的释放,酸性或碱性则均会导致释放速率增加,pH为9的沉积物释放速率为pH为7的1.52~9.33倍。研究成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沉积物污染评估提供依据,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营养盐 环境因子 内源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藻密度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3
作者 张鋆 肖新宗 +3 位作者 王超 张屹哲 习刚正 贾海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3,57,共8页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人工生态系统,藻类增殖是工程运行管理关注的重点。基于2022年总干渠8个典型断面的水质和浮游藻类的监测数据,使用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渠道藻密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中...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人工生态系统,藻类增殖是工程运行管理关注的重点。基于2022年总干渠8个典型断面的水质和浮游藻类的监测数据,使用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渠道藻密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中线总干渠藻密度沿程呈上升趋势,夏季藻密度最高,达1600万个/L;渠道藻密度与NH 3-N(p<0.001)、流量(p<0.001)和高锰酸盐指数(p<0.001)等显著相关;各环境驱动因子对藻密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理化因子(0.540)>营养盐因子(0.345)>水文因子(0.227),空间因子和水文因子对藻密度产生间接影响。研究揭示了中线总干渠藻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可为中线工程供水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密度 藻类增殖 驱动因子 相关性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仿真预演系统在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调度中的开发及应用
4
作者 陈晓楠 顾起豪 +2 位作者 靳燕国 张召 刘巧银 《水利信息化》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输水调度全线输水线路长、控制口门多、运行工况复杂的特点和难点,建立每个闸门独有的参数反演模型,构建一维快速仿真模拟模型,同步探索典型建筑物局部三维精细化建模技术,开发水情数据智能清洗、一维水动力快速...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输水调度全线输水线路长、控制口门多、运行工况复杂的特点和难点,建立每个闸门独有的参数反演模型,构建一维快速仿真模拟模型,同步探索典型建筑物局部三维精细化建模技术,开发水情数据智能清洗、一维水动力快速精准仿真、自主学习训练、典型建筑物局部三维水力仿真等模型,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动态响应能力的总干渠输水调度数字孪生仿真预演系统。经多场景模拟验证,数字孪生仿真预演系统能够针对中线总干渠实现任意断面和渠段进行智能化仿真和精准预演,显著提升输水调度过程的安全性与决策的科学性,为深入推进输水调度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调度 仿真预演 数字孪生 南水北调中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涿州站冬季异常低温事件频次分析
5
作者 李景刚 陈晓楠 +1 位作者 赵慧 陈林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3,共7页
为有效揭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异常低温事件的发生规律,选取中线总干渠明渠段最北端冬季气温相对最低、冰情严重的涿州气象站为例,基于该站1981~2021年冬季日平均气温数据,在采用标准差阈值法对冬季异常低温事件进行定义和等级划分的... 为有效揭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异常低温事件的发生规律,选取中线总干渠明渠段最北端冬季气温相对最低、冰情严重的涿州气象站为例,基于该站1981~2021年冬季日平均气温数据,在采用标准差阈值法对冬季异常低温事件进行定义和等级划分的基础上,对中线工程近年来的冬季异常低温事件频次变化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进入12月份,涿州站日平均气温基本接近0℃,之后逐步降低;在12月下旬至次年的1月中旬,日平均气温达到年度最低,多年平均值基本维持在-4℃上下;而后逐步上升,在2月中旬前后基本恢复至0℃以上。(2) 1981~2021年间,涿州站共发生冬季异常低温事件31次,累计天数251 d,其中1980年代发生次数最多,其次是2000和2010年代,而1990年代发生次数最少,事件发生频次总体呈现下降趋势。(3)在冬季3个月中,1月份发生次数最多,次均发生天数也最长,12月份次之,而2月份发生次数最少,次均发生天数也最短,冬季异常低温事件发生日主要集中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及1月中下旬。(4) 1981~2021年,涿州站冬季分别发生一级、二级、三级异常低温事件11,5,15次,其中,一级、三级事件在1月发生次数最多,而二级事件在1月发生次数最少。正式通水至2021年,中线工程共发生冬季异常低温事件3次,且均为三级,对冰期输水影响相对有限。研究成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调度和冰凌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低温事件 频次变化 冰期输水 涿州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渠道综合糙率变化及其应对策略
6
作者 吴永妍 钮新强 +1 位作者 孙卫军 王磊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5,63,共8页
为辨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过流能力变化,基于2019—2023年总干渠水位、流量等观测资料,构建了渠道综合糙率率定模型,分析了渠道综合糙率的总体规律及其对总干渠过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干渠沿线各段渠道的综合糙率存在差异,总体... 为辨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过流能力变化,基于2019—2023年总干渠水位、流量等观测资料,构建了渠道综合糙率率定模型,分析了渠道综合糙率的总体规律及其对总干渠过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干渠沿线各段渠道的综合糙率存在差异,总体呈现上游大于下游的规律,上游段和下游段渠道综合糙率均值分别为0.0168和0.0157;渠道综合糙率可能随运行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采取适当的工程维护或改造措施可降低渠道综合糙率;当总干渠输水流量为设计流量时,渠道综合糙率变化导致中线工程漳河倒虹吸上游约456 km范围渠道超设计水位。为保障工程输水安全,提出了系统开展总干渠过流能力制约机理及挖潜措施研究、适时开展总干渠全线加大流量输水试验、建立渠道综合糙率实时预测系统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糙率 过流能力 输水安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2021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阳河以北段冬季冷暖变化特征分析
7
作者 李景刚 陈晓楠 +1 位作者 孙德宇 任亚鹏 《水利水电快报》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更好地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调度,基于中线工程沿线8个国家气象站点的1981~2021年冬季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气候平均值、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并依据国家冷暖冬等级划分标准,在年度尺度上,对安阳河以北段近41 a来冬季冷暖变... 为更好地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调度,基于中线工程沿线8个国家气象站点的1981~2021年冬季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气候平均值、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并依据国家冷暖冬等级划分标准,在年度尺度上,对安阳河以北段近41 a来冬季冷暖变化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1981~2021年,各站冬季平均气温基本为-5~3℃,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南北温差基本为3~4℃。②1981~2021年,各站冬季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整体上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增温幅度为0.113~0.713℃/(10 a),整体表现为南北升温速率低,中部升温速率高的特点。③从年代际变化来看,1980年代各站冬季平均气温最低,多为偏冷年份,整体上1980,1990和2010年代表现为升温趋势,2010年代升温最为显著,而2000年代则表现为降温趋势。其中,在2000年代和2010年代,各站冬季平均气温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平均气温标准差均超过了1.0℃。④近41 a区域暖冬年共出现12次,主要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冷冬年共出现18次,其中,1980年代最多,1990年代最少,自1990年代末期开始,区域冷冬年、暖冬年时常交替出现,而在2014年后,区域暖冬年明显偏多。研究成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优化冰期输水调度、提升冬季渠道过流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暖变化 冬季气候特征 冰期输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安阳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洺河渡槽安全防洪安全模拟研究
8
作者 白振江 时启军 《东北水利水电》 2025年第2期34-38,71,共6页
洺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重要的大型输水建筑物,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对工程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为检验复核洺河渡槽交叉河道的行洪能力,在现场实际测量、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基础上,针对不同糙率条件下100年、30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构... 洺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重要的大型输水建筑物,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对工程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为检验复核洺河渡槽交叉河道的行洪能力,在现场实际测量、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基础上,针对不同糙率条件下100年、30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构建二维洪水演进数值模型,利用Mike21模型模拟洪水从上游河道经交叉建筑物向下游演进的全过程,判定洪水过流对渡槽影响。拟演算结果显示,最不利条件(n=0.035)下满足洪水槽身不挡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洺河渡槽 水动力模型 模拟演算 防洪复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冰期输水的实践与思考——以河北分公司辖区为例
9
作者 李涛 岳利召 《河北水利》 2024年第10期42-43,46,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时空配置的重大举措,为保障冰期输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针对多种风险隐患,采取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保障设备投入等一系列措施,逐渐形成成熟的保障体系,通过动态调度、专业巡检和智能指挥,有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时空配置的重大举措,为保障冰期输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针对多种风险隐患,采取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保障设备投入等一系列措施,逐渐形成成熟的保障体系,通过动态调度、专业巡检和智能指挥,有效保证了冰期输水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输水 动态调度 应急演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10
作者 辛小康 王超 +4 位作者 柳根 程靖华 秦赫 陈正友 肖新宗 《中国水利》 2024年第20期81-88,共8页
为进一步明晰当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污染来源,精准开展水源地水质保护,采用2017—2023年长系列水质资料,分析丹江口水库及入库河流水质特征,采用资料收集、文献调研及模型计算等方法,估算总氮、总磷污染负荷组成,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 为进一步明晰当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污染来源,精准开展水源地水质保护,采用2017—2023年长系列水质资料,分析丹江口水库及入库河流水质特征,采用资料收集、文献调研及模型计算等方法,估算总氮、总磷污染负荷组成,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面源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总体水质良好,整体可达到Ⅱ类水质目标(湖库水质标准),但汛期水量较大时因总磷浓度升高会引起超标断面个数明显增加,以2021年和2023年丹江口水库实现170 m正常蓄水位的年份最为典型,而此时汉江、丹江等主要入库河流水质也下降,由以往Ⅱ类下降为Ⅲ类(河流水质标准)。无论是枯水年、丰水年,农田面源污染均已成为影响丹江口水库水质主导因素,总氮贡献率分别达到85.16%和57.73%,总磷贡献率分别达到77.74%和57.17%。当前水源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存在农田面源底数不清、农民减施化肥农药积极性不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顺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提出建立“天空地”一体化面源污染监测预警体系,研究新型高效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开展沟塘水系面源阻控体系建设,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水源区 农田面源污染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建筑物整流累积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晓楠 白一墨 +4 位作者 胡羽蝶 曾诚 夏悦玥 尹雨然 王玲玲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5,98,共6页
为分析输水建筑物整流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能力的影响,以陶岔渠首闸至十二里河渡槽渠段为例,建立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其中渠道段采用一维模型,4个输水建筑物段(刁河渡槽、湍河渡槽、严陵河渡槽和淇河倒虹吸)采用二维模型,利用多年... 为分析输水建筑物整流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能力的影响,以陶岔渠首闸至十二里河渡槽渠段为例,建立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其中渠道段采用一维模型,4个输水建筑物段(刁河渡槽、湍河渡槽、严陵河渡槽和淇河倒虹吸)采用二维模型,利用多年实测数据对耦合模型进行率定。分别对无整流方案和15种整流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不同整流方案对上下游的影响,进而确定水头损失最小的整流方案。结果表明:单体整流影响范围为建筑物上下游3~5 km,多个建筑物整流的累积效果小于单个建筑物整流效果的线性叠加;对渠段中间2个输水建筑物(湍河渡槽、严陵河渡槽)进行整流的效果优于对上下游2个输水建筑物(刁河渡槽、淇河倒虹吸)进行整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建筑物 整流 累积效应 数值模拟 一二维耦合模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情数据智能清洗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晓楠 顾起豪 +2 位作者 张召 靳燕国 顾沁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6-444,共9页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位、流量等实时水情数据受外界扰动、测量系统误差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病态水情数据将造成调度模型计算失真,甚至导致计算失败。为此,针对上下游流量数据空间上的逻辑错误和水位数据时间序列的跳变,分别建立基于粒...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位、流量等实时水情数据受外界扰动、测量系统误差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病态水情数据将造成调度模型计算失真,甚至导致计算失败。为此,针对上下游流量数据空间上的逻辑错误和水位数据时间序列的跳变,分别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水量平衡模型和指数加权滑动平均模型,对病态水情数据在空间、时间上实施横向、纵向清洗处理。以穿黄节制闸至漳河节制闸间的渠段为典型研究区间,利用模型自动识别流量倒挂点,并对该渠段涉及的12座节制闸、26处分水点的流量数据进行统一修正,实现了上下游逻辑上的合理性。同时,选取研究渠段内的闫河节制闸为代表,在48 h内运行基本稳定状态下,对每2 h的闸前水位数据序列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出跳变数据并进行合理修正。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自动识别病态水情数据并进行智能清洗,处理后的数据能够较好地满足输水调度分析决策的需要,因此该模型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数据清洗 输水调度 粒子群优化算法 指数加权滑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温度指数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冷暖冬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晓楠 李天毅 +1 位作者 郭新蕾 李景刚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0-820,共11页
选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邯郸、正定、涿州为代表地区,利用1979-2021年冬季逐日气温数据,分析各代表区气温序列统计频率分布与理论概率分布的拟合情况,提出标准化温度指数(standardized temperature index,STI),并据此建立新的冬季冷... 选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邯郸、正定、涿州为代表地区,利用1979-2021年冬季逐日气温数据,分析各代表区气温序列统计频率分布与理论概率分布的拟合情况,提出标准化温度指数(standardized temperature index,STI),并据此建立新的冬季冷暖量化评估模型。结果表明:STI方法与国标法的冬季冷暖评估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各代表区强冷冬和强暖冬划定上,STI评估得出的年份数量均少于国标法;各代表区以1月份气温计算得出的冷暖等级阈值对应的气温值均明显低于按整个冬季3个月计算结果。工程所在纬度越高,冬季冷暖等级阈值对应的气温值越低;根据STI评估结果,邯郸、正定、涿州发生强冷冬概率分别为7.14%、9.52%和4.76%,发生弱冷冬及以上的概率分别为38.09%、40.48%和38.09%,发生平冬的概率分别为21.43%、28.57%和21.43%,发生弱暖冬及以上的概率分别为40.48%、30.95%和40.48%,发生强暖冬的概率分别为4.76%、7.14%和2.38%。研究成果与基于正态分布的国标法相比,考虑了气温序列的偏态性概率分布特征,对相对冷暖的判别更科学,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标准化温度指数 冰期输水 冬季冷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智慧调度的研究框架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永妍 陈晓楠 +3 位作者 陈根发 段文刚 黄会勇 冯志勇 《中国水利》 2024年第4期67-72,21,共7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智慧调度是新形势下实现精确精准调水、支撑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系统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的运行条件变化,提出了新形势下中线工程智慧调度需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并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内容:要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智慧调度是新形势下实现精确精准调水、支撑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系统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的运行条件变化,提出了新形势下中线工程智慧调度需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并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内容:要在研究复杂调水系统多水源多用户水资源均衡调配方法基础上,研发中线工程多场景输水智慧调控技术、事故智能预警与精细控制技术体系、决策支持平台,形成中线工程调度的科学决策管理模式,为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智慧调度管理提供科学应用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智慧调度 输水调控 多水源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调度预演系统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晓楠 顾起豪 +2 位作者 靳燕国 张召 段春青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调度仿真预演是精准化调度决策的基础。针对中线输水线路长、控制闸门多、运行工况复杂等调度难点,开发了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调度仿真预演平台,构建了水情数据智能清洗模型、自主学习训练模型、总干渠一维恒定流...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调度仿真预演是精准化调度决策的基础。针对中线输水线路长、控制闸门多、运行工况复杂等调度难点,开发了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调度仿真预演平台,构建了水情数据智能清洗模型、自主学习训练模型、总干渠一维恒定流和非恒定流精准模拟模型、典型建筑物局部三维水力仿真简易模型等,实现对任意设定工况下水力调控方案效果的精准仿真,形成有效的调度预案。预演平台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方便用户自由模拟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各类运行工况,可适应入流和出流等边界条件的变化。系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随着监测数据的积累,不断自动完善计算模型参数和结构,提高计算精度。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调度预演系统为安全高效输水调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输水调度 仿真预演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污染物降解及自净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新宗 郭芳 +2 位作者 贾庆林 刘信勇 王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6,共8页
自净过程是影响河湖水体水质变化的重要因素,污染物降解系数是决定水体自净能力的关键参数。定量分析长距离输水过程中渠道本身的自净作用,对于认识总干渠水质变化过程,区分其他外源因素对水质变化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以高锰酸盐指... 自净过程是影响河湖水体水质变化的重要因素,污染物降解系数是决定水体自净能力的关键参数。定量分析长距离输水过程中渠道本身的自净作用,对于认识总干渠水质变化过程,区分其他外源因素对水质变化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以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实验模拟的方法测定了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总干渠典型断面的污染物降解系数,并将模拟的自净衰减过程与水质实际变化过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①总干渠污染物降解系数k相对天然河流处于较低水平,陶岔断面k_(COD_(Mn))为0.055 d^(-1),k_(NH_(3)-N)为0.003 d^(-1),郑湾断面k_(COD_(Mn))为0.049 d^(-1),k_(NH_(3)-N)为0.003 d^(-1),大安舍断面k_(COD_(Mn))为0.032 d^(-1),k_(NH_(3)-N)为0.009 d^(-1);考虑到高锰酸盐指数实际组分复杂,渠道降解系数较模拟结果可能更低。②模拟的自净衰减过程受温度、流速的影响较大,不同条件下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将从1.8 mg/L下降至0.228~1.042 mg/L,氨氮浓度将从0.034 mg/L下降至0.026~0.030 mg/L。由于存在藻源性、大气沉降和坡面径流等外源输入增量,总干渠沿程实测高锰酸盐指数介于1.8~2.4 mg/L之间(2019年),基本维持稳定;氨氮浓度介于0.029~0.096 mg/L之间(2019年),有升高趋势。理想条件下,自净作用最大能够消减高锰酸盐指数增量的81.81%,消减氨氮增量的30.37%。研究成果可为深入认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输水过程中水质沿程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降解 自净过程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降解系数 模拟实验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化学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指标识别
17
作者 韩晓东 贾兵营 +1 位作者 何康 陈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90-196,共7页
从一般水化学角度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地表水、干渠水及其周边地下水的差异。结果发现,钠离子在地下水与干渠水和源头地表水中的浓度差异最为明显,其次是总溶解固体(TDS)浓度,其他主要离子以及pH差异均不明显,说明钠离子浓度可作为... 从一般水化学角度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地表水、干渠水及其周边地下水的差异。结果发现,钠离子在地下水与干渠水和源头地表水中的浓度差异最为明显,其次是总溶解固体(TDS)浓度,其他主要离子以及pH差异均不明显,说明钠离子浓度可作为识别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水及其周边地下水水力联系的备选指标。利用聚类分析和水化学类型的相似性,剔除了与干渠水可能存在水力联系的地下水样钠离子浓度,初步确定南水北调中线沿线与干渠水没有水力联系的地下水钠离子浓度大于9.8 mg/L,且该数值是干渠水钠离子浓度的1.6倍以上。因此,可将钠离子浓度及其参考范围用于快速判断南水北调干渠周边地下水与干渠水是否存在水力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干渠 水化学 地下水 水力联系 钠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冰期充水控冰调度方式研究
18
作者 孙卫军 管光华 +2 位作者 熊发京 郭兴涛 吴永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0-210,219,共12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明渠输水为主要的输水形式,沿线距离长、跨度大,渠道首尾气候差异较大。严寒低温会使得渠道内出现冰凌现象,给渠道的运行调度带来极大的挑战。而西黑山节制闸附近的雄安调蓄库的底层温水向渠道充水以提升渠道水温,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明渠输水为主要的输水形式,沿线距离长、跨度大,渠道首尾气候差异较大。严寒低温会使得渠道内出现冰凌现象,给渠道的运行调度带来极大的挑战。而西黑山节制闸附近的雄安调蓄库的底层温水向渠道充水以提升渠道水温,给渠道冰情调控带来了新的思路。通过建立考虑旁侧温水入流的一维渠道冰水力学仿真模型,对温水入渠后渠道内的水温和冰情变化情况进行仿真研究。以京石段干渠为原型构建渠道模型,通过设置不同入流比例、入流温度、混合水量、入流时间工况,探索不同温水入流条件下渠道内的水温和冰盖厚度的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采用离线水库充蓄缓解渠道冰情的思路基本可行,但调蓄库的来流对总干渠水温的影响主要在下游20km渠道内,越靠近下游的渠池受到的影响越小,且水温升高的滞后时间越长。②水库来流占比越高,对渠池的水温影响越显著。③水库来流温度越高,下游渠池水温的提升效果越明显,且冰盖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但未能明显减小结冰范围。④混合流量越大,水温降低的速度越慢,出现冰盖的断面的越靠近下游。⑤实际调度时应结合气象预报,在冬季降温之前开始向渠道掺入温水,并持续整个低温期,以达到最好的冰情缓解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输水除冰方案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持,为工程的可行性作合理参考,亦可对其他类似温度掺混问题计算模拟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输水 充水控冰 南水北调中线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在南水北调中线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维亚 邬俊杰 +1 位作者 茹兴康 程鸿帅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9期85-89,共5页
数字孪生以数字映射、虚实同步、模拟仿真、优化闭环等特性对物理空间对象进行不确定性预测以规避应急事件带来的风险,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管控模式。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为提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供... 数字孪生以数字映射、虚实同步、模拟仿真、优化闭环等特性对物理空间对象进行不确定性预测以规避应急事件带来的风险,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管控模式。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为提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保障能力,解决运行管理中汛期交叉断面的防洪问题、水质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不同时空尺度输水调度安全以及重要控制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等难题,南水北调集团中线公司积极探索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通过数据治理搭建数据底板,以历史场景库、预报调度规则库、业务规则知识库建立知识平台,以水利机理模型和深度学习技术建立多场景模型平台,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数字孪生平台,提升中线程的智能化水平,确保“三个安全”的工作目标实现和高质量发展,为水利行业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数字孪生 “四预”功能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液压启闭机安全评价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小琴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5期67-69,72,共4页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液压启闭机的安全管理问题,为了预防事故,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本文结合工程特点,分析影响液压启闭机安全性的评价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探讨评价系统软件开发及应用。
关键词 液压启闭机 安全 评价 灰类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